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绿色金融机制研究
2021-12-07张娜华南理工大学节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文_张娜 华南理工大学节能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1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主要经验做法
1.1 国外绿色金融的主要做法
1.1.1 推行绿色金融制度
美国、荷兰等七国的10家银行于2003年6月对外宣布推行“赤道原则”,即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自愿性金融行业基准。
金融行动机构宗旨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绿色金融得到推广和普及,金融机构被督促加入可持续金融实践活动,让绿色金融制度使得全体社会成员受益。
1.1.2 实施绿色标准
金融机构在开展绿色投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为其根本出发点,签订相关绿色标准。
1.1.3 绿色金融实践主体
在教学活动的空间上,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体验学习的乐趣。例如,开展“户外课堂”。这种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学习模式,不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学生锻炼了社会技能,还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有人说:“如果用说话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如果做给我看,我或许会记得;如果让我参与了,我就会理解。”生活是需要体验,在体验的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快乐,还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在体验中逐渐成长,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感受到课堂中的幸福。
绿色金融逐渐兴起,其主要推动者是国际金融公司、以及实施“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金融自律组织(UNEPFI)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实践机构。
1.1.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发展
世界金融机构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报告中,提到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多达100多种,充分展现了国际金融组织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的成果。
1.1.5 推行碳排放交易
碳排放交易体系是碳金融的一种。由近30个成员国家(及Liechtenstein、Norway)组成的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成为了世界上最大型区域碳交易市场,该体系下包括ECX(欧洲气候交易所)、EEX(欧洲能源交易所)、NordPool(北欧电力交易所)、LEBA(伦敦能源经纪协会)、BlueNext(巴黎碳交易市场)、Climex(荷兰交易所)、EXAA(奥地利能源交易所)、IPEX(意大利电力交易所)8个交易中心,超过1万个工业温室气体排放实体。
1.2 国外绿色金融主要经验
1.2.1 美国模式
突出金融创新与制度保障。美国在绿色金融方面有多种创新产品,美国能源部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融资担保等金融创新产品,来降低企业绿色项目(如清洁能源项目、高端智能制造项目)成本,加快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化进程。
1.2.2 欧洲模式
突出政府资金引导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带动。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用来撬动社会资本,对绿色项目进行投资。如,英国和德国政府分别实施贷款担保计划、绿色项目贴息等政策来支持中小环保企业,欧盟推行绿色信贷及证券化产品税收优惠政策。欧洲国家还利用政策性金融机构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绿色项目。
2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政策法规先行的演化史,也是政府作为第一行动人强制性制度的变迁史。根据执行主体和监管机构不同,中国绿色金融政策分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三大类。近来年,中国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与各国携手共同致力于全球气候治理,推动《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国内行动来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中国在“一带一路”投资中自觉贯彻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原则,致力于推动绿色发展。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在国际巨大的可持续投资需求下得到进一步发展。
2.1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历程的特点
①绿色金融政策框架体系逐步建立。
②绿色信贷加快投放。
③绿色债券迅速发展。
④绿色产业基金稳步增长。
⑤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不断创新。
⑥全国性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逐步推进。
2.2 社会和环境效益
以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为目标的金融综合性服务,在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资源综合利用等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民生工程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对绿色项目建设的支持促进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2.3 存在的问题
中国在实践绿色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问题,如绿色金融盈利能力不强,组织协调机制欠佳,绿色金融配套制度尚不健全,社会资本激励不足,绿色金融复合型人才缺乏。
3 加快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启示
要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积极应对新常态、新挑战、新任务,需多措并举,从完善绿色金融法规标准体系、建立绿色金融协作机制、培育绿色金融市场、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到参与国际绿色金融治理、积极培养绿色人才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努力。
3.1 制定出台绿色金融规范标准
努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容易操作执行,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促进中国绿色金融规范健康发展。
3.2 建立绿色金融统筹管理协作机制
探索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发改、工信、金融、财政、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制定出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施细则,研究出台配套的考核奖励机制、绿色金融统计制度、绿色金融项目清单等制度。
3.3 积极培育绿色金融市场
以财政资金为撬动,联合亚开行、亚投行、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构建绿色金融创新模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项目建设,培育孵化更多的绿色产业项目,促进绿色产业集聚发展,提升社会主体发展绿色金融的内在动力。
3.4 鼓励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大力支持各类绿色金融产品、衍生工具和业务模式的创新,提高绿色金融业务绩效。发挥大数据等金融科技作用,加大对清洁能源领域的绿色信贷力度,开发绿色市政债券业务,试行环境权质押交易,探索绿色债券保险,创建绿色融资担保专业化机构等。
3.5 强化绿色金融产品信息披露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对绿色内涵认知不够、绿色项目界定不清,未来分步建立强制性绿色金融产品信息披露制度,报告市场发行的绿色金融债、绿色信贷等覆盖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产品相关信息。同时加强对绿色金融市场及产品的研究,为市场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全流程指导,从前期准备,到项目储备、外部认证,再到发行程序、规范指引等。
3.6 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探索创建政策性绿色金融银行,通过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信托、绿色担保、绿色租赁等多种方式支持绿色产业项目建设。重视外资在绿色发展和碳减排方面的资金、管理、技术优势,鼓励外资进入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加强国际绿色金融交流合作,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碳中和要求相关适应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