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为基、导学为径、实践为重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2021-12-08刘钦花张守航孙慧婷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导学应用型专业

潘 柏,王 存,刘钦花,张守航,孙慧婷

(1.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教务处,南京 210089;2.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学科交叉研究院,南京 210089)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仅引发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英国著名教育家埃里克·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大学的良好发展是自身内在逻辑和外部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聚焦应用创新,推动内涵模式变革,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高校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旋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当坚持“以本为本”[2]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如何把握新机遇,响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创新机制体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是其追求自身生存与特色发展的根本路径。

一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缺少对自身办学定位的分析,盲目跟进与模仿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体系与结构布局[3];课程体系建设往往参考或照搬研究型高校相关课程,较少考虑结合应用型高校学生群体的认知规律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需求,难以契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实际折射出课程等教育教学资源供给未能针对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做出及时调整。

(二)导学方式关注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投入度降低

相对研究型高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上偏弱,仅凭简单导学措施,学生不易完成对学习环境的适应性转变。加上缺乏系统的导学体系引导其有效学习,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教育资源,导致学习目标和策略较为混乱,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行为出现盲从与懈怠的情况。在缺乏完备全程导学体系的情况下,学生更是难以做到理性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规划。

(三)实践基地建设水平无法支撑实践教学模式的拓展

实践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实践基地的支撑,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部分实践基地单纯满足教学功用,与行业产业的紧密契合点少,与应用研发的关联性弱,使得依托该基地的实践教学脱离真实的行业环境,模式略显单一,不利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 “开放为基、导学为径、实践为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路径

针对人才培养方面的上述问题分析,根据开放发展理念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理论,本文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参见图1),阐述如下:

图1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总览

(一)构建开放式的专业动态调整、优化及交叉机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开放发展理念指导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深度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构建开放式的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交叉机制,对外引入行业产业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论证、专业建设指导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实现资源共享和跨界融合;对内以专业间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专业间交叉融合。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一是建立由行业产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咨询委员会,其人数比例不低于1/3,监督、指导并评估全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工作、审议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二是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引入“人才市场反馈”“人才需求预测”等外部变量,建立常态化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如以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调研为切入点,坚持每年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个案访谈等形式开展人才需求分析与预测。三是对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结合学科发展新动向、学科专业特色和资源优势,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通过升级改造现有专业、整合相似专业、培育新型特色专业、打造一流专业等,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四是打破专业间教育资源壁垒,在交叉融合中逐渐孕育新的专业。学科交叉融合是前沿重大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是学科创新发展及新学科产生的重要路径[4]。应用型本科高校应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内部整合的方式集聚优势学科、应用科研、师资队伍与平台资源,创建学科交叉组织载体,开展学科交叉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鼓励以微专业、专业方向形式先行实践,形成专业建设新路径。五是推行开放式专业架构优化与运行模式,以“面向社会办学、面向行业办学、面向未来办学”理念为指导,将行业产业共建课程/基地、共同承担项目/培训等量化为衡量专业开放融合度的重要指标,探索行业资源、产业资源与专业建设的融合机制。以共同开发项目等为依托,探索专业群协同运行机制;以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抓手,探索服务社会、专业开放发展的新途径。

(二)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机制

在实施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学分制改革基础上,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加大内部专业间教育资源的互联互通,以模块化课程结构为骨架,以行业产业共建课程为引领,以“双师”队伍为支撑,在横向上融合外界资源,在纵向上整合不同类型课程,进一步扩大课程开放度以及学生选课自主权,形成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开放式课程机制。

