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原因及应对策略
2021-12-09李孟超
李孟超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常见故障及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产生的应对措施。以期能够实现装载机柴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mmon faults and the causes of the fault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lubricating system of the loader diesel engine,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avoid the faults of the lubricating system of the diesel engin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loader diesel engine.
关键词: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
Key words: loader;diesel engine;lubrication system;the fault
中图分类号:U415.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57X(2021)23-0160-02
0 引言
当前很多装载机所用发动机都是涡轮增压式柴油发动机。因为港口装载机工作中具有较高连续性,而且作业量比较大,所以发动机的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较重,这就提升了对柴油发动机工作性能的要求。润滑系统运行状况对发动机工作可靠性、性能指标以及耐用性等都有着直接影响。如果发动机工作中润滑不充分,则会加速零部件的损耗,导致机械工作效率的下降,甚至还会导致烧瓦抱轴等情况[1]。本文主要分析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常见故障及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避免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产生的应对措施。
1 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概述
1.1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
装载机柴油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就是向各摩擦零件输送润滑油,以达到以下作用:
①润滑。进入运动过程中的零件摩擦面后,润滑油会形成一层油膜,从而降低零部件的功率消耗与磨损;
②冷却。润滑油流过零部件摩擦表面时,能够将一些摩擦热带走,以达到摩擦零部件冷却的作用;
③密封。润滑油能够提升气缸、活塞的密封性,避免压缩过程中出现漏气的情况[2];
④清洗。在润滑油润滑过程中,能够带走零件摩擦过程中所产生的颗粒与金属屑。
1.2 润滑方式
通常可将柴油机润滑方式划分为飞溅式、压力式和综合式。
①飞溅式润滑。润滑油在柴油机曲轴旋转过程中会被连杆油勺激溅起来,从而形成微小油滴,飞溅到摩擦表面,对发动机形成润滑效果,其它润滑油会在机油盘内积存,该方式的润滑油滤清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但因为结构简单,所以会有较小的功率消耗;
②壓力式润滑。通过机油泵压力,依靠柴油机油孔与管路压到发动机的各个润滑部位。该润滑方式能够为润滑油供给提供保障,润滑可靠;
③综合式润滑。该润滑方式综合应用了压力式与飞溅式润滑,配气机构与曲柄连杆的部件大多会选用压力式润滑,活塞、连杆小头、缸套等零部件依旧会采用飞溅式润滑。
2 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及原因
2.1 柴油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
润滑系统故障:使用过程中,柴油机的油耗量通常是柴油消耗量的2%,若机油消耗量比这一比例大,那么说明机油消耗量就比较大。
故障原因:①窜烧。柴油发动机机油窜入燃烧室内燃烧掉;②漏失。发动机机油从油底壳结合面、油管接头、曲轴油封、放油螺塞等部位泄漏在地上。曲轴油封漏油一方面和油封磨损或者老化有关,另一方面还和主轴承间隙比较大有关。如果右主轴承间隙比较大,那么从间隙内所流出的机油就会逐渐增多,极易将油封挤压出来,从而产生泄漏的问题[3]。所以,在曲轴油封出现漏油的情况时,应重点检查主轴承间隙。如果曲轴箱有大量油雾产生,一方面要检查活塞缸筒组本身的密封性能,同时还要检查曲轴箱的通风装置运行正常与否。
2.2 机油压力指示器无法升起
2.2.1 较低的机油压力
润滑系统故障:在柴油发动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由于机油压力比较低,导致机油压力指示器指数无法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将气缸盖罩中的接头螺母拧松,这种情况下会流出很少的油,或者无油流出。
故障原因:
①吸油路存在故障。如果油底壳的油面比较低,就会出现油泵吸油能力不足,发动机位置倾斜,那么机油就会向吸油滤网相反的方向流出,油泵吸不到油或者吸油能力不足。吸油滤网安装的位置比较高或者滤网比较堵,导致油泵无法吸油或者吸油能力不足[4];
②油泵故障。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油泵中的固定螺丝密封垫片出现破损现象或者无法上紧,导致油泵总成不能和机体结合面实现有效密封,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就会与油泵吸油腔相接触。因为破损比较严重,机油泵内外的转子、泵壳和外转子间隙比较大,会增加油泵的内漏量,导致油泵供油能力的丧失。此外,泵体和泵盖间垫片比较厚,导致转子端面有比较大的间隙,而且油泵轴端和下平衡轴端槽口出现磨损,也会影响到油泵的转速。
2.2.2 指示器指数失常
润滑系统故障: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发动机转速运转正常,且机油压力也表现为正常状态,但是指示器指数失常。
故障原因:指示器内部套孔和活塞配合的间隙比较小,或者脏物进入到间隙中,活塞表面被卡在套孔,或指示器杆出现弯曲变形状态,导致活塞无法向上移动。因为安装或者制造加工不符合规范,造成指示器进油口无法和机油道有效衔接。在出现指示器指数异常的情况下,应即刻停机检查导致故障发生的原因,彻底排除,避免机油因为喷入气缸罩而烧坏润滑系统[5]。
