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视野下刘三姐歌谣传承和发展再探索
——以日本能乐的传承模式为借鉴

2021-12-07黄成湘吕佳悦

文化与传播 2021年3期
关键词:刘三姐歌谣文化遗产

黄成湘 吕佳悦

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宜州、柳州、桂林等地流行的与刘三姐有关的民歌、民谣的总称,蕴含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壮族人民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特点。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刘三姐歌谣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刘三姐歌谣的传承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传承、发展面临困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课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刘三姐歌谣,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刘三姐歌谣的保护和传承。目前我国对刘三姐歌谣传承方式的研究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词“刘三姐歌谣传承”,以“篇名”条件进行检索,只出现8篇相关论文(数据截至2021年5月14日)。这些研究已提出一些保护措施的建议,包括财政、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例如,在财政方面有学者提出:国家和政府应针对刘三姐歌谣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1]。在法律上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法律主体,落实保护对象[2]。从教育入手,将刘三姐歌谣融入学校课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一批传承人[3]等。这些建议有其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可继续深化的内容。早在1950年,日本就率先提出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对我国来说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4]。但目前尚未发现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探讨刘三姐歌谣传承的研究。鉴于此,本文将以日本能乐的创新性举措为例,探讨如何让刘三姐歌谣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能乐作为日本的传统艺术,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日本对能乐实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承和保护措施。能乐与刘三姐歌谣同属于音乐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特点上两者旋律和节奏都相对单纯朴素,表演形式也较为有限和固定,同时在内容上两者又相对自由和即兴,艺术类型相似,存在可比性。另外,从两者的起源来看,刘三姐歌谣起源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能乐最早兴起于奈良地区的皇室之中,两者的起源都带有地域性特点,自身发展比较容易受限制,且受众面较小,属于小众艺术。但是,现在能乐被公认为日本的传统艺术,不仅影响力遍及全日本,还冲出日本走向了世界。能乐是如何在困难状况下一步步进入稳定期,发展成为今日举世闻名的艺术?日本对能乐采取的保护措施是否对中国刘三姐歌谣的发展和传承具有借鉴意义?不仅只局限于刘三姐歌谣,是否对中国其他传统音乐表演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鉴于此,本文将视角聚焦于日本能乐的传承保护措施,通过分析日本对能乐采取的保护措施并结合刘三姐歌谣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探索中国刘三姐歌谣乃至音乐表演类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合理路径。

一、刘三姐歌谣的传承及发展困境

(一)发展概况

刘三姐歌谣的起源可以从壮族歌圩的起源说起。歌圩是刘三姐歌谣传播的平台,刘三姐歌谣在大大小小歌圩中得以传承与发展。“以歌代言”是壮族的一种习俗,刘三姐歌谣也成为广西壮族人民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近人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中写道:“壮乡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主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管恋爱求偶之可能性,即不能通今博古,而为一蠢然如豕之顽民。”[5]由此可见歌谣在广西壮族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之高。

民间关于刘三姐的传说众口纷纭,版本甚多,南宋地理志《舆地纪胜》中最早出现相关记录,此时关于刘三姐的记录只有寥寥数篇,她的歌被人们称为“刘三姐所唱的歌”。到五四时期,歌谣学在北京大学歌谣征集运动中应运而生。此后,越来越多关于刘三姐的资料开始被学者搜集整理,刘三姐歌谣也进入了发展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6]。到了20世纪中期,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借助舞台呈现和现代影像技术,刘三姐歌谣被逐渐舞台化和影视化,完成了从无声文字记录到有声传播的转变。经过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的传播,改编后的刘三姐歌谣可谓家喻户晓。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刘三姐歌谣开始受到自治区党委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刘三姐已是广西文化的重要象征,成为联合国发起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一部分。2006年5月20日,刘三姐歌谣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刘三姐歌谣经历了从口头到书面、从乡土文化到都市大众文化的形态变化过程。