首先,在课程结构上,模块化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在全面推行学分制基础上,根据“合理压缩必修课,适当增加选修课”的原则,建立通识通修、学科核心、专业选修、综合拓展四大课程模块。通识通修模块贯彻全人教育理念,建立线上通识慕课、线下通识课程、通识讲座课程为一体的通识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学科核心模块,既对标国家专业类质量标准和国内一流标准,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凝练专业基础课程,着重解决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聚力跨专业平台课程建设,满足当前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专业选修模块,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凸显专业与学科特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社会需求,开设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并将相同主题的课程内容组合为一个课程模块供学生选修;综合拓展模块,鼓励各专业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引入校内外教育资源共建专业技能、交叉复合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群,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为保障学生选课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应建立学科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的课程充分开放机制,供全校学生跨专业、跨年级选修;实施跨专业选修、辅修、微专业课程群等学习机制,鼓励学生跨专业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其次,在课程开发上,采用“学校+平台+企业”的课程共建模式。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革新为出发点,充分整合企业、行业和学校的技术资源和优势,使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融入学校课程与创新实践,引导行业企业全方位参与、指导学校的专业规划、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再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行“双导师制”,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资深工程师为校外导师,联合学校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职业能力规划和项目实训,鼓励现有教师通过企业挂职、与企业共同开放项目、参与企业一线工程项目等形式提升专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三)构筑覆盖学生全程学业的导学体系

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强调突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这三点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内驱力,需要高校在建构更自由、包容的学习环境,提供更灵活的学习路径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环境,学会自我管理,主动规划学习路径,自主建构知识与课程体系[5]。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理论认为学校的政策、课程、硬件设施、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等对学生的发展与学习结果产生重要影响[6]。因此,围绕大学生的学业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给予学生及时、全面和个性化指导,构筑贯穿于本科学习全过程的“导学”体系,提升对专业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具体路径如下:

一是建设以专业教师为主体、以学业指导为首要目标的班导师队伍。班导师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并及时给予指导,既弥补了现有班级/年级制学生管理模式下,部分辅导员没有学生所学专业的背景、难以针对性地开展学业指导的不足,也畅通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沟通渠道,及时将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给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的紧密结合。班导师四年全程指导学生课程学习、学业发展及未来规划。针对大学生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以学习规划为抓手,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兴趣,通过引导学生适度参与学术探究、创新训练、社会实践等,开展体验式、探索性应用研究与实践创新,激发其创新意识,提高其学习能力,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成思想交流、专业认知、职业发展、心理调适、品性陶冶等目标,潜移默化地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大学生学业发展、专业成才提供助力。

二是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分类实施导学。分层导学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进展,实施有侧重的导学。一年级以适应性引导为主,通过开设新生导学课,邀聘专业主任、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或业界精英担任主讲教师,帮助新生对专业形成概要性的认知,对学业和未来就业初步形成较为清晰认识和规划,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与增强专业认知。二、三年级以发展性引导为主,通过设立导学工作室、班导师开放日、导学沙龙等多种导学互动平台,结合专业课教学、围绕学生学业和发展问题,开展协商式的交流和探讨,指导学生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四年级以提升性引导为主,通过课外实践,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定位和人生发展目标,强化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分类导学则是根据学生的发展差异,实施个性化导学,如对志在学术领域发展的学生,指导其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宽度。高校或者专业的特色发展,必须要有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7]。建立分层分类导学机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以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展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解决各种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将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通过搭建开放式产学研平台,将反映行业产业真实需求的研发项目、专业前沿技术和科研成果整合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推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等探究性实践教学手段与内容改革,大大丰富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内涵。

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依托行业产业,建立集实践训练与就业创业、师资交流与员工培训、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为一体的技术支撑和综合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以新技术、新发展为牵引,设置开放式研究课题,组建跨专业教学研究、科研团队,实行教学科研一体化运作模式,提升教师参与应用科研的积极性,推进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鼓励教师通过课程学习、项目实践、竞赛驱动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改进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和高阶思维活动,进而激发创新创业灵感,有效促进项目成果的产出和转化。另一方面,整合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打造有利于学生协作交流的自主创新学习环境,如跨专业自主学习空间、竞赛工作室及交流共享空间等,综合运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等教学模式,开展基于教学竞赛一体化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能够为学生提升跨专业的复合创新能力提供学习平台与发展机会。

三 结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坐标方向,明确提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是新时代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迈向高质量、深度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内涵在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学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发挥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集聚—溢出效应”,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8]。为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质量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导学应用型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纷享销客:应用型公司生态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