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1-12-09汤德森王沛杰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列宁政党

汤德森,王沛杰

(1.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2.黄冈师范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组织建设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目前我国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一、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新情况、新经验的总结。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政党建设理论为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和《美国工人运动》等著作中,他们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纲领、历史使命、组织原则等思想。第一,无产阶级政党是一个先进性的组织,“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4页。。第二,为了指导和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党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积极的纲领,这个纲领在细节上可以因环境的改变和党本身的发展而改动”[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8页。,目的是确保工人运动正确的前进方向。第三,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是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44页。。第四,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加强组织建设,“应该使自己的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工人协会的中心和核心”[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193页。,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这些重要思想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指南,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为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矛盾复杂,存在着各族人民与沙皇专制的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内各被压迫民族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矛盾、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等。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日益尖锐激化,促使俄国工人运动高涨。在恶劣的斗争环境中,俄国工人运动迫切需要具有科学理论武装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不仅如此,俄国经济派等机会主义者迷恋自发工人运动,片面强调经济斗争的意义和作用,醉心于改良运动,忽视和否认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武装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在社会发展运动中的领导作用。当时急需克服经济派的影响,消除党内混乱、涣散和动摇的状况,建设一个真正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为此,列宁指出,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斗争的胜利,必须建立团结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注]《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24页。。从1900年底到1902年初,列宁先后发表了《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从何着手?》、《同经济主义的拥护者商榷》和《怎么办?》等著作,批判了经济派等机会主义者的错误观点,阐明了俄国革命运动的迫切问题,提出了党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1903年7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列宁明确提出,要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建立“新型的政党”,这个政党是有着严密组织和铁的纪律的整体,每个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列宁认为“无产者单枪匹马是无能为力的;无产阶级的百万大军才是万能的”[注]《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9页。,无产阶级政党保持强大战斗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必须团结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要把工人、农民等一大批受剥削阶级压迫的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具有高度组织性的组织。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是赋予自发的工人运动以明确的社会主义理想,把这个运动同合乎现代科学水平的社会主义信念结合起来,同争取民主这一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的有步骤的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一句话,就是要把这种自发运动同革命政党的活动结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注]《列宁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7页。。这些重要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推动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的当务之急是巩固苏维埃政权、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列宁强调党必须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党员干部暴露出专业知识不足和管理水平偏低的问题。列宁及时调整党员干部选拔标准,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告诫广大党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执政能力与水平;加强对党员的检查和监督,反对官僚主义,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这些重要思想对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二、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是在推进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对俄共(布)长期斗争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新发展。

(一)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列宁总结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党蜕化变质的教训,从俄国革命实际出发,从思想建设入手,加强思想灌输,坚持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努力提高党员的阶级觉悟和思想素质,增强斗争的自觉性,提高党的战斗力,努力使党成为无产阶级阶级利益的表达者、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1.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列宁主张党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党员只能是本阶级中真正觉悟了的少数人,是本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不可能是整个阶级。建党之初,为了夺取革命胜利,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但是这种团结并不是来者不拒。列宁坚决反对“每个罢工者、每个示威者”都可以“自称为党员”的错误主张。他强调,“党是阶级的先进觉悟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注]《列宁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8页。,“党的组织绝不应当以降低党员的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党员数量的增加”[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564页。,“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注]《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7页。。他坚决反对为了扩大组织规模广泛发展党员而降低党员质量标准。这充分体现了列宁纯洁党的组织,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鲜明态度。

列宁不仅要求对入党申请人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还规定新党员推荐人的资格与要求,强化入党推荐人的职责。他在《关于推荐人问题》中指出,“只有与被推荐人在某一党组织内一起工作、亲自观察其工作一年以上的人,才准许担任推荐人”[注]《列宁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55页。。推荐人的责任重大,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就能担任,必须是真正同入党申请人长时间共事过的老党员,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才能保证对组织负责。列宁还对推荐人的党龄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介绍工人入党的要有三年党龄,介绍农民和红军战士的要有四年,介绍其他人的是五年。”[注]《列宁全集》第4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6页。为了强化推荐人的责任,俄共(布)十大规定,推荐新党员入党之后,推荐人必须要对新党员的行为规范负责,如果新党员有违反党规党纪等情况,推荐人也应受到纪律处分。

