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保护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2021-12-08泊头市农业农村局武亚明

河北农机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赤眼蜂消杀植物保护

泊头市农业农村局 武亚明

前言

在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中需要综合多种技术手段,其中不仅包括物理、化学防治手段,而且应综合生物手段和生态防治等措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科学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可显著提升病虫害防治成效,降低农业管理成本,对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文明有积极意义,且能促进绿色农产品产出,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在该技术应用中,应对技术有全面的了解,明确技术特点和应用要点,提高应用成效。

1 植物保护技术应用要点

1.1 生物引诱技术

当前生物引诱技术在农业管理中应用主要为三诱技术,即以光诱、色诱和性诱为主的生物诱杀手段。所谓光诱,即利用许多生物的趋光性,对其进行吸引、诱捕和消杀。频振式杀虫灯可发出特殊光波,此种光波对特定害虫具有强烈吸引力。将设备布设在农田中,可在夜间大规模吸引害虫,害虫被吸引聚集在该区域后,方便农户消杀。此种手段为物理手段,对生态环境无显著危害性,无明显污染性。大量应用实验表明,采用此种消杀手段可促进地老虎、斜纹夜蛾大量死亡,对甜菜夜蛾、吸果夜蛾等也可进行高质量诱杀。频振式杀虫灯适合在高温季节使用,以夏季应用为主。相关文献显示,一台频振式杀虫灯一夜之间可诱杀上述害虫超过700 只。使用频振式杀虫灯不仅能高效率杀虫,而且影响范围较广,对生态农业经营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频振式杀虫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喷洒农药杀虫的必要性,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释放了人力,减轻了种植者的劳动强度。与此同时,常规农药尤其是化学药剂对人体通常存在毒害性,对牲畜、禽类等动物也较易产生毒害影响,安全性较低,而频振式杀虫灯对人畜健康不构成威胁,应用价值较高。此外,长期使用药物会使病虫害产生耐药性,降低药物有效性,农药也会对农作物品质造成一定影响。使用光诱手段对农产品无显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药残留问题,对植物具有保护作用,并且不会造成耐药性隐患,长期效益较好。

许多害虫对特殊色彩具有趋向性,利用此种特性人为干预进行色诱导,可对病虫害进行针对性消杀。生物研究显示,害虫在色彩敏感性方面具有不同特点。以斑潜蝇与桃蚜为例,这两种生物偏好黄色,黄曲条跳甲明显趋向于白色、黄色,蓟马通常偏好蓝色,而小菜蛾成虫则较易被绿色吸引。总结害虫对色彩的不同趋向性,制作粘虫板等诱捕装置,可对相关害虫进行有效诱捕,其是科学的害虫诱捕手段。植物保护技术研究显示,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奇妙的生态联系,进而形成不同的吸引或竞争关系。植物通过颜色、形态和气味等吸引其他生物,依靠其他生物传播花粉、种子或驱除病虫害,害虫等生物在长久的进化中也通过对色彩、气味等识别目标营养源。利用此种生物特性,设计针对性的吸引方案,可高效率诱杀害虫和吸引、饲育益虫。

1.1.2 排除标准 (1)同时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无法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3)合并精神疾病、心理障碍等其他因素影响而无法进行正常沟通的患者[4]。

性诱是利用害虫繁育本能,对特定害虫进行性特征模拟,通过气味等对害虫进行诱捕,或者对害虫繁育过程进行破坏,抑制其繁殖,逐步缩减害虫后代数量,通过缩小害虫基数的方法进行消杀。此种技术通常采用生物制剂的方式应用,科学家研制害虫性诱剂后,对部分害虫进行物理除虫。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是对害虫后代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应用成本较低,对人力有要求较高,可以有效除虫。

1.2 生物菌抑制

在采用植物保护技术促进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不仅应积极发展相关技术,加强生物手段与物理手段应用,减少化学手段应用,科学降低农药需求量,而且应强化技术宣传与推广,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宣传和技术应用指导等方法使农民认识到植物保护技术的实用性,使相关技术研发单位、推广企业等认识到该类技术的经济效益,促进多方协作、全面助力,共同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通过积极宣传,可显著提升农民绿色重视意识,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

在已往的用户操作软件设计中,选择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10为编程环境,采用基于MFC平台的开发方式[9-10]。在实际设计和使用中发现如下问题:

以A 省为例。该省自2018 年开始逐步推广生态农业理念,积极应用植物保护技术治理农业病虫害。统计2018~2020 年三年间不同防治的手段覆盖面积,可见显著变化(见表1)。

1.3 天敌类生物投放

在诱捕、消杀害虫之外,也可采用物理手段隔离害虫。采用拉丝织造工艺将聚乙烯原料制作成防虫网,在农田中使用可对害虫起到隔离作用。此种防虫网具有优越的抗压能力,在阳光暴晒下不易老化,也不易被环境腐蚀,主要应用于蔬菜类农田。使用该类防护网,可隔绝外来害虫。防护网材料对土地并无明显的污染性,通过防护网使用也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作物品质。相关研究显示,使用该防护网后,小菜蛾、青虫以及棉铃虫等虫害显著减少。

