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武陵山片区为中心
2021-12-08廖正丽
廖正丽
(湖北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恩施445000)
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5月印发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武陵山片区是我国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内地边缘”地区,非遗的研究应与国家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非遗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科学推动城乡社区的健康发展,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民众真正过上凝聚着历史与传统、记得住乡愁、握得住幸福的现代生活[1](p64-69)。研究跨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以武陵山片区为例,探讨非遗的区域整体性保护,一方面加强区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促进区域社会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更好地推动非遗保护事业的进步,融入乡村文化,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实现民族文化振兴。
非遗是先民们劳动智慧与历史文明的载体,是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文化基石。当前,非遗作为农耕文明时期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的存续与发展正面临着种种困境,关于非遗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当下研究与解决的重点问题。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优秀文明成果,一定程度上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地理学范式体现[2](p415-424)。地理学视角的非遗研究内容能解决非遗“为什么”问题,弥补了当前非遗研究内容的不足[3](p91-94)。国外学者主要从非遗理论的探讨与构建[4](p61-85)、对非遗概念与保护体系的研究[5](p21-31)、对非遗保护与管理的实践经验研究[6](p166-173)等三个方面对非遗展开研究。我国学者主要从非遗的概念[7](p88-90)-[8](p40-44)、分 类[9](p86-92)、保护[10](p122-125)与 利用[11](p56-61)等方面展开研究,从地理学视角研究非遗主要是从非遗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着手,主要有省域和全国尺度[12](p175-183)的研究,诸如湖北[13](p206-214)、重庆[14](p205-213)、广东[15](p94-97)等省份。武陵山片区是连接东部与西部的民族走廊,是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交流融合的聚集之地,从20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夏商周时期,这里都留有人类文明的遗迹,保持着很强的历史连续性[16](p51-55)。武陵山片区的非遗研究文献很少,且主要是对该区域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研究,比如孙沁[17](p59-61)、田特平[18](p138-143)等人从非遗的整体性保护出发,研究武陵山片区非遗的保护理念、范围和原则等。当前学者尚未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研究跨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武陵山区作为跨越湘、鄂、渝、黔四省市的全国最大的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古代民族汇聚迁徙的一个重要通道,区域内各民族、各种文化堆积深厚,被誉为“文化沉积带”、“历史文化冰箱”和“文化聚宝盆”。因此,该区域内的非遗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本研究试图运用ArcGIS软件,从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分析其非遗的空间分布态势,并从自然地理条件、人口、交通、社会经济等因素来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原因,以深入了解武陵山片区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地带的文化差异与文化特色,从整体上把握武陵山片区的地域文化特征,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意见,促进区域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动力支持。
一、研究数据和理论方法
(一)研究区域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区域为武陵山片区,即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其中,湖南37个县市区,湖北11个县市,重庆市7个县区,贵州16个县市。其总面积为17.18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3645万(2010年末),少数民族人口为1234.9万,约占区域总人口的33.88%。
国家级非遗数据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2006年至2021年五批国家级非遗126项,省级非遗数据分别来源于湖南、湖北、重庆、贵州四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官网,省级非遗项目总共424项,共计550个非遗名录。根据非遗申报的项目保护单位所在地确定非遗源生地的地理位置,然后在百度坐标拾取系统中获取各个地理位置的坐标数据,并采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1∶400万的全国矢量地图为底图画出武陵山片区的地图,通过ArcGIS10.3软件进行地理空间匹配,从而建立武陵山片区非遗数据库。高程(DEM)数据是从USGS官网获取的SRTM30m×30m的数字地图高程数据。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获取全国主要公路、主要铁路、三级以上河流等空间数据。从湘、鄂、渝、黔四省市统计局网站及各县市的统计公报中分别获取户籍人口、GDP等相关统计数据。
(二)理论方法
1.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估计法是根据核密度估计函数将平面的二维离散点生成连续的三维表面,计算事件点在设定的周围邻近空间的密度的过程,直观地反映点群的聚集或离散分布特征[19](p157-198)。运用于地理空间分布格局的测算,通过一个移动的单元格对点或线的密度进行估计,点的密集与稀疏直接反映事件的发生频率。核密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1)中,xi表示i(i=1,2,……,n)点的坐标,(x-xi)表示估值点到事件xi的空间距离;n为点数;h>0,为核密度计算的搜索带宽;K()称为核函数,它的形状和值域控制着用来估计在点x的值时所用数据点的个数以及利用的程度。通过计算武陵山片区国家级与省级非遗项目的核密度结果,分析非遗的空间分布态势,从而得出其非遗在武陵山片区的空间分布特征。
