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优化思路研究

2021-12-07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课程体系院校

罗 颖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21)

完善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较短,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方面存在欠缺,致使中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存在割裂的问题,难以培养出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满足各行业的人才需求,需要对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进行深刻分析,找出其建设现状与不足,并通过优化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一、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现状

(一)课程理念

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深受学科中心课程观的影响,导致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学科的主体地位,加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较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进度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学校并未形成完整且符合需求的课程体系。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念,更倾向于系统性的讲解人、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这种系统性的基础上开展课程体系建设。虽然这种课程理念下,课程体系的学科边界更为明显,且课程设置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专业性本身也容易对学生起到限制作用。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要求在课程内容与结构上超脱传统的学科课程观,降低其对课程系统化和完整性的需求,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取代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并在此基础上构造生命形态的课程。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必须体现出职业性的生命特征,即确保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仍然以学科课程观为核心课程理念,导致职业化与特色被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所遮蔽,并没有摆脱文化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教学结构,缺乏课程间的有机衔接。

(二)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包括不同层级的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内部结构两类,是课程体系的组织形式。就目前而言,我国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类,虽然不同教育层级的教育目标和课程标准各有不同,但整体存在连贯性、整体性和互动性的教育逻辑。然而,这种逻辑性更多体现在理论层面,在实践中存在着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严重割裂的问题,具体体现在:首先,各层次的升阶考试存在脱节问题。高职院校归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其课程体系设置与普通高校相关,需要通过高考招生,且考试内容大多与高中课程内容有关。而中职院校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与高职院校的对口招生名额有限,这就导致了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的断裂。其次,作为职业教育系统的两个组成部分,中高职院校需要构建“能力递进”的教学体系,但由于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其人才培养经常会出现技能水平偏低,甚至中高职技能水平倒挂的问题。最后,中高职院校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相互割裂。职业教育相比本科教育的特征在于实践价值,但高等职业教育长期将实践练习作为理论学习的检验与提升环节,本质上将理论教育的价值放在实践之上,这就导致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的不对等,出现了课程体系内部结构问题。

(三)课程内容

高等教育的课程内容要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认知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设置课程内容。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既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又存在超前性的问题。滞后性是指课程内容与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所讲解的内容很多已经滞后于领域前沿。而超前性则是指课程内容超出了学生能力范围,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了解不够充分,导致课程内容的设置存在滞后性问题,难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来平衡教育的难度与深度,其知识含量不符合岗位需求。与此同时,基础课程的过渡环节缺乏适度性,中高职院校没有形成划分层级性的统一标准,导致双方的课程内容建设标准存在明显差异。加上职业教育没有形成统一的专业与课程分级标准,很多学校只能根据自身办学水平与基础设施开展课程内容建设工作,存在明显的盲目性问题,这就导致课程内容存在重复或雷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

(四)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衡量一段时间内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能够对后续教学工作的改革起到参考借鉴作用。课程评价既包括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包括对其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既是评价课程价值的过程,也是通过利益相关者的交流、理解以形成教育共识的过程。职业教育会涉及到学校、企业、政府、学生等多个利益相关者,这就使其本身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诉求,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多元主体及其交流机制。但现有的课程评价以学校为绝对主体,呈现出闭环评价状态,与企业和社会割裂问题明显。此外,课程评价不仅需要评价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还需要评价其职业素养与自我发展能力。其中,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主要采取量化评价方法,职业素养与自我发展能力只能采取非量化的评价方法。但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模式只能通过考试开展量化评价,导致其职业素养等评价能力不足。

二、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过于侧重知识教学

高职院校往往重视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创新,将其视作体现专业与就业间的服务、导向关系的桥梁。但在课程建设中往往存在着过于偏重知识点教学的问题,导致在教学规划中需要通过对课程知识的分析,找出一个个知识点,并将知识点构建为逻辑通顺的知识点体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规划本质上就是将知识点分摊到各个学年、学期、单元甚至课堂中,用知识点的教学和考核来考校教学任务。这就导致学生在知识点的循序渐进累加过程中,会因接受相同的教育模式,统一学生的特长与能力,使其达到同一水平,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不同程度发展。与此同时,这种统一标准的教学模式,导致一些有潜力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学习资源,无法满足其进一步发展的需求。而对于一些潜力和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来说,则会出现课程学习压力大、难以完成学习任务的问题。

