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美学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研究
2021-12-09王智颖
王智颖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333403)
0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的精神世界愈发丰富、审美需求愈发多样,艺术已不再只是审美形象的“物化”,而是更趋向融于日常,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紧密交织,趋于“场景化”。艺术的这种场景化趋势,给当代的鉴赏批评活动带来了一个新难题,即由于艺术场景化,一些艺术的评判标准发生了改变,过去适用于传统艺术的批评理论已经不能准确地指导我们现如今的艺术。
面对这样的难题,部分现代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们尝试借助“气氛”这一概念来破解,通过强调气氛的感受,突显当代艺术在时间与空间纬度中能够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事实上,气氛并不是一个近晚概念,从古至今,鉴赏家与批评家们在艺术审美与鉴赏时,就经常会用气氛、气场这类词来描述所感受到的某种不确定、难以言说的感觉。
那么什么是气氛?如果气氛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在当下艺术批评活动中又该如何正确使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气氛美学视角下,以陶瓷审美与批评为例,尝试归纳出具体的气氛批评方法与思路。
1 何为气氛
“气”这一范畴自始以来就具有物质性的含义。我们一定要摒弃生活中关于气氛的思维定势,能够看到气氛的物质性特点。
1.1 中西气氛理论的发展
在中国,气氛是“气”范畴的下属概念,气是古代探究宇宙起源的哲学术语。
早在《周易》中就指出,气是一种意识范畴,世间万物是阴阳二气相互转化而产生。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精气学说将气认为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此后,我国关于气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哲学家们不断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阐明气这个概念,例如西汉的董仲舒就认为气是客观的实体,北宋时期,张载将看得见的气和看不见的气解释为客观实体,完善了关于气的理论。在西方,关于气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期,米利都学派(Miletus)的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约公元前570年—前526年)认为,万物的始基是无限的空气。①后来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dix Schoenflies Benjamin,1892.7—1940.9)提出了“灵气”这个概念,体现出一种经验性的观念。随后,赫尔曼·史密茨(Hermann Schmitz)以人本身的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气氛,与本雅明的灵气相同,它们都是经验性的,是通过人本身情感经验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感受到的东西。但不同的是,史密茨认为气氛可以通过物质被营造出来,而本雅明认为灵气是一次性的。格诺特·波默(Gernot Böhme)在此基础上,认为气氛是某物在空间中的现实性,并通过人和物的在场来显现自身。即,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某物处于空间的气氛。这是西方关于气的理论发展。
1.2 气氛的属性与特征
基于以上中西方关于气的研究理论,可以将气氛的基础属性与特征归纳如下:
第一,气有聚、散两种形式。 “聚”成为可以看得见的气, “散”则成为目前来说看不到的气,这两种气都具有物质性,共同影响着人们的感受。
第二,气氛是关于人的经验、对象和环境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哪里”感受到了“什么”。例如我们在一个书斋里喝茶,感受到的是文人雅士的气氛;而当我们在菜市场买菜,扑面而来的就是质朴的市民气息。
第三,气氛是一种客观实在,体现的是人、物在环境中的现实性,具有特定的感染能力。例如当观赏同一幅作品时,在嘈杂的办公室便无心欣赏,而将其置于艺术馆等场景中,观者则会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感染,迅速进入审美状态。
第四,气氛必须通过在场的方式进行感知,通过人、对象和环境呈现的方式来被理解。所谓在场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存在于同一空间场所中。比如在观看作品时人与作品在同一场所,人们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被看作为是人与作品的气氛交互。而在观看作品照片时,则是人与照片的气氛交互,人并未与作品在同一空间场所,对作品的审美感受远不及直接欣赏作品本身。
所以,气氛是与整个空间有关,受人的感受影响。在场的人通过自己的处境感受而知觉到该情感色调②。在艺术审美中,受众置身于以艺术作品、表现工具和环境空间创造出的场所,感受到了艺术作品与空间的某种特质,这种特质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这被称为感受到了气氛。
2 何为陶瓷气氛
了解了上文中关于气氛的发展、属性与概念,那么陶瓷气氛是什么呢?艺术领域下的气氛和陶瓷气氛又有哪些异同呢?