为了加强对新党员的考察,列宁主张设立较长的预备期。设置预备期是新党员加入党组织的第一道关卡,是入党前最基本的考验,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不能搞形式主义。设置预备期的目的是为了认真考察新党员的入党动机,确保他们对党绝对忠诚。不然,就会有一大批乌七八糟的人来钻这个空子[注]《列宁全集》第42卷,第327页。。列宁认为半年预备考察期时间太短,别有用心的人想掩饰他们真正的意图太简单了,会有人试图混进党员队伍中贪图享乐,抵挡不住权力的诱惑,而不是真心实意为了建设社会主义。

列宁坚持要及时关注党员成分与结构的新变化,维护党的形象。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家建设百废待兴,而惨烈的国内战争中牺牲了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党组织急需补充大量新鲜血液,扩大党员队伍刻不容缓。当时群众入党热情高涨,纷纷要求加入党的队伍,其中也混杂着投机取巧、趋炎附势甚至包藏祸心的不良分子。对此,若不引起重视,将会改变党员成分与党的性质,损害党的形象。为此,列宁提出,各级党组织要时刻统计党员数量和关注党员阶级成分变化,并定期向中央汇报。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党员队伍质量。列宁首创了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清党活动,以纯洁党员队伍,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即通过“重新登记党员,以便把这种‘混进党里来的人’驱除出去,只让有觉悟的真正忠于共产主义的人留在党内”[注]《列宁全集》第37卷,第217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党员规模日渐庞大,有的党员躺在革命胜利的功劳簿上自我膨胀、不思进取,在工作中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清党不仅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促进无产阶级事业发展的需要。列宁特别强调,“世界上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注意党员质量的提高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注]《列宁全集》第37卷,第217页。。通过清党,“能使党成为比以前坚强得多的阶级先锋队,成为同本阶级有更紧密的联系、更能在重重困难和危险中引导本阶级走向胜利的先锋队”[注]《列宁全集》第42卷,第157页。。在俄共(布)八大上,列宁作出重新登记党员的指示,有针对性地进行党员排查清理工作,清理混入党内的不良分子,剔除党内思想蜕化变质分子。即使在国内战争的最紧要关头,列宁也坚持推进这项严肃细致的清党工作。据统计,这次清党大约清除了10万人[注]参见《列宁全集》第43卷,第14页。,体现了列宁清除党内不良分子,纯洁党组织的决心。

除了重新登记党员,列宁还通过“用动员人们上前线和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办法,来清洗党内那些一心想从执政党党员的地位‘捞到’好处而不愿肩负为共产主义忘我工作的重担的人”[注]《列宁全集》第37卷,第217页。。列宁认为,派遣党员去前线投身国内战争,鼓励党员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就是让党员和群众认识到“入党”就意味着“奉献”,而不是和“权力”联系在一起。这两项举措不仅检验了广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是否坚定,还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对夺取国内战争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俄共(布)党内一些成员渐渐动摇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丧失了党员先进性。为此,列宁坚持继续开展清理党员队伍工作,坚决将这些害群之马清除出党。第二次清党工作于1921年8月展开。在沿用第一次清党举措的基础上,吸取第一次清党工作中有些环节不够细致而导致冤假错案的教训,列宁把征求党内外群众对被审查党员的意见作为第二次清党的一项必要条件。他认为:“劳动群众非常敏感,很会识别谁是忠诚老实的共产党员,谁是那些靠辛勤劳动过活、没有任何特权、根本不会‘讨好领导’的人所厌恶的共产党员。”[注]《列宁全集》第42卷,第157页。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保证了这次清党工作的顺利进行。据统计,到1922年3月俄共(布)十一大召开前夕,第二次清党清除了约16万思想蜕化的不合格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24.1%[注]参见《列宁全集》第43卷,第492页。。前后两次清党活动共清除了约26万不坚定、不忠实的党员。虽然党员数量大幅减少,但提升了党员队伍质量,维护了党的团结统一,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与水平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共(布)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适应工作重心从武装斗争向发展经济转移的需要。因此,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也关系到俄共(布)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以贯彻落实。

1.党员干部要有知识和文化,具有较强的工作本领。在推行新经济政策过程中,党员干部暴露出专业知识不足和管理水平偏低的问题,俄共(布)不得不直接接收没有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旧政府机关的公职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缺少社会主义信仰,更缺少共产党员吃苦耐劳、廉洁奉公的精神,难以满足苏维埃新政权的工作需求,党和国家建设急需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从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出发,列宁适时调整党员干部选拔标准,强调党员干部不仅要热爱社会主义,更要掌握专业知识,“第一,是一心为社会主义奋斗的工人。这些人受的教育是不够的。他们倒是想给我们建立优秀的机关。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做。他们无法办到。他们直到现在还没有具备建立这种机关所必需的文化修养。而做这件事情所必需的正是文化。在这里,蛮干或突击,机敏或毅力,以及人的任何优秀品质,都是无济于事的。第二,是有知识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人,而我国比起其他各国来这种人少得可笑”[注]《列宁全集》第43卷,第383页。。也就是说,党员干部不仅要拥护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具有一心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精神,更要懂经营、会管理,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