3 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应对措施
基于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所出现的常见故障,有效管理柴油机润滑系统是维护和保养装载机柴油机的关键环节。及时、正确地润滑装载机柴油机,有助于降低零部件磨损率,实现柴油机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还有助于减少柴油机功能消耗,避免柴油机出现以上故障。研究发现,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润滑不良所导致,所以应及时应对润滑故障。
3.1 科学、有效管理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
从根本上说,柴油发动机润滑管理就是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根据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实现柴油发动机节约用油与合理润滑,从而达到设备正常与安全运行的目的。
科学有效管理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任务主要包括:
①创建与完善润滑管理机构,及时制定装载机柴油发动机的润滑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制定定额标准与相应的工作计划[6];
②全面贯彻柴油机润滑管理方针,实现定点、定量、定质量以及定期润滑,并采用加油过滤、领油过滤以及转桶过滤三大过滤管理方法,为保证“四定”的有效执行,应及时编制润滑图表,通过不同的图形与颜色落实“四定”要求,在设备比较显眼的位置贴塑料或者金属牌标识;
③及时对柴油机润滑状态进行检查,有效解决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中的问题,记录分析润滑换油情况,及时改善发动机的润滑状态;
④有效治理柴油发动机漏油问题;
⑤做好润滑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对润滑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的技术性培训;
⑥大力推广润滑新材料与新油脂,做好发动机润滑的节约和交流工作。
3.2 创建柴油发动机润滑管理制度
首先,组织结构。为确保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应依照装载机规模与柴油發动机的润滑需要,对各级润滑管理组织进行科学设置,配备合理、专业的人员,保证柴油发动机的润滑工作。
其次,合理配备润滑管理人员。如果是大中型企业,其设备管理部门应该配备负责发动机润滑工作的技术人员,如果是小型企业,则应该配备管理部门的润滑技术人员,而且润滑工的人数应该依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依照润滑工况检测需要,需要有效配备发动机润滑化验员。此外还需要对润滑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润滑系统专业培训,保证润滑技术人员不仅能够掌握必要的润滑知识,同时还能具备维修技能。
再次,及时治理柴油发动机漏油问题。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润滑系统管理工作,治理漏油是节约能源的必要举措,同时也是装载机生产与防火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设备管理人员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①及时查找润滑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②及时排查所查出的漏油原因;③强化管理。应将治漏和防漏作为重要任务,应该从管理与技术层面解决漏油问题。
3.3 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首先,定期检查柴油发动油底壳存油量。在柴油发动机发动前,等到润滑油接触到机器油底壳,平衡状态下认真检查发动机润滑油面,保证其靠近标尺上线的位置。如果润滑油比较多,就会在气缸内燃烧,会导致油耗的增加,同时还会提升气缸积碳含量。如果润滑油比较少,就会提高传动零件磨损率,甚至还会导致咬轴或者烧轴瓦等安全事故。其次,正确选定柴油发动机的机油牌号。除此之外,要对散热器进行经常性检查,有问题及时维修,确保进油管的密封性,避免出现缝隙、裂缝等,防止吸入空气,避免润滑油供油不足情况的发生。
4 总结
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各个零部件接触面并非绝对光滑,若通过显微镜观察,往往会检测出其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情况,而且发动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增加凹凸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就加速了零部件之间的磨损发生率,导致运动阻力的上升,最终引发润滑系统故障。所以,装载机柴油发动机润滑系统运行期间,应定期检查相关零部件润滑情况,避免发生润滑故障,保证装载机柴油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庞昊,庞宝仁.涡轮轴发动机润滑系统循环不畅的故障分析[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2(02):79-83.
[2]崔艳宇,谢丹.发动机润滑系统警告灯点亮和异响故障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19(20):149-150.
[3]李元玲.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问题与处理方法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09):159-160.
[4]张纪龙.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研究[J].智库时代,2019(05):268,275.
[5]邓交岳.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故障诊断及维修技术研究[J].科技资讯,2018,16(13):80,83.
[6]孙国敬,金成东.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5(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