(二)传承困境

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会唱山歌和喜欢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传承群体的老化和新一代歌王的稀缺,都让目前刘三姐歌谣在传承方面遭遇各种难题。有学者提出:刘三姐歌谣目前概念界定既不完整也不严谨[6];缺少继承人,后继无人现象严重[3];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壮族山歌不再是主流审美[7]。除了上述学者所陈述的问题,在现实中刘三姐歌谣还面临着以下困境。

首先,刘三姐歌谣的旋律不符合“主流音乐”审美。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主流审美文化即对传统主流文化的反叛与否定[8]。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外国思潮的不断涌入,R&B、hip-pop、说唱、摇滚等多种音乐类型进入大众视野,受到了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所以对于刘三姐歌谣这种“非主流”审美文化而言,如何在人们价值取向快速变化的今天同各种主流音乐文化竞争并且占据市场,是一大难题。

其次,受地域限制,刘三姐歌谣的文化品牌影响力相对有限,部分歌谣采用当地方言或壮语进行演唱,传唱率不是很高。日本对能乐的保护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每个县都设有专门的能乐保护地,所以能乐在日本全国都有很大的名气,而目前中国对刘三姐歌谣的保护主要在广西区内展开,在全国范围内,对此不了解的人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刘三姐歌谣文化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限制了其受众面。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资源却无法摆脱地域的限制,宣传和推广仅局限于发源地,可以说已成为影响我国非遗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的一大障碍。

再者,民众对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保护参与度较低。公众是否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能够发扬光大的关键[9]。《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10年对全国30个省的3363人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高达72%的人都认为“公民参与不够”是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首要问题。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常是由政府主导,民众对文化的保护工作处于比较被动接受的位置。因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缺乏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条件,地位不断恶化。刘三姐歌谣的传承和保护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最后,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人培养以及传承人的生存面临困境。由于目前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数少,且传承群体年龄都较大,断层现象严重,这让刘三姐歌谣在培养传承人方面陷入了巨大困境。如何培养民众对刘三姐歌谣的传承兴趣?如何寻找传承人?如何系统地培养出一批出色的传承人?这都是刘三姐歌谣在培养传承人方面遇到的困境。更为重要的是,传承人通过哪种方式来寻求基本的生活保障?此前,针对刘三姐歌谣传唱群体的保护,一般只是对获得“广西歌王”称号的人给予资金补贴。另外,一些大大小小的山歌比赛虽然也有奖金,但获奖人的奖金也不超过千元,通过刘三姐歌谣来获得现实收入的途径少之又少是刘三姐传承人的无奈现实。“艺人不能撑着和饿着,撑着的艺人就不唱了,而饿着的艺人迫于生计想唱也就唱不动”[10]。刘三姐歌谣的传承人就属于后者,正因“饿着”才让想继承刘三姐歌谣,却迫于生计压力无力继承,处于尴尬境地,这也让我国刘三姐歌谣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境况。

二、日本能乐的发展及传承创新

(一)发展概况

能乐与歌舞伎、文乐为日本三大传统艺术,其中能乐已存在700多年,历史最为悠久。2001年日本能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1]。传统文学是能乐表演的内容来源,运用面具、服装和各种道具来表演故事、刻画人物性格。舞蹈为其基本表演形式,能乐表演者所带的每一个面具都代表着故事中的某一个角色,如英雄、动物、鬼魂等。日本能乐是一种写意性很强的戏剧形式,它的艺术形式包括戏剧文学、表演艺术、音乐、舞蹈等,特别强调艺术感和美感。在能乐表演中,每一个乐章、动作、台词都表现出难以言喻的静谧与美妙,反映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和其所追求的内心世界[12]。日本能乐的舞蹈有着非常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日本的传统“美学意识”也在能乐中表现得淋漓尽致[13]。