列宁强调对重要岗位党员干部的要求应更严格更全面,“必须系统地、逐步地和坚定不移地为中央机关培养称职的人,对每个准备担任这种高级职位的候选人的全部活动了如指掌,甚至了解他们的个人特点,他们的优点和缺点,他们的成功和‘失败’”[注]《列宁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8页。。这些重要岗位党员干部的责任重大,直接反映了党和国家机关的精神风貌,密切关联并影响党和国家的工作效率和执政水平,必须对他们进行全面了解和严格挑选。同时,列宁鼓励大胆选拔年轻干部,“应该深入下层,大胆起用新人。他们还没有经过训练,难免会犯错误,但是我们不怕。我们知道,这会给我们造就出年青的工作干部,使我们得到百倍的报偿,使我们得到大批年青的新生力量”[注]《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7页。。大胆培养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年轻力量使干部队伍充满朝气与活力,即使他们因为缺少经验而犯错,也要大胆培养,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

2.加强党员干部考察工作,督促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列宁不仅注重选拔干部,还加强考察干部履职尽责情况。他强调,应明确规定每个担任公职的人对执行一定的具体任务和实际工作所担负的责任,这条规定必须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并加强监督。党员干部管不管用,关键就看能否在工作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需要的是考查用人是否得当,检查实际执行情况”[注]《列宁全集》第43卷,第15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用人是否得当,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对干部是否履行应尽职责进行考察。列宁以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为具体指标,就如何实地考察干部办事效率作出明确指示:“看哪一个公社,大城市的哪一个街区,哪一个工厂,哪一个村子,没有挨饿的人,没有失业的人,没有有钱的懒汉……看哪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做的事情最多。”[注]《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14页。这些评价标准为考察干部是否称职提供了最真实的依据。

列宁要求考察干部时理性对待干部的缺点。“每一个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上都有缺点,但是在批评缺点或向党的各个中央机构分析这些缺点时,应当慎重、注意分寸,否则就成为搬弄是非”[注]《列宁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76页。。列宁所强调的注意分寸并不是要刻意忽略被考察干部的过失,而是要实事求是,不刻意放大被考察干部的缺点。考察干部的出发点是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责任心,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党的凝聚力。如果考察制度沦为党内攻击他人的手段,就与初衷相违背,必须坚决警惕借考察工作进行党内斗争的现象。列宁还提出充分发挥监察机关对干部的监督作用。党员干部如果出现了腐化堕落、滥用职权的行为,将严重影响党的形象,破坏党的执政基础。在列宁的建议下,俄共(布)十二大进一步强化了监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即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农检察院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对党和国家机关重要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监察,督促他们更好地履职尽责,对官僚主义、徇私舞弊和贪污受贿的行为开展严格调查,坚决扫除蜕化变质利欲熏心的干部。

(三)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保持高度的组织性

列宁强调,党的组织应该是统一的、稳定的、有战斗力的领导组织。无产阶级只有组织起来才有力量,无产阶级政党只有保持高度的组织性才能永葆活力,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组织性就是行动一致,就是实际活动一致”[注]《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1页。。党的组织是以革命家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它不是党员的简单相加,也不是革命家组织和多种多样的工人组织的简单相加,而是以革命家组织为核心有机地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从中央到地方有一个严密的组织体系。没有组织性,党就宛如一盘散沙,无法发挥应有的战斗力,堡垒便会不攻自破。

1.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确保党的组织力与战斗力的基础。列宁十分强调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他指出,“先进队伍的自觉性也表现为它有组织起来的本领”,“100人的力量是否能够超过1000人的力量呢?有组织的100个人,不但可以超过而且一定会超过。组织能使力量增加10倍”[注]《列宁全集》第24卷,第38页。。党的先进性与战斗力在于党的组织体系与组织本领,能够把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这种高超的组织本领的现实体现是党组织的团结统一,是党员之间发自内心的相互信任,是革命战友毫无保留的依托,是工作伙伴心照不宣的配合,是对党中央统一指挥调动的坚决自觉服从。

