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以课程和宣讲形式为例的分析

2021-12-07陈志远

社会科学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效性党史大学生

陈志远

(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1]大学生是青少年群体当中规模较大、素质较高、思想较活跃的人群,当代大学生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两个一百年”目标接续奋斗崇高使命的“强国一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尤其值得重视。那么,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呢?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如何避免“跑冒滴漏”,确保“入脑入心”。实效性也是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关切点之一。[2]课程和宣讲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主要渠道。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和论述,本文拟立足大学生群体特点,以党史课程和宣讲为例,系统分析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重点、策略和方式,为高校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政策建议和实践参考。

一、讲给谁:大学生群体特点及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增强实效性就不可不重视针对性。要增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实效性,就不可不从党史教育的视角对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特别是大学生在认知方面的特点作一深入的分析。本文认为,大学生在价值认知、党史认知和自我/社会认知三个方面的特征特别值得注意。这三个方面的特征也与总书记提出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形成了对应关系,有助于明确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

第一是价值认知。大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质疑,富有批判精神,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未定型、未成熟的过渡阶段和关键的“拔节孕穗期”。当代大学生作为成长于信息时代的“互联网原住民”[3],往往表现出更强的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特点,更易受到错误思潮和观点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4]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需要以价值观引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之以理,导之以正,切实做到“树立正确党史观”和“学史明理”。

第二是党史认知。当代大学生在高中的历史课和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大都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党史的基本知识和总体轮廓,但大多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举例而言,几乎所有接受过高中历史教育的人都能记住这句话:“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5],大部分大学生理解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很少有大学生能从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他政党的本质区别的角度理解这一问题。[6]知之不深则信之不笃。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需要着力深化大学生对党史的理解,必须突破浅层认知,厚植信仰根基,切实做到“学史增信”。

第三是自我/社会认知。当代大学生因教育精英形象受到挑战产生了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失意、焦虑和迷茫情绪,近几年流行的“佛系青年”“丧文化”“小镇做题家”等亚文化语词和群体都反映了上述特点。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别是就业面临诸多限制和阻碍,2020年5月在豆瓣网上成立了一个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在短短半年内就聚集了11万国内一流高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大学生“废”心理的形成固然有诸多客观原因,但也有大学生自身在认知、情绪、行动上的主观原因。[7]要对治这些负面情绪和消极观念,正向的精神力量必不可少。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处境和心理需求,激励引导大学生在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做到“学史崇德”和“学史力行”。

二、讲什么: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重点

百年党史中,可讲的内容浩如烟海。但着眼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必须立足于大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本文认为,要抓住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和重点,必须把握好“三个统一”:一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统一,二是“不寻常”和“不容易”的统一,三是“大叙事”和“小故事”的统一。

(一)“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统一

大学生群体一方面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另一方面生活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解不深,对国内外意识形态斗争的隐蔽性和严峻性认识不够。这两方面原因共同导致大学生容易受到错误党史观的影响。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讲出“是什么”,就是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1],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对大学生的党史课程和宣讲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用学术讲政治”,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绝不能刻意“信口开河博眼球”,透支教育者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公信力。第二,必须走出“舒适区”,“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8],敢于讲并且善于讲那些在党史上评价比较复杂,存在一定争议,一般教科书涉及较少的事件、会议和人物。这些题材往往是不同观点和思潮激烈争夺的战场,对大学生正确党史观的树立非常重要。

要讲好“是什么”,必须讲透“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教育“不能照本宣科”,这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的难处和痛处。要想让大学生在党史课堂上“吃得饱”“信得过”,就需要讲透结论背后的理论和史实背后的史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8]。有些不容易理解的结论,需要教育者把“为什么”讲透。例如,要澄清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思维误区,必须要结合党的历史方位两个历史性转变的严格表述,以及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来综合分析,深入理解百年大党历史身份的建构逻辑。[9]所以,无论是把学理化的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还是从看似常识性的结论中讲出深意和新意,都需要讲授者下细致深入的功夫。

总而言之,把握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统一,其实质就是要把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注重方式方法创新结合起来。“是什么”为“为什么”规定了方向和范围,“为什么”让“是什么”在大学生的认知中得以落实和深化。

