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12-07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6期
关键词:粘虫化学防治斑病

农 珍

(德保县城关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广西 德保 533700)

1 玉米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1 蓟马

蓟马一般发生于玉米苗期,其幼虫、成虫均有害,主要通过吸食叶片汁液,散发毒素的方式,对玉米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一旦叶片遭受蓟马危害,会出现银灰色斑块,点状失绿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叶片原有的生物功能,如光合作用等,导致叶片变形扭曲。如果在此过程中叶心遭受破坏,会导致叶片多个交叉,接穗困难,而这必然会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防治方法:要对玉米秧苗及时加以查看,一旦发现蓟马,立即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常用化学药剂主要包括氧乐果乳油、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使用比例为每667 m2地100 ml 40%氧乐果乳油、45 ml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 g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30 kg制成喷雾进行防治[1]。

1.2 粘虫

玉米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能够远距离迁飞,其主要危害来自其幼虫对玉米叶片的啃食。遭受玉米粘虫危害的玉米植株,轻则叶片残缺不全,重则只剩叶脉、叶片全无,而这对于玉米生长发育是极为不利的。玉米粘虫的成虫一般夜间产卵,白天潜伏在草丛和田间,孵化出的幼虫一般聚集于叶片的背面或叶心内侧。玉米粘虫食性不专一,会对玉米、花卉、蔬菜、大豆、花生等诸多农作物造成危害,因而必须对其采取综合防治举措。

防治方法:一是生物防治。可以运用黑光灯或利用敌百虫、醋、糖制作诱杀剂的方式对粘虫成虫进行诱杀。在对粘虫低龄幼虫防治时,可以采用生物制剂灭幼脲进行防治。这种生物制剂一方面不会对粘虫天敌造成伤害,另一方面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必须把握防治时机,最好在粘虫幼虫3龄前防治。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以选择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8%勒斯本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通过喷雾的方式进行防治。

1.3 地老虎

地老虎是一种危害性较强的地下害虫,主要会对玉米的叶片及幼茎造成危害。玉米植株一旦遭受地老虎的危害,会出现植株死亡、断苗的现象,如果不能及时防治,会导致玉米大面积减产。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在玉米播种期要对土地进行深耕,采取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及时清除耕地周边的杂草,以此来降低地老虎的发生概率;化学防治。在对地老虎幼虫防治时,可以采用喷雾的方式向发生病害的地段喷洒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在对地老虎成虫防治时,可以采用0.2 kg 80%敌敌畏乳油兑水400 kg,涂抹于遭受病害的玉米植株茎秆或滴灌到根部,均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1.4 玉米螟

玉米螟又称钻心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贯穿于玉米生长全过程,主要会对玉米的幼穗、茎秆、叶片、心叶造成危害,导致玉米严重减产。

防治方法:一是物理防治。玉米螟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冬季的严寒无法将其消灭,所以必须在玉米螟羽化越冬前对其进行处理,如可以对高粱、玉米秸秆等玉米螟幼虫喜待的场所进行堆沤砸碎,以此来消灭玉米螟幼虫;二是生物防治。可以过筛的煤渣与适量的白僵粉混合,均匀地播撒到玉米心叶部位,即可对玉米螟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三是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最好实施于玉米心叶末期,可以采用喷雾的方式向发生虫害玉米植株的心叶部位喷洒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即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2 玉米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2.1 黑粉病

黑粉病在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均可出现,但是尤其以抽穗期最为严重,受害部位会出现大小不一的病瘤,初期病瘤呈淡红色或白色,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瘤会逐步转变成黑褐色,最终破裂,破裂后会散发出黑褐色粉状物质。该病主要危害玉米的穗部、叶鞘、叶片、根部等部位,但是通常而言玉米穗和茎上的病瘤会相对较大,叶鞘和叶片上的病瘤会相对较小。引发玉米感染该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玉米植株过密;二是湿度过大;三是过量使用氮肥。

防治方法:在对黑粉病防治时,主要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如在玉米播种之前,可以运用化学杀菌剂对粪肥和土壤进行杀菌处理;或采用化学药剂如20%的粉锈宁乳油进行拌种,均可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2]。

2.2 大斑病

玉米大斑点主要会对玉米叶片造成危害,病情严重时也会对玉米的叶鞘和苞叶造成危害。患病部位会出现长梭形褐色病斑,部分病斑表面会出现黑色的霉层。

防治方法:一生物防治。在玉米品种选择时,尽量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加有机肥和磷钾肥的施加量;二是化学防治。在玉米大斑病发病初期可以采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进行喷洒,每间隔1周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即可对玉米大斑病起到不错的防治效果。

2.3 小斑病

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内均可发生,尤其是抽穗期最为高发。通常而言,小斑病一般会从玉米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延伸。发病初期,病斑会呈现水泽状黑色小斑,而后病斑颜色会不断加深,形状会不断扩大,最终发展成椭圆形或纺锤形褐色大斑,斑点周边会出现红褐色晕纹,严重时会导致患病部位叶片全面枯死。如果患病部位湿度较高,病斑上还会出现一层毛状物,颜色呈黑色。

防治方法:一是物理防治。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同时要施行轮作,避免长时间种植玉米。在秋收过后要对土地进行深耕,以此来消灭菌源,掩埋病残体。二是农业防治。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必须秉持早播早管的基本原则,加强田间管理,做好排水、中耕、施肥工作,以此来增强玉米植株抗病能力。三是化学防治。可以采用9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每间隔1周喷洒1次,连用2~3次[3]。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一旦发生病虫害,不仅会使玉米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会使玉米产量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必须根据病虫害的具体类型,对病虫害加以有效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对玉米生长造成的损害。

猜你喜欢

粘虫化学防治斑病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山西省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不同种类粘虫板在六堡茶有机茶园的应用技术研究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