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防范困境与策略
——以甘肃越野赛突发事件为例
2021-12-08敬龙军郭志诚
刘 尹,敬龙军,郭志诚
(湖南科技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1 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朝阳产业进行扶持.2015年中国田径协会坚持改革创新为引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赛事审批,放宽赛事准入条件.我国马拉松体育赛事审批制度的取消,赛事准入的放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山地越野赛风气云涌,以“野蛮式”的方式高速增长.与此同时,马拉松行业规划不健全的问题也不断凸显,而赛事风险一旦发生,带来的经济方面、社会政治方面的损伤难以估量[1].文章基于分析甘肃越野赛突发事件下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举办中存在的问题,来研究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防范与管理问题.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高质量、高规格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
2 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的现实困境
2.1 赛事风险防范管理意识薄弱
体育赛事风险是指体育赛事在开展过程中所处环境和条件的多变性,以及赛事中各种各样的不可抗拒力的影响,使体育赛事的的期望值产生偏差,并可能造成经济、人事等方面的损失[2].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行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172名参赛者中21人遇难、8人受伤,在社会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据参赛人员描述:选手衣着单薄,防护装备方面严重不足,且由于当天的极端天气的影响比赛过程中就不断有人退赛.甚至有选手表示,比赛中,由于风太大,奔跑过程中不断摔跤,肢体出现僵硬无力的情况,多感官能力消退,意识逐渐模糊.
越野马拉松赛事本身就是一种极限运动,对身体机能是一场不小的挑战,各类风险出现的概率难以预测,而参赛选手与赛事承办方却对这种赛事本身存在的危险性漠不关心.参赛选手方面,存在胜负心过强,以完成任务夺得奖项为目标,忽视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在明知环境恶劣,甚至在已有人因安全问题而退赛的基础上,依旧执着的继续完成比赛.赛事主办方方面,在已发现极端天气,甚至有参赛选手求救的情况下,由于预备工作迟缓导致救援效果不明显,且赛前也没有准备具体的针对极端天气的预案.参赛选手与赛事主办方两方的风险防范意识都很薄弱,加之极端天气的影响,从而导致此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山地马拉松演变成生死由天的“荒野求生”.
2.2 赛事应急设施建设存在不足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赛事及相关路跑赛事数量及热度持续走高,而此次发生事故的甘肃山地越野赛又不同于常规的城市马拉松.该赛事规模在国内不算很大,赛道海拔整体在2000米左右,很大一部分赛道处于无人区,其危险程度要远高于常规马拉松.根据赛道线路图显示,此次发生意外的的赛道在24公里处的第二个打卡点到32.5公里的第三个打卡点之间,两个打卡点相隔8公里,全部是爬坡路段,海拔上升900米[3].调查得知此次赛事的打卡点共有9个,但补给站只有45公里处有一个.在比赛进行到2小时左右时,赛区下起了大雨,但这未能引起组委会的重视,未能及时叫停比赛,尽管参赛大部分都是精英选手,对雨天比赛有丰富的经验,但组委会对赛事即时状况的误判及应对措施的滞后仍难辞其咎.况且二、三打卡点之间,比赛路况本就崎岖,正常行走都成问题,而参赛选手们却要冒着七八级大风,在冰雹下艰难前行.部分参赛选手透露,第三个打卡点处没有任何补给,比赛沿途中更没有设置任何的应急救助站与避难所.这些证据都反映出赛事主办方在应急设施建设及突发情况反应机制上存在巨大缺陷.
