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个维度理解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内涵

2021-12-08巩茹敏

奋斗 2021年2期
关键词:初心现代化科技

巩茹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梳理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作出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体现出观时代大势、谋全局发展的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对于如何深入理解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内涵,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聚焦、阐释与分析。

一是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首先,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呼唤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全球大疫情之中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亟须创新。创新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阿喀琉斯之踵”,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持久动力。其次,创新的内涵在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具体而言,从制度层面,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从国家层面,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从企业层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从人才层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再次,创新的着力点、落脚点在于加强基础研究。通过基础研究牵引、提升各级各类创新,特别是通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等举措,取得创新领域的实质性突破。

二是彰显“人民至上”的情怀与初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人民”一词出现了23次,成为贯穿其中的核心词汇。首先,“人民至上”的情怀与初心,符合党的奋斗历程、性质宗旨的历史逻辑。回首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中国共产党历经苦难、筚路蓝缕,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无论面临多大的挑战和压力,付出多大的牺牲和代价,我们党这一根本立场始终不渝、从未动摇。其次,“人民至上”的情怀与初心,遵循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逻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要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6 个主要目标、完成12项重点任务、达成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9个远景目标,仍然要相信人民、发动人民、依靠人民。既要发自内心、毫无保留地尊崇人民的智慧,相信人民蕴藏着浩瀚的创造力和磅礴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千方百计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汇聚同心同德、奋勇前行的洪荒伟力。再次,“人民至上”的情怀与初心,契合了践行服务人民的现实逻辑。“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口号,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人民收入水平”,等等。这与党一以贯之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担当作为,永葆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是将服务人民、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的生动体现。

三是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首先,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所在。党的领导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 个显著优势中居于首位,肩负统领和中枢作用。回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征程,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未来,仍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核心作用。其次,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更好地促进治理效能的转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最终需要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去执行、推进和落实。如何转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治理观念和思维方式,如何培育他们的多维素养和过硬本领,如何提升他们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是提高制度执行、促进治理效能转化的关键所在。再次,坚持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将是长期动态的过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其中,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制度的成熟不是一劳永逸、一步到位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积淀、逐渐完善的发展变化过程。未来,只有做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才能在实践探索中加快建立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

猜你喜欢

初心现代化科技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