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绘画艺术还可以这么“潮”
2021-12-09周滕
随着网络媒体短视频的兴起,“二次元文化”、动漫科幻等西方绘画艺术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少年儿童造成视觉冲击,使中国画在内的许多传统艺术形式在小学生群体中逐渐被冷落。究竟如何培养小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增进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如何上好中国画欣赏课?如何让学生掌握对中国画艺术多元化、多视角的赏析方式?带着这些问题,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小学美术教师,笔者在所带班级进行了调研、探索和尝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对于中国画欣赏课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甚至存在些许抵触情绪,于是我利用课间深入班级,了解他们对于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和态度。这种“闲聊”似的随意感,让孩子们放下了戒备心,也让我了解了他们心中更加真实的答案。“老师,说实话,我其实不太喜欢上中国画欣赏课,那么古老传统的艺术有点太老气了,我们很多同学都喜欢动漫。”“听我爸说大师的中国画很值钱,古画就更价值连城了……”“都2021年了,电脑和机器人都能绘画了,再学那么古老的传统艺术有什么意义呢?”打开了话匣子的学生们没有课堂上的“规矩”之后,更敢于吐露心声。虽然学生们对于中国画的认知片面和存在误区,让我多少有些着急和顾虑,他们犹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出来的这些质疑,与课堂上回答的中国画赏析课“标准答案”相差甚远,但是能让我了解到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群体对于中国画等传统艺术的真实感受、观点,对于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案对症下药,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在充分调研学情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到他们正是初入青春期的阶段,多少存在逆反心理,喜欢追逐流行文化,对于传统古老的艺术形式本能上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一味地指责,以师者角度自居,强行灌输教材里的中国画欣赏知识点,往往效果会适得其反。于是我做好了充足准备,收集了学生们喜闻乐见、丰富有趣的视频素材,用他们最熟悉、最喜爱的动漫、“二次元文化”、潮流时尚文化等方式扭转之前的片面认知,用书本以外的多元化方式,多角度、多层面解读中国画的魅力,不回避、不漠视,直面回应他们心中的质疑,用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来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心中重塑对传统绘画艺术的认知和态度。
在中国画欣赏课教学和美术社团活动中我采用了一系列方式:
一、颠覆认知——谁说传统绘画不能“酷”
首先是破冰,破掉学生们心中的定势思维。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画就代表着古老、传统,与炫酷潮流时尚完全不沾边,以为中国画中只有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山川河流,那是因为他们对中国画了解少,对中国画的表现题材了解少,以小学阶段课程标准中的中国画欣赏课对于传统绘画作品的呈现量还不足以使他们接触到更全面、更广泛的中国画表现题材。然后我在青少年“二次元文化”最聚集的短视频平台上搜寻到炫酷潮流的中国画呈现形式:青年中国画艺术家用水墨丹青,伴随着时而跌宕起伏时而气势磅礴的电子音乐、音效,加以最基础纯粹的中国画技法,皴擦点染、泼墨挥毫绘制的《哥斯拉》(取材于漫画,系美国好莱坞科幻电影中因受到核辐射变异的怪兽角色)。它剑拔弩张的战斗态势、愤怒嘶吼的神态,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对环境破坏者的殊死抗争与报复。中国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绘画过程实况让学生们第一次领略到电影中的哈利·波特还能以中国画的形式出现,哥特式建筑的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还能被水墨的形式表现得如此神秘而恢宏。我国动漫经典《哪吒》的中国画形象栩栩如生,尤其是绘画到鲜红的“混天绫”时,那飘逸潇洒的笔法,让学生们集体发出了感叹“哇——”,并有很多同学也跟随视频中画家的动作在空中挥舞起手中的笔。一系列的展示过后,同学们第一个感受就是,原来中国画还可以这样画,中国画还可以这样具有现代视觉冲击力,中国画还可以这么酷!