2.3 赛事承办无明确的准入机制
目前国内体育赛事承办的准入机制还没有一套规范的标准,相关政策对企业承办山地越野赛并未做出明确硬性规定,体育赛事的承办普遍存在企业有体育赛事经营资格在其工商营业执照范围内便能随意承办的问题,这使得赛事的准入机制形同虚设,产生了安全管理方面的隐患.据天眼查显示,此次比赛的具体负责方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于2016年9月2日,注册资金5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企业营销、体育赛事活动等.2018年5月,晟景体育以150万元中标“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2018首届黄河石林国际百公里越野赛暨首届黄河石林国际马拉松赛运营服务”,采购内容包括编制欢乐体验赛(5公里)、全程马拉松(约42公里)、百公里越野赛(100公里)等三项赛事的运营方案等,彼时该公司成立尚未足2年[4].从赛事运营来看,承办方更注重的是经济收益,忽视了部分预警准备及应急措施.长距离的越野跑不同于城市马拉松,其医疗保障严重不足,其路线深入山野无人区,交通不便,主办方在监督比赛时更应该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路线和后勤保障,紧急时刻应及时叫停比赛,而不是为了既得利益而轻松参赛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不同的赛事与赛制与之相匹配的符合相应准入机制的企业来承办.
2.4 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亟待落实
自从赛事审批制度的取消,少了繁琐的审核程序,各种体育赛事在全国各地得以高速发展,山地越野马拉松方兴未艾.由于审核的相对宽松,体育赛事风险评估在保障赛事安全有序进行上显得更不可或缺了,然而就是这样举足轻重的程序却往往被主办方忽视.一些赛事主办方只注重经济效益,对赛事的安全和服务上的相关措施视若罔闻.再加之,很多赛事由于负责部门或者赞助商的不了解,使得赛事变成了单纯的宣传活动,片面的强调挖掘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导致承办方一味地把精力与资源投入到对赛事的流程及安全没有任何助力的表面工程上.众多因素导致很多举办马拉松的城市陷入一个逻辑怪圈,地方政府在积极追求通过体育赛事来加速城市发展的同时却又忽视了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政府及承办方对风险防控的漠不关心最终致使参赛选手的人身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从甘肃越野赛突发事件来看,虽然当天该地气象部门已发出了大风蓝色预警,但是在比赛开始时,只刮起了大风并没有下雨,许多跑友仍坚持继续比赛.在比赛进行过半时,当地大风天气未有停止的迹象,并开始了降雨,参赛者的衣服被打湿,在没有任何避雨及保暖措施的情况下参赛者的体温迅速下降,在体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部分参选者开始出现失温症的症状,此种情况再继续进行比赛无异于是一种自杀行为.多方因素表明此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赛事主办方及承办公司在赛事风险评估方面存在严重疏漏,在进行赛事前并没有准备好活动中最有可能发生和最需要防范的突发性的紧急处理方案.
3 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源
体育赛事风险源是指在进行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可能导致不利结果的各类因素.从宏观角度可划分为:自然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风险、赛事管理风险.通过研究分析又可将其进一步细分(如图1).
图1 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识别框架图
3.1 自然环境风险
山地马拉松本身对参赛选手就有一定的危险性,这与城市马拉松比赛有着本质的区别.山地马拉松比赛受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自然灾害等影响程度更大,其赛道穿越树林、小河,甚至是高海拔山区等,赛道的路况存在太多不确定性.气候条件是决定比赛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国际田径联合会路跑赛事组织指南》中明确指出5~15摄氏度是举办马拉松赛事的最理想气温[5].极端的天气不仅影响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严重时还会造成重大赛事安全事故.从地理环境来看,赛事主办方对山地马拉松赛事路线的设计要无微不至,在高海拔、无人区域、严峻陡坡等赛事路段的设计应根据参赛选手的总体水平、主办方的应急防范能力等来设计.对于自然灾害,虽然属于不可抗拒力,但大多数自然灾害均可进行有效的预测,及时调整或取消比赛,能够有效避免其带来的损失.