2.最邻近距离法
根据地理实体或事件的空间位置研究其分布模式的方法称为空间点模式[20](p57)。最邻近距离法是测算地理事物点状分布的相对位置及其最邻近点间的距离,进而得出其分布态势。其基本原理是:测算出任意一点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距离ri,对所有测算出的距离按照点的数量求平均值¯ri,即平均最邻近距离,然后将观测模式与已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其相似性。如果区域中的点状分布为Poisson随机分布,其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可用公式表示:
3.叠置分析法
叠置分析法即将不同的图层要素叠置,进而融合产生出一个新的要素图层。本文将武陵山片区2006年—2021年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地理位置信息分布图分别与数字地图高程(DEM)、人口数量分布、道路交通密度分布、GDP分布等图相叠加,用于分析非遗项目的地理空间分布与地形、人口、交通、经济等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影响非遗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
二、武陵山片区非遗的时空分异特征
(一)武陵山片区非遗的整体空间分布形态
本文运用百度地图API坐标拾取系统①百度地图拾取系统:http://api.map.baidu.com/lbsapi/getpoint/index.html?qq-pf-to=pcqq.c2c。分别获取了武陵山片区的2006年—2021年五批国家级非遗126个项目名录和2006年—2021年省级非遗424个项目名录的地理坐标,用点来表示每个非遗项目名录,得到武陵山片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的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武陵山片区非遗整体上呈现集聚分布,具有“中部密、四周疏;北密南疏、西密东疏”的特点。整体上来看,湖南省有国家级非遗71项,省级非遗189项;湖北省有国家级非遗28项,省级非遗96项;贵州省有国家级非遗13项,省级非遗51项;重庆市有国家级非遗14项,省级非遗88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数量最多的是湖南省吉首市,含9项。省级非遗名录超过10项的县市有15个,分别是湖南省的保靖、永顺、龙山、花垣、吉首,分别含有13、13、12、13、21项;湖北省的恩施、巴东、宣恩、咸丰、来凤,分别是12、10、10、12、11项;重庆市的石柱、秀山、酉阳、彭水、黔江,分别是13、12、14、19、13项。综上分析,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湖南的湘西州、湖北的恩施州和重庆的石柱、秀山、酉阳、彭水和黔江,呈现出由湖南湘西州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分布态势。
(二)武陵山片区非遗十大类型的空间分布态势
通过对武陵山片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总量进行最邻近点距离的测算,得到其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的平均最邻近指数(如表1),并标出非遗各类型的空间分布图(如图2所示)。武陵山片区非遗的平均最邻近指数为0.43,明显小于1,且置信度为99%,表明其非遗呈现集聚分布特征。从非遗具体类别来看,除传统体育之外,各类型的非遗平均最邻近指数在0.52—0.97,且置信度为99%,表明各类型非遗呈现出集聚分布。具体来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的平均最邻近指数为1.25,大于1小于1.5,表明传统体育呈现随机离散分布状态,其空间分布差异较为鲜明;曲艺的平均最邻近指数为0.97,大于0.9小于1.2,表明曲艺为随机分布状态;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的平均最邻近指数分别为0.84、0.60,大于等于0.6小于0.9,表明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呈现集聚—随机分布态势;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的平均最邻近指数均在0.5左右,小于0.6,表明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呈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态势[21](p47-59)。整体上来看,武陵山片区非遗在空间分布形态上呈现出集聚特征,具体到各个类别的非遗在集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这两类非遗的总量较少,零星分布于湘西州,贵州的道真、务川,重庆的酉阳、黔江、彭水,湖北的咸丰等县市,呈现离散分布态势;曲艺的国家级与省级项目总数只有23项,呈现随机分布态势,且主要分布于湖北的恩施州,湖南的湘西州、花垣、武冈等县市;传统医药和民间文学呈现集聚—随机分布态势;传统戏剧、传统技艺、民俗、传统美术传统舞蹈和传统音乐等这几类非遗项目存续与传承活动开展的频率、传承人传授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呈现出高集聚性。
图1: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的位置分布
(三)非遗数量的省级差异
武陵山片区是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其中,湖南省有37个县市,湖北省有11个县市,重庆市有7个县市,贵州省有16个县市,共涵盖71个县市,总体上来看,湖南省所占地域面积最大,其次是湖北,贵州次之,重庆最小。如表2所示,从非遗项目总数来看,湖南省拥有国家级、省级非遗数量最多,分别为71、189项,总数为260项,占47.3%;湖北拥有国家级、省级非遗数量分别为28、96项,总数为124项,占22.5%;重庆市拥有国家级、省级非遗数量分别为14、88项,总数为102项,占18.6%;贵州省拥有国家级、省级非遗数量分别为13、51项,总数为64项,占11.6%。由此可见,湖南省和湖北省的非遗总量为384项,合占约70%,重庆市和贵州省的非遗总量为166项,合占约30%。从非遗十大类别来看,国家级非遗中,传统音乐数量最多,为26项,占总数的20.6%,其次是传统戏剧为21项,占总数的16.7%,10项以上的有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分别为18、11、15、14项。非遗类型的省级差异上,湖南省的数量最多,其次是湖北省,贵州省最少。省级非遗项目上,传统手工技艺项目数量最多,有72项,占总数的17%,其次是传统音乐和民俗,分别为68、65项,传统舞蹈有57项,民间文学和传统戏剧均为44项。非遗总数与类型的省际差异,反映出非遗的地域空间分布差异属性及各类别的特殊属性,同时提醒人们关注其在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中的空间差异特性。