日本能乐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散乐、田乐、猿乐能、猿乐、能乐。能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8世纪,中国古代散乐逐渐传入日本。刚传入日本时,散乐是为了娱乐皇室成员而存在的。782年,散乐逐渐开始向民间传播。8世纪中期,散乐主要用于滑稽模仿,因为猴子善于模仿,而在日语中猴子用汉字“猿”表示,因此,此时的散乐也被称为“猿乐”。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日本统治阶级的变化使日本的宗教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能乐的内容也需要随之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14]。艺术就是在不断迎合大众审美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丰富起来的。在日本传统“田乐”的帮助下,散乐实现了这一时期的转型。公元14世纪中后期,日本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在能乐人的努力下,能乐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此时的能乐理论趋于成熟,能乐流派众多,表演形式也趋于多样化,足利氏将军幕府和观阿弥、世阿弥父子都为能乐的成熟作出了重大贡献[15]。随后,日本能乐进入转型期,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实施时能乐结束转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能乐的发展进入新阶段。1950年开始,日本政府专门成立文化财产保护委员会,对岌岌可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复兴保护,能乐作为重要的无形文化遗产,也被列入保护名单之中。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2001年5月,能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作”,最终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二)传承创新

为适应时代发展,赢得观众喜爱,能乐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中国的散乐刚传入日本时,还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但从散乐、田乐、猿乐能、猿乐再到能乐的发展过程中,日本能乐师们对能乐的传承不只停留在单纯地滑稽模仿中国散乐的层面。为了使散乐更好地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他们改变了传统的中国唱腔,加入了能乐面具等新鲜元素,并创造出华丽而情节丰富的剧目,使得能乐可以更好地被大众接受。这都是能乐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做出的改变和创新。从奈良时期开始直到今天,能乐仍在不断发展创新中带给人们惊喜。在作品内容上,能乐师们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与国内外各方合作,创作出很多新作。如2011年,为了纪念肖邦200周年诞辰,日本与波兰合作共同创作出新能乐《调律师——肖邦之能》;2016年,为了告慰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和福岛灾区中丧生的生命,两国再次合作创作出新作《镇魂——奥斯威辛和福岛》;同年,金刚流宗家能乐师金刚永谨创作的《羽衣》在宝生能乐堂上演。《羽目》在传统能乐的基础上加入了土耳其的音乐旋舞。1904—2004的百年之间,能乐师们大胆创新,其潜心创作出的300多曲新能乐追求东西结合,有改编自日本古代文学作品,也有很多西方文学作品被改编,如经典的《哈姆雷特》《牧神的午后》等。为获取年轻观众的喜爱,能乐还加入日本人气动漫元素,如美内铃惠的少女漫画《玻璃假面》就被改编为《红天女》,多次登上国立能乐堂的舞台[16]。

此外,多年来在能乐发展模式的探索上,能乐界也始终致力于开拓与外界的跨界合作,有专门为艺人创作的剧本,剧本内容更生活化,并且与艺人特长相结合,加入了现代舞蹈、现代乐器等新鲜元素。如1998年,观世荣夫与舞蹈家大野一雄联袂演出了现代能乐《无》;2013年,味方玄与西洋乐器演奏家联袂上演创作能乐《葛城》庆祝世阿弥诞辰650周年,西洋乐器也为能乐添加了新风味[16]。这些无疑都是对能乐的大胆改革。

其次是人员培养模式的创新。能乐在人员培养层面的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能乐表演师培养工作的创新,二是培养观众对能乐的鉴赏意识。在对能乐表演者的培养方面,日本文化厅对专业能乐师的培养工作设有专项的财政补贴,且培养重质控量,注重轻重缓急,侧重培养能乐师中缺少的三役——胁、囃子和狂言;大阪能乐养成会也在文化厅的资助下招募学员,开展为期8年的专业能乐师培养课程。学习过程中学费免费,且学历要求不高,但严控入口,招生人数少,且修业时间长。能乐师的收入不高,年轻能乐师尤甚。为了提高能乐师的积极性和吸引更多人加入能乐表演中,政府也提高了能乐表演者的工资水平。另外,在人才培养上,为了相互切磋交流,提高技艺,各流派年轻能乐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较以前也加强了。

