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区大跨径斜拉桥钢桥面双层铺装力学分析
2021-12-07彭顺显梁俊伟
彭顺显 郭 昆 梁俊伟
(1.贵州省公路局项目管理处 贵阳 550003;2.青海省公路与市政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西宁 810001)
引言
近年来,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应用逐步兴起,以其性能好、跨度大、适用性强的优势成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首选,同时钢桥中钢材的使用解决了我国钢材生产过剩的问题[1,2]。桥梁铺装形式以浇筑式沥青+改性SMA、双层环氧沥青、双层SMA为主[3]。无论哪种形式,实际受力层分为“上面层+下面层”[4,5]。本文采用简化模型针对这三种铺装进行结构性分析,得到合理的参数。
1 工程概况及假定
海东市某主桥采用独塔双索面组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58.0+45.0+40.0=243.0m,宽44m。采用钢箱梁,桥面铺装采用双层体系,上下层均为35mm高弹改性沥青SMA10,见图1、图2所示。
图1 钢梁断面图
图2 桥面铺装结构
研究对象考虑为局部箱梁段(包括加劲肋、铺装层、钢板、横隔板),而非对整个箱梁进行分析。采用以下假定[6]:(1)沥青层和钢面板为均匀各向同性;(2)沥青层之间、与钢板为完全接触,不存在脱离或者分层;(3)不计结构体系自重的影响;(4)边界条件为:横隔板底部固结沥青层、钢板、纵向加劲肋水平固结[7,8]。
2 结构模型
选取一个隔断室,隔断箱室尺寸为:5m×10m,分别在下层铺装顶面和上层铺装顶面设置测点。测点对称布置,只用测量1/4断面,共计9个加载位置和18个测点,加载点及测点如图3所示。
图3 加载以及测点点位布置图
图4 几何模型局部图
纵向取四横隔板长10m,横向取8个U肋宽5m,荷载位置取后轮轴重14t,作用在轮载区域。桥面板采用shell 63单元,铺装采用solid 65单元,用面荷载模拟轮载[9],有限元模型共单元7734个,节点11018个,如图4所示。模型参数及工况设定见表1~表4。
表1 模型各尺寸
表2 弹性模量变化工况
表3 厚度变化工况
表4 温度变化工况
3 计算结果
分别计算各工况下,断面的横、纵向最大应力以及铺装的弯沉,提取测点数据见下表5所示。
表5 计算结果整理
由计算结果可知:
(1)工况1、2、3可以看出,在下面层弹性模量不变,上面层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上面层横向应力幅度在14.1%、4.8%之间变化,纵向应力幅度在28%、9.4%之间变化;而下面层的横向应力在97%、-7.5%之间变化,纵向应力在-60.3%、3.3%之间变化。
(2)工况4、5、6可以看出,在沥青整体模量逐步提高的情况下,以上面层为例:横向最大应力的增幅分别为14.1%、4.8%,纵向最大应力的增幅分别为27.6%、10.3%,弯沉值的降幅达到了6.3%、2.5%;而各工况的弹性模量增幅为33.3%、12.5%;
(3)工况6、7、8,上面层厚度逐渐由3mm过渡到4mm,而其受力以及变形均未有过多变化;下面层由4mm到3mm,横向增量幅度为16.7%、14.3%,纵向增量幅度为8.6%、7.9%。可见下面层的厚度会影响其本身的受力,厚度的变化带来的应力变化不容小觑。
(4)温度的改变对弯沉的影响是线性的,变形随着温差的增大在逐步增大;对于铺装层纵、横向应力来说,其并非线性变化,这一点与弹性模量、厚度因素发生了本质区别。
(5)从工况9、10、11的应力变化可以看出,其每个铺装层均呈现“反弯”形态,同一工况的改变甚至出现了一部分凹曲线、一部分凸曲线变化。
4 结论
(1)加大材料弹模,可以间接提高面板刚度,减少顶面的横向应力,建议上层弹模为1450~1850MPa,下层为1550~2050MPa。
(2)下面层受力情况随上面层变化,钢桥面板自身刚度很大,如果上面层刚度过大,下面层将由“传力层”变成了“软弱层”,导致受力方式的突变,不利于承受由上部传递的剪力。因此,在设计及施工中要避免这种“上大下小”的情况,须保证下面层有足够的厚度以及刚度。
(3)上面层受厚度影响小,下面层受厚度影响相对较大。考虑到上面层承受路面磨耗,应保证一定的厚度;而下面层厚度以及刚度的增加会导致其与钢板联系不够紧密,同时过大的厚度施工难以保证其质量,需要严格控制铺装层厚度。推荐上面层铺装厚度在28~36mm之间;下面层厚度在36~46mm之间;铺装层总厚度宜为72~86mm。
(4)考虑到寒冷地区本身的大温差效应,下面层始终保持低温,而上面层受日照循环作用,上下面层之间持续处于大温差效应。由于温度效应和厚度对间应力的协同作用,厚度增大带来层间力减少,温差效应导致温度应力增大,应力的增减效应直接影响铺装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