图2: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十大类型分布图
(四)非遗密度的分布特征
表1:武陵山片区国家级与省级非遗项目平均最邻近指数表
运用ArcGIS10.3软件中的核密度工具,测算武陵山片区非遗的核密度(如图3所示)。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的高密集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包括吉首、花垣、保靖、永顺、龙山,在空间上呈现椭圆形块状分布;较高密集区域主要分布于湖北省的恩施、巴东、咸丰、来凤、宣恩,重庆市的酉阳、黔江、彭水、秀山、石柱,贵州省的石阡,湖南省的桑植、通道、城步、泸溪、凤凰、武冈、隆回、溆浦等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分散型小块状分布;稀疏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秭归,湖南省的石门、慈利、沅陵、安化、洪江,贵州省的碧江、万山、江口、正安、道真等地区,在空间上呈现出沿武陵山片区四周点状扩散分布;较稀疏区域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长阳、建始、鹤峰,湖南省的永定、新化、涟源、新邵、洞口、会同、洪江、中方、新晃、芷江,贵州省的余庆、思南、印江、沿河、德江、务川,重庆市的武隆、丰都等地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沿武陵山片区的稀疏区域与较高密集区中间的环带型分布。总体来看,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呈现以湖南省湘西州高密集区域为中心,依次为较高密集区域、较稀疏区域、稀疏区域呈放射性条块状向四周扩散的分布态势。
图3: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核密度分布图
表2:武陵山片区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省市区域分布表
图4: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高程分布图
三、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形地貌的影响
非遗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对人口的集聚程度和人类活动的方式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作用,进而影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对非遗的空间分布形态的形成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将武陵山片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空间分布图与武陵山片区高程地图叠加,得到武陵山片区非遗高程分布图,如图4所示。
通过统计武陵山片区55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高程值,发现非遗分布的海拔高度从71m到1838m不等,高差超过1600m。其中,海拔在300m以下的非遗共计118个,占全部非遗的21.5%;海拔在300—500m的非遗共计179个,占比32.5%;海拔在500—1000m的非遗共计184个,占比33.5%;海拔在1000m以上的非遗共计69个,占比12.5%。统计得出,位于5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的非遗约占一半。
根据图4所示,500m以下的低海拔地区,非遗主要分布于湖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和贵州省的海拔普遍高于500m,而从非遗项目总数来看,湖南省最多,尤其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总数为128项,占湖南省非遗总数的49.2%,占武陵山片区非遗总量的23.2%,成为整个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的高密集区域。湘西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众多,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州内土家族、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2%,是武陵山片区重要的土家族苗族文化聚集区。5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非遗主要分布在湖北省的恩施州,重庆市的石柱、黔江、彭水、酉阳,贵州省的石阡,湖南省的城步、溆浦、隆回。武陵山片区平均海拔在1000m左右,区域内地形崎岖,峰岭密布,高山峡谷交错,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支少数民族世居于此,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多元性极其丰富的地区,有学者称之为“武陵民族走廊”。从地形地貌来看,武陵山片区险峻的山地和相对低缓的丘陵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一定程度上阻隔了现代化的进程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使非遗的产生与存续较为独立,从而形成了极富地域特色的山地文化。
图5: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人口分布图
(二)人口分布的影响
为了探究非遗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本文将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地图与各个县市级人口密度地图叠加,得到武陵山片区非遗人口分布地图,如图5所示。
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武陵山片区总人口3645万,其中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234.9万,约占33.9%。其中,非遗高密集区域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为264.95万,较高密集区域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贵州总人口为402.1万,重庆市的石柱、秀山、酉阳、彭水、黔江总人口为304.32万。非遗空间分布密度高的地区均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域,辖区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67%。从图5来看,武陵山片区非遗的高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县域,还有侗族、白族、回族等7个世居少数民族,且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相对非遗稀疏区域较小,人口在60万以下的县级区域非遗分布相对密集。自明清以来,中央政府实行“蛮不出境,汉不出峒”的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2](p415-424),再加上崇山峻岭、陡峭崎岖的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从而形成了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态势,最终促成了与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相吻合的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格局,表明非遗的分布格局与人口因素的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区域交通条件的影响