列宁强调要让团结统一的意识在党组织中深深扎根,用党的纲领为这种“高超的组织本领”保驾护航。建党初期,党长期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由于缺少党规党章的约束,党员纪律意识薄弱,组织软弱涣散,开展有效率的革命活动比较困难。随着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规模不断发展,过去那种共产主义小组的组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革命形势发展需要。“为了保证党内团结,为了保证党的工作集中化,还需要有组织上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在一个已经多少超出了家庭式小组范围的党里面,如果没有正式规定的党章,没有少数服从多数,没有部分服从整体,那是不可想象的”[注]《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第130-131页。。所以列宁指出,党纲和党章不仅是无产阶级政党具有组织性的重要标志,更是开展动员工作、领导革命活动的重要规范。在他的领导下,俄共(布)二大通过了党纲和党章,制定了党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应履行的义务。十月革命胜利后,根据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为了进一步保证党内团结统一,列宁领导的俄共(布)多次修订党规、党纲,增加了严格的纪律条文,强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这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2.坚决反对党内派别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列宁十分注重保持党组织的团结统一,坚决反对党内的派别活动。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列宁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充分尊重党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但基于这种氛围,党内一度出现了严重的派别活动,即出现了拥有同样政治诉求的党员为了提高其党内话语权而结合在一起的党内政治集团。有的政治集团在党与工会、群众的关系上大做文章,攻击民主集中制,挑起争论,严重影响了党内团结。列宁严厉批评这种派别活动,“所谓‘派别活动’,就是名义上统一(在口头上大家都是在一个党内),而实际上四分五裂(在行动上各个集团都是独立的,彼此进行谈判和协商,像是主权国家)”[注]《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1页。。列宁批评的对象主要是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托洛茨基派”、无政府主义倾向的“工人反对派”和意图破坏党与工会关系的“民主集中派”。他指出,这种派别活动打着支持团结统一的幌子,实际上为了追求自身利益与国家讨价还价,严重危害党组织的安全,有导致党分裂的危险。俄共(布)执政后,本应用来讨论党如何领导国家建设工作的重要会议变成了无休止的辩论与争吵,党的宝贵资源被各种派别无意义的争论所占用,对工作重心产生严重冲击和影响。列宁指责党内无意义的争吵与辩论是奢侈行为,“党处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联合起来的十分强大的敌人的包围之中,又肩负着空前的重担,对于这样的党来说,这种奢侈行为实在令人吃惊”,“派别活动事实上也必然会削弱齐心协力的工作,使混进执政党内来的敌人不断加紧活动来加深党的分裂,并利用这种分裂来达到反革命的目的”[注]《列宁全集》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8页。。派别活动削弱了党的凝聚力,影响党的团结,严重危害苏维埃政权,必须坚决反对。列宁主张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严肃处理党内派别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根据他的建议,俄共(布)十大出台了严禁派别活动,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决议,指出任何派别活动都是有害的,都是不能容许的,“凡不执行代表大会这项决定者,应立即无条件地开除出党”[注]《列宁全集》第41卷,第83页。。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的健康发展

无产阶级政党要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组织原则。列宁指出,俄共(布)的组织原则就是民主集中制,这是无产阶级政党从行动和思想上保持统一、激发创造活力的根本制度。民主集中制理论是列宁对党的组织建设基本原则和制度建设的有益探索,对于推进党的组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列宁倡导的民主集中制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党的地方组织的活动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基础,而要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必须集中党的一切力量。早期革命斗争时期,党组织长期处于分散的地下工作状态,组织比较松散。为了开展革命斗争,列宁提出了“集中制”思想,“社会民主党地方性活动必须完全自由,同时又必须成立统一的因而也是集中制的党”[注]《列宁全集》第4卷,第167页。。只有坚持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党的指示得到贯彻执行,党员的行动步调一致。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列宁在“集中制”的基础上增加了“民主”的内涵,提出了“民主集中制”。1905年12月,他在俄共(布)一大上提出,“代表会议确认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不容争论的”[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分册,第119页。。这不仅是“民主集中制”的概念第一次以书面形式出现在党的文件中,也标志着列宁民主集中制思想逐渐清晰。俄共(布)四大通过了把“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的提案,明确规定“党的一切组织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分册,第165页。,并决定以党章的形式确定坚持按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的组织建设。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思想。他指出,为巩固政权,必须发扬民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执政之基。“党内的一切事务是由全体党员直接或者通过代表,在一律平等和毫无例外的条件下来处理的;并且,党的所有负责人员、所有领导成员、所有机构都是选举产生的,必须向党员报告工作,并可以撤换”[注]《列宁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49页。。民主集中制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发挥了党员的创造力,激发了党组织的活力。民主集中制经历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检验,确保了党组织行动的一致、党的决定及党组织意志的贯彻执行,促进了俄共(布)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是科学有效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2.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扬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出发点与根本要求。党员是构成党组织的细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有利于党组织健康发展。在执政实践中,列宁强调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多一些光,要让党知道一切”[注]《列宁全集》第8卷,第87页。。保证党员的知情权是党内民主的基本表现。在列宁的提议下,俄共(布)九大通过了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的议案,保障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利。凡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实行一人一票,平等表决,不分高低,少数服从多数,都有讨论自由、批评自由和发表不同意见的自由。不允许采取任何打压手段对待那些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反对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独断专行。如果存在分歧,要就分歧问题集体公开表决。发挥广大党员的智慧,集思广益,解决党内难题。有些问题经中央委员会作出决议之后,还要提到党的各种大会上,让全体党员了解通过的理由。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共(布)较好地坚持了民主集中制,防止了个人集权和专断,保证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保持了党的健康发展。