在能乐表演过程中,除了表演者,观众也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培养观众对舞台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对人们了解、欣赏能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本,能乐社团遍布全国高校,形成了众多学生联盟,如全国宝生流学生、关西宝生流学生、金刚流学生能乐联盟等,不少综合性院校还专门成立能乐研究会,促进各大学间的学生能乐交流。如东京大学能狂言研究会,京都大学观世会、一桥观世会、学习院大学观世部会等,这些社团每年会收取每人几万日元的会费,并邀请专业能乐师授课,参与本校大学节、校庆等各类演出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能乐的理解和鉴赏。另外,近年来日本各地政府积极尝试创建与市民相结合、与亲子活动相结合的观众参加型、体验型舞台。如2014年公演的复曲能《小山安犬》就是邀请当地的普通小学生来参与演出。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得到了政府的重视,2015年的《文部科学白书》提出目标,要将鉴赏参与性活动的占比由2009年的62.8% 提升至2020年的80%[16]。

最后,在财政支援和生存模式方面,日本能乐的创新也值得我们思考。能乐自古就是贵族文化,一直由幕府主导和管理,近代后转变成政府资助。但实际上政府在财政上对能乐提供的资助额度是十分有限的。明治时期随着歌谣爱好者的增多,能乐面临着生死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对能乐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作用的池内信嘉提出了要成立俱乐部,召集有志之士,收取会员一定的会费,培养乐师,进行团体演出的主张。在池内信嘉的倡议声中,1883年,松山能乐会成立,会员的会费收入和各类演出收入成了能乐团体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这样能乐实现了财力支援由 “官”到“民”的重大转变。以1945年成立的能乐协会为例,能乐协会HP公开的财务信息显示,2016年能乐协会的收入构成中,会费收入占比30.9%,演出收入占比51.5%,各类补贴和赞助总共占比16.1%。可见,能乐团体的财务收入并未完全依靠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支持,而是主要靠会费收入、各类演出、民间的资本赞助。能乐团体的财务运营也从原来的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援变成了依靠民间大众的赞助,从“御用”走向了“自立”。财政支持模式由“官”到“民”的模式创新是能乐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基本奠定了后来日本政府对于能乐的态度,这一趋势在今天日本政府的文化战略中得以延续。在艺术文化振兴基金设立的1990年,日本企业MECENAT协议会成立,其口号是以文化和经济为基础,广泛吸纳财经界和学界等各界人士为会员,搭建连接赞助方和被赞助方的桥梁。同时,在支援方式方面,协议会除了传统的资金支援,还提供会员企业产品、技术经验、场馆运营和活动举办等非资金类的支援。该协议会的作用无疑符合日本政府鼓励民间赞助文艺团体的大方向。2015 年《文部科学白书》提出,日本国民赞助活动的占比将力争在2020年较2009年11月的9.1% 翻一番,力争达到20%左右,形成赞助型文化。这些举措,都对能乐生存模式的转变起到促进作用。

三、日本能乐的传承与保护对刘三姐歌谣传承的启示

综上所述,除了经济、法律、政策支持等常规举措外,日本对能乐采取的创新性措施可以大致总结为三方面。一是对能乐的作品内容和表演形式进行创新,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作品;二是着重培养能乐相关人员,包括能乐表演师的培养创新和观众对能乐的鉴赏意识的培养;三是创新政府财政支援形式和能乐生存模式。

因此,在借鉴日本能乐的这些创新措施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我国刘三姐歌谣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以下措施。

第一,应对刘三姐歌谣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进行创新。以往刘三姐歌谣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劳作、恋爱、丧礼等方面,可以在此基础上紧跟时事热点,感情色彩上可更加大胆奔放、幽默风趣,多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民众是文化的真正载体和传播者,大众化与平民化是所有文化得以生存的根本。一种文化如果不能走出狭小的范围,不断突破自我局限的话,那么它不可能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存在,更不可能成为一个民族亘古传统的重要代表[14]。此外,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刘三姐歌谣,可以尝试将部分经典的方言或壮语山歌改成普通话版本,通过跨界合作的形式呈现,借助明星效应宣传刘三姐歌谣。可跨界邀请受欢迎的名人加入刘三姐歌谣的表演当中,利用明星的影响力助推刘三姐歌谣的发展。刘三姐歌谣也应加入新的音乐元素,与明星进行跨界同台表演,做到文化多元化。