我们可以把陶瓷气氛看作陶瓷艺术活动中的各种质与我们的内在感受之间的关联,即气氛美学视角下的陶瓷艺术。也就是说,人的内在感受、陶瓷作品和环境通过气氛而被互相联系起来,构成的陶瓷艺术活动。根据上文中气氛的属性我们进一步把陶瓷气氛划分为原气氛和环境气氛,即构成陶瓷作品的材料与表现手法所带来的气氛感受和人在审美时感受陶瓷作品与周围空间环境带来的气氛感受。
认知弹性理论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虽包含了建构主义关于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观点,但又避免了极端建构主义中不好的一面:只强调学习中非结构的一面,而忽视概念的重要性和知识的系统性。对于建构主义的观点,舍短取优,显得更有说服力。本文将从认知弹性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培养的方式方法,旨在从理论上丰富拓展认知弹性理论对于英语教学的启示,从实践上指导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1 陶瓷原气氛
从原气氛来说,陶瓷作品本身蕴含了某种气氛,即陶瓷材料和表现手法所蕴含的原气氛,它们通过材料、生产力、技术、形式等的糅合形成了陶瓷作品本身的气氛。由于陶瓷作品的材料、表现方式各不相同,就营造了各自不同的陶瓷气氛。而陶瓷泥料、釉料、彩料的不同选择,综合材料的运用,烧制方法的区别等则是对原气氛的糅合。材料蕴含着相对稳定的原气氛,这也要求了陶瓷批评家们了解陶瓷创作过程,熟知什么样材料、技术、表现形式会带来怎么样的原气氛。
2.2 陶瓷环境气氛
从环境气氛来说,陶瓷作品与整个空间环境、与我们自身形成了某种气氛,简单来说,我们在察觉到某陶瓷作品时第一感受到的并不是这件作品,而是与这件作品相关的周围环境。我们进入某个展厅,即使还没有看到作品,就已经能够感受到它的气氛了。陶瓷作品有其原气氛,人们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情感经验,在欣赏陶瓷作品时,就形成了气氛交互,这种气氛的交互是在空间环境中完成的,也是人与作品、人与空间的气氛交互。这就是陶瓷环境气氛,我们可以感受到整个陶瓷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或悠远宁静,或束缚痛苦,或压抑沉闷的气氛。当然,由于鉴赏批评主体不同,所造成气氛的交互感受也不相同,所以说陶瓷气氛的营造和变化也同创作者、欣赏者、批评家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背景经历等有关。
2.3 气氛与陶瓷气氛的关系
了解了陶瓷气氛后,我们可以来思考气氛与陶瓷气氛的异同。艺术领域的气氛和陶瓷气氛都是由气理论发展而来的,艺术的门类众多,仅大框架下的气氛美学是不够完整的。陶瓷气氛是在这个大框架下衍生出的分支,在此被称为气氛美学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这样一来,在符合气氛美学的前提下,陶瓷气氛更加适用于陶瓷艺术活动。
3 如何感知陶瓷的气氛
以上了解了陶瓷作品周身蕴含着的陶瓷气氛,我们又该如何清晰明确地感知它呢?陶瓷气氛是空间中第一感受到的,是人的所有感官共同努力的结果,所以研究陶瓷气氛是不建议将各种感官带来的感觉区分开来的。冷暖、甜苦、红绿等是通过单一的感觉质来描述的,然而在陶瓷艺术活动中,陶瓷气氛需要通过所有感官的结合来感知,即审美对象的客观属性带给所有感官的气氛。某种陶瓷气氛被感受到,也是欣赏者与对象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陶瓷艺术审美活动就是受众所感受到的陶瓷气氛的物质性表达。所谓物质性表达,即通过艺术品的形态、物质、能量来感知它的信息。在某个陶瓷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触摸到陶瓷作品的材料,感受到它的生产方式、工艺技术,带给受众什么样的感受,有获得了什么样的信息等,这些都是陶瓷气氛的物质性表达。上文中把陶瓷气氛划分为原气氛和环境气氛,在感知陶瓷气氛的过程中,可以将原气氛理解为陶瓷作品自身的气氛, 将环境气氛理解为整体空间性的气氛。
3.1 感知陶瓷原气氛
陶瓷原气氛受材料、工艺、生产力、形式等影响,在此从材料、工艺、生产力和构成形式来简单说明如何感知陶瓷原气氛:
从材料方面出发感知陶瓷原气氛。材料要被视为具有某种特征的物质,通过感受这些物质,人们对材料产生一定的感官印象,这就代表了材料中蕴含的原气氛被我们感受到了。陶瓷材料有泥料、釉料、彩料,泥料又分为粗糙的、细腻的、温和的、稳重的……,釉料又分为清透的、乳浊的、光亮的、粗糙的……,彩料的种类数不胜数,五彩斑斓的釉上、釉下、釉中彩料都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我们可以从粗糙的泥料釉料中感知到质朴古拙的气氛,从细腻的泥料釉料中感知到精致的气氛,从温和的泥料釉料中感知到润泽的气氛……
从工艺出发感知陶瓷原气氛。陶瓷艺术创作的工艺有很多,通过这些不同的创作工艺感知不同的陶瓷气氛。从成型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捏塑带来的自然感,拉坯带来的韵律感,泥条盘筑带来的质朴感,压坯带来的严谨感。从装饰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捏雕的古拙,刻划的潇洒,绘画的温婉等。
从生产力出发感知陶瓷原气氛。在当代陶瓷艺术中,生产力以手工和机械生产为主。一般来说,手工制作蕴含着自然、质朴、独特、唯一的气氛,其更容易激发艺术家的创新思维。机械制作蕴含着精致、完美、严谨的气氛,它虽然是重复性较高的作品,但是它可以使陶瓷艺术生活化,扩大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影响力。从构成形式出发感知陶瓷原气氛。从作品的外在结构可以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看到某件陶瓷作品时,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形式。从构成形式出发感知陶瓷原气氛就是通过研究陶瓷形式构造的美的规律。形式作为材料、工艺、生产力等的呈现形式,材料、工艺、生产力通过形式而被塑造成为陶瓷艺术。外形比例、轮廓线条、装饰位置、元素对比等的运用都是从形式出发感知陶瓷气氛。在感知陶瓷气氛的过程中,形式是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的塑造可以带来或稳重,或精巧,或活泼,或空灵的陶瓷气氛,以表达创作者的精神思想。
