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发展及服务现状探究
2021-12-09吴嘉琦
社区建设及社区老年人服务是近年来社会工作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和服务主题,它主要围绕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社区文化建设展开,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契机。对西安市M社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社区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满足了老年人的部分需求,但是它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服务的开展受到了阻碍。
研究背景
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其社会工作的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十分具有代表性。其中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五者为一体的联动模式,更是在以往四社联动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五社联动”以满足居民的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得更有质感和幸福感。
五社联动模式的推出,正是用以加强社区建设,深入开展以社区为场域、以社区居民为对象的社会服务活动,因此,落实五社联动模式,盘活社区资源链条,对于社区发展和居民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西安市M社区现状分析
(一)管理机构
在大学所下辖的社区中,一般存在两个管理组织,一是居委会,二是离退休工作处,前者是行政性的组织,更多是从社区整体层面上来管理和提供服务,而后者作为校属组织,更多的是考虑离退休教职工的退休生活,为其提供服务和便利条件。M社区也是如此。
居委会作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组织,在社区中有很大的发言权和管理权,居委会掌握着社区居民的基本资料,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着各种服务,同时,居委会也向社会组织购买相应的服务以便在社区开展活动。目前M社区已知的有老年人手机培训、手工编织、最美阳台等活动,这些活动为社区的建设提供原生动力。
离退休工作办公室是M大学设在社区中服务离退休教师的机构,机构下辖各个教师群体的自组织,协调离退休教师开展活动,并提供相关帮助(如活动场地、活动资金等)。由于离退休工作办公室的性质,它的服务对象仅限于M大学的离退休老人(也包括其家属),但不包括社区中的其他人员。
(二)区内居民
M社区是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老年人占比较大,老年人群主要由M大学离退休教职工及其家属、外来务工人员、其他社区迁移老年人构成,其他社区居民还包括少部分M大在职教师、非M大的工作人员、儿童等。老年人群体中,很多人存在生活、经济、健康等方面的困难。
笔者带领的团队在和社区居民进行交流沟通之后,了解到了他们存在的多方位、多层次的需求,其中有些是迫切性的,还有些则是长期性的。因此,如何将社区居民的需求综合起来考量,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三)社区老年人需求现状
为了有效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更准确的服务,笔者在M社区内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社区的老年人。采用的调研方式有: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针对社区老年人组织的观察及访谈等。通过调研,我们对老年人群进行了需求评估,并了解了他们的服务和发展现状。
1、居民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
发放问卷的前期是设计问卷,这要考虑不同的老年人的不同情况及实际特点,因而问卷的设计需要十分审慎。性别、年龄、心态、对社区活动的支持度等等都是需要了解和考察的范围,同时考虑到老年人的年龄问题,笔者尽可能对问卷进行了简化。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团队还采取了访谈的方式,很多老年人都很乐意进行分享交流。
问卷调查共开展3次,前后持续约一个月,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为42份,其中,70岁以下老年人占比为42.9%,7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為57.1%。经过分析,笔者对M社区老年人的现实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关于平常社区内开展活动的满意程度,选择“非常满意”的老年人占比为19%,“比较满意”的占比为64.3%,“不满意”的占比为16.7%;对自己退休生活充实度的判断中,认为自己退休生活“充实”的老年人占比为45.2%,“一般”的占比为38.1%,“不充实”的占比为16.7%;而在对大学生来社区举办活动一事上,85.7%的老年人持“欢迎”的态度,其余老年人则持“无所谓”的态度,不存在反对意见。因此,M社区老年人的精神养老服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分析结论
综合而言,M社区老年人主要包括了以下三方面的需求:
一是,有的老年人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和组织因而觉得退休生活并不充实。大部分老年人(其中以离退休教职工为主,同时包含职工家属和一些热心活动的老年人)都是很热衷于社区开展活动的,其中很多自发性社团也表示支持和欢迎。
二是,很多老年人的子女不在身边,这进一步加重了老年人群体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他们十分需要陪伴。这种陪伴不仅体现于同辈群体之间的交流和因兴趣爱好聚在一起的活动,更体现于和年轻一辈人的交流和互动。
三是,需要创新和丰富社区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并进行长期的开展和跟踪,适时调整方案,以适应老年人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优势,因为承担起关怀老年人的社会责任也是社会工作者的需求。
回顾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当前的研究已经在以下方面基本达成共识:第一,普遍认识到老年人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不仅使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受到威胁,同时也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二,对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某些方面的特点基本不存在争议。[1]因此,通过需求评估可以发现,M社区老年人的发展和服务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M社区老年人发展及服务存在的问题
M社区内开展的活动及运营的项目主要是以老年人为主,尽管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满足了老年人的部分需求,但是它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老年人服务的开展受到了阻碍。
(一)社区居委会和离退休工作处的配合性差
社区居委会和离退休工作处作为M社区的两个主要管理与服务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前者面向的对象是社区居民,而后者面向的对象是社区内的离退休教职工。虽然同在社区中,但是两者并没有太多的合作往来,而是各司其职,这种低配合的现象并不利于社区的发展和老年人的服务。