二、重塑形象——中国画成就中国动漫的辉煌年代
喜欢看动漫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的正確引导,加上美术专业的视角解读尤为重要,因此把他们喜闻乐见的动画片作为中国画艺术介绍的切入点,可以更加动之以情地使他们接受。
虽然目前的国产动漫仍在努力的道路上,但是不得不提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动画片的辉煌时刻。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取材于近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水墨画的《小蝌蚪找妈妈》的问世,宣告了世界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在中国诞生。此片一经上映就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被誉为世界动画界的珍宝。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对于世界动画界的一大创举。该片1962年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1964年获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之后我国动画界接连推出了一系列水墨动画电影,如著名中国画大师李可染参与创作的动画片《牧童》,著名中国画大师吴山明和卓鹤君参与创作的动画片《山水情》等。公映时,无不在世界动画界引起轰动,斩获国际大奖无数,展现了当时新中国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家们的智慧与创新精神,更成就了中国动画片史上最辉煌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日本动漫界大师宫崎骏慕名来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观摩学习,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赏完上述作品之后,对我国的水墨动画片所取得的成就叹为观止。这让从小看着日本、美国的动画片长大的“00后”学生们了解到中国动漫界昔日的辉煌,尤其是传统水墨画的形式让中国动画片焕发了新的魅力。可见,正确引导他们了解中国画对于世界动画片的贡献和地位,树立对中国画艺术的敬仰热爱之情,就能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没有过时的艺术。
三、古为今用——艺术无价,岂止于“贵”
在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中,我尝试采用更多“实用性”思维,使学生们养成“古为今用”、举一反三的思考习惯,从经典的中国画作品中汲取对当今生活的启发,使学生意识到传统绘画艺术对我们当下时代的价值意义,究竟我们现代人研究赏析传统绘画艺术的意义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先人们的中国画作品中汲取到哪些智慧和实用性呢? 如果这个问题不能理解透彻,那么重视中国画欣赏课还是一句空谈。因此,在小学中国画欣赏课课程标准规定的标准之外,我又延伸三个“古为今用”的探究方向供学生参考。
(一)从中国画名作中汲取配色方案
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其中独特的赋彩技法和重彩颜色的使用在山水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画家王希孟对于色彩的理解、感受、搭配也为后世的艺术家、设计师、艺术爱好者们带来灵感。运用电脑拾色工具拾取画作的主色调作为配色方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服饰搭配、家居设计、平面设计、影视剧布景道具制作等。这些历经千年而依旧屹立世界艺术殿堂的绘画作品经得起岁月的沉淀,时至今日依旧散发魅力。
(二)千年积淀的文创产业“资源库”
纵观文化创意产业(以下简称“文创”),近年来以故宫文创为代表,在全国掀起了“文创热”。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有多少经典的历史文化艺术都为今天的文创产业带来无尽的灵感和启发,也为社会创造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例如故宫的文创产品:以《千里江山图》(局部)图案制作的桑蚕丝丝巾、文化恤、发簪、团扇、长卷图样的装饰性胶带、青绿山水画图案的手机壳等。(图1、图2)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传统艺术的根基,中国画艺术虽历经千年,但它的审美、艺术内涵、艺术家们的匠心独运仍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走进百姓生活。
(三)时尚界的新贵——“国潮”的崛起
国潮即设计师从传统的中国画、雕塑、书法、建筑等艺术作品中汲取元素和灵感,设计出带有中国特定元素的潮流产品。国潮的出现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国际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潮流。国际品牌“阿迪达斯”等更多奢侈品品牌也纷纷在设计中取法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在中国画的点染、笔法、线条、图案中汲取灵感,融入中国元素。传统艺术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文化自信!(图3)
如今,学生们在上中国画欣赏课时,不仅能从作品的立意、笔法、技巧、创作背景等传统的欣赏角度去解读,更能品味出之前看不到的精彩,能从欣赏传统中国画中多一种思维——古为今用。例如,学生设计的未来宇宙飞船就采用了《千里江山图》的画面元素作为装饰、点缀,并表示“未来,要让中国的太空科技把经典中国画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假如有地外文明,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我设计的服装”课程中,学生能将中国画《五牛图》中栩栩如生的牛的圖案融入服装设计中,并称是专为牛年春节设计的服装。更可贵的是,很多擅长中国画的同学自创“国潮设计师小队”创作中国画作品,再融入服装及更多设计当中。
通过一个学期的探索,结合中国画欣赏课教学与学校美术社团活动的尝试,如今学生们对中国画以及其他传统艺术形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审美和价值观上都有了较大提升,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崇敬之情,也逐渐喜欢上了这份艺术宝库。学生们从最初“像不像、好不好看”等这些片面的欣赏表达,转变为更深入地思考,也学会了从互联网资源中收集整理资料,从更多视角、更深内涵、历史及艺术价值来赏析中国画作品。更可贵的是,他们已经能用新的思维方式,举一反三,从先人们的伟大作品中汲取这份无形的艺术财富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真正感受到传统艺术也可以这么“潮”。(图4)
作者简介:周滕,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小学,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