在2016年春晚舞台上,人气歌手谭维维和“华阴老腔”演员带来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演出团队除了谭维维和她的电声乐队,还有陕西华阴老腔“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张喜民和他的“老腔”团队。该节目在形式上将华阴老腔和当下处在主流市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现代摇滚大胆结合。不仅如此,更在音乐内容上下足功夫,歌词尽量以老腔中古文为主,有趣又不失内涵,观众在节目中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继承性。观众们看完节目后都纷纷感叹“太震撼了”。因此,在文化包容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刘三姐歌谣也应积极寻找机会与明星合作,在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利用明星的效应提高刘三姐歌谣的影响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刘三姐歌谣。

第二,注重人员培养模式的创新。如可成立专门演艺团体,以商演保生存求发展。面对刘三姐歌谣后继无人、势力单薄、生存堪忧、影响力小的情况,首先建议成立一批专业的团队,把全国各地的刘三姐歌谣传承人聚集起来,主要负责年轻一代传承人的系统、完整的培养。目前,中国刘三姐歌谣的传承培养只在广西的桂林、宜州和柳州有个别的传承基地,培养力度小,重视程度低。建议政府加大对传承人的经济资助,保证各级传承人每年的补助到位,为刘三姐歌谣传承人提供物质保障与精神动力。此外,专业的演艺团队既要负责培养传承人,也要设法开拓表演市场,进行大量商演。演艺团体可以通过商业化的运作,以各类演出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通过大小演出宣传刘三姐歌谣,既可以提高刘三姐歌谣文化的影响力,也能解决刘三姐歌谣传承人的生存和生活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重点扶持校园鉴赏演出。笔者对广西的大学、中学和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调查的91所学校中(其中大学12所、中学46所、小学33所),只有12所学校(其中大学3所、中学6所、小学3所)请专业的刘三姐表演团队进入校园进行表演。这说明,目前刘三姐歌谣的专业表演团队进校园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没有自上而下的总体设计。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由教育部门牵头,引导刘三姐歌谣鉴赏活动进入校园,政府与教育实体单位共同出资邀请专业表演团队进校园进行刘三姐歌谣演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刘三姐歌谣有所了解,播下传承的种子,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各地刘三姐演艺团队的演出。刘三姐歌谣进校园后,可以进一步进入课堂。但在目前中国大背景下,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并非易事。在探索阶段,可以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开设试点学校,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机制,如建立师资培训机制,培养出一批会唱刘三姐歌谣、懂刘三姐歌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将刘三姐歌谣融入日常教学和教材中去,积极引导学生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优秀美德的使命。在小学至高中阶段,可将刘三姐歌谣纳入教学大纲中;大学以上阶段,可开设刘三姐歌谣选修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解刘三姐歌谣这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探索阶段逐渐成熟后,就可以进行全区甚至全国的推广,构建市、县、校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各个方面有机配合,逐层推进,真正把刘三姐歌谣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

第四,改善财政支援模式,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个人或企业赞助。由于政府对刘三姐歌谣资助有限,我们应该把目光转向民间赞助文艺发展这一方向,对向文化遗产赞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一定的鼓励措施。如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即当个人或企业对刘三姐歌谣的赞助达到一定金额时,就可享受降低税率的优惠政策,赞助金额越大,税率优惠力度越高。在享受税率优惠的同时,还可对赞助者颁发表彰证书,当赞助达到一定金额时,可为赞助者举办颁奖典礼等仪式,并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对赞助者进行宣传表扬。此外,可在微信公众号等官方平台为赞助者提供免费的广告宣传位,宣传个人先进事迹或企业的企业文化、弘扬企业形象。这样一来,对企业来说,只不过是把平时的广告投入投到了另一个地方,而且既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又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还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个人而言,也可以提高个人知名度。这样刘三姐歌谣不但得到了保护,而且还在无形中培养了民众保护刘三姐歌谣的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刘三姐歌谣是中国重要的文化财产,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远流传下去,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不应该只跟国家、政府和学者有关,每个人都应该担负起责任,思考如何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永远保持神采与活力。

猜你喜欢

刘三姐歌谣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与文化遗产相遇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春天的歌谣》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桂林印象(二首)
读歌谣画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