(二)“不寻常”和“不容易”的统一

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史。“不寻常”是从结果角度强调实践的辉煌,“不容易”则是从过程角度强调实践的艰辛。这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史学习教育需要“让干部群众切身感受艰辛历程、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其实就是强调要把“不寻常”和“不容易”统一起来。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明显问题是“不寻常”讲得多,“不容易”讲得少,特别是存在一种将党史简单划分甚至割裂为顺境和逆境的倾向,仿佛逆境中只有苦难,顺境中只有辉煌。以红军长征为例,仿佛遵义会议之前是全然的错误,遵义会议之后便是一帆风顺。但真实的历史并非这么简单。实际上,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只是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直到“鸡鸣三省会议”之后才成为红军前敌总政委(这期间还打了败仗),而且旋即就因坚决反对攻打打鼓新场而被罢免了这“来之不易”的军事领导职务。但毛泽东并没有因为被罢官而放弃责任,他秉烛夜访当时负责中央军事的周恩来并说服了他,后来的情报证明毛泽东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也因此回到了中央军事三人小组。[10]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即使是遵义会议这样的“不寻常”的伟大转折之后,也有诸多的“不容易”——毛泽东在党内、军内领导地位的确立历经坎坷,党在长征中对错误军事路线的拨乱反正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讲出这些“不容易”,并无损于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反而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集体对革命事业的一片公心和高度责任感。不讲出这个“不容易”的实践历程,就无法充分展现出“不寻常”的真理光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讲结果显然要比讲过程方便得多,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将会因之大打折扣。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时期[11],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山重水复的求索过程、艰苦卓绝的斗争过程,都是极佳的党史教育材料。

(三)“大叙事”和“小故事”的统一

要讲好党史,写意式的宏大叙事必不可少,深描特定场景、片段、细节的“小故事”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宏大叙事为党史学习教育“夯基垒台、立柱架梁”,鲜活具体的小故事则让宏大叙事更加生动可感、真实可信、有情可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他本人也多次用小故事来讲党史,例如焦裕禄肝癌晚期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坚持工作,把藤椅顶出一个大窟窿的故事;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信仰的味道”的故事;红军长征路上“半条棉被”的故事,等等。[11]有学者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重讲理、轻导情”“多理论、缺实例”“语言涩、理解难”的问题[12],亟须推动理论向故事的内容转换,培养教师“故事化”教学技能[13],跟互联网上的短视频、“标题党”争夺大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学生学到既“顶天立地”又“有血有肉”的党史。

当然,在党史教育中只讲小故事也是不够的。讲故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援情入理,以小见大。要充分发挥讲故事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实效性,应当把“小故事”当作“大叙事”的一个引子或一个缩影,利用故事提供的情感氛围和认知基础,及时拓展讲授内容的框架。总之,要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实现“大叙事”和“小故事”的统一,一方面要“由大及小”,挖掘党史中的故事资源并加强故事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要“以小见大”,把故事中蕴含的历史背景、理论意涵、精神价值用足讲透。

三、怎么讲: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策略和方式

(一)运用比较,突出反差

比较是人类获得科学认识的重要思维方法,事物的特点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凸显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在大学生党史课程和宣讲中运用比较方法,有助于增强党史教育的说服力。如何才能用好比较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11]。所谓纵横比较就是历时性的比较与共时性的比较,而生动、深入、具体则是在党史教育中运用好比较方法的三个条件。

首先,比较要生动,就不能只比较冷冰冰的数字指标和抽象的概念,而是要有情节、有细节,有结构的对比也有行动者的对比。例如要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区别,如果只是分条罗列二者在革命任务、指导思想、领导阶级等方面的差异,很难让大学生产生真切感受。但如果能结合毛泽东在西柏坡讲的“两个务必”,比较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进京后的腐化和我党夺取全国政权后优良革命作风的保持,特别是比较农民起义领导人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前瞻能力和精神境界方面的差异,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中国革命的先进性就不言自明了。

其次,比较要深入,就必须透过现象看到比较对象之间差异的深层本质。例如讲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时经常会以陈独秀的《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作为对比。在这个比较中,应该看到毛泽东和陈独秀不仅在对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分析上有很大的不同,更应该比较二者在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上,对中国革命前途和性质的理解上,对中国社会观察的细致深入程度上的差异。不把这些深层次的差异呈现出来,大学生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作为《毛泽东选集》首篇文章的意义和地位。

