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移动应用中界面设计的风格化应用

2021-12-09张华佳钱学田申辰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视觉界面设计风格

张华佳 钱学 田申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移动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在追求移动应用的设计界面美观度、愉悦的交互感的同时,又需要体现个人独特而又鲜明的风格。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应用中界面设计的风格演变,其次从文字、图标、色彩三方面分析了界面中视觉语言的设计与应用,最后总结界面设计的风格化是如何在移动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界面设计;风格;视觉;用户

界面设计从英文直译过来就是指用户与信息交互的媒介。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技术设备的革新,界面设计经历了从最开始用键盘输出命令执行交互的命令行界面,总体是黑白像素风格;到更直观的用图片形式执行人机交互的图形用户界面,大体是彩色像素风格;到运用三维动画、影片等动态方式执行人机交互的多媒体用户界面,大体是拟物风格;到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方向执行人机交互的多通道界面,大体是简单的3D立体风格;到运用图形VR技术和图像全景技术执行实时三维交互的虚拟现实用户界面等发展阶段。随之,界面设计的风格也在变化,从最开始的单色数码风的二维风格;逐渐变成彩色拟物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拟物风格逐渐减少控件上装饰细节的表现,追求类似剪影的简洁式拟物;后来扁平风格(图1)开始流行。顺应当下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人们对界面设计中视觉设计的部分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追求极简风格,减少装饰性的元素、减少高明度的色彩等。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手机作为连接人与互联网的最便携产品势必会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人们也需要手机具有更高效的操作系统和更符合审美的操作界面。伴随着用户基数的增大,技术的日趋成熟,界面设计风格总体会趋于多元化。近年来界面设计中有非常多色彩艳丽且生动充满活力的元素,用户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因此,使用简单细线和黑白灰插图的无色界面设计会受到一波欢迎。将极简主义美学大量运用到界面设计中,表现出界面的干净清新,极大的保留界面的可读性,使用户尽可能简单、高效地与产品交互。不仅如此,未来界面设计中的3D元素和动画插图也会增加,其相比平面更加吸引用户,也能帮助用户理解更复杂的页面和概念,同时,3D也会作为主视觉和IP形象被广泛应用到宣传动画中,便于凸显品牌特色。另外,夜间模式的深色主题设计风格也会继续流行,视觉上看,夜间模式的界面设计看起来更时尚,元素更潮流,同时还能缓解用眼过度的疲劳。将包豪斯风格运用到界面设计中,注重平衡的形式和抽象的形状,去除装饰性,简洁明了的表现界面的功能。此外,玻璃拟态风格、新拟态风格等改良的新兴风格也会掀起一波新浪潮。

界面设计与日常说的艺术不同,在艺术领域,艺术家的作品与观众的交流只是单向的,要求观众主动理解艺术家表达的信息。但在界面设计中用户和设计者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设计师必须做到让用户准确地明白自己所传达的信息,而且设计者往往需要突出设计的主题效果,体现设计的独特风格来吸引用户的注意,留住目标用户。因此,界面设计一般会采用既能准确快速地传达信息又能吸引用户的视觉语言,例如文字、图标、色彩等视觉符号,来增加界面视觉语言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在吸引用户的同时实现信息传递的高效性。

文字是广泛应用于界面设计中的重要的视觉符号之一。当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转换成了文字的形式,它就从一个容易消散、遗忘的事物转变成了一种长时间的、视觉上的事物,用户可以通过阅读直接了当地的了解所传达的信息。这样既保证了传递信息的稳定性,也保证了传递大量信息的准确性。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文字能够增强信息的传递性和稳定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同一界面内,过于繁杂或排列单调的文字会使用户产生视觉疲劳、无聊感和轻微的厌恶心理。现今用户审美逐步提高,对使用软件时的体验感也有更高的要求。以往的界面设计普遍存在着文字排版过于紧凑,甚至不符合阅读习惯;整体形状杂乱无序,个体大小不一等问题,其大大阻碍了用户对信息的识别。因此,设计者在排列文字时,应注意文字设计的规范性和整体性。从文字的规范性上来说,文字的大小、间距的排版设计首先要符合用户的阅读习惯,使文字容易阅读,便于用户识别、记忆。在此前提下,可以将文字信息与图标搭配来完善界面设计,通过围绕图标改变文字的排列方式,减少文字的数量,或将文字字形与图标结合等,这样丰富多样且有设计感的设计,更易满足用户对信息快速读取和审美需求,也便于界面整體的设计风格统一。

