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西地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对策

2021-12-08张红萍张宏彦

甘肃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河西制种基地

张红萍,张宏彦

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被甘肃省委、省政府确立为甘肃省农业“六大行动”之一的玉米制种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河西地区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来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出现了萎缩。如何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使玉米制种优势产业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助力河西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1]

一、河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

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甘肃河西地区,耕地集中,农田平坦,土质疏松,土地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机械耕作条件好,祁连山冰川融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具有大面积栽培玉米得天独厚的土壤和灌溉条件,有利于实行玉米制种产业集约化生产。同时充足的光照,丰富的热量,干燥的气候,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特别适合高质量农作物的生产及多种农作物的种子繁育,尤其适宜杂交玉米种子的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河西地区成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优势区域,成为全国玉米种子生产最理想的制种基地和最大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制种面积达到25万hm2,约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的60%以上,产种量占到全国玉米用种量的60%左右,河西玉米制种产业的优势、地位及对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具有不可替代性。[2]

二、河西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种企业综合实力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

目前河西玉米制种企业虽然较多,但大部分经济实力弱,经营规模小,生产加工条件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缺少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对市场的整合,与种子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制种企业研发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河西玉米制种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基本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但大多数制种企业主要是为省外企业代繁代育,自身科技实力不强,品种研发能力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制种利润空间小,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长期连作危害日益加剧,制种效益下降

虽然玉米相对耐连作,但大面积无序化的玉米制种造成的长期连作,导致土壤理化性状恶化,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土壤养分严重失衡,病虫危害日益加剧,使种子产量和质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玉米制种的经济效益。

(四)制种品种多而杂乱,种子质量下降

河西优势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制种条件,成为省内外甚至国内外多个玉米品种争抢的制种基地,再加上制种基地缺乏统一规划,划片管理,制种基地相互交叉,繁育品种多而混杂,隔离条件达不到要求,导致种子纯度降低,种子质量下降,影响了种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企业人才资源匮乏,技术力量弱

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和农业从业者的偏见和误解,加之农业从业者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艰苦,致使部分高等院校农业类专业招生下滑,有限的农业专业毕业生又不愿到农业企业从事大田制种,致使玉米制种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制种关键技术环节对农民的指导不够,监管不力,玉米制种的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落不到实处,影响了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3]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河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

为充分挖掘和发挥河西地区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优势,有效解决目前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破解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难题,进一步规范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4]

(一)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玉米制种产业品牌

外引内联,资源整合,政策引导,统筹管理。规范玉米制种企业管理,建立制种企业准入退出机制,提高玉米制种企业准入门槛,拔高玉米制种企业层次标准,严格制种企业入驻审批程序,强化制种企业的实体化运作;同时在政策引导下,加强一些小型的代繁代育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技术、资金、基地及设施设备等资源,壮大自身综合实力,积极培育当地具有带动效应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玉米制种区域品牌。

(二)培育自主繁育品种,提升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对于自身科技实力不强、技术人员不足的制种企业,要强化与省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教科研创一体化基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提升玉米制种利润空间;同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合作培养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人员的保障和智力支撑。[5]

(三)强化制种生产标准化,提升种子繁育质量

推进种业标准化生产,机制上要将制种效益与企业、基地、农户三方利益统一,建立利益共同体,落实种子生产、加工、销售环节的责任,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生产上种子管理部门要按照“集中连片、一村一品”的原则,推行种子生产基地认定制度,对种子生产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保持生产基地的相对稳定,防止基地相互交叉;同时制种企业要根据自然条件和品种特性,完善玉米制种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用标准化的生产规程规范农户的制种行为,以科学有序的生产过程统一性确保玉米制种的质量效益。

(四)规范生产经营管理,推进制种产业的法治化

依法制种,强化种子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管理秩序,为种子繁育标准化创造良好法治环境。种子管理部门要根据省上制定的种子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围绕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按照法治化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品种引进、市场准入、基地落实、种子质量、市场经营等方面的依法管理,加大《种子法》执法力度,整顿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保障企业与农户制种利益,促进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建立制种基地轮作机制

河西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加大玉米制种连作障碍土壤的生态修复,积极争取将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纳入全国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范围,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展地力配肥和土壤养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推进水肥一体化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危害,解决连作带来的种子质量和产量下降的突出问题,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确保玉米制种产业的持续发展。

(六)制定专项扶持政策,确保玉米制种健康发展

鉴于当前玉米制种企业和农户制种效益下滑、规模萎缩的现实,政府部门要正视优势特色产业培育难、发展慢、成效好的实际,研究出台优势产业扶持政策,设立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专项资金和玉米制种专项补贴,制定农业院校毕业生在制种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防止产业规模萎缩、技术力量不足、制种效益下滑,确保河西玉米制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河西制种基地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FM系法”破解杂交水稻机械化高效制种难题
加快第九师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思考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推出 三大举措力促国家级制种基地升级
最后的铁血军团:盛唐已去,河西仍在
论唐代河西地区“同城”的边防地位
河西行(组诗)
62团玉米制种超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