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大学教育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2021-12-09邓红辉李卓梅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分粤港澳大湾

邓红辉,李卓梅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大学教育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邓红辉,李卓梅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粤港澳三区的开放大学对大湾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开放大学教育限制少,在大湾区的大学教育融合发展上可以先行先试。大湾区需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上三地生源多寡悬殊、产业支撑和就业市场水平及结构各有优劣、广东省的开放大学需借力港澳开放大学机制提升层次、以及促进文化交流等因素,有必要三地开放大学融合一体化发展。本文拟探索以下融合发展机制建议:构建三地统筹协调机制,学习欧盟博洛尼亚进程下建成欧洲高教体系范型而以分层分阶段推进三地融合,建立粤港澳学分互认制度,建立大湾区开放大学合作交流基金,建立MOOC共享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创业园,培育利益共享机制等,以逐步达到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大学的融合发展。

开放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于2020年12月由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印发,三区内的高校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势必走向高校教育融合发展,但三区因有地界和不同政治体制的限制,要达到融合互动发展还是有诸多限制。

对于粤港澳三区来讲,突破体制障碍是一个大的课题,由于开放大学的开放性和限制少,可以走在粤港澳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前列。

1 粤港澳大湾区三区开放大学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1)提升大湾区的国际地位,大湾区的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势在必行,开放大学可走在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前列。

广东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已比肩韩国,香港是国际大都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也不可小觑。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旨在提升本地区的国际地位,全球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全球化的区域竞争也在强化。欧盟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在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推动了教育的一体化,在博洛尼亚进程下的欧洲教育一体化取得了骄人成果,欧洲高等教育区发展迅速,欧洲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强,成为全球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典范,同时欧洲的高等教育共同体也通过教育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1]。

粤港澳经济发展迅速,在国家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推动下,该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强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与地位,不仅要推动经济融合发展,犹如欧洲一体化发展一样,教育的融合发展应相伴而生。开放大学是模式开放、对象开放、思想开放、方法开放的大学,在各种机制限制上较少,可以作为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的排头兵先行先试。

我们看到当欧洲一体化高等教育区的建立,不仅仅是欧洲区域内国家的学生流动更方便,欧洲以外去的留学生更多,而且学生流动性的增长主要是来自于欧盟以外的区域国家,这大大加强了欧洲的高等教育的交流,增强了欧洲在全球的地位。粤港澳大湾区要想提高国际地位,达到高等教育一体化势在必行。

2)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大湾区打造国际高等教育示范区是“一带一路”倡议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进措施。

自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在高等教育领域2015年5月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遍布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建立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同年10月46所高校,包括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韩国釜庆大学、中国的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达成《敦煌共识》,成立“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旨在打造高等教育联盟,增进新丝绸之路沿线的区域的大学交流、人才培养,推进文化沟通、科技创新,惠及沿线国家与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大湾区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是继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敦煌共识》之后的又一重要举措。大湾区经济实力强劲,在大湾区范围内共有高校173所[2]。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历来是中国对海外经济文化交流对接的重要窗口。如果粤港澳三区的高等教育融合合作发展,形成如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区那样的高协作功能,以后就可以像欧洲那样,不仅仅是区域内的大学生的自由流动大大增加,更多的大学生流动性是来自于大湾区外以至于中国外的全球生源,这样大大加强了大湾区的教育开放性,增强了大湾区的实力与影响力,增强了人才的交流与培育,增加了科技创新,加强了人文交流,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这种趋势正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所期望的前景,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3)大湾区三地的人口资源和生源比较,差异巨大,从教育的供需两端来看很有融合必要。

广东省的2021年人口普查人口为1.26亿,外省流入广东的外来人口有近3000万。香港2020年年中的人口为750.9万,而澳门2020年底的人口仅为68.3万,可见三地的人口差距非常大。有学者认为以澳门的人口规模,没有必要办大学,澳门的年轻人可以到外地接受大学教育即可,政府提供资助就行。但其实粤港澳三地的开放大学最先开始的却是澳门的公开大学。

目前广东有三所公开大学,生源非常充足,而广东作为经济大省,虹吸外省及省内珠三角区域外的人口总计在五千万左右,这些外来人口年龄分布大都处于青壮年,是开放教育学习的潜在人群。而澳门显然以现在的人口规模根本维持不了其公开大学的生源,香港相对来说生源会比澳门好很多,但从2001年起,其开放教育的生源就下降很大,遂转型为全日制与开放教育并重。从目前这个人口结构来讲,三地的开放教育相互开放与融合,将有助于帮助开放教育在三地的供需平衡,教育资源与生源更好匹配。

