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靖县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设计方案及工程措施

2021-12-07张有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永靖县标段项目区

张有平

(甘肃省永靖县工程质量监督与安全管理站,甘肃永靖 731600)

1 项目区基本情况

1.1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项目区涉及永靖县西河镇、盐锅峡镇、太极镇、刘家峡镇、岘塬镇、三塬镇、杨塔乡等7个乡(镇)的23个台塬,受益农田灌溉面积为0.38万hm2,受益人口为37个行政村6.3万人。其中,刘家峡库区灌区节水改造塬区为三塬台、岘塬台、马路塬、红柳台、尕塬、合心坪;盐锅峡库区灌区节水改造塬区为三马台、罗川台、杏树台、白川台、下塬台、鸡儿台、朱家台;八盘峡库区灌区节水改造塬区为黑台、方台、小茨台、抚河台、田家台;湟水河流域灌区节水改造塬区为二房台、大房台、红城台、瓦房台、福川台。项目区属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全年干旱少雨,平均降水量316.3 mm,年均蒸发量为1 689 mm,水资源相对贫乏,尤其是在时空和地域分布上极不平衡,受自然条件限制,经济落后,群众收入低,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1.2 自然情况

1.2.1 地形地貌 永靖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临夏回族自治州北部。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海拔1 560~2 851 m,相对高差1 291 m,东西长66 km,南北宽52 km。

20世纪50—60年代国家在建设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3大电站过程中共迁移安置移民3 888户、21 637人。当时为了妥善安置库区移民,通过国家资金扶持、地方配套和群众投工投劳相继修建了6处高扬程电力提灌灌区和3处自流灌区,为促进移民区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极其显著的作用。近10年来,国家各级部门在部分灌区实施了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项目,对部分骨干工程进行了节水改造,田间也推行了小畦和垄膜沟灌,灌溉水利用系数有所提高,毛灌溉定额有所降低,但大多数灌溉面积还尚未实施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种植结构调整还赶不上市场变化需求,综合毛灌溉定额还偏高,提水量转化为灌溉回归水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因此项目区台缘滑坡、土地塌陷仍呈现多发、频发的趋势。另有大量分布于刘家峡库区边的库岸坍塌段绵延23.15 km。一直以来,项目区地质灾害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实施节水改造工程,改善大水漫灌现状,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迫在眉睫。

1.2.2 气象情况 永靖县属温带半干旱偏旱气候类型,平均日照时数在2 500 h左右,平均降水量260 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9月,并多以阴雨或暴雨形式发生,又造成了新的水患,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灾害。

1.2.3 水利资源 黄河、湟水河、洮河流经永靖县境,水域面积达218 km2,水能资源丰富,建设条件优越,是黄河上游最早水电开发的区段。

2 设计方案及工程措施

设计灌溉面积0.38万hm2,其中最大的0.16万hm2,最小的9.33 hm2。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黑台、岘塬台和三塬台灌溉面积大于0.03万hm2,属于Ⅳ等小(1)型工程,其余灌溉面积均小于0.03万hm2,均属于Ⅴ等小(2)型工程。泵站及压力管道的级别按照《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依据改建泵站设计流量和装机功率确定建筑物级别,确定设计防洪标准为10~20年一遇,校核洪水为30~50年一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黑台、方台、小茨台、抚河台、福川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 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本次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为Ⅶ~Ⅷ度。

灌区属半干旱气候,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结合灌区实际情况,取渠灌设计保证率P=75%,主要对淤积、冻涨、冲刷破坏、未衬砌的支渠进行混凝土“U”形槽衬砌,重(新)建其渠系建筑物。渠道及渠系建筑物仍基本按原渠系布置,只在施工中对现有渠道进行裁弯取直、纵坡调整和衬砌改造,对个别私开的取水口进行合并,对尚未配套或损毁严重的灌区建筑物就地进行重(新)建,并根据灌区经济发展和交通、排洪要求新建部分防洪、泄洪设施及机耕桥。

3 工程建设内容

3.1 骨干工程

重建泵站35座,新建泵站1座,改建泵房7座,增加值班室16座,更换机电设备39台(套),更换泵站压力管道18.99 km;改造渠道39.5 km,改造及新建渠系建筑物共654座,新建灌溉退水渠21.8 km,新建蓄水池23座,改造拥宪渠干渠隧洞1.5 km,重建渡槽4座,改造黑方台自流渠5.87 km。

3.2 田间工程

实施田间节水改造0.38万hm2,其中渠灌0.19万hm2,管灌0.09万hm2,大田滴灌0.07万hm2,塑料大棚0.02万hm2,日光温室0.01万hm2。

4 工程布置

骨干工程总体布局以各台塬灌区已建泵站为基础,通过上水管线提水至出水池,再通过输水干渠向两侧的支渠、直斗渠及毛渠分水。基本在原址对泵站、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进行改造。对马路塬等23个塬台实施节水改造,有效灌溉面积0.38万hm2,分布在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3个库区以及湟水河右岸,涉及永靖县西河镇、盐锅峡镇、太极镇、刘家峡镇、岘塬镇、三塬镇、杨塔乡等7个乡(镇),37个行政村,共有人口6.3万人,大牲畜为3 016头,小牲畜为47 347只。

5 工程建设情况

该工程可研报告由省发改委于2013年12月以甘发改〔2013〕2085号文批复,2014年8月省水电设计院按照可研批复及评估意见编制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014年9月省发改委以甘发改投资〔2014〕1234号文批复初步设计,对该项目灌区节水改造等有关工程进行了批复,批复建设永靖县西河镇、盐锅峡镇、太峡镇、刘家峡镇、岘塬镇、三塬镇和杨塔乡7个乡(镇)境内的23个台塬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因该项目点多面广、建设内容复杂,根据投资计划,项目分3次进行招投标,一期工程三塬等7个塬台于2015年5月底分8个标段完成招投标,其中,土建4个标段,设备及管材3个标段,监理1个标段;二期工程黑台、方台于2015年7月底分2个标段完成招投标,其中土建1个、设备1个;三期工程的14个塬台于2016年1月份分6个标段完成招投标,其中土建2个,电力线路1个,设备3个。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单位认真履行合同条约,依据水利行业及有关建设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进行了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目标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监督制,该工程自始至终贯穿了各项制度和目标管理,保证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6 工程投资

本项目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14年9月由省发改委批复。工程核定总投资22 135万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投资。工程实际到位资金22 135万元,完成投资18 900万元。

7 效益计算

本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减少896万m3的灌溉用水量,减小灌溉对地下水的补给量480万m3,对减轻塬台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工程的年节水效益约为2 227.5万元,节水产生灌溉效益1 200万元,节水省工效益明显。

8 结束语

工程运行状况良好,达到实施方案的要求标准;渠道引水量充足,输水能力满足灌区用水要求,提高了灌溉保证率;有效节约了水资源;改善了大水漫灌现状,改进了灌水技术,减少了灌溉回归水,有效减少了塬台地质灾害的发生;缓解了项目区灌溉用水矛盾;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利用水土资源,促进灌区林、牧业发展;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标准,更快地促进灌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提高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永靖县标段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永靖县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试验报告
娃娃菜新品种引进试验报告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永靖县抗旱造林的技术应用
永靖县西部丘陵地区文冠果基地建设的思考
恩亿梯中标嫩丹高速公路两个标段的机电工程
西安地铁5号线5标段
黑龙江省三江治理工程23个标段开标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