最后,比较要具体,就需要在比较中采取“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式,避免流于表面的宽泛比较。例如,要讲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程,路风的《光变》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本书没有从常见的政经制度、历史文化等宏观视角来比较中国与其他后发展国家工业化路径的差异,而是深度解剖了一个公司(京东方)的变迁,从企业微观组织基础的角度讲出了“中国故事的第二个版本”。[14]总的来说,生动、深入和具体这三个要求是密切相关的,要讲出具体的比较,感性层面的生动和理性层面的深入都不可或缺。

(二)联系实际,切近受众

公共叙事理论认为,好的叙事应该包含三种故事:“我的故事”“我们的故事”和“当下的故事”。大学生党史课程和宣讲要增强实效性,也应该借鉴这种公共叙事思维,让大学生觉得党史跟自己相关,跟现实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8]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联系实际,切近受众,就是要加强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方面,将党史学习教育跟现实联系起来。这具体又可以分为两种讲法。第一种讲法是挖掘和阐释党史资源的时代意义。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许多经验、精神和理论都是历久弥新的。对于当下,大学生党史课程和宣讲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做到“抚今追昔,以史为鉴”。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就曾经借上文提到的“两个务必”来阐发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与要求。[11]第二种讲法,可以带着时代问题去党史中寻找答案或回顾党史中类似的片段和情形。例如,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中美关系和整个国际秩序演变的热点话题,可以回顾我们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处理对外关系的手笔和智慧,讲解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论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

另一方面,大学生党史教育要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联系起来。第一,讲党史可以发挥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15]上文提到当代大学生面临社会竞争环境,产生了一些“丧”“佛”“废”的负面心理。好的党史课程和宣讲要直面这些问题,发挥其心理疏导和价值引导的作用。

(三)拓展场景,强化互动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何处讲”,其实也是“怎么讲”的题中之义。大学有丰富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多样的育人渠道和育人场景。党史课程和宣讲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场景的特点,发挥出“1+1>2”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着力强化讲者与受众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8],让大学生在党史课程和宣讲中更有参与感、存在感和获得感。[16]

第一,利用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场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场景,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宝贵契机。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聚焦课程内容与党史的“结合点”“化学键”,打造党史主题精品课程;可以丰富教师构成,把党史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以及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科技攻关和社区治理等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党员模范请上讲台;可以通过辩论式、讨论式、情景式和案例分析式等多种互动教学形式,提升党史思政课的活跃度、趣味性和实效性。

第二,利用好大学生党团支部组织生活会的场景。“三会一课”是党支部政治生活的主体内容,而讲党史、学党史应当成为“三会一课”上的“保留节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党团支部人数较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和熟悉,因此可以采取朋辈教育模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定期轮流在支部活动中讲“微党课”,形成有院校特色的系列党课和品牌项目,发挥支部的引领性;支部可以在组织生活会上进行党史专题交流活动,请支部成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学习生活、人生规划,讲述自己学习党史的体会、感悟和收获;支部可以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党员发展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史学习作为培养考察的一个要素或环节。

第三,利用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场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应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历史学研究中,实地历史考察是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亲临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活动的场所有助于真切了解历史本来面目。[17]大学生党史课程和宣讲如果能跟红色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党史上的重要地点现场讲授,甚至请当地的党史专家和专业宣讲员进行授课,必然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而且,社会实践本身就有更强的互动性——基地、教师、辅导员、同伴等多元主体在参访、宣讲、座谈、夜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教学相长,砥砺共进,是增强大学生存在感、参与感、获得感的最佳方式。

四、结论与展望

毛泽东曾这样寄语中国在莫斯科的留学生:“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在你们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途,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思潮的变迁反映着时代的脉动,预示着社会未来的走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在建党百年之际,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指示精神,着力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是高校切实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宝贵契机,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进而强化执政底气与战略定力的题中之义。本文围绕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及党史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内容重点和大学生党史教育的策略方式这三个方面,对“如何增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见图1)。

图1 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路径

上述分析只是对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初步的、有限的探索,还有许多环节和具体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如何建设和培养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师资力量,如何针对大学生群体内部不同子群体(例如高中文科生/理科生)的特征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如何设计党史课程和宣讲效果的测评体系进而为其改进提供实证依据,等等。笔者期待有更多学者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以研究与实践的交融促进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更多实效。

猜你喜欢

实效性党史大学生
第一次学党史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