(二)缺乏明确的能力框架

部分高职院校对毕业生的能力框架不够明确,难以从产出的角度制定实践能力的培养战略,导致高职院校往往根据自身主观判断来开展能力培养工作,难以有效考量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很多高职院校教师都来源于普通本科院校,虽然拥有较高的学历,但很多教师不具备实际工作经历,这就导致其教学工作往往更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没有落实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且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者的问题导致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三)课程与岗位相互割裂

高职教育的本质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其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但无法为学生提供工作经验和岗位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能力,与岗位能力需求之间呈现出间接关系。例如,很多在企业实训后几个月就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往往经过三年的高职院校学习依然无法掌握。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造成了课程与岗位相互割裂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优化策略

(一)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

职业教育是双轨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一环。而课程体系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必须通过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职业分类标准与技能考核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性质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实践经验证明了证书和考核体系不仅能够为学校提供完善的能力标准与层次结构,还能够强化课程体系间的内在协调性。因此,可以建立学历文凭与技术证书同级互换的制度,从而有效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实际价值。其次,需要强化中高职院校的专业标准体系衔接。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多都源于中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统一的专业标准,导致双方衔接不够通畅,存在内容重复、冲突或缺失的问题。为此,中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行业或企业标准来确定人才培养方向,结合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的专业标准,并将其嵌入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为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那段规范。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参与制度,确保政府、企业、教师等主体能够充分参与到课程标准体系的设计中,并建立具有高度衔接性的中高职课程标准体系教学规划。

(二)建立多元化协商平台

职业教育体系组织结构零散的问题主要源于缺乏统一化的组织,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协商平台,让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中。为此,首先需要建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部门,发挥出教育部门的区域性指导作用,通过建设相关委员会,开展部门间的协调统筹工作。与此同时,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在全国各地开设职业教育研究的地方机构,结合各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实际诉求开展课程方案建设工作。其次,需要由社会职业教育机构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开展集约化的职业教育模式。这种教学结构能够有效降低教学成本,同时打破职业教育零散化的问题。一般来说,职业教育集团的建设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校企联合模式,即将高职院校作为中心,通过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的方式将课程与行业和企业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第二种是校校联合模式,即通过整合各类职业院校教学资源,实现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一带多”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通过不同职业教育机构的有机互动,将原本分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整合,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优化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需要学校积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弹性学分制和选课制度实现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其中,弹性学分制需要以学分转换作为基础,不仅要做到不同专业的学分互认,还要做到包括网络学习、校外实训等不同教育平台的学分互认,从而避免学生重复研究某项课程。学分互换需要建立统一的学分标准,确保层级和院校之间能够实施同一套学分标准,进而在学分转换的基础上建立弹性学分制度,允许学生在弹性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制度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提前或延迟结业,能够在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需要建立弹性选课制度,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兴趣,选择最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

(四)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职业分类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要求高职院校从各行业的发展逻辑为依据,开展动态化的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从纵向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各岗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又具备紧密联系的基础性课程模块,并根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筛选出符合学生需求的专业方向模块,再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确保课程结构体系不仅能满足学生对职业发展的需求,还满足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并在基础课程阶段体现出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属性。从横向角度来看,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公共课、专业课和学科课为一体的课程平台,并通过分别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建立满足学生专业知识学习需求和实践技能锻炼需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四、结语

当前,高职院校仍然坚持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割裂,不利于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其课程内容设计经常不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且课程评价环节的缺失也导致其难以发挥对人才培养的积极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职院校过于侧重知识教学,没有建立明确的能力框架,加上课程与岗位相互割裂的问题,影响了人才的专业素养。为此,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教育制度,构建多元化平台以鼓励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并改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体系,从而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课程体系院校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日本中学家政课中的劳动教育——基于“技术·家庭”课程内容分析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