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融合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2021-12-08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四五”时期,全省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要紧紧围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聚焦关系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问题,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高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整体实力、行业竞争力,努力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全面开创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加快推进“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积极构建“一核、一带、两廊、三区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构建“三级旅游枢纽、5+8 旅游集群、省市级主要廊道、13 条重点旅游交通链接、25 个必到必游重要节点”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同时,提升文旅产业发展集中度,加快文旅产业项目建设,壮大文旅经济总体规模,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一是培育优质多元市场主体。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创新生产经营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健康发展,培育优质多元市场主体。坚持文化企业孵化培育与文化产业集群打造相结合,以完善产业链为基础,以提升价值链为牵动,以构建生态链为指向,建立“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库,构建“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三级培育体系,推动中小文化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与大企业协作配套发展的道路。规范和加强文化产业统计工作,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小微文化企业“升规入统”。二是建设高质量文化产业园区。孵化创建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管理规范、环境优美、两效俱佳的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以国家级文化类产业园区为龙头、以省级文化产业园区为骨干、以市(地)级文化产业园区为支撑的全省文化产业园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院校和黑龙江省文化类高科技企业优势,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龙腾文化艺术区,打造时尚艺术聚落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伊春乌伊岭北红玛瑙玉石文化产业园、黑龙江省亿达工艺品产业园区、依安龙瓷文化产业园,壮大龙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依据区位条件、文化资源、产业优势,孵化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或聚集区。三是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以内容监管为重点、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文化市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优化文化营商环境,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支持文创产品、演出娱乐、动漫游戏等市场发展,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丰富多层次的文化产品市场。加强土地、资本、人才、技术、信息、产权等文化要素市场建设,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以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合作。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文化市场行政审批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完善文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制度。四是加强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建设。重点建设哈尔滨一级旅游枢纽城市,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7个二级旅游枢纽城市,双鸭山、鹤岗、加格达奇3个三级旅游枢纽城市;大力发展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亚布力—牡丹江、伊春、三江5个综合旅游集群,黑河跨境商贸旅游、五大连池地质生态康养、漠河极地生态旅游、抚远东极文化旅游、镜泊湖生态文化旅游、绥芬河—东宁边境商贸文化旅游、兴凯湖湖泊度假、虎林—饶河界江民俗文化旅游8个主题旅游集群;建设“醉美331边防路”自驾、冰雪景观、乌苏里江慢游观光、五大连池—伊春山地探险、东部湿地与现代农业、中东铁路文化遗产、黄金古驿路旅游廊道;改善哈伊、哈五、哈亚、哈佳、亚牡、牡绥、牡鸡、鸡兴、兴抚、抚双、鹤伊、黑五、漠五13 条重点旅游交通链接;重点打造太阳岛、东北虎林园、伏尔加庄园、扎龙生态旅游区、亚布力、中国雪乡等25个“必到必游”重要旅游节点。五是加强全省旅游产品供给。优先发展冰雪旅游、生态旅游、户外运动三大全谱系旅游产品,打造中国首个全谱系冰雪旅游目的地,发展以户外休闲、自然游憩、科普探险为特色的6 大类、20 个亚类全谱系生态旅游产品,发展国际水平的陆地、水域和空中3 大空间、4 大类型、60 个子类的全谱系户外运动体验旅游产品。重点培育自驾旅游、康养旅游两大新兴旅游产品,打造中国最佳全域自驾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北方中医药养生、矿泉疗养、森林康养旅游目的地。此外,优化提升乡村旅游、文化遗产旅游、边境旅游。六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地理、气候和环境因素,将旅游基础建设作为省市协调融合发展,满足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在内的各类游客群体需求,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提升复游率的重要手段,优先提升冰雪旅游、户外运动、生态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智慧旅游水平,打造主客共享的旅游发展环境,强化旅游景区的氛围感,提升城乡涉旅基础设施的有效管理水平,积极回应区位条件、场地环境、旅游景点的特征,避免设计同质化、低水准建设。
