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下茶叶种植管理技术探析
2021-12-08高秋香
高秋香
(福建安溪顺记茶业有限公司,福建 安溪 362400)
1 生态理念概述
生态理念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面概论,更是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共同践行、共同建设的重要目标。生态理念的基础是尊重自然,发展的主要宗旨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当人们日常生活逐渐丰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逐渐加大,需要加强人们的自觉与自律的精神,能够用更加正面的心态来面对自然的发展,面对能源的周期性变化,能用更加正确的方式,来利用自然所带来的一切资源,让自然资源的开发达到最佳效果,既不是无止境汲取,也不能是资源泛滥。当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达到临界的状态,生态理念不能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以社会发展为目的,对其进行积极的践行与发展进而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和谐状态。在践行生态理念的过程中,绿色、健康、自然是被主要倡导的内容,利用资源时要理性选择,让资源达到集约化、生态化的状态;其次,是在生产建设中,践行低碳与绿色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让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理念的践行与实施也更加智能化,并且进一步集中诠释了生态理念中绿色经济模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生态理念的践行与变革有较为广泛的影响,会给产业发展带来全新的结构,迸发出更加新颖的思维。
2 生态理念下茶叶种植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茶叶产业还属于较为分散的产业,以散户茶农种植为主,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程度不高。茶叶种植期间的管理方式也较为松散和粗放,茶农以种植普通农作物的方式为主,依靠农药化肥进行基础种植,缺乏科学的栽培技术,导致现阶段的茶叶产业的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机制。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茶叶的诉求也逐渐多样化,其不仅仅是夏季解渴的饮品,也是交际往来的重要媒介,这对茶叶的品质与种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茶叶栽培管理技术,完善茶叶园区的管理体系,着重把控茶叶品质与茶叶生产量。
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的内涵不断普及和发展,茶文化的价值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关注,基于这一背景,茶叶的生产也到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当大众的饮茶需求不断增加,增加茶叶产量是茶农在种植期间重点关注的问题。茶农为了产量的增加,会盲目使用化肥和农药,缩短茶叶的生长周期,造成茶叶成品中存在化学残留物质的情况,降低了茶叶的品质,违背了生态理念中的绿色健康理念。因此,在现阶段的茶叶种植管理中,需要认识到质量重要还是产量重要。茶叶产业并没有进行集中化管理,茶农对茶叶种植并没有升级到科学发展的阶段,这将是现阶段茶叶产业科学管理需要面临的严峻考验。
3 科学进行茶叶种植管理的要求
茶叶种植的实际过程中能发现,我们对茶叶的了解不断成熟时,就能发现茶叶与生态环境间不仅存在正向作用,也存在着一定的反向作用,也就是说茶叶的种植活动与其所在生态环境是互相影响的。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入了解生态理念的实践对茶叶管理的影响价值,就会影响到茶叶种植管理活动本身。从茶叶种植的现状来看,茶叶产业要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就必然要走上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的道路,从根本上解决茶叶品质低的现状。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遵循生态理念的基本内容,了解茶叶种植所处的生态环境,利用科学技术让茶叶更适应当前的生存环境。幼苗茶树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温度,对土壤的湿度也有具体的要求,都需要在科学栽培与管理的过程中,进行详细计划,保证茶叶的产量与质量都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其次,利用科学技术,有效改良茶树的品种,以当前大众的饮茶需求为基础,积极培育市场需要量较大的茶树品种,用更加科学的采摘与存储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茶叶的品质,奠定茶叶在饮品中的重要地位;第三个要求是重要产业理念的正确诠释,在茶叶种植过程中积极践行“绿色、生态”等无公害的系列要求,通过对产业品质的提升,实现茶叶品质提升的终极目标。
4 基于生态理念的基本内涵,提高茶叶种植与管理技术的具体策略
