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07翟小蒙
翟小蒙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 201620)
在经济发展与文化转型的背景下,国际竞争的趋势逐渐从传统的经济竞争、文化竞争转变为科技竞争、人才竞争。而构建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把握经济发展脉络,寻求经济新增长点的必然手段。由于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得以构建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而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丰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涵是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融入到研究生教育中,能够切实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符合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
一、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导师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制度,主要指由导师全面负责并指导学生的生活、品德、科研、学习等层面的管理制度。1953 年,通过颁布《研究生培养办法》的方式,我国研究生教育真正确立了“导师制”制度,导师制逐渐成为我国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制度。在实践应用中,导师制能够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内涵,紧抓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而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与变革。但导师制在人才培养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重知识,轻实践”“导师队伍参差不齐”等方面。而在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促使高校越来越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与理论的融合质量,越来越关注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因此“双导师制”应运而生。
双导师制主要指每个研究生配有校外校内两名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中,两名导师密切配合、分工明确,能够使高校从研究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重心向创新型、实践型进行转变,切实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效率。在双导师制得以确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起到了推动和引导的作用,使双导师制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养模式,成为增进研究生培养与社会经济建设的媒介和抓手。譬如2002 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教师必须要紧密接触实际,具有实践经验”,应“积极吸收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2010 年下发了《有关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意见》,将建立健全“双导师制”作为高校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即“构建以校内导师为核心,校外导师全面参与的项目研究、实践过程及课程开设等工作的培养体系”。2013 年,教育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调应“大力推广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重视发挥校外导师的作用。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类别特点,探索导师组制,组建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和行(企)业专家组成的导师团队共同指导研究生。”因此在我国社会转型发展中,双导师制逐渐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机制之一,发挥出难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
二、双导师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价值
双导师制是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通过相互合作,促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切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需求。而在教育实践中,双导师制的推行和应用,还拥有诸多的意义和价值。首先,推行双导师制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双导师制的推行与落实,有利于研究生整合理论知识,使理论知识更好地应用在社会实践中,进而使经验理论化、理论实践化。在双导师制的落实过程中,研究生能够在校外导师的引导与指引下,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机制及前沿科技,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及实践理念的提升。其次,推行双导师制有助于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据统计2020 年全国在校研究生总数已达290 万人,其中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占比达60%,而导师人数仅有35 万人左右,研究生与导师的供需关系存在明显不均衡的问题。而实施双导师制后,高校能够充分利用校外导师的力量,缓解导师队伍严重匮乏的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教学、科研、实践、就业等层面的资源,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再次,推行双导师制有利于提升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在研究生培养中,高校以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的方式,完善研究生培养的模式、体系及机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专业发展与学业成长,也间接地提升导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校外导师能够通过校内导师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而校内导师可以通过校外导师获得实践经验、技术水平及管理经验,在取长补短的过程中,提升了导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最后,推行双导师制能够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渠道,研究生可在实习单位获得充足的实践经验和岗位知识,减少学生与企业的磨合时间,从而为学生留驻实习单位提供条件。
三、双导师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问题
双导师制能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重要支撑,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社会经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发挥双导师制在学生培养中的功能和作用。
1.难以实现双导师的全面覆盖
大部分高校虽然落实了“双导师制”,但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过程中却存在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难以使所有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接受校外导师的帮助和指引,难以切实凸显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的优势与价值。而部分高校虽然构建了双导师制度,但拥有双导师的研究生仅占78.32%,且能够接受校外导师指导的几率或机会相对较低。在宏观层面上,双导师制的覆盖率问题主要可从实施效率与覆盖层面两方面来分析。首先是实施效率,根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当前校外导师的指导效果还不够明显,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仍不够突出,学生对校外导师的满意程度较低(认为效果良好的仅占35.45%)。其次是学生覆盖,部分高校对“双导师制”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根据专业学科的性质我们能够发现,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覆盖率相对较高,而学术性较强的专业,覆盖率相对较低。
