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2021-12-07陈联新陈义轩李建琴何建梅
陈联新 陈义轩 李建琴 何建梅
(1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蚕业管理站,四川宜宾 644000; 2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3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十三五”期间,宜宾市委确立了“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战略部署,蚕桑产业是宜宾市“6+3”特色农业优势产业(竹、茶、酿酒专用粮、特色水果、蚕桑、油樟、生猪、肉牛和特色水产业)[1]之一,通过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总抓手,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新机制“五新”[2]推广,融合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五良”[3]机制,使蚕桑产业基地规模、经营机制、科技水平、综合效益等跃上新台阶,为“十四五”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此,本文在介绍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成效,并分析宜宾市蚕桑产业面临严峻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十四五”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展望,供同仁参考。
1 “十三五”蚕桑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十三五”时期,宜宾市蚕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基地规模、质量效益、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2016年宜宾市被授予“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称号[4],2019年高县和珙县被授予“中国蚕桑之乡”称号[5],同年宜宾市宜宾桑蚕茧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特色优势农产品[6];《石漠化地区绿色高效蚕桑产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推广》项目获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全国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建设交流会等全国性顶级行业会议先后在宜宾市召开3次,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全国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典型范例。
1.1 基地规模持续快速拓展
“十三五”期间,乘着“东桑西移”政策持续发力的东风,发挥丘陵山区蚕桑生产适地的传统优势,地方政府及蚕桑主管部门主动谋划,积极争取中央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四川省蚕桑产业发展资金等中央和省级项目支持,宜宾市蚕桑基地规模持续快速拓展。一是规划引领布局。蚕桑产业连续10年列入宜宾市政府议事日程,作为特色产业常抓常新,先后组织制订了《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十年规划》(2014—2023年)、2015—2017年3年实施方案等。坚定蚕桑发展优势区域聚集的发展布局,2020年兴文县蚕桑基地面积6 800 hm2,新增6 667 hm2基地县1个,实现由原来的“2+3”向“3+2”(重点县产业)[即以巩固提升高县、珙县优质高效基地为核心,带动兴文县、叙州区(原宜宾县)、筠连县协调发展,形成以巩固提升高县、珙县、兴文县优质高效基地为核心,带动叙州区、筠连县协调发展]升级发展格局。二是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俱增。“十三五”期间宜宾市桑园面积、发种量、蚕茧产量实现较快增长,均实现年均增速5%左右,蚕茧产量与“十二五”末同比增长31.5%,增速高出全国同期增长13.0%的1倍以上;蚕茧价格稳定在40元/kg左右(表1)。2020年全市蚕桑基地桑园面积3.87万hm2、发种量58.18万张、蚕茧产量2.67万t,比2015年分别增长20.8%、24.3%、28.5%,蚕桑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处于全省前列。三是项目助推发展。“十三五”期间累计争取中央、省、市各级产业项目资金9 000余万元,其中中央资金为3 000余万元、省级资金为4 500万元、市级资金为1 500万元,县级整合农田水电路等资金1.6亿元,带动社会民间投资3.0亿元左右,建成每667 m2桑园年饲养蚕种2张以上的高效蚕桑基地近13 400 hm2,推进了基地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表1 2015—2020年宜宾市蚕桑生产情况
年份桑园面积/万hm2发种量/万张蚕茧产量/万t蚕茧价格/(元/kg)20153.2045.122.0334.5020163.3346.862.1238.5020173.5349.752.2546.4020183.6752.242.3547.2020193.7355.352.5245.8020203.8758.182.6735.50
数据来源于宜宾市农业农村局蚕业管理站统计年报。
1.2 联农带农产业化经营机制更加成熟
