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信息王勇:软件人才的“1”+“N”
2021-12-09周礼
周礼
“感谢我们的团队。”10月,2021年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候选人名单公示结束,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意信息”)副总经理王勇知晓自己入选2021年“蓉贝”技术领衔人后,第一时间将这份荣誉归功于“大数据治理平台”项目团队。
王勇于2000年进入创意信息,当前是创意信息分管技术的负责人,主要负责管理公司业务技术的咨询、产品研发和产品推广落地,同时结合技术发展和行业变化,推动公司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重大技术课题攻关等工作。
2019年,基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及对大数据行业发展的研判,王勇带领团队融合元数据管理、多元数据抽取、智能分析引擎与智能业务集成等系列关键技术,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数据可视化系统、大数据能力共享平台、大数据治理平台等产品的孵化,打造了自主可控的大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于2020年获得成都市“首版次”软件认证。
1+1>2的“融合”态势
“合作”是此次采访中王勇提及最多的词语。他认为这不仅是个人进步的关键要素,更是整个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对个人而言,从来没有任何真正有价值的成就是以一己之力完成的。坦率地说,如果一个人能独自完成工作或实现人生目标,说明定的目标也不会太高;而融入团队,与团队合作完成更高的目标,将推动个人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对整个产业而言,新技术升级与自主可控的浪潮在软件产业愈演愈烈,整个软件产业从技术到应用,都呈现出‘融合的特点。”
一是软件技术智能化、平台化发展。智能化是软件技术追求的目标,是在处理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自动识别,并赋予系统自适应能力,并提高资源使用和配置效率;而平台化让原有的如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不再单一存在,而是相互渗透,形成基础中台、数据中台和应用中台,竞争也从单一产品发展为平台间的竞争。
二是软件产业服务化、融合化发展。软件产品不再是单一的存在,与软件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目前行业内出现的“产品即服务”或“服务即产品”趋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化已经形成一种主流模式;而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相互融合,促进了其他产业的提升和创新发展,随着国家提出数字化转型将加速融合化趋势。
三是软件行业系统化、生态化发展。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模式的高速发展及软件产业自身不断迭代创新,软件行业的竞争已从产品、技术竞争走向行业生态系统竞争,要么融入行业现有生态,要么在行业市场上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态系统,来达到业务的发展和拓展。
“产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突出。”王勇表示,随着国家对数字化及自主可控的推进,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视,软件从业人员规模正在稳步增长,但相比于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我国在人才培养模式、核心关键软件人才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基础软件类核心技术的研究人才、软件架构师、行业技术专家、软件产品经理等方面的人才短缺尤为明显,这已经成为创意信息和同处软件领域的其他友商的共同需求。“人才引培已经成为企业、行业、城市乃至国家的重要命题。”
期待“蓉”聚更多高素质人才
创意信息对高技能软件人才的引育主要从“内”“外”两方面组成:一是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院所、高技术创新团队达成稳定合作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与成都市相关的院士(专家)成立创新工作站,加大对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方向的合作,通过创新研究和特色培训,为企业打造一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二是在企業内部建立适合人才发展的管理环境,适合创新研究的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成长统筹计划。
“我们注意到,成都推出‘蓉贝计划的同时,同样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利用好成都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打造软件专业方向‘教、学、研、用的多样化孵化容器,打造本土软件人才基地。这高度契合了当前企业人才缺乏需求。”
如何进一步提升成都对软件人才的吸引力?王勇认为,一要持续完善创新激励制度。丰富“蓉贝”计划等人才扶持政策,实现企业精准化扶持,吸引更多海内外高端人才汇聚成都,打造西部人才高地的核心区。二要持续提升成都软件产业吸引力。作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成都在全国软件产业版图上处于领先行列,在数字娱乐、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优势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软件人才的吸引力和城市魅力,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此外,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近日,成都与无锡、杭州等城市一同入选工信部‘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名单,这是成都软件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将成为软件产业又一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