2.校内外导师缺乏有效的交流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应形成相互合作、互通有无的教学关系,然而在实际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却缺乏紧密的沟通联系,各自为政、各自为营的问题较为严重,导师通常肩负各自的职责与义务,难以在实践能力或学术能力培养中,渗透相关的知识或内容,并且在培养机制上缺乏衔接。在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的制定中,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都拥有各自的教学模式、体系及机制,学生难以及时地融合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知识,致使双导师制的应用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虽然部分高校能够认识到“协同合作”在双导师制中的重要性,并构建了相应的沟通平台及指导文件,但实践效果不够明显,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依旧无法形成预期的协同效应。
3.双导师的指导效率较低
为切实分析和探究双导师制的问题,需要从指导频率,沟通方式、指导作用3 个层面出发。首先是指导频率,指导频率低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校外导师,且每次指导时间都相对较短,难以将行业发展、岗位经验及社会实践等知识充分地传达给学生。其次是沟通方式,校内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方式主要以社交网络与电话沟通为主,面对面沟通的比重较低,仅占22%(西南大学调查数据)。在网络沟通层面上,校外导师通常以微信、邮件沟通等方式为主,并且在沟通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课件、计划及方案。最后是指导作用,在论文指导层面上,从选题、开题、中期考核到答辩等环节,几乎都由校内导师负责,校外导师几乎很少参与到论文指导的过程中,进而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而在校外实习中,校内导师几乎很少询问研究生的实习状况,没有给予相对明确的实践方向。
4.校内外导师的职责不够明确
通常来讲,高校都会为校内导师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作职责,但很少有院校会积极地制定针对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导致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缺失,难以根据相关的规定和标准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而在双导师制的落实过程中,由于学校和企业拥有不同的工作机制、管理理念,导致校内导师在校外指导中的职责缺失、校外导师在校内指导中的责任不明,进而造成导师职责体系不够明确、不够清晰等问题的出现。因此要彻底解决此问题,还需要从学校与实习单位的整体角度出发。
四、破解双导师制落实问题的有效策略
1.切实提高双导师制的覆盖率
首先,高校应提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视程度,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双导师制的价值与作用,将校企深度合作作为双导师制的关键和抓手。其次,构建基于双导师制的实施细则,以奖惩、考核等手段提高双导师制的落实效率,如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以此明确双导师制的实施目标。最后,要提高双导师制的覆盖率。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学校应明确不同学科的性质和要求,通过数据调查、分析、归纳等方式,明确高校对校外导师的需求量,进而通过一一配比的方式,实现一个学生拥有两名导师的目标。
2.搭建校内外导师沟通平台
首先构建合作课程,高校应在双导师制的制定中,鼓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积极开展合作课程,通过安排具体的授课内容,深化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沟通。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应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校内外导师在课程开设中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形式,以此提升校内外导师的协同性及积极性。其次,要搭建网络沟通平台,为校内外导师制定相应的科研任务、教学任务及培养任务。最后,高校还应搭建相应的校内培养平台,使校内导师负责学生的校内培养工作,并以此加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联系,提升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合作意识。
3.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师管理制度
针对校内外导师指导频率、沟通方式及指导作用差等问题,高校应从规章制度的角度出发,提升校内外导师的指导质量。首先,高校与实习单位应构建协同发展机制,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角度出发,共同制定双导师管理制度,并将导师评价与校外导师的绩效评价相挂靠,充分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其次,明确制度内容,即规定校外导师的指导频率、指导时间、指导标准及沟通方式。譬如在沟通方式上,应规定校外导师应以远程指导的方式为主,应具备完善的指导方案、指导计划及指导目标。在网络指导的过程中,必须达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在校内导师规范中,应明确校内导师必须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的过程中,必须站在研究生培养的高度上,统筹校外导师的指导工作。最后,完善导师评价机制,将导师指导频率、指导作用、指导方式作为导师评价的基本指标,加强研究生评价与学校评价的结合力度,以此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抓手。
4.明确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职责
校内导师应在肩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业发展职责的同时,履行研究生在校外实践中的理论指导职责,承担起学生素质培养、知识提升的义务。而校外导师除了应肩负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及专业技能传授等职责外,还应积极参与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学习中,应与校内导师共同参与研究生的项目、课题及研究等工作中。总而言之,高校应在确保校内外导师肩负本职职责外,肩负起“支持、协助彼此工作”的职责。高校与实习单位应将导师职责融入到各自的管理制度中,以此破解校内外导师各自为营、各自为政的问题,提升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合作质量,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内涵。
结语
双导师制是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关键抓手,是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与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进程中,在我国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通过实施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起导师“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对于提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经济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将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