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角下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路径研究
2021-12-07杨青
杨 青
(上海师范大学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上海 200234)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教师对于教育都是不可或缺也是不可替代的。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质量标准显著提升,青年教师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而担负起这一历史重任,需要青年教师群体本身具备新时代人才的综合素质,即德、智、体、群、力。德是指高尚的品格;智为学识;体,指健康的体魄;群,指优秀的人才应能够与人为善、和睦相处;力,指理想的人才应具备各种能力(1)虞宁宁:《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10页。。对处在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来说,其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的高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强化上述能力被视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2)钱昭楚:《基于SECI模型的社区教育教师学习机制构建》,《中国成人教育》,2017年第11期。。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了面向“内涵式发展”的全新阶段。在这一“高等教育转型”的关键时期,探讨教师尤其是新时代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多种新生事物的共同影响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群体,获得的信息量都无形中增加,信息质量也参差不齐。对教师而言,只有具备从海量数据和信息中“捕获”知识,并在对知识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加以整合,才能实现知识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才能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诉求(3)施若:《服务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管理浅谈》,《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第7期。。这样一来,新时代青年教师就有必要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提升知识利用价值和教学、科研、实践能力。也就是说,新时代青年教师要“习惯于”或者“擅长于”对知识的保存、传播、生产和转化,借助知识管理理论与模型提升综合能力,然后将其应用到教学创新、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创新当中,为提升高等教育成效做充足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新时代青年教师本身就处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环境中,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除了要求其主动进行知识管理以强化能力外,还要以知识管理为视角,在多个层面帮助其进行能力的培养,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经验社会化、实践能力外部化、知识和能力融合化等操作,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更新与再利用,提升教师能力水平和综合品质 。
一、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能力构成与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
在新时代中,高等教育或者人才培养工作开展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参与其中,并通过观念渗透、技术支持、组织保障和评价机制等措施保障教育实践的次序展开(4)李军靠:《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素质探略》,《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7期。。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持续性的提升其能力,以应对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的全新诉求。为了实现这一点,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确青年教师的能力构成,以及知识管理的基本框架,为教师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奠定基础。
(一)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能力构成
对身处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来说,为了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更好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除了需要具备必要的学科专业能力和教学工作能力外,还要在科研实践和知识转化方面表现突出,否则将难以符合新时代“知识管理者”的身份要求:(1)学科专业能力。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高学历青年才俊进入到各类高校,成为新时代教师队列中引人注目的群体。这些青年教师除了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证明其拥有十分丰富的显性知识外,还在多个领域拥有隐性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高等教育多学科办学的要求;(2)教学工作能力。新时代的青年教师需要站稳讲台,通过承担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达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基本要求(5)王国新:《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教师管理——以人性假设理论为基点谈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机制》,《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尤其在高校后备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会更加积极的引进更多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只有积极完成教学工作和教学工作量,才能有“闲暇”完成其他工作。因此,教学能力是新时代青年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3)科研实践能力。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科研实践是高校生产知识的关键平台。对新时代青年教师来说,在开展教学工作之余,要将自己“扮演”成进行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主体。尤其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借鉴国外高校的做法,让新时代青年教师在做好科研工作之后再走上讲台从事教学工作。这样一来,很多青年教师就担负起了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的重任。可以说,青年教师的理论储备和科研能力直接影响着我国知识保存和转化的水平,也影响着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质量;(4)知识转化能力。新时代青年教师的学历学位通常较高,能够相对便捷、经济的获取到所需的知识。与此同时,为了提升知识的转化水平,要求青年教师具备外语交际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互联网络运用能力,以此扩展知识获得渠道和强化知识转化力度。
(二)知识管理理论及其基本框架