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上三大饮品,可见茶叶在世界范围内需求量的变化。我国是茶叶种植大国,也是茶叶需求大国,为了满足大众对茶叶的差异化需求,科学栽培与管理茶树是茶叶产业必经之路,在茶树的种植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实现产量、质量的双品质提升。茶叶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饮品,更是国家文化更迭的重要见证者,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历史相辅相成的一种理念认知,其与生态理念的绿色内涵不谋而合。下面将对科学开展茶叶种植与管理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4.1 科学栽培茶树
首先,对茶树所生长的茶园环境进行优化,以生态建设为目标,选择阶梯式、集约化的茶园,形成可观赏性较高的茶山园区。茶树品质的提升,对茶园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例如以PH值为4.5-6.5之间的酸性的土壤条件为主,土壤的质地以砂壤为主,因为酸性的土壤中含有一定的铝元素,满足茶树对铝元素的需求。茶树对钙的需求量不大,防止土壤钙化对茶树造成不良影响。茶树的水源管理要更加科学,因为茶树喜水又恶水,水量的把控是提高茶树成活率的重要方式。茶园尽量原则在水源边上,便于浇水,土壤的湿度保持在70%-90%之间,加大土壤厚度,便于茶树生长;在集中化管理过程中,茶园的科学性规划就显得更加重要了,首先是茶园内部的道路要便于工作人员施肥和管理,排水系统的规划关系着土壤的湿度,尽量选择开阔便于管理的位置;茶园土壤的肥力需要肥料的加持,既不能过肥也不能过贫,在茶园本身土壤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无公害的化学肥料,控制好肥料的用量,在茶树种植过程中,不破坏茶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茶树在生长过程中更喜欢漫射光,因此在茶园规划中,要适当栽培一些遮阴树,避免过多的直射光给茶树造成不良影响。总之,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我们对茶叶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也在不断摸索创造更科学的茶园环境。
4.2 科学进行良种茶树的繁育
良种繁育是提高茶树产量,选择优良茶树品种的重要方式。现阶段的茶树品种较多,其中无性系的品种更受关注。茶树的繁育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首先是选择优良的品种,确定茶树培育时间,选择水电交通都较为便捷的苗圃,苗圃的地势背风,以红土或黄土为佳。选定苗圃后要对苗圃进行整理,平衡坡度,除去杂草碎石等物。若苗圃是山地区域,则需要增加防洪沟,若是田坝区域,则需要增加排水沟,每个苗床的长度以1.2m为佳,每个苗床间隔的沟宽度以60cm为佳。培育的营养土可采用山基土或者熟土,土与肥料的比例以茶树品种的实际需求为主,不可过肥。茶树培育时要做好茶园的遮阴工作,创设一个绿色生态的培育环境。
4.3 科学管理茶树
茶树的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防虫治病、修剪培育,到最后的采摘加工环节,一系列活动都需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是病虫害的防止,利用科学技术有效监控茶树的生长过程,发现茶树有病虫害时,第一时间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处理,需要把握好农药的使用量,避免茶叶上出现过多的农药残留,确保生态理念融入在茶树生长与加工的各个环节中,实现真正的生态品质管理;茶叶采摘与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传统的茶农容易以个人经验为基础,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私自进行茶叶的制作流程,违背茶叶集约化管理理念。因此,在进行茶叶种植管理时,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举办茶叶技术宣讲大会,让茶农认识到更多先进的产品与先进的技术。在每一个技术交流大会中,给当地茶农带去更对新颖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改变茶农传统的管理观念,推动茶树管理的科学发展。还可通过走访交流的形式,带领茶农去外地茶园观摩学习,了解先进的栽培技术与管理方式,避免个人经验主义给茶叶生产造成不良的影响;最后,茶园的管理需要定期开展,例如,每年进行2-3次的浅耕,达到除草培土的目的。每年7月份左右进行一次中耕,让茶园土壤更加疏松。每年11月前需要进行一次深耕,将茶园的枯叶作为基肥翻入土壤中,为来年茶树的生产奠定更好的生存条件。与耕地相似的管理是施肥,需要定时定量开展。在整个管理流程中需要注意茶树的修剪工作,新种植的茶园需要进行三次定型修剪工作,不同生长周期选择不同的修剪方式。
在智能技术的引导下,茶叶产业的种植与管理技术也逐渐智能化,为提高茶叶的生产量与品质奠定了基础。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下,茶叶生产的绿色健康理念也逐渐深入,形成了符合国民茶叶饮品需求的健康生态机制。在系统的栽培种植中,加大茶叶种植繁育的科学力度,规范茶叶园区机械设置,定期开展茶园管理工作,在技术与管理的相互融合与促进下,进一步提高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虽然目前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建设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但在未来的茶叶种植管理中,通过进一步挖掘社会大众的饮茶诉求,以生态理念的基本内涵为指导路线,茶叶产业一定会走上高速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