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常见误区剖析

2021-12-09侯剑

中学化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电离常数电解质

侯剑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题型。为加强理解掌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有关知识,下面针对它的常见误区进行剖析。

一、有关电解质的常见误区剖析

1.误认为不是电解质的物质就是非电解质。

剖析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对象是化合物,而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误认为在水溶液里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剖析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取决于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3.误认为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

剖析 电解质的强弱决定于其在水溶液里能否完全电离,强酸(如H2SO4、HCl、HNO3)都属于强电解质,但它们都是共价化合物。

4.误认为电解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导电。

剖析 电解质只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否则不能导电。如氯化钠晶体不导电。

5.误认为盐都是强电解质。

剖析 绝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但氯化汞、醋酸铅等少数盐是弱电解质。

二、电离平衡的常见误区剖析

1.误认为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剖析 升高温度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则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增大浓度使电离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则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减小。

2.误认为弱电解质在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离子浓度都减小。

剖析 弱酸在稀释时,弱酸电离出的H+和弱酸根离子的浓度减小,但c(OH-)增大;弱碱(如氨水)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弱酸电离出的OH-和弱碱根离子的浓度减小,但c(H+)增大。

3.误认为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电离常数一定增大。

剖析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若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使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电离常数不变。

4.误将多元弱酸的电离方程式写出一步电离。

剖析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电离方程式要分步书写。如H2CO3的电离方程式依次为

H2CO3H++HCO-3

HCO-3H++CO2-3

5.誤将多元弱酸HnA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写为K=cn(H+)·c(An-)c(HnA)。

剖析 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电离常数分别为:HnA的第一步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1=c(H+)·c(Hn-1A-)c(HnA),HnA的第二步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2=c(H+)·c(Hn-2A2-)c(Hn-1A),……。如H2S的第一步、第二步电离常数表达式分别为K1=c(H+)·c(HS-)c(H2S)、K2=c(H+)·c(S2-)c(HS-)。

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的常见误区剖析

1.误认为水的电离常数就是水的离子积Kw。

剖析 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H2OH++OH-

水的电离常数表达式为K电离=c(H+)·c(OH-)c(H2O)

而水的离子积Kw=c(H+)·c(OH-)。

2.误认为在一定温度下向纯水中加入酸或碱,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则Kw减小。

剖析 Kw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即在一定温度下,无论是在纯水中,还是在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Kw恒为一个常数;则在一定温度下向纯水中加入酸或碱,尽管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但Kw不变。

3.误认为在蒸馏水中加入浓硫酸,Kw不变。

剖析 在蒸馏水中加入浓硫酸,温度升高,Kw增大。

4.25℃时氯化钠溶液和醋酸铵溶液均呈中性,误认为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剖析 醋酸铵能够水解,促进水的大量,则醋酸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氯化钠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5.误认为25 ℃时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剖析 常温时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1×10-7mol·L-1,水的电离受到抑制,则其溶液可能是碱溶液或酸溶液。如室温时,0.1mol·L-1的盐酸或0.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都是1×10-13mol·L-1[在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溶液中的c(OH-);在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溶液中的c(H+)]。

6.误认为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pH<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剖析 在常温(25℃)时,pH=7的溶液呈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而温度高于常温(25℃)时,pH=7的溶液呈碱性,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如在100℃时,pH=7的溶液呈碱性,pH=6的溶液呈中性。

7.误认为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应将pH试纸湿润。

剖析 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湿润pH试纸(因若将pH试纸湿润,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

8.误认为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剖析 若所测溶液是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pH偏高;若所测溶液是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pH不受影响;若所测溶液是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pH偏低。

9.误认为酸碱滴定达到终点时恰好完全反应

剖析 因为指示剂存在变色范围,所以酸碱滴定达到终点时不一定恰好完全反应(室温时,强酸与强碱滴定达到终点时不一定pH=7),但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四、盐类的水解的常见误区剖析

1.误认为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

剖析 若升高温度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则盐的水解程度增大;若增大浓度使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则盐的水解程度减小。

2.误认为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药剂是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

剖析 为加快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药剂是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溶液。

五、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的常见误区剖析

1.误认为温度升高,溶解平衡都向右移动。

剖析 一般说来,温度升高,溶解平衡向右移动;但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温度升高,其溶解平衡[Ca(OH)2(s)Ca2+(aq)+2OH-(aq)]向左移动。

2.误认为难溶物的Ksp越小,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越小。

剖析 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物,Ksp越小,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就越小;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物,Ksp越小,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越小。如25℃时,Ksp(AgCl)=1.8×10-10>Ksp(Ag2CrO4)=1.1×10-12,但其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AgCl)=1.3×10-5mol·L-1

3.误认为溶解度小的沉淀不能转化为溶解度大的沉淀

剖析 事实上,在溶液中只要满足Qc>Ksp,溶解度小的沉淀也可能转化为溶解度大的沉淀。

4.误认为Ksp小的沉淀不能转化为Ksp大的沉淀。

剖析 当两种沉淀的Ksp比较接近时,通过调节某种离子的浓度,可实现由Ksp小的沉淀转化为Ksp大的沉淀。

5.误认为升高温度,Ksp一定增大。

剖析 升高温度,Ca(OH)2的Ksp减小。

6.误认为某离子被沉淀完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剖析 某离子被沉淀完全,一般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小于1×10-5mol·L-1。

(收稿日期:2021-09-10)

猜你喜欢

电离常数电解质
“离子反应”常见考点例析及规律总结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以醋酸电离为例分析“弱电解质越稀越电离”
如何复习“水的电离”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
万有引力常数的测量
形如an+1=Can+D·λn+An+B(A,B,C,D,λ为常数且C≠0,1,λ≠0,1)的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浅谈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归类总结促进H2O电离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