本文基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主要铁路与主要公路数据,运用ArcGIS软件的线密度分析功能绘制武陵山片区交通密度分布图,与其非遗空间分布进行叠加,得到武陵山片区非遗交通分布图,如图6所示,以此来研究交通与非遗空间分布的关系。
图6: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交通分布图
根据图6可知,武陵山片区整体交通通达度不高,道路密度大于0.6的县市有湖北的利川、秭归,湖南的石门、永定、吉首、花垣、鹤城、新化、涟源、冷水江、邵阳、武冈,贵州的石阡、余庆、湄潭,重庆的黔江,其非遗总量为130项,占武陵山片区非遗总量的23.6%。这些区域基本是沿武陵山片区的周边呈环形分布,与非遗稀疏区分布区域基本吻合。而非遗空间分布的高密度区域,其交通道路密度较低。武陵山片区非遗总量较大、种类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其地理位置的偏远性与交通通达性低,正好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营造了一片乐土,有利于其保持文化的原生性、民族性与独立性。当然,道路密度与非遗项目分布的悖逆性也不是完全吻合的,酉阳、龙山、彭水、恩施这四个县市的道路密度大于0.6,其非遗的密度也较高,这与其旅游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关联,旅游业的发展首先需要建设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通达性直接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这四个县市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多元化且极具异质性,旅游经济较为发达,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发展创新,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又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石。
(四)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
本文从统计年鉴中获取了武陵山片区2018年各县市的GDP数据用于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以此画出武陵山片区县市级GDP总量的地图,与其非遗空间分布图进行叠加,得到文化地理视域下的武陵山片区非遗经济分布图,如图7所示,以便于探究地区经济发展与非遗空间分布的关系。
由图7可见,武陵山片区GDP值高于200亿元的县市有恩施、丰都、黔江、秀山、碧江、鹤城、永定、石门、安化、新化、涟源、冷水江12个县市,其非遗总量为84项,占武陵山片区非遗总量的15.3%。武陵山片区GDP值在100—200亿元的县市有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宁、武冈、慈利、中方、沅陵、辰溪、溆浦、洪江、吉首、正安、湄潭、思南、印江、德江、沿河、松桃、秭归、长阳、利川、巴东、建始、石柱、酉阳、彭水、武隆29个县市,其非遗总量为230项,占武陵山片区非遗总量的41.8%。武陵山片区GDP值在100亿元以下的县市有绥宁、城步、桑植、武陵源区、会同、麻阳、新晃、芷江、靖州、通道、泸溪、凤凰、保靖、古丈、龙山、永顺、花垣、道真、务川、凤冈、余庆、江口、玉屏、石阡、万山特区、五峰、宣恩、来凤、鹤峰、咸丰30个县市,其非遗项目总量为252项,占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总量的45.8%。综上,武陵山片区非遗数量与GDP值呈负相关关系,即GDP值高的县域城市非遗数量少于GDP值低的县域城市,经济发展程度与非遗存续数量呈现悖逆的关系。一方面,武陵山片区崇山峻岭,自然地理条件不便,交通通达度低,且历史上又远离中原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现代化、城镇化的进程相对较慢,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存续,从而有利于非遗的存续与发展;另一方面,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缓慢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又地处江汉平原农业文明区与云贵高原山地复合经济区的过渡地带,南来北往的民族文化交流频繁,易于产生和保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与农耕文明,山地文化鲜明,因而非遗体量庞大,种类丰富。
图7: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GDP分布图
(五)传统村落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悠久的农业文明中发展而来的,记录了农业文明的发展轨迹、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传统文化的兴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集中在乡村社会,而作为我国乡村社会基础的传统村落,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发展和存续的原始土壤[22](p59-60)。因此,为了探究非遗分布与传统村落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所公布的2012—2019年共5批传统村落名录,武陵山片区共735个,以此制作中国传统村落分布图[23](p294-310),并与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进行叠加,得到文化地理视域下的武陵山片区非遗传统村落分布图(见图8)。
图8: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传统村落分布图
根据图8所示,武陵山片区非遗与传统村落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关联,整体上来看,非遗的分布区域与传统村落的分布区域基本吻合,非遗分布密集的区域也是传统村落分布密集的区域,而非遗分布稀疏的区域,传统村落的分布也相对较少。尤其是湖南、贵州两省的非遗空间分布与传统村落分布存在着高度的吻合性,而重庆市与湖北省两省市的北部地区,非遗分布的区域,较少存在传统村落的分布,其吻合性相对低于湖南、贵州两省。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遗产,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传统村落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文化生活空间、生产生活方式等,成为非遗孕育、传承的摇篮,为非遗的活化与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非遗是传统村落的核心文脉,非遗与传统村落相互依存,因此,非遗保护工作可以与传统村落保护工程相结合,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传承非遗,活化非遗,创新非遗。