1.4 物理隔离技术

部分生物在同一生态空间生存形成竞争关系,通过人工干预对生态环境进行维稳,可促进虫害防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种植叶菜类农作物时,可在田间培育放养异色瓢虫、赤眼蜂等,抑制相关病虫害。赤眼蜂可将部分害虫卵作为寄生体,部分鳞翅目害虫可被其消杀,例如斜纹夜蛾、棉铃虫以及地老虎。被赤眼蜂寄生的虫卵成为赤眼蜂养料,因此被杀死和吸收,以抑制上述害虫繁殖。在植物保护技术中,赤眼蜂属于发展比较成熟的生物防治技术,农户可将赤眼蜂大量投放至农田中,实现有效生物防治。赤眼蜂对自然环境和农作物无危害性,在现代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应用较为广泛。赤眼蜂蜂卵被专业制作成卵卡,在气候气温适宜时发放,农户领取赤眼蜂卵卡后,只需将其在农作物新叶附近悬挂,赤眼蜂卵即可自行孵化,在田间执行害虫消杀使命(见图1)。部分农田需要投放捕食螨,该生物是红蜘蛛的天敌,对锈壁虱也有防治作用。捕食螨是有益螨,具有杂食性特点,其食物类型是一些有害植物叶螨。异色瓢虫是多食性益虫,可有效捕食鳞翅目害虫、蚧壳虫、蚜虫以及叶螨、粉虱等[1]。

2 植物保护技术深化推广策略

2.1 积极宣传技术优越性

农作物生存空间是独特的生态空间,其中部分生物相生相克,构成区域性生态循环关系。从区域生态环境中识别出对农作物无危害性或者危害性较低,但是可以有效克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生物,为这些区域性有益生物提供更优越的生长环境,增强其生长活性,促使其消杀病虫害或者与病虫害形成竞争关系,对农作物生态化生长有积极意义,可因此减少化学药物需求量,促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一致。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自身会代谢生成一些产物。以阿维菌素为例,该产物产生于农作物,同时其天然对部分病虫害具有抵御作用。此种物质可对斑潜蝇、菜青虫以及小菜虫等产生危害,而颗粒体病毒以及核型多角体病毒可预防和消杀棉铃虫与菜青虫等农业害虫。在防治部分蔬菜病虫害时,可使用苏云金杆菌制剂。在农田管理中,新植霉素与链霉素也有专业农药制剂,可应用于多样化细菌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上述技术均为现代科技研发的对农业生态环境无显著危害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综合分析,目前智能楼宇的感知、传输和记忆能力已经相对完善,但若达到建筑运行的自我推理、判断和决策的智能化目标,需要对当前智能楼宇系统的集成模式进行改进。针对上述行业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架构,为楼宇智能化系统的融合管理与互联互通提供解决方案。

①经常检查。经常对建筑物各部位、设施和管理范围内的河道、堤防和水流形态等进行检查。经常检查周期每月不少于一次。且当水闸处于泄水运行状态或遭受不利因素影响时,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应该多加强检查、观察。

从该表中数据变化可知,化学防治仍然是该省农业病虫害主要防治手段,但受宣传力度增强和植物保护技术成熟的影响,物理防治手段与生物防治手段覆盖面积显著提升,而化学防治应用面积持续降低。在2018 年,该省化学防治面积是35.13km2,物理防治面积为0.66km2,生物防治面积为2.23km2。至2019 年,化学、物理、生物防治面积分别为34.91km2、0.87km2、2.65km2。在2020 年,防治手段发生显著变化,生物防治覆盖面扩大至5.26km2,物理防治覆盖面增长为2.97km2,化学防治覆盖面缩减至30.24km2。从数据变化可知,技术宣传和推广政策对增强植物保护技术应用有显著推动作用。化学防治手段的减少对构建绿色农业生态有积极意义,是生态农业建设的必经之路。在未来,应持续发展和推广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加强在农业管理中植物保护技术的科学应用,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建设[3]。

2.2 数据库创建和应用

大数据技术是现代全行业应用广泛的技术,在植物保护技术中也可发挥其价值。在生态农业管理和发展中,应积极创建农业数据库,全面收集存储农作物生长信息,对农业病虫害防治绿色技术进行及时更新,加强植物保护技术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了解区域农业病虫害发展趋势,学习和应用已经成熟的应对方案,深入研究仍处于发展中的植物保护技术,促进技术持续化发展升级。通过农业数据库,可了解植物特性与病虫害生存习性,结合气候变化信息适时采取防治措施,预见性管理病虫害,加强农业病虫害预防。

2.3 因地制宜地进行技术应用

植物保护技术在实际管理中应用,应具体分析农作物特点和农田生态环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匹配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技术方法。在技术研究和推广之前,首先应深入、全面分析区域性问题,深挖病虫害根源,制定对症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在选择防治手段时,应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必须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尽量选择对生态危害性低的生物手段。在当前技术水平下,部分生物手段虽然成效显著,但应用成本较高,应深入研究,力求降低成本,增强实用性。物理手段相对而言成本较低,但影响范围通常有限,对应用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在未来研究中应提升手段的丰富性,促进多元化技术的应用[4]。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建设生态农业过程中,植物保护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生物病虫害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有效降低化学药剂使用量,将传统农业管理模式逐步转变为生态管理模式,促进对生态农业有益、对环境无显著危害性的技术应用,可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缓解农民农田管理压力,提高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猜你喜欢

赤眼蜂消杀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赤眼蜂品系对玉米螟卵的寄生潜能分析
5种赤眼蜂品系对米蛾卵和梨小食心虫卵的选择偏好研究
赤眼蜂对土沉香黄野螟的防治效果
校园消杀 迎接开学
“蜘蛛侠”
执行消杀任务的无人机
开学在即 武汉消防员开展校园消杀作业
浅谈植物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