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

2021-12-09黄鑫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广州市田径师资

文 / 黄鑫

田径运动发展历史悠远,在各类比赛中占据重要地位,竞技价值、运动价值较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田径运动作为高校常见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升。广州市各高校均具有田径运动项目,但是结合运动开展的现状而言,多具有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学生田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较差,课堂教学质量受限,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低提升及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文章将以广州市为例,分析部分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现状,且提出发展建议。

1 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意义分析

1.1 田径运动的价值

田径运动在各类大型体育运动会中均具有较高地位,作为基础性运动项目,包含跑、跳等自然运动,对人体的呼吸、消化状态,心血管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等均会产生影响[1]。合理的田径运动能够增强人体的素质,保持积极的身体状态。

同时田径运动中需要团队合作,对人的集体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具有培养优秀品质、陶冶情操的作用[2]。在田径运动中,逐步形成敢于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态度。在面对挫折时学会情绪调节的方式,善于应对各类突发情况,在田径运动中展现体育精神、竞技精神。

1.2 高校开展田径运动的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不但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掌握情况,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3]。高校开展田径运动,能够基于高校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素质等实施针对性运动指导。

高校开展田径运动具有较高的教学资源优势,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能够逐步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体育运动能力,对学生健康身心状态与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4]。高校也可以挖掘且培养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对我国田径运动、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可提供后备人才支持。

2 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现状分析

2.1 研究对象

抽取广州市6所高校共240名学生,分别是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及广东工业大学。其中男生140名,女生100名,学生年龄在19~24岁之间,均龄值(22.05±0.75)岁。

2.2 研究方法

检索相关文献资料、书籍报道等,了解当前高校田径运动的相关研究现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校田径课程设置的情况、师资条件及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等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45份,回收240份,其中有效问卷240份。问卷回收率97.96%,有效问卷率97.96%。应用SPSS软件统计数据,Excel整理数据报表。

2.3 研究结果

2.3.1 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课程设置的情况

广州市6所高校中,其中5所高校将田径运动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是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有田径选项课的学校仅有1所,缺乏其他田径运动教学形式。详见表1。

表1 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课程设置的情况

2.3.2 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课程师资力量情况

广州市6所高校中,共21名田径体育教师。其中男性教师15名,女性6名。教师年龄主要在30~40岁之间,整体教师年龄比较年轻。田径运动体育教师多为专业学院毕业生,具备专业运动员经验的教师人数相对较少。详见表2。

表2 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课程师资力量情况

2.3.3 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课程设置满意率情况

广州市高校田径课程设置,主要是依照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制定。在接受调查的240名高校学生中,普遍对课程设置的情况较为满意,依然具有诸多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意。详见表3。

表3 广州市部分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课程设置满意率情况

2.4 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开展的现状

2.4.1 重视程度不足,认知存在偏差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需要全面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重要影响。田径运动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学生跑动的过程中,对其下肢爆发性、协调性与灵敏度的提升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对高校学生良好思维与团队意识的形成也能够奠定良好基础。

但是基于当前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开展的现状而言,多具有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对田径运动的认知不够全面。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教学中,5所高校将田径运动设置为必修课程,但是课程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有田径选项课的学校仅有1所,缺乏其他田径运动教学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影响下,高校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理解、认知也会存在偏差,影响学生田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难以切实彰显田径运动教学的作用,且不利于课程教学的持续发展。

2.4.2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受限

高校田径运动教学开展期间,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密切关联。结合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具有专业运动员背景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对学生比赛前的心理素质指导、经验传授也会受到影响。同时一些高校受到选课制度改革的影响,很多高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不愿意引入田径专业的教师,更偏向于聘请可室内教学、安全性较强且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师资,田径专业教师的所占比例较低,课程教学的效果受限。

2.4.3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

田径运动长期以竞技运动为主线,人们对田径运动的认识停留在田径竞技体系的概念上,过多关注田径运动的成绩、技术水平等,但是对田径运动教学的综合影响、健身价值等关注不足。高校田径运动教学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及身心素质发展需求等,合理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让快乐体育、竞技体育及终身体育锻炼的内容灵活融合,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保持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但是当前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多具有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的情况。以广州市部分高校田径运动开展情况的结果为例,在接受调查的240名高校学生中,普遍对课程设置的情况较为满意,依然具有诸多学生对课程设置不满意。单一的教学模式、枯燥的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田径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没有真正体会到田径运动的意义与参与的乐趣,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3 高校田径运动开展的对策分析

3.1 加强课程建设,强化宣传力度

时代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高校田径运动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等,持续改进、创新田径教学的模式,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内容及人才培养方式等创新。比如高校可以适当增加课程类型,尤其是增加选修课学时、开设田径俱乐部课程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田径运动学习平台。

高校需要强化田径运动宣传的力度,以多样化的形式,介绍田径运动参与的积极影响。全面渗透“终身体育锻炼”、“健康第一”的思想,让更多学生更多的了解田径运动。在学生运动参与的过程中,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比如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画等等形式,为学生介绍田径运动的特点,对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等。

3.2 培养优秀团队,提升教育质量

高校田径运动教学的深入开展,需要由专业且丰富的师资力量予以保障。高校需要强化优秀师资团队构建的重视程度,打造具有较高专业水平、职业素养及创新思维的田径专业教师团队。

其一,高校需要强化田径体育教师聘用、培养及管理的重视程度。积极聘请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且具有专业运动员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运动指导。同时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学习及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的田径运动教学经验,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其二,高校需要加强考核管理,树立竞争观念。比如适当引入激励制度,对工作状态较好、学生满意度较高的教师进行奖金鼓励、培训学习奖励等;针对于工作状态较差、能力较低且频繁收到学生投诉的教师予以处罚或者开除处理等,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3.3 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兴趣

高校田径运动相较于其他球类运动而言,略显枯燥,长时间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影响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发动脑筋,创新教学模式,设计多样化的运动形式,调动学生的田径运动参与兴趣。

比如在学生运动前热身阶段,可以播放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热身活动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学生田径运动技巧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游戏法、分解练习法等。拆分田径运动技巧,通过多媒体技术或者现代教育技术等展示具体的运动方式,为学生示范正确的动作及注意事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合作、锻炼。同时还可以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模拟实际的比赛场景,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田径运动技巧融合到场上,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的提升、运动能力的增强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广州市田径师资
重庆市乡村体育师资配置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