宜宾市现有8个省、市、县级蚕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省级2个、市级3个、县级3个,各级专业合作组织52家,形成了“龙头企业+专合社/共育户+蚕农”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精加工体系完备,特别是高县茧丝精深加工示范园区一期已建成投产,二期开工新建,建成后年加工精品生丝能力将达到900 t以上。“十三五”期间,宜宾市通过多项产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返乡创业者,其中不乏有教师、退伍军人和大学生,栽桑养蚕组织多样化且群体数目持续增加,典型代表有屏山东西部扶贫蚕桑产业园,翠屏区张正明、兴文县王天猛、高县正川蚕桑家庭农场[8]等。高县、珙县开办乡村振兴蚕桑产业专题培训班等累计300余次,全市累计培训新型经营主体等10万余人次。养蚕农户逐年增加,2015—2020年增加约1万户,达7.3万余户,“十三五”末同比“十二五”末增长15.9%;其中培育年收入2万~5万元的专业户21 000户、5万~10万元的职业蚕农2 050户、10万元以上的家庭农场200余家,较5年前分别增长了108.7%、163.4%、215.6%。龙头企业与养蚕大户、家庭农户采取协议订单、“返租倒包”等合作方式,对蚕农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形成了企业带动、农民参与、金融支持、政府帮助的蚕业发展“四方合作”机制。
1.3 石漠化区域蚕桑产业发展形势大好
宜宾市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兴文县、珙县等区域石漠化严重,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域有贫困村228个,占宜宾市贫困村总数的48%。针对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难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为路径,以提高蚕桑综合效益、资源利用率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系统构建了石漠化地区绿色高效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为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宜宾市兴文县《栽桑养蚕——乌蒙山石漠化地区脱贫奔康走出的“新路子”》被评为“2017年度四川十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案例”[9]。《石漠化地区绿色高效蚕桑产业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推广》成果[川农科(评价)字〔2018〕第50号]2018年通过评价鉴定,2019年获得201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成果在四川省内外推广156 947 hm2,新增利润29.40亿元、销售额123.17亿元,助推省内28个县46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蚕桑产业为乌蒙山国家贫困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产业支撑。
1.4 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宜宾市蚕桑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共获科技成果10余项,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一是率先制定并推广了区域性技术标准。2014年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宜宾市优质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川质监办函〔2014〕24号)[10],累计开展技术培训6万余人次。二是省力化养蚕集成技术推广效益显著。省力移动蚕台、方格蔟自动上蔟等推广面达95%以上,与2015年相比每张蚕种综合节本增效250元左右,每年产生的增产增收经济效益超过2 000万元。三是精品茧产量跃居全国前列。以“小蚕共育+仪评收茧”为抓手,全市集中共育面超过90%,仪评收茧率超过95%,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升。如高县2015年小蚕共育和仪评茧比率分别仅有12.7%、4.9%,至2020年分别提高到82.1%、95.1%(表2),高县是宜宾市乃至四川省的蚕桑大县,其共育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显著提高了宜宾市的科技养蚕水平[11],全市缫制5 A/6 A级生丝优质茧比率由2015年的40%提高到2020年的90%左右,带动了7.3万余户年增收3.6亿元,户均年增收5 000元左右。
表2 2015—2020年高县小蚕共育情况
年份发种量/万张共育蚕种/万张共育率/%20159.161.1712.720169.825.1952.9201710.486.6764.5201814.019.9771.2201915.1911.0072.4202016.2213.3182.1
数据来源于高县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
1.5 名优企业品牌与日俱增
