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标准化在钻前工程的应用研究
2021-12-07徐成昊朱成昊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唐 波 徐成昊 朱成昊 四川蜀渝石油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迈入高发展通道,各行各业对石油能源的需求不断提高,钻前工程作为石油行业最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之一,相应的有了越来越高的安全要求。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为其中主要的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但由于钻前工程具有其特殊性以及复杂性,仍然会由于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安全管理不足,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阻碍钻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石油勘探。为了进一步提升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隐患风险施工,保障钻前工程的施工,就必须理解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应用的意义,以及标准化体系应用具体措施,才能做好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工作。
2 钻前工程设备管理特点及管理现状分析
2.1 钻前工程环境复杂,风险较大
在川渝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环境较为恶劣,安全风险较国内其他区域更多,因此受钻前工程施工特点因素影响,钻前工程中设备设施使用与管理明显与其他施工现场存在着差异化,增添了许多安全风险,这对设备设施管理以及操作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
2.2 人员流动性大,普遍缺乏安全意识
钻前工程中存在施工时间短,区域分布广的特点,加上为解决当地就业和拉动当地经济的目的,因此施工现场常常聘请井场附近的工程机械操作手和电工,没有形成固定的人员班底。
这些工程机械操作手和电工缺乏统一管理协同作业的集体意识,对自身安全的保护意识不强,加上对钻前工程相关安全知识了解甚少,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容易引起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施工现场租用井场附近的设备,常常存在着设备年限久,设备完好性差等安全隐患风险,对钻前工程安全管理提出极高的挑战。
2.3 设备设施转运多,安全风险大
钻前工程单井场工期较短,工程量小,设备设施使用期限不长,短时间内设备需要频繁转场。加上井场间分布较广,设备运输道路种类繁多,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间道路,井场间路况条件各不相同,风险源较多,在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安全隐患。
2.4 设备设施可靠性完整性要求更高
钻前工程施工现场,设备设施在野外露天工作的环境下,运行状况恶劣,设备设施极易发生故障,从而引起安全事故,这对设备设施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施工方为了项目进度考虑,对设备设施重视度不够,忽略维修的重要性,常使用带病设备设施,极易引起安全事故[1]。
2.5 钻前工程地点偏僻,安全风险高,管控难度大
钻前工程现场地处偏僻地区,远离城市区域,野外作业地形环境复杂,工程机械存在多机联合作业、人机交叉作业等状况,吊车等设备调动不易,使用成本较高。现场施工人员常常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监护手段不到位,存在违规指挥,强令挖掘机违规吊装作业等现象,增添许多安全隐患,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因设备管理人员与施工现场距离较远,人员沟通存在着阻碍,专业化设备管理人员的作用在施工时无法及时体现,给现场安全管理提出了不少的挑战。
3 钻前工程中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标准化的具体应用
3.1 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中,管理人员常常以施工管理为主,组织机构松散,对设备设施的管理重视程度往往不够。为进一步提高设备设施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设备设施安全事故的发生,蜀渝公司创新性的将原设备设施管理机构进行重组,成立专业化分公司,统一对设备设施进行管理。通过组建专业化分公司,明确设备设施安全生产管理中各个岗位人员的主体责任,构建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由专业人员依托于钻前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结合设备设施管理专业知识,制定并执行符合实际需求的设备设施管理规章制度,对现场设备设施和操作人员进行直线管理,使标准化管理体系具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合理化,从而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监管,预防减少钻前工程中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以“两书一卡一手册”的应用构建现场设备设施管理体系标准化。围绕“服务保障”的定位,制定的“两书一卡一手册”贯穿从工程机械入场检查、人员培训交底、隐患排查治理、操作手评分考核、工程结束后服务保障质量回访等生产管理全过程,着力强化管理基础,有效保障了钻前工程现场工程机械管理,提高了设备管理水平,切实做到现场职责明确、内容清晰、资料规范,为钻前工程的安全管理做出了重要的支持。
3.2 加强人员素质提高,助力标准化体系应用
设备设施操作人员作为设备第一使用人,是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核心。蜀渝专业化分公司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方针为核心,从设备设施操作人员入手,加强人员素质的提高,助力标准化体系的应用。
