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发力总部经济
2021-12-08张静
张静
9月26日,武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总部
继降低落户门槛大力引进人才后,武汉又发力总部经济。
11月初,武汉市发布《武汉市加快推进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支持新引进总部企业落户,最高可奖励4000万元。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全市总部企业数量突破400家。
两个月前,三峡集团总部迁来武汉。自此,武汉有了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信科集团和三峡集团三家央企总部,总部经济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武汉乘势而上,继续加码总部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与杭州、南京、厦门等新一线城市形成强势竞争。因为总部经济的带动,武汉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进一步加大。
总部经济能级持续跃升
一座城市有多少企业总部、什么层次的企业总部,与该城市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城市竞争力、经济实力相匹配。聚集更多企业总部能显著提升城市实力和吸引力,带来税收和就业,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优化。
早在2009年,武汉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我市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与武汉城市地位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总部经济,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企业总部中心城市。
2009年,武汉跻身全国十大“总部经济集中区”之列,成为大企业总部落户的“首选城市”之一。
2019年2月,武汉发布支持总部企业发展“30条”,提出企业总部落户,单项最高可年奖2000万元,并对总部企业建筑用地、员工落户、子女入学、外籍人员居留许可、便捷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便利。
何为“总部企业”?《武汉市加快推进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给出了标准定义。除了基本的企业“属地”和“总部属性”外,最硬核的指标是“企业上年度要对武汉地方财政贡献达到一定规模”。据统计,自2019年启动认定以来,武汉总部企业已达到52家。
国企是武汉总部经济的基础。武钢、武重、武船等一批“武字头”国字号工业企业,构成了武汉早期的总部经济大盘。东风公司总部迁至武汉后,汽车产业一举成为武汉第一大支柱产业。
武汉总部企业名单里国企比例超过65%。2021年武汉制造业百强企业资产总额达12066亿元,其中国企资产总额和占比分别达到10241亿元和88%。
据了解,武汉目前认定的52家总部企业,其税收贡献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16%左右,充分体现了总部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突出作用。
武汉市目前已认定的52家总部企业,其税收贡献占全市税收的比重已达16%左右,发挥了总部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突出作用。
在總部企业带领下,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一轮总部落户热潮正在显现。
2021年9月,武汉市六合路1号迎来新主人,曾经的江岸区政府大院变身三峡集团总部大楼。
在此之前,吉利控股集团旗下路特斯科技公司在武汉成立,泰康保险集团旗下泰康科技和大健康总部项目落地武汉,中国电子云总部在武汉揭牌,中国电建在武汉注册成立“中国电建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两个月以来,多个重量级头部企业总部项目落户江城,武汉总部经济能级持续跃升。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赵弘认为,总部经济发展最需要人,总部企业能直接带动劳动力就业本地化,扩大区域的就业总量。仅武汉光谷在过去两年内,就新增超过70家互联网企业的“第二总部”,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2021年武汉32.7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有62.1%意向留鄂留汉。
头部企业的引入,还起到了带动全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落地的效果。国内各个重要城市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吸引龙头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就是希望通过总部企业带来资金、人才和技术大规模流入,推动区域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有人就有消费,企业职工多了,个人生活消费总量会增加,企业集体消费总量和社会公共消费总量均会增加,这对正在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武汉也是一大利好。
总部经济竞争激烈
近年来,不止是武汉,郑州、长沙等中部城市都在努力发展总部经济。
郑州2019年发布《郑州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提出总部企业自认定年度起,首次被评为世界500强的,给予一次性2000万元奖励。
长沙在2020年印发《关于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引进总部企业,奖励最高可达50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长沙总部企业员工可享受长沙户口同等购房政策——这对严控房地产市场的长沙来说,政策的含金量不低。
从三地总部企业行业分布来看,长沙的总部企业类型分布较广。2020年长沙认定了首批55家总部企业,三一集团、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作为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代表最先入围;盐津铺子、加加食品等传统食品制造企业也进入名单;此外,还有威胜集团、楚天科技等新兴科技企业以及长沙银行等金融企业。
目前武汉已认定的总部企业,多为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其中2019年首批认定的33家总部企业,制造业企业13家,服务业企业20家。2021年6月第二批认定的19家武汉总部企业中,有5家制造业企业和14家现代服务业企业。
郑州的总部企业数量从2018年的16家至今已扩充至37家。与武汉不同,郑州总部企业民营经济占比较高。郑州屈臣氏、河南永乐生活电器、国美电器均在认证名单中。
如何发展总部经济?
北上广深是总部企业的首选地,但企业成本也高。近些年,有的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出现将行政功能落在一线城市,将研发总部、制造端业务落在二线城市的趋势,不少公司会设立区域性总部。
腾讯(武汉)数字产业总部、美的(武汉)软件中心、京东健康华中总部、阿里巴巴华中事业部等多个“第二总部”项目均落户武汉。这些龙头企业的“第二总部”,正是二线城市争夺的重点。如此,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可与北上广深错位发展,也能精准发挥本地优势。
根据规划,未来5年,武汉的总部企业总量要突破400家,其中头部企业总部要突破100家,而当前武汉认定的总部企业仅有52家。因此,只靠“引进来”还略显被动,培育本地总部企业同样重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员张文魁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尽管二线城市在土地和人力成本上占据优势,但在集群效应和配套优势方面,仍然难以与一线城市较量。
武汉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经济优势与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地培育更多本地总部企业,还需要政府拿出更优政策、提供更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