4)从大学为经济产业服务功能来说,三地开放大学融合很有必要[3]。

人才培养主要是为应对经济的发展需要,粤港澳三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中国属于经济发展前列,各自状况各有千秋。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的珠三角9个城市,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肇庆、江门,加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即“9+2”城市群,三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差别大,人员多寡和就业市场容量大小差别也大。

对新村矿区中已有的4个开采中段(100m、40m、-10m、-60m)以50m间距采集岩矿石样品,共采集样品24个,分别进行定量测试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人口经济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告数据与公开数据整理

广东的经济总量大,产业结构齐全,在2020年广东省的两个城市深圳(2.77万亿)与广州(2.50万亿)GDP超过香港,香港主要依靠金融、房地产、贸易和旅游等产业,而澳门的经济总量更小,主要依靠旅游业,这两地经济结构畸重于服务业。

大学是要为地区的社会与经济服务的,大学的专业设置需要与社会人才需求和产业结构匹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育人才。对于开放大学来说,生源主要是针对成人教育,绝大部分是来自己有工作背景的成年人。如果港澳两地的大学学科培育仅仅限于本地的产业,相对来讲其大学的专业设置涉及面会相对较窄,因为港澳两地的产业就比较偏畸。而香港与澳门的开放大学在第二产业类的一些学科也很有优势。澳门公开大学是粤港澳成立最早的公开大学,澳门公开大学也最早走出融合之路,已在内地与上海公开大学结成姊妹学校,以自己的强势专业与内地多省大学合作。香港公开大学更是优势专业众多,在空气治理、排水排污、城市废物等监察管理、多媒体科技、云计算技术、信息技术与文化传承等多个应用型学科优势明显。从大学为产业经济服务的这个角度来说,三地融合开放大学教育非常必要。

5)广东省的开放大学教育层次低于港澳,广东需要借助港澳的开放大学机制提升开放教育层次。

中国内地的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层次限于本科,这一点难与国外主流开放大学接轨,也制约了国内开放大学发展。从香港的公开大学发展来看,其成立比我们国内的电大普遍要晚十年,一开始也是只招兼读生,但香港公开大学与时俱进,并开展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打开了发展空间,成为一所世界闻名的大学。亚洲(澳门)国际公开大学也是本科、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都有。广东省的电大(开放大学)作为全国电大体系中的一员,只局限于相对低层次的办学,在师资吸引、学生人才吸引上都很局限,因此发展空间很受限。

6)传承中华文化、促进文化交流,需要开放大学融合交流。

香港澳门历史上一度是殖民地,文化上深受殖民文化影响,文化多元,但部分年轻人崇洋媚外,崇尚西方,反而对大陆的高速发展了解甚少。正是港澳的年轻人缺乏中华民族文化熏陶,在西方文化以及西方势力的干扰下,容易受西方流毒影响,以致于这种流毒深深影响香港的社会稳定与发展。

唯有人心所向,齐心协力,粤港澳的发展才会日臻完善。防止人心背离,粤港澳三地的大学生应加强交流,强化爱国热情、忧国忧民的情怀,加强对年轻人的正确历史观国家观的熏陶,培育民族核心文化价值观,才能培育出三观正确的青年才俊。开放大学接受很多社会青年,也是走进市民生活与社区的大学,走进社会的方方面面,更能在文化传播上贴近居民,达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融合交流。大学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大学生精神领域的熏陶与塑造,做好中华核心文化的价值观的传播,坚定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开放大学教育融合发展机制的建议

2.1 建立整体协调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在中央政府指导下,按照广东、香港、澳门深化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大湾区建设,构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规划与协调机制,协调香港和澳门,成立“广东、香港、澳门大湾区高等教育协作创新委员会”[4]。

欧洲在建立欧盟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也开始推动高等教育一体化。从1998年的《索邦宣言》开始,欧洲国家的政府、教育部门官员、等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师生、社会相关利益团体加入推动旨在建立欧洲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粤港澳三区可由政府部门、高校、社会相关利益机构、研究机构、大学师生来建立高等教育协作创新委员会。该委员会可以取代三地政府的部分职能,消除各种法律和政策障碍,加强政策和规划的协调与对接,创新合作与交流的体制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高级别会议、联席会议和设立常设办公机构,促进促进合作与交流,降低合作与交流成本[5]。