“十三五”期间,宜宾市狠抓蚕桑系列产品研发,建立了“蚕茧+生丝+副产品”全产业链产品供给模式。目前已开发有优质精品蚕茧、生丝、蚕丝被、桑枝食用菌、蚕沙肥等六大类产品,注册商标23项,打造了“凯华”“乌蒙雪”“川丝”“僰人”“石海银珠”等19个省、市级名优品牌。2019年“宜宾市宜宾桑蚕茧”被认定为四川省第二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全国茧丝绸行业年度创新企业、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佳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达标企业,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获得四川省带动脱贫攻坚明星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珙县富民蚕桑专业合作社获得国家级示范社等荣誉称号,宜宾市蚕桑产业与名优企业协同发展,相得益彰。
1.6 蚕桑产业三重效益显著
一是经济效益显著。“十三五”末,宜宾市蚕桑产业综合总产值70.5亿元,其中蚕农茧款收入近10亿元。蚕桑产业作为特色产业优势地位,在珙县被列入农业主导产业第1位,在高县和兴文县被列入主导产业第2位,通过桑园立体种养、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休闲观光蚕业提升产业效益已成为宜宾丘陵山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要抓手。二是生态效益显著。桑树是在石漠化区域中经济效益最好的生态树种之一,2020年全市每667 m2桑园综合收入突破1万元的“万亩亿元”示范园区达到14个,建成“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环境美好、产村相融”的“银珠新村”37个,“桑树改造馒头山”“桑树治理石漠化”等生态高效示范带动模式成效明显。三是社会效益显著。在全省推广“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定产定标精准模式,蚕桑产业持续增收挖断穷根,已实现从“输血”向“造血”、从被动脱贫向主动致富的转变,走出了一条巩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道路。据我们调查,2016—2019年间,宜宾市以发展蚕桑产业为主实现脱贫的村有125个,占471个退出贫困村总数的27%;其中高县、珙县、兴文县建卡贫困村167个,其蚕桑专业村有93个占55.7%[12]。
2 “十四五”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蚕桑产业发展处于国内消费需求升级、“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生态建设和绿色革命的机遇期,也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经济衰退、产业发展环境受限、国际竞争压力渐增等严峻挑战。
2.1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产业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初暴发以来,目前仍在全球肆虐,此乃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疫情发展初期,就造成蚕桑二三产业生产的用工量、企业管控成本增加,并导致社会运转不畅、茧丝市场订单骤降;特别是国外企业基于风险防控等因素,出口订单减少和不可控因素增加,影响行业资金回笼,增加企业信贷成本,加剧了落后产能和弱小企业的淘汰。疫情曾一度导致茧丝价格大幅下跌,但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卓越成效后,又逐渐回升。尽管2021年以来丝价上涨带动春茧价格大幅上涨,但由于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疫情对茧丝绸行业必将产生广泛、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十四五”期间,茧丝或将回归常年区间价位,由于国际国内茧丝价格波动,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宜宾市蚕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疫情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商业逻辑转变和催生商业新模式。
2.2 产业竞争促进模式升级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蚕桑产业作为饲料用、加工用种养业,与粮食、蔬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障性产业相比,发展的政策环境受限。因此,要因地制宜地探索桑园与粮猪协调发展路径,构建绿色循环利用模式,创新“桑粮”“桑经”“桑饲”模式,实践新的立体种养模式,以期实现粮经饲统筹发展。改进常规6215模式(即宽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的三角形错位栽植模式)[13]为815模式(即宽行8尺,株距1.5尺),宽行中间套种马铃薯、红薯、豆类、食用菌等粮经作物,实现一方田土两作收,既丰富了百姓餐桌,又鼓起了农民腰包。
2.3 美好生活需求激发市场需求
当前尽管已实现全域脱贫,但巩固脱贫成果和持续增产增收仍需加强主导产业培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宜宾市蚕桑产业历经数十年发展,已成为宜宾丘陵山区农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全国优质原料茧基地地位凸显。原有优质茧产区江苏、浙江、山东等生产规模持续萎缩,广西产茧量尽管位列全国第1但优质蚕茧占比较少[14]。目前宜宾市是四川省仅次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第2大优质茧生产基地,且优质茧占比较高、市场供不应求。