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莫扎特可缓解癫痫?神经学家联合音乐家探索“音乐药物”

2021-12-08

海外星云 2021年18期
关键词:奏鸣曲莫扎特癫痫

欣赏音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从人类祖先获得火种开始,他们就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进行交流和理解这个世界。

而音乐的伟大之处在于产生共情能力,它可以让人们不受限于时间、地点、年龄甚至生命的桎梏。特别是古典音乐,因为这种体验不会被过多的语言和文化所阻碍。

不过,或许由于古典音乐的艺术形式,它时常会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很难被“邀请”的专属派对。不过事实证明,无论是什么场景,当人们想要升华情感时,总是要依赖古典音乐,并屡试不爽。

近期,一項研究表明,倾听半分钟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或可降低癫痫患者大脑中的脑电波活动频率。

相关论文以《莫扎特K448效应在癫痫中的重要音乐成分》为题发表。

该研究成果由自美国达特茅斯盖塞尔医学院、达特茅斯学院音乐系和计算机科学系等科研团队联合完成。

达特茅斯盖塞尔医学院神经学家芭芭拉·乔布斯特表示:“罗伯特·奎恩把神经学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音乐教授和音乐家聚集在一起,完成了这项工作。”

而作为论文通讯作者、同样来自达特茅斯盖塞尔医学院定量生物医学科学项目的博士生罗伯特·奎恩说:“我们的工作旨在尝试设计出抗癫痫和减少癫痫发作的音乐。试图解开听觉刺激如何发挥治疗效果的谜团,希望为耐药性癫痫患者创造新的辅助疗法。识别对大脑中的癫痫活动有影响的音乐特征是第一步。”

据悉,由于癫痫患者在发作期间会产生“癫痫样放电”,而癫痫样放电是短暂突发式的神经异常发电表现。研究团队认为,这种异常放电表现与癫痫发作频率等有关。因此,对于如何干预相关异常放电和相关合并症, 研究团队提出了“ 音乐药物” 的新见解。

音乐作为非植入、非药理性的神经调节方式或许可以干预癫痫的放电频率。

论文中提到,测试16名患有癫痫的成年患者时, 这些患者通过听莫扎特的K448大脑中的电活动频率尖峰数值平均降低66.5%。

在实验中研究团队还发现,患者在倾听K448时, 大脑前额叶皮质明显降低,而前额叶皮质可调控情感反应。此外, 当患者试听K448的某段特殊乐节时,大脑中一种名为θ波的脑电波会在前额叶皮质区增加。因此, 研究人员认为,θ波的增加与音乐刺激有很大关联。

其实早在1993年,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戈登肖就曾在Nature发表过相关研究。

他称,当听过10分钟莫扎特的K448后,空间推理测试者的推理成绩普遍更优。这也是著名“莫扎特效应”的由来。

而在戈登肖正式提出这一理论之前的1991年,一生致力研究听力功能与身心平衡的法国著名医生托马迪, 在其出版的著作《为何听莫扎特》中也曾提到“ 音乐疗法”。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们还尝试过莫扎特的其他作品,其中也包括十八世纪著名作家贝多芬、海顿等的奏鸣曲,甚至连弦乐版K448也无法引起类似反应。

对此, 奎恩团队在论文中提到, 由于“莫扎特K448效应”为何可以降低癫痫患者大脑中电活动频率还有待研究,而且过往的研究与医学成像较低,所以导致目前人们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一效应。

虽然关于“莫扎特效应”的争议一直不断, 不过这并不影响科学家对“ 莫扎特效应”展开大量研究。

同样参与该项研究的达特茅斯学院音乐和计算机科学教授迈克尔·凯西表示:“一种解释是,莫扎特奏鸣曲有一个相对恒定的重复的16个音符的节奏,在我们使用的录音中大约每分钟128拍,这可以引起神经牵引。另一种可能是,古典奏鸣曲形式通过建立和演奏音乐期望来吸引注意力和情感回路。”

凯西还补充道:“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在寻找有效的音乐‘药物时,必须在选曲中考虑音乐的理论因素,如节奏、音色、音调和音乐形式 。”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对人体颅内机制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并可能为癫痫患者提供一种非侵入型的治疗策略。接下来,研究团队还会研究与莫扎特K448类似的奏鸣曲,以便发掘更多相关机制。 (摘自美《深科技》)

猜你喜欢

奏鸣曲莫扎特癫痫
手机上的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莫扎特
你不是莫扎特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法语“莫扎特”年末“摇滚”申城
饥饿奏鸣曲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呼噜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