虽然二者的性质和职能有所不同,但是存在共同的服务对象(还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共同的服务对象的界线其实没有明确意义上的划分,因而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所以二者在很多方面是可以进行合作的。因此,如何加强社区居委会和离退休工作处之间的联系,将二者的资源与条件充分汇总和运用,对于社区建设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社会组织的介入性较差
社区购买或引入社会组织的服务是社区建设中常用的方法,引入社会组织的服务有利于减轻社区本身在活动策划和发展方面的“负担”,同时又使服务活动更加专业、更加系统化,能够降低相关的风险。
M社区在发展建设中,引入了一定的社会组织服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某机构的“老年人手机培训”项目,该项目分为多个阶段在进行,比较有效地满足了老年人再社会化过程中对于手机使用的需求。但是,从更宏大一点的角度来说,社区引入的社会组织服务的种类不够多,社会组织的介入性较差,社会组织在更多程度上仍需依附社区居委会开展活动,没有完全摆脱行政化,因而这使得部分活动的开展束手束脚。
同时,由于当前公益性服务类社会组织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社区对社会组织的需求和社会组织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这二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除此之外,可供选择的社会组织也比较有限,社会组织彼此之间本应该由竞争而产生的活力和动力也没有被明显地激发出来。
(三)缺乏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和相关岗位
在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中,社会工作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而在社区服务中,社会工作者正逐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M社区在目前的建设中较其他社区占优的一点是,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对接社工领域的人才,这可以说非常具有前瞻性,但社区内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社工岗,也没有引进社工专业的人才(这里社工专业的人才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一是受过社会工作的系统教育而培养出来的社工人才,一是有长期社会工作经验的社工人才,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以及考取了相关的专业证件),从本社区的发展现状来说,亟需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因而从专业化角度来讲M社区在这一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学生志愿组织缺乏长期性坚持和培训教育
作为一个老年人为主的社区,曾有很多学生志愿组织在社区内进行服务,但是服务的整体效果(以被服务的老年人的反馈意见为标准)并不好。老年人及社区组织反映,这些志愿组织在社区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短期性的,没有开展过踏实的调研活动和进行需求评估,因而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因为素养不够过硬,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教育,部分服务学生难以坚持服务,甚至在服务的过程中表露了不合时宜的情绪和态度,从而起到了反作用。
(五)自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排外性
这里的自组织是指社区内老年人自发成立的各类体育文化兴趣组织,包括乒乓球队、舞蹈队、麻将队、门球队、京剧队、合唱队、合唱团、集邮协会、书画协会等,他们将具有相同兴趣爱好或特长的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固定活动场所、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或具有特色活动的社区组织。
M社区的这类自组织,归于离退休工作处统一管理,其参与的人员主要是离退休教职工及其家属。因而,我们这里所说的排外性是指自组织对社区内非离退休教职工及其家属的无目的性排斥。在笔者和社区老年人的访谈中,一部分老年人表示,这些自组织不接受或者没有提供让其他人员加入的途径,甚至一部分老年人表示并不知道社区内存在这样的组织。也就是说,无形之中这在不同群体的老年人之间划了一条界线,使得部分人“被标签化”,不利于社区居民的整合和整体服务。
(六)“五社联动”的“联动”体现较不明显
本文开头提到,M社区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五社联动”的模式。从整体上来看,“五社”在M社区内基本都已具备(暂时忽略某一方或某几方存在的时间长短或者连续性情况),但是“联动”却体现的并不明显。
本文所说的联动,是指多方共同参与,承担各自的职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同时,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充分交流,向着一个总目标而不断努力。而M社区内的情况,大多数是某三方或者某两方之间的联动,然后在这一基础上交互错杂,形成了一张无形的网,但是如果细细看去,会发现“五社”之间并没有完全联系在一起,因而还有很大的提升和发展空间。
相关建议
(一)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社区老年人服务
1、实时了解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及面临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进行社区服务的基础首先是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通过量化的研究方法、质性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等进行调研,广泛而细致地进行需求评估。
需求评估的作用在于为之后整体服务的构思和策划提供基本信息,除了前期的需求评估,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和开展项目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老年人们需求的变化和不断产生的新需求,以随时调整相关计划。而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仍是建立在需求之上的,因此实时的动态了解非常必要。
2、建立不同种类、层级的服务点
这里所说的不同种类、层级的服务点,是指在社工站内依据不同标准将老年人的需求划分为不同种类之后设置的不同服务窗口,它能够更加有效、更加精准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这种服务点有些类似于居委会的不同业务窗口,但是性質却截然不同。
3、整合社区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效用
