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2-09侯殿亮
陈 靖 侯殿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 昌吉 831100)
1 小麦种植技术
1.1 选种环节
在新疆小麦种植过程中,第一个步骤就是选种工作,这一环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小麦产量和质量。现阶段,需要遵循精细化原则开展小麦选种工作,在具体选种工作期间,需要对当地实际小麦种植产量目标、以往种植工作经验以及田间地质条件等进行分析,最终对小麦品种进行合理选择。小麦品种选择好以后,需要进一步细致筛选小麦种子,保证实现纯度超过95%的种子,并最终实现超过95%的小麦出芽率。针对小麦含水率,需要严格控制在13%比例以下,针对小麦种子的净度,需要保证其处于95%以上。针对小麦种植工作,为了使小麦成活率显著提高,在播种前,需要提前一周左右针对小麦种子实施日光照射处理。一般情况下需要持续2 h的晾晒时间,每2 d进行一次。在完成小麦种子晾晒处理以后,需要进一步开展种子包衣处理工作,从而实现对小麦种子中病菌的控制,尽可能对病虫害产生的概率予以控制。
1.2 播种环节
在小麦播种期间,针对播种时间,需要结合土壤墒情科学制定,并在工作中对足墒播种原则予以严格遵循。针对环境温度条件,高于10 ℃是小麦生长最为合理的温度条件。同时,在对田面平整度予以保证的条件下,在播种方式方面,可以开沟点播。其次,针对小麦播种工作,需要科学控制播种密度。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每10 kg/667 m2左右的小麦播种数量。一些地块具有较强的土壤肥力,如果选择了较早的播种时期,针对播种数量,可以予以尽量控制。而还有一些地块,自身缺乏足够的肥力,播种工作如果开展较晚,播种数量应相应增多。另外,还需要种植人员科学把控小麦的播种深度,最为科学理想的,就是4 cm左右。在这种条件下,针对小麦种植工作,对发芽率予以提升的同时,还需要对小麦的出苗均匀性予以保证。再次,想要对小麦产量、质量予以有效保证,在同一地块中,需要避免连续进行耕种,轮作耕种模式需要加快应用起来。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2.1 防治技术
针对农业防治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针对小麦种子的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其是否具备足够的抗病能力。同时,为了降低病虫害发生,在正式播种前,可以掺一定的药剂。这一工作期间,针对药剂的配置,需要对药剂的国家标准予以遵循,所选择的药物,需要具备较为持久的药效。其次,对整地予以关注,对土地翻开,晾晒深层土壤,从而对其中病菌、害虫等进行杀灭。另外,科学开展施肥工作,举例来讲,在针对小麦锈病、白粉病等病害防治期间,首先,需要科学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其次,对磷肥、钾肥等肥料进行一定数量的施加。再者,需要科学把控小麦的播种密度,保证小麦植株具有足够的空隙,避免生长过程中相互干扰,避免病虫害的大肆传播。同时,针对小麦的赤霉病,需要对田间的水分湿度予以尽可能控制。
2.2 物理防治技术
针对物理防治技术具有多样化的应用形式,可以采取杀虫灯、粘虫板以及人工捕杀灯措施,或者对害虫的性信号进行模仿,以此引诱和捕杀。
2.3 生物防治技术
针对生物防治技术,需要对害虫的自然天敌利用起来,比如,在蚜虫防治期间,可以向麦田投放适量的瓢虫、蚜虫蜂等。
2.4 化学防治技术
在防治病虫害工作中,最为常见的措施就是化学防治,主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剂,需要充分考虑药剂自身的毒性。在小麦返青阶段需要对纹枯病予以重点关注,用25%三唑酮乳油水稀释以后喷洒。小麦抽穗阶段需要对白粉病、锈病等予以关注,可以结合利用烯唑醇、氟环唑等药剂。
3 结语
小麦是新疆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新疆农业生产中举足轻重,关系到整个大农业的发展。做好小麦种植工作,对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解决农村发展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尽可能对小麦产量、质量予以保证,在种植工作中,需要从育种、培育、施肥、灌溉等各项种植技术要点研究分析,确保各环节都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同时,尤其是要对常见病虫害问题予以关注,采取多种技术对具体病害问题予以针对性防治,促进小麦种植经济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