2.2 分层推进,建立时间表,从几个阶段最终达到三区高等教育融合

鉴于粤港澳三区的开放大学的差距较大,最主要的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下三地还存在政治体制的差别,要想一下子融合是很困难的,要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的目标。《博洛尼亚宣言》在欧盟从1999年开始酝酿,到2010年建成,历经20余年。《博洛尼亚宣言》是29个国家一起签订的,29个国家当初的分歧与差距之大可想而知,绝不是今天我们粤港澳三区的分歧和差距所能比拟的。因此三区应仿照欧盟,设立时间表,一步一步实现目标。首先在缩小差距方面做出努力,一开始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一定要有信念粤港澳三区的高等教育融合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而开放大学的融合是高等教育融合的一个早期阶段,因为开放大学比一般综合性大学在合作机制上的限制就少很多,更容易相融合,因此开放大学可以走在前面。

2.3 建立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开放大学学分互认制度

通过实施学分转换制,使三地大学生可以流动,各地的开放大学优势资源相应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优势专业与学科相互开放可以为三地大学生跨地区跨校带来条件。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System,ECTS)是由欧洲委员会研发和推行,旨在提供一种在学校间测量、比较和转让学习成绩的方法,普遍用于欧洲所有高等教育学校和学院里,也用于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即该区域里一些不属于欧盟成员国的国家,比如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土耳其等。留学生从一个国家交换到另一个国家,通过采用这种同样的评分形式和同样的标准,帮助比较学分。它也用于评估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

学分银行、学分互认制度会使三地的大学达到质量的均衡,因此这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学分互认互换是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课程目录的结构(学习指南/课程)内容涉及非常广泛。第一部分为机构信息,即有关大学的一般资料、课程等。第二部分为项目资料,即有关课程/学位课程、获颁授的资格、主要学习成果等的简介、个别课程单位的描述。第三部分为学生基本信息(从流动学生的角度来看尤其重要),学分的计算依据为:学生在学习课程或专业的过程使用的精力或工作量,比方课堂上的出勤,课外的阅读量,社会实践和论文,涵盖研究的年度和学期、分配的ECTS学分数量、讲师的名字、课程单元的学习成果、授课方式(面对面、远程学习)等。

学分银行搭建是学分互认的基础,我国的学分银行建设在制度上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广东的开放大学在学分银行建设上从一开始需要立意高,从制度上考虑与三地相互互认。这当然会牵涉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使本质上教学质量要做到三地相当,在教学评估上客观公正务实。因此三地在教学测评上认证标准首先要做到互认[6]。

目前广东开放大学的学分银行的建设比较成功,原因是该校的学分银行在建设之初立意就高,由省级领导牵头,在广州多个高校可以被认同互换。但目前放在粤港澳三区,学分互认互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4 设立粤港澳三地开放大学教育交流基金

要开展三地高等教育交流,必须有财力做支持。如果由一些机构与组织协商设立高等教育交流基金,三地的开放大学交流相对就会容易很多,这些交流基金可以用作合作研究项目、教师交流与互聘、学生交流与奖学金等。

这些基金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各基金可以侧重不同方面。如由政府财政出资建立的基金,可以资助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对于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研究与会议,以及现阶段的大学生与大学教师的相互交换交流。也可以有民间组织,如某些大企业财团旨在扩大企业本身影响力宣传以及与大学项目合作、吸收大学高层次人才而出资成立的基金;也可以有三地大学共同出资建立的联合基金,以及民间慈善组织专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而成立的基金。这些基金的建立会大大促进三地大学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在对合作障碍的突破上研究出解决方案,在理论上找到突破口。有强大的财力支持,各种推进三地高等教育融合进程才会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2.5 发挥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功能,建立粤港澳大湾区MOOC共享平台