图标是确定设计界面风格基调的一个重要环节,图标作为最为直观的视觉符号,一般会通过偏隐喻的方式来暗示所指的功能和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图标快速地找到需要的功能。这样做可以减少用户的学习时间和成本,带给用户良好的使用体验。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人们在理解图标信息时,一般会凭借个人的性格、独有的感受、生活经历等做出自己的理解。因此,设计图标时,应该将广大用户认知事物的经验加以总结。设计者将其转化为图标时,应该使其更有指向性,、做到最高效地使用户理解功能和所传达的信息,提高向用户传递信息的效率。图标设计还可以和文字配合使用,给枯燥无味的大段文字叙述增添趣味性,也可以和文字结合成一个整体,让界面内容不再单调,富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从色彩的方面来说,不同图标的色彩搭配设计,能增强视觉冲击力,给用户带来多样的视觉感受,进而加深用户对品牌文化的印象。图标本身还具备千变万化,生动灵活的形象特点,可以传达丰富的感情,所以仅作为一个单独的视觉符号,就可以很容易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让整个界面风格兼有艺术和设计意义上的表达。与此同时,在设计图标时仍然需要保证界面整体风格的统一,与另外的视觉元素在设计语言上、用户观感和体验感上保持一致,建立一套完整的设计系统和规范,同时也需要在与整体界面和谐时稍微夸张化和突出化,保证其功能性,使其能够在界面中引导用户。

色彩构成了我们这个绚丽灿烂、丰富多彩的世界,早已深刻地融入到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中。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色彩作为一种较为典型的视觉要素,被广泛运用在移动应用的界面设计中。界面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是视觉语言中除了文字和图标之外,最能给用户带来深刻心理体验的一种设计表现方式。在使用不同色彩时,首先要注意人们的心理情感因素在色彩中的应用。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不同的颜色刺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色彩有色相、明度和纯度三个基本属性以及冷暖两种色系,色彩设计应用中普遍认为暖色系的色彩常常会给用户传递出一种欢乐、喜庆、热烈的感觉;而冷色系的色彩却会给用户传递出一种冷静、朴实、平和的感觉。在界面设计色彩应用中常用的颜色有黑色、灰色、红色、橙色、绿色和蓝色。其中黑色常作为界面中的文字颜色;灰色则传达出智能、仔细、沉着的感觉;红色给人暖心、激烈、喜庆等感觉;橙色通过其很高的辨识度,给人亲密爽朗、温厚热情的感觉;绿色容易使人联想到大自然,是一种带有希望和稳定感的色调,而蓝色则给人宁静、忧郁、科技感的感觉。因此为了让移动端界面设计的色彩效果充分考虑到对人的心理暗示作用,主要会通过调节以上的色彩特性来进行界面中的色彩应用设计。例如在设计以阅读功能为主的移动界面应用时应尽量使用冷色系的颜色,以知乎为例(图2)。反之在设计交互操作频繁的移动应用时应多使用暖色系的颜色,以购物APP为例(图3),其次要注意美学规律的因素在色彩中的应用,它有着严格指导的作用。例如界面设计中尽量避免颜色亮度、饱和度过高的情况从而让用户产生视觉疲劳。如果设计的部分是需要指导用户进行交互操作时,设计则以简单的纯色为主;如果是需要重点突出界面的视觉层次和吸引力,就可以增强或减弱整体色彩饱和度和明度,拉开色差以作区分。最后要注意色彩与文字以及图标的搭配和谐度,注意整体颜色的和谐统一性,避免使用过多颜色。例如在对文本进行样式控制中运用色彩和字重来营造对比效果(图4)。每种颜色都有一个视觉权重,主要内容使用深色,次要内容使用灰色或降低透明度,需要强调的内容使用界面主色调,并使用两种不同的字重来营造丰富的视觉层次感,突出视觉重点,增强用户体验感。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兴APP 遍地开花,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不再是最初的功能性,对使用时的易操作性、视觉舒适性等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界面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现在,界面设计的风格化在移动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界面视觉语言的风格化并不是华而不实的粉饰场面,而是对界面视觉品质和视觉吸引力的创造,主要目的是在界面美观的同时能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既满足其功能诉求,又能满足其心理需求,使用用户尽可能简单、高效地与产品交互。

参考文献

[1]徐孟瑾.基于极简主义视觉体验的APP界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6.

[2]潘雅萌.移动终端交互式界面的视觉语言情感化研究[D].青岛大学,2019.

[3]吴宜桐.平面视觉语言在手机UI界面设计中的交互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

[4]杨超男.色彩的心理效应在扁平化设计风格界面中的研究与应用[D].西安工程大学,2016.

[5]江亚妮.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应用界面视觉设计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6.

[6]朱南瑾,王佳惠.分析“扁平化设计”在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品鉴,2021(06):84-85.

本文系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PJ20201390557。

猜你喜欢

视觉界面设计风格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马修·伯恩的舞蹈剧场美学:走向哥特之美
浅谈云冈石窟造像的中国民族化发展
画廊室内设计全息论探究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从服装史的角度研究《唐顿庄园》中的女性服饰
试论舞蹈与杂技的“跨界”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