四、分析与结论
本文选取跨省域少数民族聚集区——历史文化悠久的武陵山片区作为研究区域,针对2006年—2021年所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共计550项进行研究,通过运用ArcGIS软件,画出其非遗的空间分布地图,分析其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基于自然、人文两大因素,从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区域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家级传统村落五个方面对其空间分异成因展开探讨,结论如下:
第一,武陵山片区非遗呈集聚型分布,空间分布范围较广,区域差异明显,总体上中部多,四周少,北部多、南部少、西部多、东部少。从非遗十大类型来看,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曲艺和传统医药的空间差异最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传统美术的空间差异最小。
第二,非遗分布的高密集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椭圆形块状分布,较高密集区主要分布在彭水、黔江、咸丰、来凤、恩施、鹤峰、长阳、通道、石阡9个县市,沿区域四周呈小块状分布。武陵山片区的非遗分布与山地地形及各少数民族分散聚居的分布格局具有明显的关联性。
第三,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格局的成因主要受地形地貌、人口分布、区域交通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传统错落分布等自然与人文两大方面的因素影响。地形地貌方面,武陵山区平均海拔在1000m左右,大约一半数量的非遗分布于500m以下的河谷平原等低海拔地区,33.5%的非遗分布在500—1000m的丘陵和山地,海拔1000m以上的非遗约占12.5%。人口分布方面,非遗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少数民族诸如土家族、苗族、侗族等聚居区,人口在60万以下的县域比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遗密度最高,其次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为非遗分布的较高密集区。区域交通方面,非遗主要分布于道路密度较低的山地民族村寨与道路密度较高的旅游县域地区,这是山地文化特有的属性,道路密度较低的区域,有利于非遗的保存,道路密度较高的旅游县域地区,旅游为非遗的传播传承与发展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武陵山片区非遗的空间分布与县域GDP值呈现负相关关系,一则是自然、历史等因素造成的经济发展缓慢,工业经济难以发展,同时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些地区发展的重点在于合理利用地域文化,有效开发非遗项目,促进文化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传统村落分布方面,非遗与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基本吻合,传统村落是非遗产生与存续的沃土,非遗是传统村落的文化基因。同时,在数量上传统村落远远多于非遗,今后非遗保护工作要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并进一步挖掘传统村落中的文化基因,促进传统文化保护。
非遗是先民在适应和改造武陵山区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积累和演化而来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2010年以来,国家在武陵山区陆续设立了湘西、鄂西南、渝东南3个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主要目的是针对土家族苗族文化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保护。研究武陵山片区非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统计其各级各类非遗的数量,对于该区域的文化统计、保护、开发与整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陵山片区非遗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中,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文因素,但针对武陵山区的特殊地形、历史原因与经济发展水平,各个因素对非遗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自然因素是非遗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人文因素是其分布格局形成的间接原因,因此,在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中,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要针对其特殊性,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的关系,促进非遗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作为全国较大的跨省域少数民族聚居区,武陵山片区拥有淳朴自然的原生态风光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潜藏着众多极富地域个性和民族色彩的特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凝结着深厚的集体智慧、情感与记忆,反映出世代民众共同的精神追求和价值信仰,是乡村自身最具生命力和辐射力的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本,更是践行乡村振兴这一重要战略的活水源泉;作为老少边穷地区的武陵山片区,是农村贫困人群的典型聚集地,但也由于偏远落后保留了原真完整、古朴神秘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底色,众多民族千百年来发展和传承的内容丰富、特色浓郁的文化风俗[24](p78-88),是集革命老区、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功能区于一体的民族经济协作区域,也是正在推动创建的国家乡村振兴试验区。研究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是该地区非遗研究的基础性工程,更重要更大的工程是研究武陵山片区非遗项目的开发与乡村文化振兴、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革命文化的弘扬、非遗文化旅游开发等的相关性和价值性,为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与文化支持,这将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