慕课(MOOC)就是大型、开放、在线课程,如建立三地开放大学的MOOC共同平台,这将会极大地促进三地开放大学教育加快融合。开放大学本来就是没有围墙的远程教育,课程就是在线开放的,所以MOOC天然具有把三区开放大学教育协同的作用。原因一是MOOC本来就是开放大学的主要教学手段,所以各开放大学应用很广泛;二是MOOC既然是大型开放在线的,一些专业,比如理工科的学科,三地的开放大学就可以相互开放,如果在一个平台共同应用,那就在部分教学功能上做到实质性的融合,前面讨论的学分在这些课程中互换就一点都不存在问题。可见建立MOOC共享平台是一个较容易达成的手段[7]。

2.6 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大学的联合创业园或协同创新中心

三地开放大学的生源大部分已经从事一份职业、有的已经是某个行业的创业者,这样一个具有职业经验的学生群体,对其所在的行业已经有很多的认知,这些职业经验也有助于他们创业。粤港澳大湾区的大环境也有助于创业。打造三地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资助学生创客,把科研成果转化为造福社会的产品[8]。

这种三地创业融合更能开阔学生创客的眼界,跨境创业,扩大生存的市场,将培育更能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取得事业成功后又会反哺三地大学融合的机制,很多功成名就的企业家不仅捐款,也会出力推进曾经学习的大学发展。而多文化的融合似乎更能碰撞出创新力量,从而形成良性发展。

2.7 培育粤港澳三地开放大学的利益共享机制[9]

犹如企业里的激励机制一样,要达成一个目标,就必须让所有参与者都能从这个目标中获益,而且利益要分配公正公平,这样所有参与者才会被激发积极性。

各开放大学办学也会在生源市场等方面竞争,拨开粤港澳三地的开放大学不谈,即使在珠三角的3所广东省的开放大学平常竞争都比较大。因此在如何合作融合方面,首先在开放大学的区域利益、生源市场方面要协调好,在整体协调机制框架下,做好补偿、分配与奖励,如如何建立交流基金,如何建立MOOC平台,如何共同建设联合创业园与创新中心,如何明确指示产权。利益共享与分配是驱动动力的,这点非常重要,在这个方面解决好了,走向大湾区的开放大学融合就会切切实实地被推进。

3 结 语

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一带一路”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使大湾区处于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之中,可以展望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大学在将来逐步达到融合发展,将更能为大湾区的经济发展培育人才,提供更多智力支持,提供更多科技创新,增进学生流动,促进更多文化交流,居民得到更多福祉,更能提供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动力。粤港澳开放大学融合发展,可以发挥“一国两制”体制优势[10],促进粤港澳在高等教育领域打造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地位,也将惠及全球其他区域与国家。

[1] 陈先哲,陈雪芹.多中心之下的融合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的挑战与出路[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7(2):13-19.

[2] 齐冠钧.“一带一路”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东北亚经济研究,2021,25(3):18-26.

[3] 陈先哲.多重逻辑下的旧金山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崛起[J].比较教育研究,2020(10):11-17+42.

[4] 孙丽昕.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基础、差距与赶超策略[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0(04):112-118.

[5] 陈先哲,文黎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使命、定位与路向[J].大学与学科,2020,1(2):102-110.

[6] 欧小军.世界一流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研究——以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83-100.

[7] 许长青,郭孔生.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发展:国际经验与政策创新[J].高教探索,2019(09):5-13.

[8] 王志强,焦磊,郑静雯.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的蕴意、价值与生成[J].高教探索,2021(1):37-43.

[9] 欧小军.“一国两制”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发展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9):17-22.

[10] 卢晓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9(05):54-57.

Educational Integration of Open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DENG Honghui, Li Zhuomei

()

The open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cause there are few restrictions, open universities can take the lead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or open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which is in need of enhancing it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promote “Belt & Road Initiative”. Therefore, 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open univers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is imperative. These three regions have a great disparity in the students number, the industrial support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pen univers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need to rely on their counterparts in Hongkong and Macau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and promote cultural exchanges.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following ideas: to build an overal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mong the three places, to learn from the model of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built under the EU Bologna proces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places; to create a credit mutual-recognition system among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to establish a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 fund for open univers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to set up a MOOC sharing platform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as well as joint entrepreneurship Park; to cultivate 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 etc, Thus we can gradually achiev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open univers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open university; Guangdong- 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integration

G648.5

A

1672-0318(2021)06-0081-06

10.13899/j.cnki.szptxb.2021.06.14

2021-09-22

邓红辉,男,湖南邵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

李卓梅,女,广东兴宁人,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

(责任编辑:邓耀彩)

猜你喜欢

学分粤港澳大湾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学分美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