对身处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要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络等工具,完成对知识的获取、传播、处理和创造,最大限度的体现其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6)齐月华等:《试论知识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应具备的新思维与新行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5期。。在此过程中,良好的知识管理能力,能够助力青年教师进行知识获取、共享、创新与应用,能够提升其创造价值的能力。而所谓知识管理,指的是围绕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等环节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在新时代中,借助知识管理能够显著提升青年教师的集体智慧与教学能力。因此,在把知识管理视作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策略之后,就要求其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培养出较高的学习能力,这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具有导向作用。在此过程中,知识管理以知识共享与知识创新为内核,以进行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的高等院校为主要场所,青年教师借助知识管理理念与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其学科专业能力、教学工作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还能提升其知识转化能力。这是因为,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知识管理能力,才能确保青年教师在规划与管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问题上表现出“高能力”,才能通过构建能够进行自身可测量、可评估的知识体系,实现对各项能力的自我学习、自我培养。
无论对新时代的青年教师还是对其他知识管理者,在知识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反馈和结果,均要经历知识获取、加工、共享、整合、记忆、输出和迭代、创新的过程,并在上述环节完成之后继续回馈至原有知识结构中,由此形成一个获取知识、管理知识、形成知识、利用知识的闭环系统。为了更好的进行知识管理、提升知识管理的绩效,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SECI模型”(7)李文:《高校青年女教师自我价值实现途径探析——以中国梦背景下的厦门高校为例》,《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1期。。这一模型以探讨知识管理及其有关问题为主,针对知识创新、知识实践、知识应用等问题予以了详尽描写与系统论述,也对社会组织(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中的知识管理结构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在实际操作中,SECI模型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进行了分类,即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个部分,二者分别被视为决定组织竞争力和组织潜力的关键因素。在SECI模型中,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主张通过知识管理强化对人才的培养的教育,即通过培养理论知识扎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人才队伍,以突破教育发展的瓶颈和制约。一些后来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知识管理和知识转化的“SECI四化模型”,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模式和特点进行了解读,在群化、外化、融化、内化四个维度上建立起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螺旋”,希望借此实现知识的扩散、累积和创新(8)金飞:《文化多元视阈下青年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第9期。。
二、知识管理视角下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优势与现实困境
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知识管理场所,不但进行着知识的传播、生产与创造,还担负着培养具有较强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才的时代责任。在此过程中,新时代青年教师需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教学实践、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分析、利用、分享和创造,并在向学生传播和转化的同时,实现学生知识与智慧的增长(9)邓红:《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因此,有必要以此为视角,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工作,以促进教师专业理念的更新与完善、完善其个人知识结构、提升其能力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各不相同,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培养过程势必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部分教师缺乏知识管理的理论储备,部分教师缺乏个人知识管理技术与方法等,只有选择“正确的”培养路径,有针对性的加以应对,才能不断突破新时代青年教师知识管理的诸多障碍。
(一)知识管理视角下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优势解读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中,青年教师除了要保持学习和积累知识外,还要以先进的理念与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以满足教育职业的需要。将知识管理思想应用到青年教师能力培养工作中,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不但可以解决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之惑”,完善其知识体系,还能帮助其成为知识的管理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一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更新与完善。对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来说,知识管理能力的高低不但体现着他们的专业知觉和综合素养,还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继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10)代君:《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高校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第6期。。在知识管理视角下,青年教师可以更好的“管理”好自己的知识,这不但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还由于青年教师如果具备较高的知识管理能力,能够通过个人知识管理对受教者实施影响,强化人才培养的效果。此外,在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的过程中,知识管理有助于知识分享,青年教师不但可能“监测”到自己的不足,还能在和其他教师、学生、社会合作者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到更多信息,也可以吸收更多、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使其形成对人才培养的积极看法,更好的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二是,促进青年教师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与更新。在新时代中,青年教师要保证自己的专业理念随着时代变迁而持续更新与完善。期间,借助知识管理,能够对青年教师的显性知识予以分类、分析、研判和条理化、系统化,使之在较短时间内丰富个人经验与知识储备,并在提升知识管理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查找、更新、分享、创新和使用,这对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是大有帮助的。同时,青年教师都习惯于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工作,他们可以以此书写教学和科研日志、进行深度的教学反思、开展基于教学和科研活动的互动交流,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更为重要的是,在借助知识管理帮助青年教师把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中,可以助力青年教师创造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增值,使之最终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三是,提高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在新时代中,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具体体现在对知识的应用程度、教学经验的积累程度、科研水平的高低等。在知识管理视角下,青年教师可以更深度的进行专业省思,这对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都是大有裨益的。此外,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实现青年教师的知识分享和转化,以此提升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创新和创造的能力。比如,青年教师可以借助概念地图和思维导图等知识管理工具与方法,显著提升对知识的系统掌握能力、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等。
