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地域文化 培育家国情怀
2021-12-08张幼琴
张幼琴
【摘 要】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其建设要从地域文化和学校原有资源出发,凸显校本特色。以HT中心小学《印象湖塘》校本课程为例,课程的实施应注重课内外整合,联结学生的真实生活;推进项目化学习方式,促进课程跨学科融合。课程评价须指向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文化式浸润,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由此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校本课程;地域文化;家国情怀
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当地或学校的特色资源,以学校为主,进行开发、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校本课程是将学校文化内化于课程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课程化表达。但是,校本课程如何真正植根于地域文化,却是当前教育中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地域文化的乡土血脉应该是它的生命特征。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从宏观的视野看,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由各个地域文化元素组合而成的。而地域文化的开发,不仅不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背离,而且可以成就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但如果不注重地域优秀文化的开发,往往就容易导致校本课程的同质化和概念化。
HT中心小学地处鉴湖之畔,是古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唐诗之路”的一个重要驿站。“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李白、杜甫等詩人都曾在此流连,南宋诗人陆游更是居留于此,留下千古诗篇。“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独特的地域文化,为校本课程的建构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于此,学校开发了富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印象湖塘——古越文化体验与实践”(以下简称“印象湖塘”)。
“印象湖塘”课程的实施主要以四到六年级的学生为对象,以家乡山水文化场景为依托,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本课程以走一走湖塘村落,游一游名胜古迹,查一查名人轶事,品一品湖塘风物,背一背诗歌散文,访一访湖塘老街,画一画鉴湖风景,写一写家乡故事为主要学习方式。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遗迹、村落故事,收集家乡的名人逸事、诗词散文,讨论探究家乡的习俗风物、历史变化,集中展示家乡的山水文化、风物人情。由此,课程的实施与学习真正根植于家乡的地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对家园故土的文化自信,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
“印象湖塘”的实施路径是引领学生进行项目化、综合性和文化性体验学习。体验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考察、调查、体验、反思为主要方式的学习。体验学习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方式,只有当学习者进行了亲身体验,学习才会真正有效地发生。“印象湖塘”校本课程的实施正是为了让学生沉浸在家乡的人文山水实景中,从而展开充分体验。实践证明,体验愈深刻,愈真实,愈能引发学习者产生真实的情感且生成真正的意义。这也正是这个校本课程的最大特色,它真正实现了在实施路径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一、课内外整合,联结儿童生活
“印象湖塘”是一门体现了“三结合”的实践活动课程,即把乡土文化资源与学生的童年生活相结合,把乡土文化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把课内知识学习与课外参观走访、调查研究相结合,形成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学习时空。每项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都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个维度。课内层面主要以信息收集、方案制订、交流讨论、展示评价等形式为主;课外层面主要以调查访问、参观考察、实践体验等形式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穿插进行。