二是美好生活需求推进新技术与丝绸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把科研成果变成产品服务,产生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例如,利用从蚕丝中提取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技术,研发生产蚕丝蛋白面膜、蚕丝蛋白骨钉等,不断向生物、医药、化工等高新技术领域拓展。三是内需扩大和消费升级蕴藏市场新机会。据我们调查,2020年全国丝绸内销比重已经超过六成,初步形成了内外销并重的新格局,茧丝价格特别是优质茧丝价格呈上升趋势,促进了蚕桑生产持续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宜宾市发展蚕桑产业将有助于宜宾丘陵山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4 全面乡村振兴开启新篇章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蚕桑产业在宜宾丘陵山区发展前景广阔。一是从业人员广泛。高县、珙县、兴文县等县域经济相对较弱,劳动力相对充裕廉价,农民发展蚕桑产业的意愿较高。二是宜发展区域面宽且广。宜宾丘陵地形山地占绝大部分,一般土地资源丰富,桑园扩张空间潜力大,生态环境良好,宜桑宜蚕,蚕茧质优价好。三是资源综合利用空间大。桑是食药同源植物,周身都是宝,以多元化需求为导向,扩展应用领域和功能,在食品、医药、保健、生物材料、饲料等行业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15-18],大幅提升了产业效益和发展空间。四是桑树治理石漠化促进绿色发展。在珙县、兴文县等矿区或石漠化区域,规模化开发桑叶蛋白饲料,减少对粮食及大豆等的需求,可促进尾矿治理和石漠化区域的绿色发展。
3 “十四五”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展望
“十四五”是宜宾市蚕桑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拉长一根丝、做优一粒茧、开发一株树、盘活一片地、富裕一方人”的产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式以培育适度户营规模和做大区域规模为抓手,发展业态以优质茧丝为主体,资源多元利用为转型升级突破口,发展导向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重效益提升转变。围绕做大建强全国优质精品茧丝加工基地为要务,建议重点抓好现代特色蚕桑基地建设等“六大工程”,推动蚕桑全产业链“优质、规模、生态、高效”高质量发展。
3.1 发展趋势判断
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未来四川省蚕桑产业量质关键看宜宾市。按照中央和四川省关于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区域主要面向一般耕地和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区;做大做强高县丝绸产业科技园、擦亮“宜宾桑蚕茧”区域公共品牌,在建基地、搞加工、强品牌等方面统筹协调,优化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逐步形成蚕桑产业新发展格局。建成中国最大的优质茧生产基地、中国西部精品丝绸加工基地、长江上游桑树生态治理示范基地。
3.2 产业空间布局
以纳入省级规划的重点县高县、珙县、兴文县、叙州区为核心,筠连县、江安县、屏山县等为补充,地理位置在北纬28°17′~28°56′,东经104°35′~105°31′之间,形成西起横江镇-双龙镇-可久镇-罗场镇-嘉乐镇-孝儿镇-上罗镇-底洞镇-周家镇-九丝城镇-五星镇,东至大河苗族乡为主体的“70万亩产业带”。以珙县桑蚕生猪种养循环示范园区、高县百里桑海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区、兴文县桑蚕石漠化治理生态高效示范园区、宜宾石城山现代蚕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非重点区域以蚕桑专业村为点状分布。
3.3 重点工程建设
3.3.1 现代特色蚕桑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建成“中国最大的优质茧生产基地”目标,大力推广“猪—桑—沼”“蚕—桑—菌”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和蚕棚夏秋养蚕冬春种菇高效利用模式,新建(改)造提升基地8 000 hm2,建成一批蚕桑产业镇、专业村。一是推进蚕桑基地标准化建设。采用62或82(尺)桑粮经复合栽植模式,推广嫁接桑苗建园当年养型“一干两支四杈”快速丰产技术[19],利用养殖场推行桑园肥水一体化,基地改造提升以品种更新、能排能灌、便道连网、立体种养、智能物联及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等为重点,提升现代化水平,新增“10万亩(6 667 hm2)蚕桑基地县”1个,累计建成4个。二是建立良桑苗和蚕种繁育基地。建设桑树品种比较示范园、良桑穗母采集示范园、良桑苗木繁育示范园等,产业重点县建设桑苗良种繁育基地66 667 m2以上,做大高县良种场良桑苗繁育示范场;恢复提升高县蚕种生产能力,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高县蚕种场年制种达10万张。三是强化现代蚕桑装备建设。加强桑用和蚕用全程机具应用推广,推广大蚕省力化养蚕设备1.0型(实现上下蚕台空间根据养蚕需要自由调整)、机械化养蚕设备2.0型(通过上或下滑轮实现蚕台间移动,提高蚕室利用率),试点引进新型智能小蚕饲育机和智能物联信息一体化仪评服务系统,提升机械化水平和作业效率,推广应用肥水一体化、微喷滴灌、病虫害自动测报等现代农业装备。
