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沂蒙山中华蜜蜂,调动蒙阴养蜂业者积极性
2021-12-08刘建军李运喜
刘建军,李运喜
(蒙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蒙阴 276200)
沂蒙山中华蜜蜂属我国北方型中华蜜蜂,是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随着我国对中华蜜蜂保护的重视,在蒙阴县探索、形成了1 种中华蜜蜂沟峪型的保护模式[1],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中华蜜蜂保护的养殖从业者学历低、年龄大,老龄化现象比较突出。本文就上述话题浅谈一下。
1 现状
蒙阴县2018年成功建成沂蒙山中华蜜蜂(北方型)保护区,探索形成了中华蜜蜂沟峪型保护新模式,在岱崮镇东上峪、野店镇大石头、垛庄镇椿树沟、豆角峪等地建立了中华蜜蜂沟峪型保种先行先试点,2019 年,成功申办“520 世界蜜蜂日”主题纪念活动。现有中华蜜蜂1.5 万群,养殖中华蜜蜂的蜂农超过500 人,专业蜜蜂授粉户约20 户,蜂业合作社38 个,市级养蜂协会1 家,县级养蜂协会2家,中华蜜蜂保种场2 家[1]。
蒙阴县中华蜜蜂保护的养殖从业者学历低、年龄大[3]:平均年龄54.45 岁,存在老龄化现象;高中以下学历人数占总人数97.04%,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96%;50 岁以上人数占总人数的67.3%,40 岁以下人数占总人数的13.35%。
2 举措
2.1 抢抓机遇,调动整村养殖积极性
2014 年《舌尖上的中国》 让蒙阴县椿树沟一夜成名。蒙阴县抢抓机遇,利用椿树沟区位优势、明星效应和沂蒙山中华蜜蜂养殖传统,率先在垛庄镇椿树沟村探索沂蒙山中华蜜蜂沟峪型保护先行试点,并以发放中华蜜蜂标准蜂箱、优良蜂王等实物的方式,鼓励村民从事中华蜜蜂养殖,推广中华蜜蜂保护土法养殖技术,成立中华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村内存养中华蜜蜂超过200 群,从业人员10人以上,带动经济效益约20 万元。
2.2 借力扶贫,调动本土人才积极性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踏入“快车道”,蒙阴县在发展中华蜜蜂产业扶贫的同时,利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项目,在岱崮镇东上峪村探索遴选村内致富带头人,发挥致富能人号召力,在村内现身说法,发展中华蜜蜂扶贫产业,扩大沂蒙山中华蜜蜂散养规模,复苏沂蒙山中华蜜蜂地方生物学特性,调动村内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积极性。目前,村内存养中华蜜蜂600 群以上,从业人员30 人,其中年轻从业人员4 人,带动经济效益超过45 万元。
2.3 放大效应,调动专业人才积极性
蒙阴县在接力乡村振兴战略点选派第一书记及乡村服务队建设中,侧重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需求,着力选配有学历、有知识、有能力青年人才到蜂农最需要地方干事创业。在野店镇大石头村探索第一书记从事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事业,鼓励有中华蜜蜂养殖基础的蜂农扩大养殖规模,以蜂箱实物补助的形式,奖励蜂农从事中华蜜蜂养殖保护;鼓励身残志坚人员加入中华蜜蜂销售行业,利用电商、直播和新闻媒体扩大保护效应,带动当地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青年等群体加入蜜蜂产业队伍,化解蜜蜂养殖从业者学历低、老龄化、知识素养不高等问题。目前,村内存养沂蒙山中华蜜蜂超过400 群,从业人员超过20 人,带动经济效益38 万元以上。
3 建议
3.1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创业
细化落实山东省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将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与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选派工作相结合,在职位晋升、职称评定给予倾斜。在职称聘任中,侧重专业技术人员在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工作实效,注重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从业人员的带动效应和实际效果,调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专长,夯实养蜂从业人员供给侧结构调整。
3.2 强化本土技术能人考核
结合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突出培养本土人才,促进养蜂从业者知识更新,注重效能考核,着力在蜜蜂产业项目申报实施上突出培训技能考核,发挥项目引导作用,着重遴选带动作用强、村内威望高的技能人才,发挥号召力,现身说法,带动更多人员加入沂蒙山中华蜜蜂保护事业。
3.3 强化智能化养殖设施供给
结合年轻人的互联网需求,夯实蜜源聚集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蜜蜂产业智能化养殖设施,突出传统蜜蜂养殖和现代化、信息化产业相结合,改善蜜蜂养殖从业者生产生活条件,强化养殖从业者获得感、幸福感,带动青年人才投身蜜蜂养殖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