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2021-12-07罗开林
罗开林
(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1)
1 贵州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背景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0月印发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省正式被中央列入全国首批3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这一重大举措,正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层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的重大举措,对推动贵州省开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综合试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针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提出要“开展生态脱贫制度创新试验”,要把贵州建设成为生态脱贫攻坚示范区,通过完善生态保护区域财力支持机制、森林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和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护林服务机制,深化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加快构建大生态与大扶贫深度融合、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制度体系[1]。要“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计划,整村整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县城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镇运县处理、乡镇周边村收镇运片区处理、边远乡村就近就地处理的模式,到2020年实现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通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分散处理设施,实现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2]。
2 贵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建设美丽乡村。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基础上,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方案,强化顶层设计,明确工作任务要求和措施,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具体要求和部署。
2.1 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乡村振兴深刻变革
发展农村产业,既是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2018年2月,贵州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农村产业革命”,这一行动让农业生产条件不均衡的贵州,农村和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全省上下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发展方式和工作作风,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狠抓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夯实了根基。
2.2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
2018年8月,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展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政策支持等内容,将全省88个县(市、区)全部列入3a行动整治范围,并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类,分为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市州所在地)、经济条件一般的地区(县、市、区)、贫困地区(深度贫困县)。明确了14个地处偏远、经济落后深度贫困县所辖的农村区域的发展目标:在有限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
在全省上下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贵州省部分农村地区结合自身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或以生态示范建设、或以农村产业革命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围绕特色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生田种植、生态旅游等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实现了从牺牲环境到保护生态,从吃山靠山到护山爱山,生动实践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此,本文选取了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优势生态产业,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明显成效的某一行政村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实践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并对其带来的经验、启示进行分析。
3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案例分析
3.1 某村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贵州省西部,距市区20km以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农户300多户,总人口1600人左右。全村有汉、苗、彝、布依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0%。作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一个普通行政村,长期以来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曾是贵州省典型的二类贫困村。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3]的伟大指引下,以村级党组织书记为代表的村支两委带领党员群众不懈努力,历经“穷山恶水—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曲折艰苦探索,紧紧抓住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以本地无籽刺梨的种植、加工、产销一体化为主导产业,以发展刺梨产业为契机,将其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别墅村”、“刺梨村”,发展形成了以种养殖、观光、度假为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在村级单元大胆创新实践“两山并举 同步转化”,使该村从昔日的“穷坝烂坝”蜕变为今日的“富美新坝”。如今的村庄,形成了生态优美、产业兴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全省农村地区“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鲜活样板。2012—2019年,该村森林覆盖率从46%提升至87%,贫困发生率从14%降至零,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月近2000元跃升至14000元,增长近7倍,全村人陆续住上令人向往的农家小院,成为通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
3.2 主要做法及成效
3.2.1 破解村级治理难题,实现党建兴村
该村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在村级治理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核心领导力,凝聚民众合力。该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加强党支部建设,根据班子成员特点和擅长领域,按党建、经济、村务、财务等进行区域化分工,充分发挥了班子的整体合力,增强了支部的核心凝聚力;村民自治,公开议事。村按照“政府引导、村委主体、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的模式,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机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管理,对土地流转、项目开发等关乎民生的重大项目采取民主投票决策意见的方式;党员率先,带动示范。支部书记高度重视支部建设,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带头干,遇到困难时也是号召党员率先干。从拆老房到建新房,从种刺梨到开果酒厂,从养花到养蚂蚱,形成了支部协会联动、党员村民联心、党建产业融合的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局面。
3.2.2 打造特色产业链条,力推产业强村发展战略
