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仁山烈士的红色印记

2021-12-08袁杨生郑禄

源流 2021年10期
关键词:南路老马武装

袁杨生 郑禄

支仁山(1916—1950),遂溪县黄略镇支屋村人。14岁考入遂溪县初级中学读书。毕业后在遂溪七小当教师。“七七”事变后,与何森、招离等10多名青年组成宣传队,下乡发动群众抗日救国。

1937年年底,支仁山与何森、周斌等人在遂溪东门开设“南化书店”,出售抗日救国等进步书刊。1938年8月,参与发起组织“遂溪县青年抗敌同志会”,任干事会干事,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中共遂溪县委书记。

1942年8月,根据斗争需要,县委领导改为特派员制,支仁山任遂溪县特派员。在负责遂溪县工作期间,支仁山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适时调整各阶段的斗争策略,使各级党组织在国民党反共逆流中保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在一批村庄中开辟革命根据地,为后来搞武装斗争打下良好基础。

参与创建卜巢山抗日武装中队

1943年,日军进犯雷州半岛,国民党遂溪县府和遂溪的国民党驻军闻风丧胆狼狈逃窜。我中共南路组织却是知难而进,在沦陷后的雷州半岛开展武装斗争,艰苦卓绝地抗击日寇。

此时,担任中共遂溪县委书记的支仁山根据上级的指示,积极参与发展抗日武装,在位于遂溪西南区的卜巢山根据地组织筹建成立了卜巢山抗日武装中队。全队50余人,枪30多枝,黄其炜为中队长,陈同德任指导员。

4月中旬,卜巢山抗日中队召开成立大会时,支仁山前来卜巢山给中队指战员作动员报告。从此,卜巢山中队在中共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活跃遂南一带,给日伪势力狠狠地打击。

组织领导“老马起义”

1944年夏,中共南路特委决定在遂溪界炮的老马村筹划“老马起义”,支仁山和唐才猷受令负责起义的组织领导工作。

在“老马起义”前一个多月的日日夜夜,支仁山和唐才猷两人坚决贯彻南路特委的指示精神,精心组织和协调聚集遂溪的各抗日力量.1944年8月9日夜晚,突袭进驻老马村反共不抗日的国民党军界炮中队,收缴了这个中队的全部枪械。8月10日上午,支仁山代表中共南路特委,在老马村祠堂前广场宣布正式成立遂溪人民抗日游击队。

“老马起义”是抗日战争期间高雷地区第一次公开反抗日寇侵略的武装义,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共舟共济,休戚与共保家卫国的态度和行动,极大地鼓舞了高雷地区人民与日斗争,坚持抗战最后获得胜利的信心。

“老马起义”的成功,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假抗日、真反共、反人民的虚伪面孔。为报复起义武装和老马村的老百们,国民党遂溪县的县长黄兆昌于“老马起义”后的第三天早晨,便纠集县属反动武装和界炮乡反动乡队400多人恶狠狠地扑向老马村,但被早有防备的起义武装设伏在江头村击退。黄兆昌不死心,于8月18日上午9时又纠集700多兵力,兵分南北两路再次进犯。起义武装沉着应战,支仁山、唐才猷有针对性调配部队,除正面阻击之外,还组织突击队穿插到敌人的背后发起攻击,再次把来犯之敌击溃。隔了两天时间,黄兆昌又纠集臭名远扬的反动头子戴朝恩的保安队第三次进犯,但仍然被支仁山、唐才猷指挥部队击败。

“老马起义”的部队在后来的战斗征途中克服重重困难,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条件下英勇善战,不断得到发展壮大成为粤桂邊纵队的一支主力部队,为南路革命做出重大贡献。

组织攻打赤坎  威震敌胆

广州湾回归成为湛江市后,为破坏中共湛江南路组织,扑灭革命火种,1947年6月22日,国民党在湛江成立“靖匪保乡会”,把抗战胜利后在香港躲避,曾任法殖“广州湾公局局长”日伪“广州湾自治区”主任的陈学谈出山充当主任委员。一批原来跟随陈学谈在广州湾时期“寻食”的地痞流氓眼见旧主重出“江湖”,纷纷上窜下跳,协助陈学谈“靖匪”。从此开始,湛江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反动势力与追随者嚣张气焰至极。

为打击反动势力与追随者的嚣张气焰,配合游击区粉碎国民党保安军对高雷游击区实施“肃清平原、围困山地”的第二期计划。1948年7月,中共粤桂边党委临时军委决定,由粤桂边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员支仁山和政委温焯华负责组织实施袭击国民党高雷统治中心—湛江市赤坎。

战斗前,支仁山,温焯华亲自派出情报骨干化装潜入赤坎侦察敌情,了解攻击线路的具体街道情况,然后又进行严密的战斗部署和制定宣布不许破坏工商业等相关政策纪律。7月10日凌晨约二时,担任主攻任务的粤桂边纵队第二支队第八团和配合作战的新三团、新四团用半个多小时便将位于南桥附近广荣声炮竹厂的国民党军保安第十团的1个营部和2个连歼灭,捣毁位于和平路与民权路之间的湛江国民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银元钞;同时,还袭击了“湛江市自卫大队”和警察局,击毙国民党中央通讯局驻琼湛工作站的少将主任张辅森。

此次战斗,开创了中共地方武装在华南地区攻打较大城市并获得胜利的先河。不但军事上打了一个大胜仗,在政治上和社会上也影响极大。湛江的一些为反动统治服务的头面人物和社会名流,纷纷通过各种关系和渠道与共产党方面接洽以留后路,一些效忠国民党的顽固分子也有收敛。

组织下洋起义和率队解放徐闻

抗战期间,海(康)徐(闻)地区由于是连接海南岛的咽喉地带,因此长期以来是敌强我弱,反动势力猖獗。为改变海(康)徐(闻)地区的局面,1944年冬,支仁山带领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西进海(康)徐(闻)地区,1945年2月,第一大队进入徐闻下洋镇的地塘村,与当地共产党员林飞雄带领的当地游击队取得联系,筹划进行下洋起义。1945年2月13日晚,经过充分准备,下洋起义正式举行。在支仁山的统一指挥下,起义部队兵分三路向拒不抗日、却围剿共产党抗日武装的国民党顽固派进攻,分别突袭了后禄村、下港村和湾仔村,最后直捣镇公所会师下洋镇。

解放战争中,为适应南路革命发展需要,中共粤桂边党委于1948年6月组建了粤桂边纵队第二支队,并从外地调支仁山回第二支队任支队司令员。

在支仁山的指挥下,第二支队一直驰骋在海(康)徐(闻)地区,坚持武装斗争,恢复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多次进攻袭击徐闻县城及驻守周边乡镇的国民党军。

1949年10月22日,在南下解放大军进军雷州半岛的隆隆炮声中,支仁山指挥第二支队和徐闻独立营进军徐闻县城,于当天下午一时在徐城登云塔顶上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徐闻自始宣告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高雷军分区成立,支仁山任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11月21日,支仁山因长期积劳成疾,经多方抢救无效而逝世。

猜你喜欢

南路老马武装
老马
老马的三个愿望
老马与老贾
M-24武装直升机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青岛四流南路第一小学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寻找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