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对策
2021-12-08李云彬
李云彬
(文山市卧龙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文山 663000)
文山州烤烟每年仅病虫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年烟叶产值的8%~10%,根据烟草生产的特点,提出了系统控制烟草有害生物的理念,以期对烟草有害生物有效控制,对文山烟草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烟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防治各行其是
全州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在有害生物防治上各行其是,没有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联动、各负其责、属地管理的烟草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有害生物防治处于无序状态。
(二)未建立烟草生态系统信息库
未建立文山烟草生态系统信息库,无法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以及整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定量考察研究对象,以达到最佳的决策。
(三)测报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效果欠佳
测报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不系统、不深入,应用效果欠佳。特别是重大病虫害(如黑胫病、赤星病、青枯病、烟草根结线虫病、烟草野火病、病毒病、烟蚜等)的测报综合防治,科学性和指导性不强,需持续研究,提高测报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效果。
(四)忽视农业防治
部分烟农由于在种烟过程中偷懒,忽视了卫生栽培和精耕细作的重要性,在农事操作中未及时将田间病叶、脚叶、病株残体、烟花、烟杈等带出田外,田间杂草清除不及时,培土、清除脚叶、打顶等操作未做到先健株后病株,培土、除草操作粗放,伤及烟株的根系和烟茎等,导致烟田病虫为害日渐严重。
(五)滥用化学防治
部分烟区烟农和植保人员素质不够高,对农药的知识较贫乏,对综合防治的系统知识、技术系统协调性较差;部分烟农视病害如洪水,盲目用药、滥施农药,各地烤烟生产药害频繁发生,同时增加了有害生物的抗药性,既加大了投入成本,又达不到防治效果,还增加了烟叶农药残留,严重影响烟叶安全。
二、防治对策
坚持“以监测预报为基础,以综合防治为措施,以专业化统防为手段,以提高防效、降低农残为目的”,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烤烟有害生物为害,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提高烟叶产量和种烟效益。
(一)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联动、各负其责、属地管理为主的烟草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制订严密规范的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要针对一个控制单元的单一具体病害(病害系统的第一层次)或者多种病害的系统发生(病害系统的第二层次),或者一个地区(生态区、行政区等是病害系统的第三层次,也是最复杂的系统),在收集基本信息和组配相应技术的基础上,发挥公司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特别是责任人的作用(如何发挥这些责任人的作用,本身就是管理的一部分内容),使烟农或者技术的接纳者和使用者能够恰当及时地发挥技术的作用。
(二)建立有害生物控制信息系统
这个信息体系有别于一般病虫害的生物学信息,包括一个控制单元中所有的系统信息,不仅是当前的,还包括历史的;不仅是技术的,还包括行政管理和人文素质的;不仅用于有害生物的控制还将用于整个烟草的生产过程。如收集烟草生产过程中土壤状况,测定栽培前期每个农户的土地单元的pH值、速效NPK值等,明确施肥和烟田肥力变化、示范区气候、品种抗性及其他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农户所有与烟草生产有关的基本信息、技术人员、体系和管理人员、体系的状况和可能对控制有害生物产生的影响等。
(三)建立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专家服务网络
1.加强烟草病虫害发生及流行规律研究。深入研究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规律及其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机制,明确影响烟草病虫害暴发的主要因子,研究烟草生育期间病虫害流行的气象等指标,建立健全和完善烟草主要病虫害的预测模型。
2.加强高新技术在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的研究应用。探索昆虫性激素监测、昆虫雷达监测、RAPD技术、卫星和航空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在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提高病虫害测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完善烟草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一是对烟草主要病虫害进行田间数据采集和监测,建立田间监测系统。二是利用监测结果结合气候因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预测系统。三是根据各地区的网络基础,建立书面信息传递、网络传递和电视播报等不同层次的信息传递发布系统。从而形成集监测、预测和信息传递发布为一体的烟草病虫害测报体系,提高病虫害防治的针对性和及时性。
4.建立文山烟草有害生物防治专家系统。针对烟草生产的需要和用户需求,加强烟草有害生物防治专家信息系统研究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文山州烟草种植中常见病虫草害的诊断识别与防治的智能决策为核心,将常见的有害生物的知识与防治技术高度集成,建立病虫害发生防治数据库,借助信息技术和模糊推理引擎,对烟草有害生物防治知识进行积累、提炼、传播,实现信息规范化和标准化,构建交互式、智能化的烟草有害生物防治网络系统,实现有害生物的在线诊断、查询及防治指导。