该村的产业发展之路,围绕“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引进特色刺梨产业进行规模化试种和试育苗,抢抓特色刺梨种植机遇,迅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优势大力推广特色刺梨、李子、桑葚等经济作物种植,同时依托本村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牧草种植、养鸡,发展荷花、莲藕种植等水面经济。借助贵州省秋季攻势,新增蚂蚱养殖、肉牛养殖、特色花卉、荷花生态鱼等产业,打造有机种植基地。打造本土特色旅游,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依托生态游,开发“山水塘田屋,花草果林蔬”乡村生态资源,构建全域旅游扶贫产业格局,凭着好生态、好风景、好山水、好食材,部分村民开起了农家乐,大力发展“景观景点、休闲休养、民俗民居、农耕农家”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小康村特色和村内果园、田园等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为村民增收开创丰富多样的渠道。
3.2.3 依托美丽乡村模式,强力推动生态美村
该村通过出资、垫资、保贷,为村民建成100多幢新农村小院,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主要做法包括做优做特居住条件。邀请专业部门开展村庄规划设计,在原村落上拆旧房建新房。通过“整乡推进”、村庄整治、危房改造、乡村旅游、合作社贷款筹资等方式,按照规划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布局的原则,目前共建成100多栋农家小院;做细做强基础设施。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等支持通组路、产业路建设和改造电网、通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电路气讯”的全覆盖;做深做全污垃治理。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实行垃圾处理三级联动流程化运作,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实现雨污分流,农民家庭生活污水统一排放管道、全村一站处理、全部污水达标排放。
3.2.4 立足营造精神文明新风尚,推动文化立村建设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和美丽乡村事业的快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移风易俗除陋习,营造良好新风。该村支两委制定符合村情的村民公约,规范村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整治滥办酒席,改变过去村民乱办酒席、打麻将、赌博等不良陋习;推动村级文化设施。村里在村党支部引导下组建了舞蹈队、地戏队、老年协会等文化活动组织,同时还完善了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简易戏台、宣传栏、体育健身器材、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等设施;重视传承传统文化。该村组建了地戏队、山歌队等,依托地方少数民族节日、传统农事节会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文化内涵,让村民通过参与活动,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
3.2.5 构建收益联结共享机制,推动实现强农富村
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把村两委、合作社、企业和村民联结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并明确各方在收益链上的份额,充分调动相关各方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3.3 启示与思考
上述案例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对于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乡村振兴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1 始终坚持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和带头人引领作用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和农村改革工作的落脚点在基层,执行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书记和领导班子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3.3.2 立足找准本地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优势产业
在传统农业经济附加值越来越低时,可以考虑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心。立足资源条件,发挥环境优势,突出人文特色,统筹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规模和档次。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推动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绿色产业基地建设,通过产业链延伸,走生态养殖、生态加工、观光休闲之路,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
3.3.3 立足共同收益,鼓励全员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不落一人,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只有共同小康才是真小康,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收益分配是个关键。充分调动好、依靠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群众力量破解改革发展的难题。
4 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的经验总结
经过对优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案例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4]工作的具体特征。
众多实践印证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同步转化的。其关键在于选好带头人,找对发展思路、找准特色产业,不断推进产业间融合发展、持续创新,探索出符合当地发展实际的两山“转化”之路。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高度的示范带动效应。上述案例说明通过发展特色鲜明的地方主导产业,可以引领乡村实现产业兴旺,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注入内生动力,通过顶层设计、规划引领、科学布局、有序推进,从而达到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有机融合、互为协调的理想状态,建成百姓富、生态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要体现呼应新时代党建引领的时代特色。上述实践证明了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强化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才能带领地方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农村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道路。
5 推进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5.1 着力围绕地方生态建设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好、用活、用足这把金钥匙,牢守发展和生态2条底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筑牢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将青山绿水当作地方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强资源,做深做透生态环境这篇文章,努力实现地方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社会治理携手同行。
5.2 选准特色产业,推动重点产业发展
要始终抓住“产业兴旺”这一乡村振兴的关键,以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结合自身实际,找准产业发展道路,以发展地方特色产品为主导,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生产经营模式,盘活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提高村民收入。
5.3 实施党建引领,围绕地方基层党建,坚持强化阵地建设
坚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这一原则,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发挥党员干部勇于担当,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努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5.4 自足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通过建立“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激发村民积极性,发挥绿水青山的优势,打好地方特色牌,做优有机农产品,实现集体经济实力提升和村民收入快速增长双赢目标,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5.5 着力推动村庄治理,实现乡村富美和共享惠民
以绿色家园和绿色产业为基础,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支部带动、党群互动、产村联动、村企推动,推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