3.2 感知陶瓷环境气氛
感知陶瓷环境气氛是跨学科的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此,仅从布局和技术来简单说明如何感知陶瓷环境气氛:
从布局出发感知陶瓷环境气氛。陶瓷环境气氛中布局是很重要的一环,在陶瓷艺术活动中,作品放置的位置,周围的物品,甚至搭配陶瓷作品展出的某种可以显示出陶瓷作品的功能性的物品都属于布局,人们把空间中单个的物品进行设计,使物与物之间的气氛交互,相互浸染形成新的形式。从而表现创作者内心的想法,使受众沉浸式地感受环境气氛。
从技术出发感知陶瓷环境气氛。随着科技发展,环境空间的实现程度越来越高,可运用的技术多种多样,如不同的灯光运用、陶瓷作品呈现方式及动态表达等都是会带来不同的陶瓷环境气氛。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陶瓷环境气氛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来了。
陶瓷环境气氛要做到与原气氛协调,例如手工陶瓷作品蕴含着自然、质朴的气氛,那么空间也需要营造出这种自然质朴的气氛。机械制作的陶瓷作品蕴含着完美、严谨的气氛,空间就要设计的严谨和完美。以上这些材料、生产力、工艺、技术、布局、形式等规定着陶瓷气氛的基本方向,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揭示陶瓷艺术活动的内在本质,从而感知到陶瓷气氛。
4 气氛美学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
传统的关于艺术批评的方法总是针对那些精英式的艺术,但美是人们精神上不可或缺的东西,人们对美的追究是精神的自由,于是艺术化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时,传统的批评方式却开始不适用于工艺美术和当今艺术生活化的作品了,传统艺术批评通常是从接受美学、批判美学入手,导致了陶瓷批评的尴尬位置,用艺术批评的方法并不是完全适用,又没有属于自己的批评理论。我们是否可以将陶瓷气氛运用在陶瓷审美与批评中呢?在此可以归纳出一种全新的适用于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的方法——气氛美学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
材料、生产力、工艺、技术各自的原气氛是否契合?对创作者的创作活动是否起积极作用?是否能够帮助受众理解欣赏陶瓷艺术?这些是气氛美学视角下的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活动的主要评判依据。例如,我们看到某件作品想要表现优雅精致,却运用了粗糙的泥料釉料,又采用了某种粗犷的创作手法,那么我们就感受不到精致优雅的气氛,反而会带给我们怪异、不舒适之感,这就是作品原气氛不契合带来的感受。陶瓷环境气氛也是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重要的部分。环境气氛与作品原气氛是否契合?对作品的情感表达是否起积极作用?是否能使受众沉浸其中?这都包含在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活动中。例如,某件表现中国传统的陶艺作品,它周身充斥着温馨和谐的气氛,放在了黑白相间极具理性的空间中,我们自然就感受到了不舒适之感。这是作品原气氛与环境气氛不契合带来的异样感受。
当然,在实际案例中是不会出现这么明显失误的,除去一些对气氛把握比较好的陶艺家,他们通过气氛营造去强调什么情感,刻意将陶瓷气氛的不和谐作为艺术的创作方法,使人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强烈的感受。一般情况下,陶瓷艺术活动的怪异感是某个关键点气氛的轻微不合适,大多数学习过或者从事相关艺术的人都可以感受到,但是却找不到关键所在。而受众不知道某件作品美在哪里,也不知道它不美在哪里,更糟糕的是,目前批评家的评论语言含糊不清,这就造成了现代陶瓷艺术的乱象。在基于陶瓷气氛的审美与批评过程中,批评家要做的是,发现气氛不合适的那个关键点,然后通过文章来分析并告诉受众某作品为什么被称之为美,指明创作的关键问题出现在哪里。批评家作为明灯来引导受众审美方向,使受众理解艺术;作为创作者的镜子来促进陶瓷艺术创作,也使艺术家们走近生活,最终达到陶瓷艺术与生活的良性循环。
5 结论
陶瓷气氛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概念,可以作为环境、物和人的经验结合的一种艺术批评创作视角。不难发现,从气氛美学视角出发可以涵盖几乎所有陶瓷艺术审美与批评过程中出现的模糊概念。它不仅使那些虚无缥缈的艺术意蕴具体化,且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学习,还为创作者表达出内心世界提供了现实条件。气氛美学视角下的陶瓷艺术不仅能运用于陶瓷审美与批评,对于陶瓷创作和陶瓷艺术教育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陶瓷气氛使创作活动更加人性化,设计出更加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作品,并使得陶瓷艺术便于传承与学习。
注释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5 第11页
② [德] 格诺德·波默 译者:贾红雨:《气氛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4 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