3.2 社会环境风险
社会环境风险是指赛事举办过程中来自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的风险.山地马拉松赛事中,这些风险对赛事的举办的各个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影响:(1)政治因素.主要指由于体育赛事承办的准入机制尚未形成一套相对规范的体系,相关政策对企业承办山地越野赛并未做出明确硬性规定,导致体育赛事的承办出现招标标准混乱,投标企业专业水平层次补齐的乱象.(2)经济因素.在政策扶持下,山地马拉松发展蓬勃发展,与一般体育赛事的盈利模式不同,主要通过赞助及参赛人员维持,许多赛事的承办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通常会选择降低赛事风险的防范与监控管理的资金投入,间接增加了参赛者的比赛风险.(3)人文因素.不同的地域举办山地马拉松赛事的出发点往往会夹杂着一定的区域特色,其可能受宗教信仰、文化素养、风俗习惯的影响,赛事举办的同时,也应兼顾地方文化的宣传与传承.
3.3 赛事管理风险
在多项利好政策的支持下,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发展也持续向好,但我国依旧存在体育赛事管理风险意识淡薄的问题[6].体育赛事管理风险主要受管理制度、赛事信息、管理措施、参赛人员等因素影响.大型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的风险往往具有突发性,即赛前难以预见.大部分赛事承办方办方在应对赛中风险处理止损方面上往往会下大功夫,却忽视赛前风险预测,没有根据赛事信息、制度建立有效的管理措施.主要由于承包方管理制度不当导致的整个赛事呈现一片混乱;加之缺乏对参赛人员的健康状况是否能够承受赛事的强度的相关医疗评价标准导致参赛选手容易发生意外.
4 我国山地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策略
4.1 增强体育赛事风险防范意识
近年来,国内山地马拉松在各地的举办热度不断上升,许多有着丰富山地资源的地方为提高本地的知名度,纷纷瞄准这一领域举办赛事,错估了本地赛事承办企业组织赛事的能力,体育赛事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在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防范工作中,为了能对赛事突发风险有一定的预测及应对能力,应提高体育赛事组织人员对突发风险防范的整体认识,同时进一步提高对可能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加强赛事风险防范知识的宣传,组织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案例风险分析防控的知识,提高赛事组织组织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综合素养[7].对于参赛选手,其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也亟待加强,强化安全意识,不能为了比赛成绩不顾赛事风险,轻装上阵单方面追求更快冲线而漠视必备应急装备的重要性.赛事承办方应突出赛事应急管理在赛事全流程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赛前赛中监管,例如在山地马拉松赛事中,冲锋服等保暖装备一般都是“强制装备”,必须经过严格检查,保证运动员携带后,才能允许其参赛.只有全方位增强体育赛事风险防范意识,才能促使各项赛事举办的组织工作完善、安全保障到位、安检流程严格.承办方在赛事筹办过程中应坚持底线思维,将重大风险的防范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牢牢把握,杜绝敷衍了事的心态,将防范工作做好做足,做到以小圈盖大圈的思想办事,消除任何安全隐患.
4.2 构建体育赛事突发应急体系
4.2.1 实现赛前风险防范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山地马拉松赛事发展朝气蓬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实现赛前风险防范是体育赛事突发应急的首要环节,做为赛事安全的主要保障者主办方应:(1)严格控制赛事规模.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马拉松赛事监督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对马拉松赛事实施需要分级分类管理,并从赛事举办的地理环境、设施服务、奖金分配、安全保障以及参赛者安全要求等方面,制定不同等级马拉松赛事的办赛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合理有效利用公共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提高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承办的效率,保证赛事的顺利进行.(2)积极完善赛道规划.良好的赛道是马拉松赛事能否成功举办的关键,主办方应在赛前进行风险评估,依据指标设计出科学、安全的比赛路线.同时政府也需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时有效的解决赛事存在的各类问题[8].(3)制定应急预案.即根据风险评估指标,分析赛事可能存在的突发事件的前因、后果,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9-10].
4.2.2 加强对赛事监控管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监管的意见》中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部署,加强对体育赛事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体育赛事活动持续健康发展.政府需依法制定赛事活动的行业标准,不断加强对赛事活动的赛前赛中赛后监管[11].