二、积极开展对外宣传推广和文旅交流合作
继续牢固树立大宣传理念,注重借势借力,整合宣传资源,以多角度、全方位、高密度宣传推介为重点,持续叫响“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旅游品牌。一是持续举办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严格按照省委“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提升一个大会承办地”的部署要求,细化工作举措,精心组织实施,加强软硬件建设,确保每年都举办一届高质量高标准的旅发大会。积极谋划和推动牡丹江市、大庆市等地文化和旅游项目,为办好年度旅发大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和县举办本地旅发大会,推动区域文化和旅游业实现快速发展。二是开展区域特色文旅节庆活动。未来五年要深入实施“周末游龙江”活动,加大省内及周边旅游市场的开发推广力度,推出系列优惠政策,营造浓厚旅游氛围。依托资源特色和区域特色,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围绕体育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策划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进一步完善“哈夏”音乐会、冰雪节、啤酒节、丰收节、冬捕节、时装节等特色文化和旅游节庆活动举办模式,扩大规模、提升层次、丰富内容,努力打造叫得响的节庆活动品牌。三是组织文旅宣传推广营销活动。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政企联合、专业分工、市场运作”的立体化营销体系,继续围绕目标市场和主要客源地开展精准营销、靶向营销,提升营销推广实效。加强与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打响龙江旅游品牌。强化与新媒体和OTA合作,整合利用各类传播平台,创新开展直播+短视频+话题+攻略等联动营销,有效增加宣传推介覆盖面。四是开展以对俄为重点的对外文旅交流。把沿边城市全部纳入对俄文旅交流走廊建设,办好每年一届的中俄文化大集,依托中俄文化大集平台,建设沿边城市对俄文旅交流走廊,推进中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深入发展,打造黑龙江对外文旅交流新名片。深化对俄文化和旅游合作,释放全省沿边市县对俄合作潜力及优势,指导沿边市县建设沿边城市对俄文化旅游交流走廊,开展各具特色的对俄文化与旅游交流活动。结合绥东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黑河、绥芬河、东宁跨境经济合作试验区建设,推进沿黑龙江、乌苏里江旅游产业带建设,指导黑河、绥芬河—东宁、抚远等5 个边境旅游试验区创建,争取逐步纳入国家边境旅游试验区试点。积极推进年度部省合作项目,选派艺术团积极参与“部省合作”“欢乐春节”等文旅部品牌活动,讲好龙江故事,传播龙江声音。
三、切实加强文旅市场监督管理
继续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服务引导,双向发力,协同推进,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为重点,着力解决影响广大游客旅游体验的突出问题,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一是继续优化文旅市场发展环境。推行以“证照分离”为重点的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提升文旅行业审批服务效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办事不求人”长效化机制化常态化。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敢于直面文旅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推进文旅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完善智慧旅游平台功能,积极应用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三台”对接、智慧监管。持续推进上网服务和文化娱乐行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百大项目”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做好全省“百大项目”涉及文物审批工作。二是全面提升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深入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持续开展A级景区、度假区复核检查和滑雪场质量等级评定工作,用“有进有出”的方式倒逼景区服务“有质有量”。严格实施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加强对旅游住宿新业态的引导和管理,出台旅游民宿地方标准和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旅行社、导游、星级饭店管理制度,着力整治旅行社服务不规范、不透明、不诚信等重点问题,下大力气解决导游和领队服务意识不强、专业技能不高、职业素养不足、执业保障不够等问题。加强网络直播平台、网络红人培养机构与旅游企业的交流合作,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三是切实加强文旅市场综合执法。持续开展“利剑行动”,加大营业性演出、网络文化、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不合理低价游、边境游等专项整治力度,充分运用“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制度,加快构建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新型文旅市场监管机制。用好旅游诚信基金,完善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坚决推行“先行赔付”制度,让外地游客愿来龙江、省内游客乐游龙江。继续推广“体检式”暗访评估、“机动式”联合执法等好做法,督导各地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形成上下一致的文旅市场高压监管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