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07文小华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5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思路计算机

文小华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1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思路

计算机应用专业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软件编程、软件开发、单片机、电子信息技术等内容,并且理论学习期间应当融合实践体验的思路,在综合性的教育渗透中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及创新意识。因此,一体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计划,尤其是要说明大数据、Linux编程系统、计算机语言(C、C#、C++、VC)、嵌入式、计算机网络等学科内容的学习目的、就业情况及发展,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使用各类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编程软件,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1]。另外,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专业能力就无线局域网络的构建需求,渗透关于Internet、adobe illustrator、Adobe Premiere、Photoshop等软件技术,方便学生自行利用网络筛选出需要查询的内容及理论。总之,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优质的情境氛围,指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独立探索、想象理解的支持下掌握关联性的学科理论,方便学生灵活地处理已存在的学科难题,进而开发学生的专业能力。

2 计算机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指导的困境

2.1 培养目标不清晰

中高职人才培养及衔接教育期间,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关联性的从业标准,探讨本专业的培养思路及人才构建方案,再从产品生产、项目服务、技术投资等多个角度渗透特定的培养思路,可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但是,部分课程的培养目标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学生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更快速地掌握关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思想及理论内涵。

2.2 职业文化素养融入问题

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向是提升学生的就业、从业及专业技术能力,故专业化的学科内容及课程体系的构建期间,应当融入职业文化观念。但是,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课程较弱,特别是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成绩较差,且普遍对公共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另外,若学生自身没有持续学习、持续发展的意识,未养成综合性的职业文化素养。比如学生仅依靠教师的传授,没有重视课后知识点的巩固与练习,致使部分学生对相关文化内容的理解不透彻,也会激发专业课程学习方面的问题。其中,在编程课程进行中,学生需要随时使用各类函数代码,但对于函数本身的定义、含义不理解,也会增加学生学习期间的压力。

2.3 课程评价不完善

中高职衔接教育期间应当突出专业学科的重点及难点,尤其是要设定专业课程罗列出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导向。但是,若教师仅侧重理论方面的教学,未重视对学生实践教学的培养,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无法透彻理解专业的知识点内容。另外,若教师没有凸显专业课程的主次,也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对重点理论内容掌握不全面的情况发生[2]。

3 计算机应用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创新

3.1 明确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的学科内容较为丰富,需要教师总结涉及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在创新、实践过程中融入优质的学科思想,有利于让学生逐渐掌握人工智能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开发及创新方向。因此,教师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人才培养:第一,建立“3+2”的人才培养机制,了解人才培养和升学就业之间的关系,再结合有效的升学目标确立投入方案,有利于让学生自行发现自己的优点及缺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说明与高职计算机相关的就业方向。如广告设计、文字排版、计算机产品营销、软件编程、射频工程等内容。通过渗透优质的专业知识内容,可让学生在逐步认知、逐步学习的过程中接受更全面的计算机学科思想。第二,应当完善就业规划,说明程序员、软件测试员、软件工程师及维护的就业需求及就业方向,可让学生快速融入顶岗学习期间。其中,教师应当借助SQL server、HTML、Java script、Phyone等应用及学习思路,阐述与这些项目相关的操作平台,可让本专业的学生更快速应对岗位需求。因此,在“三二分段制”教学期间,教师应当展示优质的教学方向,融合理论学习及顶岗学习的思想,在教学期间重视核心项目、核心技能的训练及提升,提升中高职衔接阶段的教学质量。第三,课程体系设计期间,教师应当从岗位需求、岗位技能、专业知识点及职业能力等多个角度渗透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侧重开发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指定的情境中掌握关于职业技能、职业标准的体系模式。同时,打造“3+2”为主体的教学衔接方案,也能让渗透的课程理论更为优质。

3.2 把握职业教育重点

把握职业教育方向及重心,打造出优质的教育思路及职业教育流程,要求校方建立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以校内理论教育为基础、企业教育为辅助的教育思路,尤其是需要建立科学的沟通、教育、管理渠道,引入计算机应用专业相关的企业提供实训场地,保证整体课程的教学深度。第一,理论评价中,教师应当选用动态化评估的思路分析学生在课内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在必要的考核、操练过程中评估出学生的核心素养[3]。第二,实践辅导过程中,应当采用“一对一”职业带教的模式进行专项辅导,要求企业教师说明与计算机专业就业相关的经验及技巧,方便学生自行理解交换机、路由器、单片机等装置的使用需求。例如教师可说明office、powerpoint等软件的应用技巧,在专业、全面地考察分析后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第三,专业技能培养期间,教师应当设立必要的主题教育思路,说明基本岗位需求、毕业设计的核心方向,积极考查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运用方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提出常见的就业及实操问题,说明具体教学实践期间的困难,再指导学生在设计、体验、创新中掌握专业内涵。通过给予学生考核和补贴后,可给予学生大专毕业证(全日制)。期间,教师还可说明企业文化、军事演练、体育运动相关的文化活动及创新方向,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认同感。

3.3 渗透优质的评价计划

给予学生优质的教学评价,说明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实践价值,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评价进行过程中,教师可融入“一体化”的评价思路,说明实践教学期间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养,有利于提升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另外,教师需要重视岗前培训及理论基础的创新,尤其是要从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产教融合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闪光点,积极融入“鼓励式”教育观念,可帮助学生在批判性学习体验中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信力和优势。其中,在计算机语言掌握程度评估期间,教师可指导学生自行选定编程语言,利用已有的函数及语法进行编程。例如学生就结if函数进行了编程,编程期间使用了#include、void main(主函数)、int、scanf以及if/else等函数模型,故此时教师应分析学生函数用法、语法的正确性,给予学生们必要的指导建议,完成实践水平的评估。最后,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职业资格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业资格要求,采用合理的层次环节分析学生在校期间所取得的资质,可本质上解决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衔接方面的困难。

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融合“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方向,侧重从各个角度进行教学创新,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理论的掌握程度。另外,教师应当明确教学评估思路,设立“3+2”模式的教学思路,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思路计算机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不同思路解答
互联网+环境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教改现状及建议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