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优势
2021-12-08李红
李红
摘要:目的:在本文的研究中,本文主要就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临床优势展开讨论,并分析相关数据。方法:在研究中,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平行方法完成分组,将82例病例均分为试验组(实行阿托伐他汀方案)、对照组(实行肠溶阿司匹林片方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在治疗过程中,分析患者的治疗数据以及治疗结果,得出以下几项治疗结论:1.两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为了确保治疗数据的统计以及精准性,均使用相关的评价量表进行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评分量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情况比较未见差异性,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血脂指标比较,P<0.05。结论:在治疗中,针对于急性缺血脑卒中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可以取得有效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脂指标方面的优势突出。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作为一组临床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的脑卒中类型,占据脑卒中70%左右。发病原因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临床表现:吞咽困难、一侧面部/肢体无力/麻木等。主要表现:上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嗯乱、心脏损伤等。临床方面多会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受损位置炎症加以抑制,避免发生平滑肌细胞增生情况。
1.基线资料、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研究中,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对患者进行随机平行方法完成分组,将82例病例均分为试验组(实行阿托伐他汀方案)、对照组(实行肠溶阿司匹林片方案)。每组均各41例,试验组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7例,试验组患者的年龄为62~68岁,平均年龄为(65.5±5.6岁)。而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60~70岁,平均年龄为(65.5±4.4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的基线资料,未见较大的差异(P>0.05)。
纳入标准:接受头颅CT检查、MRI检查确诊[2];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患者和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剔除标准:恶性肿瘤;伴严重感染;免疫系统疾病。
1.2方法
两组均通过常规方法治疗,主要为对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以及针对性治疗[3]。
1.3指标观察与评判标准
1.3.1在研究过程中,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治疗前、治疗后的评分。
1.3.2临床疗效评估方法:在治疗后,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评分表。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除度数以及评分表需要高于90%。
1.3.3在评测指标中,使用了美国独立卫生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表。
1.4统计学分析和处理
将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相关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19.0,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血脂水平比较,均选用均数差代表、t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均通过率%表示、X2处理;统计数据显示为P<0.05,则为统计学的差异存在、有可比性;统计数据结果P>0.05,无法判断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组间在治疗效果方面进行对比
试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P<0.05,如表1。
2.2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组间进行对比
治疗前,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对比差异突出,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进行对比处理,P<0.05,如表2。
2.3治疗前、 后血脂指标组间进行比较
治疗前两组TG、TC、HDL-C、LDL-C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TG、TC、HDL-C、LDL-C比较,P<0.05,如表3。
3.讨论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导致该病的发生率不断增长,而这也是造成中老年人群死亡的基本原因,所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需及早接受診治、预防复发情况的发生。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者血小板聚集、血清胆固醇关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方面多通过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为出发点加以处理,选用的他汀类药物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柯博熙,张宏峰,陆蓉.利伐沙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0,39(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