2021年5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体育系统加强赛事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进一步压实体育系统赛事安全管理,不断完善体育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制定和举措[12].由于山地马拉松赛事活动覆盖人群广、比赛环境严峻、风险类型繁多等因素的存在,对赛事的安全监控管理格外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管理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体育行业管理责任,切实提高体育行业赛事监控管理水平.
4.2.3 健全赛事保险机制
在体育赛事中,山地马拉松越来越受到大众喜爱.在进行如山地马拉松这种高风险运动时,即便做了全面充分的准备,也很难保证不发生意外事故,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是赛事风险转移的有效手段[13].对于赛事主办方来说,组织责任险是一种赛事承办方有效止损的手段,例如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在组织活动时,因意外造成的第三方伤亡或财产损失,可依法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除此之外,团体意外险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它是指一种以团体方式投保的人身意外保险,保障主要包括意外伤、残、亡赔偿责任和意外医疗报销的责任.为了更全面的转移赛事承办方的风险,这两种保险都应配置,同时参赛人员也需要有一定的风险转移意识,自己补充赛事意外保险.保险机制的健全单从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出发不仅可以提高参赛人员安全的保障,也可以督促赛事组委会更加集中精力做好体育赛事的规划.
4.3 完善体育赛事承办准入机制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山地马拉松赛事在我国迅速兴起,深受人民青睐[14].体育赛事作为体育工作的重点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各类体育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较多的环节,因此赛事的承办准入机制应有明确规定.任何一场相关高风险比赛,都需要到当地政府去报备,需要和当地体育局取得联系,只有在得到批准后,才能有资格进行招投标,再引入相关的承办方组织相应的比赛.对于常规赛事也不能大意,要根据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比赛路线,尽可能的降低赛事风险.赛事安全工作的责任不是单个人或机构能担当得起的,完善赛事流程规划,有针对性地制定赛事风险应急预案,准备相应的“熔断机制”,方能做到万无一失.
在医疗保障方面必须要符合赛事标准,在赛事方案制定时,应有详细的医疗方案,如急救、健康护理、救护车、各医疗站位置以及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还有最重要的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赛事承办方应联系离赛事最近的医院负责相关急救事宜,并为跑者准备绿色通道.救护车的设置也应做到数量及地点的综合考虑.为降低跑者突发身体状况风险,马拉松赛事还应完善对参赛者身体状况的审查,像山地马拉松这种风险较高的比赛更应该要求参赛者提供医生签字的有效期一年的体检证明.在保证身体情况符合参赛要求的同时,参赛者的自身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也应达标,参赛者应具有足够的安全自救常识和相关技能,以应对突发情况.在研究如何提高成绩之外,要加强对食物,保暖设备的重视,携带如指南针、GPS、信号枪等求救及自救工具.从赛事方与参赛者两方面出发提高医务监督的完善程度,赛事风险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4.4 深入落实体育赛事风险评估
近期体育领域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体育赛事活动筹办方要充分认识体育赛事安全管理工作对整个体育赛事安全高效进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5].高效科学的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是有效应对赛事突发事件的关键[7].风险防范工作意识的提高能有助于赛事组织者识别体育赛事风险,帮助体育赛事组织者做出进行风险处理的决策.一方面,应持续优化和创新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方法,深化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推动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数字化转型,在大方向上完善体育赛事的风险防范.另一方面,赛事承办方应成立体育赛事风险评估小组,负责对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评估.赛事在举办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围绕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医疗保障、应急救援等内容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在赛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详细推演每一项风险因素可能出现的风险点,确保体育赛事决策合理可行.
5 结 语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下,山地马拉松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迅速在全国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更多、更严峻的挑战,为顺利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维护赛事利益相关者权益,本研究通过审视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等基本理论问题,根据甘肃越野赛突发事件下体育赛事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启示,提出增强体育赛事风险防范意识、构建体育赛事突发应急体系、完善体育赛事承办准入机制、深入落实体育赛事风险评估等策略,提高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水平,为我国山地马拉松体育赛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