人的行为受意识影响,提高人员意识的积极性则是关键。一是与现场设备操作人员签订HSE责任书,以HSE结果性和过程性指标为依据,作为现场操作人员绩效的考核内容之一,让操作人员一方面学习了解现场安全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去规避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二是建立班组长考核机制,提供绩效的奖励,将现场表现突出的操作手任命为设备班组长,对现场设备和操作手进行直接管理。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现场安全知识和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网络答题,以竞赛和奖励的方式,让操作手更乐意去学习。三是举办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引领操作手练就过硬的技术本领,不断提升公司技能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设备设施操作手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标准化体系应用情况。为全面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日常培训学习加专业培训竞赛相结合的方式,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施工一线员工操作技能,提升服务保障能力,激发广大员工力争上游的工作热情,推动公司操作岗位技能和意识的全方位提高。同时开展“安全移动课堂”到现场,利用雨班停工时间,组织内外部操作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实操性的培训,提升操作人员主动安全意识。
3.3 设备运输标准化
针对钻前工程中工程设备设施入场前需要进行长距离运输引起的风险问题,构建设备设施运输标准化体系。在运输前设备设施管理人员和运输承包商一起对设备设施运输路线进行道路踏勘工作,对路况进行了解,检查出风险源,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做到合理化、标准化、规范化。在得到当地交通部门批准后,派出专人仔细检查运输情况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同时专人跟车,和运输承包商一起进行设备设施运输工作,确保设备设施在运输过程零事故。
3.4 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
施工现场设备设施管理标准化则是直接体现。一是对内、外部设备设施及人员实行“三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编号、统一培训,确保设备设施和人员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在此基础上,制作设备设施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程机械作业“七不准”标示贴粘贴至每台设备上,涵盖钻前工程施工现场涉及的主要设备的安全基本知识、作业注意事项等内容,通过通俗易懂的标示贴,让工程一线设备操作人员,尤其民工等文化水平相对低的作业人员得到了有效的安全宣教提示。二是坚持方案统一编制,人员统一调度,设备统一编号,安装统一标准“四统一”原则,编制临时用电安装标准化手册,对现场使用的配电箱、电杆、电缆支架进行统一定制制作,将临时用电安装流程进行标准化,降低安全风险,减少发生的安全事故。通过现场设备设施的标准化体系的应用,确保了钻前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大提升。
3.5 做好维修管理服务标准化
维修管理作为设备管理的重要阶段,是保障施工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行以及减少设备隐患的重要方式。区别于以往设备发生故障或损毁后才进行维修的传统事后检维修模式,以“预防性检维修+事后检维修”结合的方式构建维修管理服务标准化体系[2]。首先制定定期的设备检查设备修理工作,形成修理周期结构。其次通过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化被动于主动,做到对设备小问题早发现早修理,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对于设备故障后,及时联系建立的维修承包商网络,安排维修队伍,同时在大型项目设立维修站点,及时维保现场机械设备,做好钻前工程服务保障。
3.6 智能化助力标准化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上,推进科研项目研究,加快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助力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一是从设备自身进行出发,通过对挖机H臂、液压系统进行改装,同时编制吊装规范,解决现场吊装的安全隐患;二是从操作人员角度出发,在工程机械加装四路高清摄像头,实现360°环影全景显示,同时安装配备语音提示的监测主机实现自动识别人形并报警;安装驾驶室显示屏实时显示作业画面;安装SD卡实时记录监控画面,最终实现设备视频监控、自动识别作业范围内人形并报警等功能,为现场操作人员提供可靠有效的预警方式,减少现场常见的工程机械伤害事故。三是从管理人员角度出发,开展设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研究,通过设备信息化管理手段,促进设备管理全面升级,实现设备“在哪里”“干什么”和“怎么管”,对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让管理人员实时了解设备各项指标情况,如果有指标异常,管理人员即可根据数据判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扼杀于摇篮中,同时降低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通过积极推动“360°视频监控预警”“”“吊装作业改造”“工程机械云管理系统”等科研项目的进行,用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推动现场安全管理。
4 结束语
在我国日益严峻的能源需求的背景下,钻前工程施工管理中对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针对钻前工程施工的特殊性,提出了设备设施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近几年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探索建设经验,给出了可以推广的制度措施。这为钻前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了有效保障,减少了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为其他行业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给出了新思路新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