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论数字美学视角下“诗画运河”景观艺术

2021-12-09

陶瓷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诗画运河虚拟现实

洪 梅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310000)

1 “诗画运河”景观设计的数字美学意义

“从技术上升到美学。”这里表达的“数字美学”,是指数字技术引入景观艺术之后一种新的审美趋势。最初作为载体,数字技术更多地是为景观艺术设计表现提供展示平台,展示设计理念与内容。然而,进入到数字虚拟仿真互动的今天,景观艺术设计的数字技术经验上升为一种美学态度,从而将技术表现升级为艺术姿态。“技术炫耀的一时狂热过后,需要的是一种冷静的、沉潜的艺术态度。”景观设计表现的新技术不只是用来制造表面效果,而是与景观艺术的表现本位紧密结合,让技术更好地为艺术服务,“技术之美才真正发展为艺术之美,数字美学的意义才会成为’新美学’。”景观艺术的数字美学意义从最初的基础3D建模、CAD绘制等数字静态技术走向现代数字虚拟仿真互动技术,将景观艺术的数字信息展示带入了数字人机互动时代。

运河从最初的“漕运”转承着中华民族文化,流转着历史的印记和运河艺术,作为文化传承是我们如今必须要保护的,从景观艺术的视角探微运河水文化,打造运河历史艺术文化传承表现是有一定意义的。浙江省拥有很好的文化资源基础,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都十分丰富,浙江段京杭大运河作为浙江文化遗产一部分,其独特的江南文化在运河沿岸的景观中展示出来。从人文诗情和艺术画意两个层面来理解“诗画运河”理念及景观意境设计,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共同发挥运河魅力。

2 浙江诗画运河的景观设计理念

运河“人文”与“艺术”景观视觉艺术表现是景观设计表现的核心。人文要素的提炼与视觉化设计表现是人文诗情表现的重点。发挥浙江人文优势,将创新、创业、创意的“三创”理念应用在运河景观带设计中。其中,创新创意,将浙江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旅游与文化视觉表现相结合,提炼浙江传统的戏曲艺术、丝绸纺织艺术、建筑艺术、民间传统艺术等带有强烈地域特点的文化要素,通过景观雕塑、文创产品、园林景观等视觉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地方戏曲艺术形式中的服饰纹样、色彩、故事结构等元素,浙江建筑风格中的结构、图形、材料等造型形态,将这些充满区域传统文化的要素进行提炼与运用,成为运河沿岸景观设计中重墨一笔。浙江“美丽河湖”与“美丽乡村”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众多“特色小镇”与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浙江创业精神无时无刻不在实践中体现,这也成为打造“诗画浙江”文化景观创作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浙江人文精神在景观设计表现中找到艺术载体的体现。其次,浙江运河景观设计中江南艺术风格的表现特征,在于景观带的立体河岸架构、河道石材,河岸花卉、景观小品、建筑物体、楼台装饰、园艺风景等空间艺术的综合运用,打造水乡特有的景观“艺术画意”。

“诗画运河”景观艺术的数字美学是在人文与艺术创意背景下,将运河的诗画意境和数字景观艺术表现中,人文与艺术概念转化为图形、绘画风格和整体景观艺术的数字化过程。从技法角度运用数字绘画手法表现“人文诗情”和“艺术画意”的双重景观设计。通过对人文精神的视觉化设计要素与江南水乡艺术风格的设计要素提炼,形成浙江特有的区域文化运河景观表现素材,具体表现在对运河河道景观的植被、河道石材材质、河岸景观建筑物体图案等内容,运用二维数字技术绘制为贴图,为接下来3D虚拟仿真技术做好前期准备,这也是虚拟现实艺术表现的基础。

3 从虚拟现实技术角度构建诗画运河的数字互动美学

虚拟现实平台的构建,是艺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跨界合作。从虚拟现实技术角度,实现在“诗画运河”空间艺术中的应用构建。