3.3.2 蚕桑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工程 围绕建成“中国西部精品丝绸加工基地”目标,以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宜宾高县丝绸产业科技园,建成全国一流、全省最先进的综合性丝绸产业科技园。一是提升传统精深加工水平。以高县四川新丝路茧丝绸有限公司、珙县智溢茧丝绸有限公司等茧丝加工龙头企业和珙县兴溢桑枝食用菌专合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提升鲜茧、桑枝食用菌、桑茶等蚕桑产品初精加工水平,重点引进全国行业前十强等大型龙头企业,提升茧丝绸精深加工水平。二是拓展“二产”新业态。以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等本土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拓展药食、饲料、生物医药等新功能,将蚕桑产业向食品、化工、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业态延伸。三是强化质量安全。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鼓励支持打造“二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蚕桑产品,增加有机、绿色的美好生活新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蚕桑系列保健食品。
3.3.3 经营主体培优扶壮工程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业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龙头企业紧密链接,创建国家级、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各1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一是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深化“人平两亩桑,致富又小康”巩固脱贫成果,按照“户营十亩桑,小康在新村”的发展理念,引导桑园向种养能手集中,培育养蚕主体,实现“五十/五百/五千/五万”目标,即基地规模“100亩以上蚕桑家庭农场”50家,户营规模“50~100亩职业蚕农”500户,“20~50亩种养大户”5 000户,一般蚕农50 000户。二是培优龙头企业。重点支持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和有成长潜力的优秀茧丝绸企业,引导企业跨界联合组建集团;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排头兵”企业。三是引导主体联合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军作用,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职业蚕农之间组建蚕桑产业共同体,构建大龙头与小业主联合发展的全新产业链,推进蚕桑产业集群化发展。
3.3.4 品牌和市场开拓工程 以“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中国蚕桑之乡”金字名片为依托,以区域品牌“宜宾桑蚕茧”为统领,大力推进“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引导支持蚕桑龙头企业不断推进企业品牌建设。新创建“中国蚕桑之乡”基地县1个,争创蚕桑加工产品著名商标1个、知名商标4个。抓住“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弘扬丝路精神,积极推动丝绸消费,促进全市蚕桑丝绸科技、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3.3.5 科技支撑强化工程 以宜宾市桑蚕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平台,与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产学研推合作机制。在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创建和标准化生产方面发力,创新“五良”机制,构建宜宾蚕桑产业大数据平台,发展智慧蚕业。一是推广新品种。积极引进推广优良家蚕新品种,推进全市基地良种率99%以上。二是普及新技术。推广“一干两支四杈”养型快速丰产技术[19];探索家蚕人工饲料加工和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提高仪评售茧技术和信息化水平,推行仪评智能化信息管理。三是探索新模式。开发桑资源功能饲料,在生猪、肉牛等畜禽养殖中,创新原生态无抗养殖新模式,推广桑蚕生猪种养循环利用模式。四是应用新机具。加强桑苗种植、桑园管理和规模养蚕全程机具推广,重点推广小蚕智能饲育机、大蚕机械以及食用菌初精加工设备。五是运用新机制。推广“龙头企业+专合社/共育户+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基层茧站+农户”的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倒租返包”“订单蚕业”“共育补贴”等利益联结新机制。
3.3.6 蚕桑生态文化区建设工程 大力发展蚕桑新村、丝路小镇等乡村休闲旅游驿站,提高蚕桑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附加值,拓宽蚕农增收渠道。一是深入挖掘蚕桑文化。梳理宜宾市蚕桑文化的历史脉络,讲好“五尺道”[20]、“南丝绸之路”[21]、“僰”文化[22]等故事,开展蚕桑文化创意活动,培育宜宾市蚕桑文化产业。二是丰富桑旅产品形态。培育蚕家乐、体验农庄等经营主体,举办或参加专业性展会、节庆等活动,加强桑茶等保健饮品的市场开拓。三是着力打造蚕桑生态文化区。综合开发产业基地和园区的生态和科普功能,不断完善和提升高县百里桑海、珙县现代蚕业融合园区等综合体基础设施,将生态桑园基地打造成各具特色的蚕桑休闲旅游区,打造“蜀南桑海”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