(二)知识管理视角下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现实困境
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时代重任,其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11)李国成:《教育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挑战、内涵、路径》,《职业技术》,2019年第6期。。正如前文所述,部分青年教师存在知识储备有限、学习技能缺位等情况,对其进行能力培养会遭遇如下现实困境:一是,显性知识获取技术落后,隐性知识获取机会欠缺。虽然很多青年教师都能够熟练应用互联网和即时通讯工具,也能够借助新旧媒体开展信息搜集和整理工作,但是即便如此,部分青年教师在显性知识获取方面还是表现出了手段滞后、对新技术掌握不足等问题。比如,这些教师没有对学科专业形成正确认识,也没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前瞻性、动态性的眼光审视自己所学的专业,导致其显性知识长时间停留在多年以前,得不到推广和演化;同时,部分青年教师经历的是“学校→学校”的“学习→教学”的过程,较少参加工程实践和社会实践,隐性知识相对缺乏,加之其缺少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经历,对生产实践并不了解,使得在教学中只能做到照本宣科;二是,知识保存受到知识老化的挑战。在新时代中,包括青年教师在内的几乎所有知识管理者们都面临着知识加速老化的挑战,无论采取何种知识管理模式,都无法改变这一趋势。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处在了快速发展期,人类对知识的掌握和储备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此。因此,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养,需要在知识管理实践中进一步开发新方法和新途径,以便最大限度的消解由于知识更新速度过快给青年教师带来的能力提升困境;三是,对知识的共享意识缺位。对青年教师来说,在显性知识传播方面,由于教学惯性或者教学惰性使然,使得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滞后,创新性不足,知识传播大多以课件为载体,未能对知识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处理;在隐性知识获得与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远离了学生生活,较少有机会和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交往,无法了解学生对生活、人生的诉求。这样一来,青年教师的能力就被限定在课堂之上指导学生学习,而很少共同进行有关技术创新、社会创新的探讨;四是,知识生产和转化水平有待提升。针对新时代青年教师的知识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将其教学生活、社会生活、科研生活等综合在一起,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予以综合验证、归纳、综合和提升(12)张凌燕: 《论个人知识管理对教师发展的影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27期。。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上述环节经常被割裂开来,导致得出的研究和实践结果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同时,在体制性因素的影响下,部分青年教师将科研表现形式等同于科研能力,缺少潜心探究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勇气和魄力。
三、知识管理视角下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路径选择
在新时代中,青年教师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发现信息、运用知识等问题,而是如何去管理获得的信息与知识,并从海量知识中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加工、应用、创新的问题(13)杨敏:《论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2期。。截止到目前,针对新时代青年教师在知识管理视角下进行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和文献较少,缺少系统化的论述(14)牛雅琴:《一种用于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知识管理系统》,《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第7期。。而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对身处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来说,需要具备学科专业能力、教学工作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因此,在知识管理视角下,对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除了要以观摩体验实现其能力的社会化、以沟通交流实现能力的外部化外,还要以整理总结实现能力的融合化、以反思提升实现能力的内部化。
(一)以观摩体验实现能力的社会化
对新时代青年教师来说,以观摩体验的形式提升其能力或者实现其能力的社会化,需要在知识管理视角下完成其个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传递和转化,具体做法包括:(1)以观察、模仿或者亲身实践的形式,与学生之间进行隐性知识的共享,继而实现对隐性知识的创造;(2)教育教学管理部门除了要对新时代青年教师进行能力评价外,还要按照他们的教学内容、应对工作情境的方式等设计评价指标,以此对其青年教师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3)为了让青年教师的能力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需要创造条件让其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体验其他教师(尤其是资深教师、优秀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过对隐性知识的量化,实现对能力的提升和创造,为其教学、科研、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
(二)以沟通交流实现能力的外部化
针对新时代青年教师的特点,在培养和提升其能力的问题上,需要重点把握教学和科研这两大任务。一方面,在学校层面,需要改变传统管理思维中对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机制,让新时代青年教师在进行科研研究的同时,通过沟通和交流,同步提升其学科专业能力和教学工作能力,防止出现教师上课时为学生灌输知识的情况(15)吴德芳:《论教师的实践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另一方面,新时代青年教师要明确和重视其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有用人才。因此,新时代青年教师需要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将工作重点落在教书育人方面。与此同时,学校要在制度上对青年教师的工作提供保障。比如,可以充分借助教研室或者科研团队的力量,让青年教师能够在组织中针对教学和科研问题进行探讨,把自己隐性知识以交流、沟通的形式转化为显性知识,继而形成能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青年教师的个人知识,还可以在交流之中,提升青年教师群体的能力水平。
(三)以整理总结实现能力的融合化
在培养青年教师能力的问题上,除了要通过观摩体验和沟通交流以实现其能力的提升外,还要通过整理总结的形式让青年教师的个体零散知识系统化、整体化。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让青年教师的知识体系转变为能力体系,还能极大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能力水平。为此,一方面需要持续总结和整理青年教师的显性教学、科研和学科经验,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其视野,以动态化的形式收集和整理其他教师能力提升的经验和路径,为青年教师提供成功的能力培养范式;另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国内外针对教师能力提升的典型方法,通过克服显性和隐性知识传播、共享障碍,实现对教师知识的深度整理、系统分析、系统挖掘,最终形成新时代青年教师“独有”的能力系统。