(四)以生物防治为重点
生物防治无毒无害且经济有效,预防持久,虽然防治效果并没有化学防治效果那样快速、有效,但它们的防效是持久的、稳定的,对生态环境污染程度低,甚至为零,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的防治方法,因此应在生产中积极开展生物防治,主要有“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如烟蚜茧蜂)、昆虫性信息素与不育性的利用、烟草抗虫抗病性的诱导和利用、拮抗微生物和害虫致病微生物的利用、生物农药的应用”等基本途径。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减少烟田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烟叶中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更好的服务于生产卷烟的安全性,促进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1.培育抗病品种。通过加快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 筛选出适宜文山种植的新品种,建立新品种储备制度,保证随时有3~5个可替代现行主栽品种的新品种,只有选择适合文山地区种植的品种,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烟草植株出现病虫害的概率,确保文山优质烟叶可持续发展。
2.合理轮作。通过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保证土壤中的营养含量,使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通过轮作调茬,可以合理安排烟草移栽、采收时间,降低烟草在种植中出现病虫害的可能性。
3.冬耕晒垡,减少病原菌和虫口密度。利用冬季耕地闲时进行土壤的深耕晒垡,杀死越冬病菌和害虫,同时也是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有效方法。
4.落实好大田生产技术,实行抗性栽培。一是保证烟苗移栽时多带基质少伤根,提高根系活力,缩短大田还苗期。二是严格田间卫生操作,控制人为传播病毒。三是适当提前大培土,提高培土质量,培育强大的烟株根系。四是加强水分管理,保持田间雨天水能排,旱天水能补,协调土壤“固、气、液”三要素。五是全面实行下部叶适熟早采,改善中部叶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顶叶3~5片成熟后一次性采收,减少病原的垂直扩展。六是坚持搞好田间卫生并普及大田除草剂应用,消除田间杂草,控制病原循环侵染;尽量减少有损伤烟株的农事操作,减少烟株伤口,防止病从伤口侵入;充分利用好消毒池,对田间杂草、残叶、病株、烟花、烟杈等物进行集中处理,以减少病原的侵染机会。
5.科学配方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精细化施肥技术措施,平衡烟株营养,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六)以物理防治为辅助
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植物诱控、食饵诱杀、防虫网阻隔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化诱控技术。利用烟蚜对银灰色的忌避性,采用银带、银光镜驱蚜,阻碍烟蚜的飞行,从而起到避蚜防病的作用。利用烟蚜对黄色的趋附性,采用粘蚜板(上面附有特制黏合剂)集中诱杀有翅蚜虫,同时粘蚜板也可作为监测预报的工具用来研究烟蚜的发生流行规律。
(七)以化学防治为补充
加强烟草农药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农药的使用,引导并鼓励烟农购买推荐的农药品种,严禁使用禁止在烟草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化合物)。要加强对技术人员和烟农的培训,推广烟草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科学合理用药,严格掌握施药剂量、方法、次数和防治适期,注意轮换、交替用药,避免出现药害。要在烟草病虫害监测预报网络的指导下,积极推进烟草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工作,完善植保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体系。
(八)其他无公害防治措施的应用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长期与昆虫协同进化过程中抵御昆虫植食行为而产生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经抽提、加工制成植物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忌避、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物活性,对天敌影响小,在环境中易降解,即使长期作用,昆虫也不产生抗药性。植物性和人工合成的拒食剂也是解决介体昆虫传毒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对我国没有发生过的病虫害,如烟草霜霉病和烟草潜夜蛾等采取加强植物检疫的方法,杜绝病虫害传入我国。
三、总结与建议
对烟草有害生物的控制仅靠一种措施是行不通的,应该构建政府主导、烟草部门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防治体系,形成以烟草防治队伍为主导、社会化防治组织为骨干、烟农互助防治为基础的社会化防治新格局。必须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针对烟草病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和地方特点,从烟田的整个生态系统出发,以重点病虫害的规范化控制为突破口,全面普及无公害防治技术,加强虫害天敌保护、引进和繁育,推广生物、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快形成以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体系,为保护烟农种烟的积极性和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烤烟栽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