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的演绎法
2021-12-09XY
XY
一张椅背呈椭圆形,富有路易十六时期风格的座椅就像一条暗线,串联起一间伟大的时装屋不同时期的风向。20世纪40年代,一代法国时装设计师们突破禁锢,将时装工艺与廓形化繁为简,一齐定义了现代主义时装。这一源头可追溯至路易十六时期由工匠们精雕细琢的披肩华服与定制家具。Dior在这一历史脉络中,却有着更加深远的线索。最初,Christian Dior先生将椭圆背椅置入秀场;在品牌位于巴黎蒙田大道的店铺中,座椅则被装饰以蝴蝶结静默待客,继而启发了后续经典的Diorama与Diorissimo香水瓶身设计。一张隐藏在纷繁情境里的座椅,看似普通,却影响深远。时间拉回当下,Dior向全球十七位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发出邀请,重新演绎这把经典的椭圆背椅,并在米兰设计周期间一齐亮相。
创作者们来自不同国家,亦成长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这样一场基于一件经典坐具的阐释和演绎,也让观者概览到一幅充盈的时代景象——透过设计师们的演绎,技术与工艺的更迭、情感和科技等隐性的思考可见一斑。曾与Dior Maison合作的DimoreStudio保持了椭圆背椅经典的形制,并以Dior经典的黑白线条赋予椅背图腾;佐藤大引领的Nendo延续工作室历来的巧妙手法,椭圆椅背被“隐藏”,椅背围绕镂空的椭圆形向两侧延展,与椅座、椅腿融合一体,围合起半透明的座位空间。设计师India Mahdavi沿用了椭圆背椅的经典边框骨架,椅背与椅面的衬面则成为展现纺织工艺的载体,来自印度克什米尔的传统刺绣工艺赋予了作品明快的图案——路易十六时期的座椅原型不经意融入东方风情。而设计师Constance Guisset素来擅长在功能性器具中注入敏感和柔美,原本被人正襟危坐的椭圆背椅变成了轻巧却不失稳重的折叠椅,从20世纪末速食店到大街小巷流动的便携折叠椅与“权力之座”合二为一,恰似对新时代的隐喻。视觉艺术出身的设计师 Pierre Charpin的演绎则趋向抽象,椭圆背椅被提炼成简明的线条,以钢与黑漆树脂塑成轮廓。椅面上覆盖了一层镜面,他希望由此邀请人坐下或观察,就像时装语境中自我身份的凝视。设计师 Sam Baron 的设计主题则承启于疫情,椭圆背椅成为一系列满足人们玩耍、欢愉和互动的游乐设施中的重要“坐具”部分。他在创意机构Fabrica担任多年设计总监,“Dior会先让我想到花园,因此我想鼓励人们在户外欢聚”。路易十六时期的典型座椅意外地转变为不倒翁般的跷跷板座椅、秋千和长凳,趣味和分享最终成为了它们的主要功能。
作为来自中国的创作者,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马岩松也受邀参与这场创作。马岩松的演绎反而呈现了一个“去国界”的视角,作品呈现出更加集体式的未来主义倾向。“我希望捕捉下经典的椭圆背椅穿越时空的一个‘片段,从过去飞向未来时的一种形态”,马岩松的作品其实是对一场虚构动态的定格。“我的工作常起始于对未来的展望,对于这把经典的座椅,我也试图想象它在未来会是什么模样”,最终,这张在历史中不断被继承的椅子以新技术手段呈现了一种未来的面孔,以聚氨酯材料3D打印制作,手工涂漆完成。或许这把椅子乍看之下与MAD那些闻名的建筑项目如出一辙——但这显然是视觉层面的感受,正如视觉仅仅是建筑的一层表象,结构、叙事、使用者的情境、工作手法才是藏在表象下的真章,在这层意义上,作为一种生活的“容器”,时装与建筑是同道的。当一件事物能夠超脱时间而存在,继而不断被人演绎与发展,它便成了一种文化本身。正如马岩松所说,“在我眼中,椭圆背椅是一种永恒的事物,充满辨识度,世代相传;Dior自身也象征着永恒,这赋予了品牌独一无二的机会,是跨越时空,也是和更多人对话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