《桂花香飘云天外》是“印象湖塘”这一课程中最受学生喜欢的内容。湖塘多桂花树,其中,岭下村有千年桂花林——大香林,南宋诗人陆游就曾到此一游。湖塘人自古就有种桂花树的习俗,西路村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会种桂花树。学校三龙亭有成片的桂花树,称得上是校园秋日的一道胜景。基于丰富的地域资源和校本资源,课程组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以下课内外整合的课程学习活动。
1.课外资料收集,课内交流分享。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桂花的诗词散文、湖塘人种桂花树的历史典故、桂花的品种习性、大香林的景点介绍等,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分享。学生感受了琦君笔下《桂花雨》的细腻文笔,欣赏了文人墨客吟咏桂花的清丽词句,交流了湖塘人种桂花树的历史和习俗,了解了桂花不同的品种及特点。
2.课外实地参观,课内交流感受。在前期资料的学习分享后,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三龙亭旁的桂花林。此时正值桂花盛开的季节,学生在桂花林中分辨金桂、银桂和丹桂,诵读散文《桂花雨》。一阵风吹来,桂树洒下点点醉金,学生由衷赞叹: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遥远的诗词与眼前的桂花融为一体。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利用假日游览家门口的风景区大香林,并拍摄照片一张,用学过的知识为其取名。课中学生交流照片名,有的拍了桂花飘落的姿态,取名“桂花雨”,有的定格满地落英,取名“暗香”,有的取意于访问古寺前的桂花,取名“山寺寻桂”。
3.课内质疑讨论,课外调查采访。有了实地感受,学生对家乡桂花有了丰富的体验,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对桂花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湖塘人为什么有种桂花树的习俗?西路村为什么家家户户种桂花树?古代诗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写与桂花相关的诗?桂花有哪些特殊的功用?课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收集资料、采访家长、走访村民。
4.课内小组探究,课外合作展示。有了课外的调查走访和资料查找,学生对家乡桂花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入。于是教师以“桂花的前世今生”为主题,让学生分小组展示学习成果。有的小组讲述魁本公用压枝法繁殖桂花,在改善家庭生活的同时也造福了一方乡民。有的小组查找了我国古代神话著作《山海经》中有关桂花的记载,介绍桂花早在远古时期就被赋予了“仙气”。有的小组交流关于桂花的成语,发现这些成语都含有美好吉祥的寓意。最后,教师邀请家长与学生一起酿桂花蜜、做桂花糕,体验舌尖上的桂花味。
校本课程中《桂花香飘云天外》一课的学习联结了课堂内外,联结了学生生活。就像学生在课程收获中所写的:
这段时间,我们经历了一次特殊的“桂花之旅”。在桂花树下读《桂花雨》,摇桂花、闻桂香、酿桂花蜜、做桂花糕、诵桂花诗、写桂花的说明文、游大香林、拍以桂花为主题的照片……每个活动都非常有趣,既有课堂里的学习交流,又有课堂外的调查访问。我想我会永远珍藏这段难忘的学习之旅。
——生A
这次学习,让我对桂花这种普通的植物有了全新认识。《山海经》中就提到了它:“招摇之山……多桂,多金玉。”桂花自古就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怪不得家乡的人们这么喜欢种桂花呢!尤其是当我看到大香林照壁上陆游《咏西路桂花》的诗句,更是为湖塘自古是桂花之乡而感到自豪! ——生B
校本课程相较于基础课程,更具开放性和生活性。只有让课程学习与学生的生命、生活相关联,知识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恢复其鲜活的状态,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印象湖塘”校本课程的实施就是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向生活——漫步西跨湖桥头,远眺鉴湖风光,品赏唐诗之路散落的诗篇,步行官塘,走访七尺庙,寻找“金龟换酒”的风雅典故,感念“鉴湖之父”马臻的丰功伟绩……通过对“十里湖塘”的沉浸式体验学习,学生生发出对家乡山水的探索兴趣和热爱之情。
二、项目化研学,促进学科整合
“印象湖塘”校本课程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跨界课程。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项目化、主题式的研究性学习。“酿得绍酒万里香”这一内容就是一次基于学科跨界的项目化研学。