前期对于运河场景的搭建,首先要进行运河整体场景模型的三维建模实体构建。三维模型通过3DSMAX 建模软件完成主体模型搭建后,继续完成面片的删除工作。面片删除是对场景搭建优化的一个步骤,目的是为了减少计算机运行负担,快速、准确、高效地完成模型场景建构;在面片优化之后,进行贴图和材质设定。贴图是进行图片三维模型的贴付,根据UV轴线进行合理优化。贴图大小根据模型的尺寸进行合理化设定,通常采用实地拍摄、PS绘制等方法实现。在TOP、LEFT、FRONT和PRESPECT四个视图中进行综合贴图调整,当贴图在UV线上调整到合理位置后,需要进行渲染认定。贴图是个非常精细化工作和过程,对模型要求也比较高,模型的封闭性和比例合理性直接影响贴图最终的呈现效果。

材质是对物体本身材料构成质感的精准描述,重点是对材料透明度、不透明度、折射、反光、高光等物体本质材料的参数调试,极端的例子为MIRRO和DOUBLE REFLECT,只有在非常特殊情况下才会产生这样的材质使用。

虚拟现实内嵌软件可以做到快速场景搭建。虚拟平台的在3D实体框架方面,通过对运河河道水体虚拟3D场景、人文景观的虚拟场景、河岸人文景观互动平台、河岸建筑景观(亭、廊、楼、榭、桥体)场景、河岸园林植被景观场景以及河岸雕塑小品景观场景的构建,为虚拟现实实体运行做好了模型准备。在基础三维模型建设完成后,运用虚拟现实引擎,直接实时获取多种3D辅助设计软件数据内容,也可以自由的搭建3D的虚拟场景,并且结合3D立体沉浸式投影系统和交互设备,具备协同设计、可视管理、实时交互等特点。让使用者置身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设计展示。

在运河虚拟3D互动景观构建中,可以通过对运河空间景观构建时节景观设置与场景转换,比较春夏秋冬时节、雨雾雪晴空间、水墨丹青、写实艺术的切换与互动平台;并且可以在TOMTIOM软件参数中进行设置快速应用搭建出多样配景环境,衬托设计模型的展示效果,运河景观场景得到了尽可能地表现,真实性大大地加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形象性、真实性、生动性,观者根据自身所需的方式观察景观,在空间漫游;并通过虚拟现实工具的辅助来感受材质、气流等;在此基础上,场景添加天气系统、材质纹理、地形、动态植被、动态水体等,提高设计效果等,还可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获得与方案相关的系统信息,达到对作品身临其境的体验。

从虚拟现实技术角度构建诗画运河的数字互动美学,集中体现在前期景观要素的数字绘制与艺术技法表现,3DSMAX前期模型制作,以及后期虚拟现实引擎数据的匹配,共同完成可视化、交互式真实体验展示,让分秒钟实现预设场景的切换与动态效果演示成为可能。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运河沿岸不断变化的水文环境,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对滨水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使得运河沿岸的文化遗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更好地展示、传承、发展好运河文化,并有所创新,成为了文化推进的热点。

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大背景下,以及浙江提出“两美”的绿色发展理念,让人文艺术和生态艺术成为文化景观创作理念的核心。浙江在逐步迈入数智时代,受众对于运河文化的认知与了解,不再仅限于书本、影视、手机终端;也不再局限于观赏与感官感知,互动参与将会成为认知运河文化的新途径和趋势,虚拟现实能够实现这一功能。通过虚拟现实的诗画运河景观艺术展示互动平台,实现受众在屏幕前自由切换运河景观的各类参数值,了解运河四季美景与节气观赏运河景观。除了能够表现观赏性,受众还可以通过平台,互动式参与实际的运河场景设置,自如地了解场景中植被景观、建筑景观、雕塑景观、公共设施等,对运河景观历史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受众由被动观赏向主动参与感转变,这对运河文化的信息传播有着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诗画运河虚拟现实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如泰运河谣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诗画
浅谈虚拟现实
诗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