列宁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贯彻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如果不坚持“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只要有一名党员反对,党的统一领导就无从谈起,党的各级组织便形同虚设,党的工作就无法正常展开。同时,要切实维护少数人的利益。如果忽略了少数人的利益,党内民主无法保证,民主集中制就会变成官僚主义。“每一个党员和同党有来往的任何个人,都有权要求把他的声明原原本本送达中央委员会,或中央机关报,或党代表大会”[注]《列宁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9页。。在他看来,维护少数人利益就是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意见,坚决支持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三、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当代启示

俄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是科学的,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尽管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在革命时期与建设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充分证明,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高自身组织力,是开展革命斗争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邓小平曾充分肯定列宁党建理论的重要历史地位,“在这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讲得不多,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正是因为列宁建立了那么一个好的党,才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4页。。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保持党的先进性

加强党员教育,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是增强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的重要前提。列宁高度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党员质量,这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党员队伍建设必须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要求”[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485页。。这是新时期提高党员标准,控制党员数量,加强党员质量建设的指导性要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大风险”与“四大考验”,党员队伍建设也出现了很多与新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党员队伍的质量,有损党的形象。因此,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员有理想、有信念,全党才能更加团结统一,党的执政才会更加坚强有力量。

(二)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列宁高度重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调党员干部必须要学习文化知识,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与水平,要注重干部选拔与考察等。这些基本精神与要求同样适用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织保障。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反复证明,组织路线确定之后,党员干部就是贯彻执行路线的决定因素。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组织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好干部的标准,即培养政治坚定、有担当作为、作风优良的优秀干部队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干部选拔要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这不仅是党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干部如果没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就难以担负起重要责任,难以满足党和人民事业需要。因此,必须坚持按照党和人民的意愿选人用人,保证选出来的领导干部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党绝对的忠诚,坚持执政为民的情怀,坚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必须加强干部队伍培养,提高其执政能力与水平;必须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对干部的推荐、考察、监督等工作,注重考察干部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实际表现,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取得的实际业绩,在为人民谋福祉中作出的实际贡献。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列宁一直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党的组织必须是团结统一的、有战斗力的组织体系,要坚持人尽其事、各司其职。这是俄共(布)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

保持党的基层组织高效运转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前提。党的根基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注]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173页。。党员来自于五湖四海,基层党组织分布在全国各领域,都担负着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广大党员承担着党组织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责任,确保党中央下达的指令能顺利传达到各个基层并得以贯彻落实。因此,党员的质量决定党的各项工作运行效率,也体现党的健康状况,更影响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一系列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的建设任务与要求,旨在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发展。只有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才会更加坚强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才会更加巩固。

(四)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和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建设基本原则。列宁认为,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要把民主和集中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党的组织活动中,民主是组织工作公平公正有序展开的保障,是党组织活力高效的体现;集中是党的意志高度统一的必要条件,是党组织凝聚力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7日,第1版。。民主集中制执行的好坏,对保持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坚持民主集中制不仅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同时,必须坚持“四个服从”,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坚决遵守和维护,这是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纪律和原则。

综上所述,列宁在加强俄共(布)组织建设的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充分体现了列宁勇于探索的首创精神。只有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学习借鉴列宁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大力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猜你喜欢

民主集中制列宁政党
列宁
陈云民主集中制思想论析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民主集中制的知与行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百年历程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
纪念列宁
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