(四)以反思实现教师能力的内部化
反思提升是培养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果缺少了这一环节,之前所有的任何努力都无法成为现实,即便提升了青年教师的能力,也不会长久。因此,要在青年教师已有教学、科研认识的前提下,以实际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使之能够更加系统的吸收并消化掉有效而可靠的显性知识,然后在反思中将其变为属于自己的能力(16)曹国英:《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浅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路与策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反思活动需要以青年教师的实际工作经历为基础,通过知识、经验的显性化提升其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此外,还要求青年教师对显性知识和经验进行隐性化或者内部化。其目的在于让新时代青年教师以学习、实践的形式,让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进入到课堂,让学生能够将教师积累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最终实现教师能力到学生能力的传递和转化。
四、基于SECI模型的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要从自身素质着手提升其学科专业能力、教学工作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以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外,还要提升其知识转化能力。在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改善组织文化、完善激励体系、提升管理水平等外部因素的参与,实现知识的融合化、内部化,促进青年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螺旋式循环(17)张立杰:《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青年教师英才培养的使命与途径》,《煤炭高等教育》,2012年第1期。。在这一问题上,有必要借助SECI模型开展工作。该模型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无论是人的学习成长,还是知识的创新,都是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的,重点涉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隐化(Internalization)”过程,完成一次螺旋上升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场(Ba)”存在。而相应于知识转化的“场(Ba)”,分别有“创始场(Originating Ba)、对话场(Interacting/Dialoguing Ba)、系统化场(Cyber/Systemizing Ba)、练习场(Exercising Ba)”。 这四种场所各自的不同特征将有助于新知识之创造。在每个场所之内所产生的知识终将成为组织的知识基础而归大家共同来分享。接下来,就借助SECI模型,探讨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的保障机制。
(一)通过优化教学环境以实现专业知识共享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提升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水平的关键途径,也是青年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和知识共享、借此构建能力体系的先决条件。为此,需要通过优化教学环境以实现专业知识共享:首先,优化能力培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对新时代青年教师来说,在教师之间进行内部交流被视为提升能力水平的重要步骤,也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主要方法。因此,要通过优化和共建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形式,实现青年教师间的知识共享;其次,在不同维度上开展新时代青年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活动,通过优化教师对能力结构、能力要素的理解,使之能够逐渐形成自我提升意识。比如,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为青年教师营造专业知识共享的机会,开阔其国际化视野。
(二)通过优化教育模式促进教师能力转型
在对新时代青年教师进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通过优化教学环境以实现专业知识共享外,还要通过优化教育模式促进教师能力转型。注重对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理念和能力结构的培训,使之能够正确认识到新时代青年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理念和结构,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辅相成。明确青年教师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需要具备的能力内容。为此,需要首先强化青年教师的责任感与自豪感,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信息处理能力,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最大限度彰显青年教师的价值。
(三)通过优化校园文化完善教师能力体系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在SECI知识管理模型理念下,新时代青年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或者切换,能够显著强化青年教师的深度思考和对知识结构的持续完善。因此,作为青年教师能力提升机制构建的关键环节,需要构建相对完善的能力提升激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自觉完善能力结构和提升能力水平。比如,可以在多个维度上激励青年教师形成能力提升的自豪感,学校或者相关组织也要帮助其构建内在的能力提升机制。通过构建青年教师能力数据库的形式,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在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同时,不断为其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引导其加强科研成果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最终在提升科研转化能力与企业服务能力的过程中,使之能力结构向着多维度、宽领域的方向延展。
(四)通过优化实践模式实现能力显性化
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多层面的努力和尝试,并将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置于动态化的体系之中。一方面,要以数字出版物与数字信息供给等形式,强化新时代青年教师能力结构的完善和优化,使之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强化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注重青年教师知识管理能力的提升,学校或者相关组织、机构要对青年教师给予更多知识管理权限,增加参与知识管理的机会。提升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发展的信心,为此,要提高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的契合度,提升青年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水平,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五、结语
在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会对高等教育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身处新时期、新形势、新场域中的青年教师来说,要借助知识管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继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时代青年教师要不断丰富知识、提升多方面能力,重点在知识获取、信息处理、职业操守、社会道德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和尝试,在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提升能力的过程中,让个人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获得了知识财富的同时,最终形成独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