湖塘因地处鉴湖腹地,自古便是绍兴黄酒的主要产地之一。“十里湖塘”早年便是酒坊林立,无村不酿酒,无人不知酒。每年立冬后,连空气中都飘着黄酒香。酒乡的孩子,对酒当然不陌生,父亲、爷爷每日的晚酌定少不了八仙桌上的那碗黄酒。但此时的酒在学生心中还只是物象的、实用的东西,校本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学生对家乡黄酒的文化注视和精神打量。于是课程组教师带领学生开启了一次跨学科的项目化研学——“鉴水酒香”。这一项目从湖塘“黄酒小镇”会稽山、塔牌酒厂等地域资源出发,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酒厂,深入实践,开展参观考察、访问探究等活动。在语、数、音、美等学科融合的课程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变革学习方式,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培养其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确定研学主题前,课程组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布置行前主题研学单(如表1),让学生围绕“绍兴黄酒”开展头脑风暴,梳理自己对黄酒的疑惑,并且通过查找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先对黄酒进行初步的了解,再带着问题和收获开启研学之旅。
之后,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整合,并据此设计项目化研学的驱动性任务,以问题驱动学生分组合作,自主研学。起初,学生对黄酒的疑問基本集中在黄酒酿造工艺上,于是教师设计了“酿酒工艺知多少”的主题研学单(如表2),引导学生围绕“小小检验员”“火眼金睛”“拉米蒸饭”和“小小酿造师”四个任务来探究黄酒的原料挑选和酿造过程。
在组织学生开展研学的过程中,教师发现,这样的课堂不是单一的某个学科可以承载的,而是需要多位学科教师进行跨界组合。于是,随着项目化研学的深入,校本课程实现了跨学科融合,学生的学习也逐渐走向深入。
校本课程相较于基础课程,更具融合性和创新性。课程的实施往往会由学习项目的主题式研究来整体推进。因此,教师要有挑战传统学习模式的勇气和能力,有打破学科本位、开展合作探究的意识与信心,从学科内的局部整合到学科跨界的项目学习,再到“全课程”的统整融合,不断推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三、文化式浸润,培植家国情怀
好的课程,应该由知识本位的课程走向文化本位的课程。因为知识是短暂的,能力是持久的,唯有文化才是永恒的。学习必须通过一定的文化过程,这个文化过程就是学习应当作用于学生的人格发展、生命滋润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印象湖塘”是一门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是以激发乡土情怀、传承优秀乡土文化为主要目标的课程。湖塘的山川胜景、人文古迹、历史遗留和先贤精神等丰厚的文化遗产和就地取材的方便性特点,都丰富了“印象湖塘”校本课程实施的路径、资源和方式。以“鉴畔桥乡”校本课程为例,教师带领学生走一走“西跨湖桥”,阅读有关“西跨湖桥”的资料,让学生走近家乡桥文化;用一座座家乡的古石桥,为学生讲述一个个家乡的老故事,让家国情怀成为学生心目中真实可感的温暖字眼。
为有效实施“鉴畔桥乡”校本课程,学校开辟“德兴楼”一楼的桥文化博物馆作为校本课程实施基地。馆中陈列了11座绍兴古桥模型,每座古桥就是一个桥文化的学习项目。每班学生围绕不同的古桥分工合作,对桥的结构、审美、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自主探究。如有的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古桥的专业知识;有的学生实地参观,数一数台阶,量一量每一级台阶的高度、宽度;有的学生走访村民,听一听传说;有的学生通过画一画、摄一摄、剪一剪等方式制作模型桥,展示校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撰写导游词,再以小导游的身份讲解古桥知识。
在桥陈列馆,小导游生C在日记中写道:
我有幸成为学校太平桥馆的小导游,这一干,就干到了毕业。有一年春游,我们实地游览了运河旁的太平桥。看到精巧的结构、精美的桥饰,我情不自禁地向同学们介绍起来。是啊,太平桥凝聚了多少家乡人的智慧啊!听到我如数家珍的讲解,连导游阿姨都向我竖起大拇指。
就像生C一样,因为有了学校的古桥陈列馆,每位毕业生都会受到古桥文化的熏陶,他们向每一批学弟学妹讲解,向来校参观的老师、领导讲解。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家园故土的文化自信。学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这片土地富有情感,但这种情感往往是不自知的。如何唤醒他们对家乡、对生长于斯的风土人情的那份热爱?开展校本课程是最有效的方法。陪伴他们上学的古石桥,父亲的那只老酒碗,爷爷夜归的摇橹声,奶奶酿的桂花蜜……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随着校本课程的学习复苏了,与其说学生在学习,不如说他们在回味童年的过程中丰盈生命。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写道,只有依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样在一个地方扎根。其实,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何尝不是如此?只有根植于乡土的拓展课程,只有根植于家乡山水和风土人情的校本课程,才会像植物一般,扎根在每个学生的心里,融于每个学生的骨血和记忆。只有生了根的课程才能越过漫长的岁月长河,始终温暖学生的生命。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 31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