社区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使社区资源能够有效地回应和满足社区需求,因此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挖掘社区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并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整合来满足社区的需求。[2]而这里的社区需求我们则可以理解为社区老年人的需求,只有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区的各类资源,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老年人服务的发展。
(二)关于促进M社区老年人服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1、设立第三方社工站
社会工作者如何介入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这是长期以来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真正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不单是引入社工人才或者在居委会设立社工岗那般简单,而是应该搭建一个完整的系统。因此,在社区中设立独立的第三方社工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方社工站不同于普通的志愿服务团体,它是依托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而建立的服务组织,在社工站中,需要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其中,社工督导、持有资格证书的社会工作者、有长期项目策划和运营经验者是社工站中必不可少的人员,除此之外,社工站中还可配备具备法律知识素养的人员等,以满足多方的不同需求。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社工站的性质,它不是社区居委会或离退休工作处的下属单位,也不是另行设置的行政机构,它的本质是开展服务类项目,虽然与社会组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区别,因为即使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中的人员也需要薪资来保证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要链接大量的社会资源来保证社区服务的持续进行。
2、设立社区老年大学
社区老年大学是目前陕西省内很多社区的一种发展思路,这种模式尤其适合居民以老年人为主体的社区,而目前M社区内并未设立社区老年大学,因此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案。
在M社区内设立老年大学,可以由社区居委会和离退休工作处共同负责,这样就将社区内的两个主要管理组织联合在了一起,有利于两者之间的合作协商。同时,老年大学面向社区全体老年人,这可以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整合在一起,打破原住民和外来民、离退休教职工和非教职工之间的壁垒,使老年人之间充分了解和熟悉。
而老年大学的主要干部,应该从具有“居民领袖”气质和能力的普通社区居民中寻找,这一方面凸显了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居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社会功能,另一方面,社区老年大学以老年人为核心,社区居委会和离退休工作处仅起到联结和简单规划的作用,这赋予了社区居民更多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去行政化”。
3、加强社区内自组织的整合
前文提到过M社区内存在很多自组织,这些自组织是老年人们因为兴趣爱好等而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也正是因此,由于兴趣爱好的不同,这些自组织之间彼此的联系并不是很紧密,所以加强对它们的整合很有必要,而整合的方式笔者认为有两点可行。
一是定期组织社区文艺汇演,充分发挥文艺类自组织的作用,加强文艺类自组织的沟通交流,将文艺活动和文艺汇演作为它们之间的桥梁;二是定期组织社区及其周边社区的体育比赛,充分调动体育类自组织的积极性,这些比赛要以“锻炼老年人身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为主题,减少比赛的功利性质,而要以促进友谊增长为目的,为老年人们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和友好的平台。
4、发挥老年人群体自助、互助的力量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理念旨在发挥受助者本身的力量,而对于社区老年人来说,这种力量依旧是可以挖掘的。
按照年龄划分,老年人可以分为低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按照身体状况划分,可以分为健康老年人和非健康老年人(指身有残疾或者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根据这两种划分,老年人间的互助体系将十分明了——在老年人相互熟悉和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由低龄老年人帮助高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帮助非健康老年人,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
同时,在老年人再社会化的过程中,手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老年人可以成立互助的微信群组,以微信群组为依托,在其中分享各种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将其作为求助的一个平台,使得信息传递更加便捷,也使得自身的困境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总 结
随着时代不断变迁,单一性便民社区建设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这使得当前我国社区建设面临着许多问题。[3]而同时,基于社区人口的构成及需求的产生,社区的功能和服务方向越来越具体化,这就对社区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就是众多社区种类中的一种,它以社区老年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将老年人的发展作为社区发展建设的指标,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来满足老年人的各类需求。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遠远高于物质需要,但这并不表明物质需要不存在,因此,对于不同社区,不同老年人群体,乃至不同的老年人个体,要进行服务就必须先了解需求,并且是精准的了解。进行服务时,也不单单是遵循普遍性的原则,而是需要“量身定做”。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社区老年人服务还未形成完全系统的体系,社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探索仍在继续,但是,只要着眼于服务本身,那么社区老年人的发展情况将会朝着一个更好的方面迈进。
参考文献
[1]高翔.老年人精神需求研究综述[J].老龄科学研究,2014(2):61-68.
[2]王亮.浅析社会工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社科纵横,2006:57-58.
[3]刘海燕.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在社区建设中的整合与运用[J].华人时刊,2014.
作者简介
吴嘉琦 西北大学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西北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社会工作、慈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