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乐县北部沙区沙荒地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2021-12-07王德宏汤万林王继民王伟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乐县保苗沙地

王德宏,汤万林,王继民,王伟有,刘 荣

(甘肃省民乐县开发区林业工作站,甘肃民乐734500)

1 苜蓿种植现状

甘肃省是我国苜蓿草生产大省,特别是地处河西的民乐县北部沙滩,沙荒地资源丰富,夏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其独特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苜蓿生产。近年来,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民乐县连片200hm2以上的苜蓿种植面积达到0.33 万多hm2,保障了张掖市华瑞农业、前进牧业、三元乳业等大型乳企对高品质、高蛋白苜蓿草的需求。沙荒地开发种植紫花苜蓿还可以有效治理沙漠环境,减少沙尘暴的产生。近年来,随着民乐县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战略的实施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区戈壁沙地陆续得到开发利用。

2 沙地种植苜蓿的优势与劣势

2.1 优势

2.1.1 耐碾压 苜蓿种植1 次收获5 年左右,各工序大型设备每年碾压3~4 次,沙地具备地压不实、苗压不死的优势。

2.1.2 返青快 春季沙地升温快,苜蓿返青早,生长期增加7~10 d。

2.1.3 长势整齐 与高秆作物相比,沙地种植苜蓿区域差异小,规模效益高。

2.2 劣势

2.2.1 保苗困难 沙地地表稳定性差,播种当年遇大风天气,保苗较为困难。

2.2.2 冬旱影响越冬 沙地持水能力差,冬季地表干沙层厚,喷灌机运行难度大、风险高,地墒不足会影响苜蓿越冬,有冻死、旱死苗现象。

3 种植品种

品种主要从克劳沃草业、北京正道公司、佰青源公司引进。通过近几年观察,产量表现优异的新品种有3010、4010、WL168、WL232、骑士T、大银河、康赛、雪豹、耐盐之星等,同时陆续引进种植30 多个苜蓿品种进入常年品比试验,从中筛选适应本地气候和种植方式的当家品种。

4 沙荒地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4.1 选地

苜蓿适合生长在年降水量400~800 mm 的地区,不足400 mm 的地区需要灌溉,适宜的土壤pH值为6.5~8.0,可溶性盐分在0.3%以下,播种苜蓿的地块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砂黏比例适宜,土壤松散,通气透水,保水保肥,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苜蓿不适宜在酸性、低洼易积水地种植[1]。

4.2 播前准备

4.2.1 整地 苜蓿是深根型植物,因此需要深翻,一般深翻深度为25~30 cm。在干旱地区耱地有减少地面蒸发、蓄水保墒的功能;在气候干旱地区和季节,镇压可以减少土壤中的大孔隙,起到保墒的作用。耕翻后的土地要立即播种,必须先进行镇压。

4.2.2 施底肥 播前结合整地施入农家肥、过磷酸钙作底肥。

4.2.3 根瘤菌接种 紫花苜蓿播种前应进行根瘤菌接种,特别是在未种过苜蓿的田地更需要接种,以提高成苗率、幼苗结瘤率。

4.3 种植模式

4.3.1 小麦套播苜蓿错期播种 苜蓿幼苗期生长异常缓慢,不耐晒,小麦作为苜蓿的保护作物为苜蓿遮阴,春季先种小麦,待麦苗3 叶1 心时及时套播苜蓿。

4.3.2 小麦套播苜蓿同期播种 苜蓿在小麦出苗期播种,当年可收1 茬小麦2 茬苜蓿。风险有二:一是春季风大风多,小麦保护能力差,风害影响苜蓿保苗;二是苜蓿长势过旺,到小麦成熟期会高于小麦,影响小麦产量。

4.3.3 铺膜穴播技术 使用1.45 m 宽度的地膜1膜10 行播种,穴距11 cm 左右。风险有二:一是无保护作物挡风阻沙,出苗后保苗困难;二是使用地膜后有地膜混入草捆的可能,需要人工清理地面残膜。

4.4 种植管理技术

4.4.1 播种

4.4.1.1 播种时期。春播是本地紫花苜蓿的主要播种时期,播种时间主要集中在4 月上旬,顶凌播种,以利用春季地墒。夏播主要在5 月上旬进行,用于保护性种植错期播种。

4.4.1.2 播种方法。苜蓿可条播也可散播,条播是苜蓿种植时最常用的播种方法。

4.4.1.3 播种量。紫花苜蓿条播用种量一般为30.0~37.5 kg/hm2,若土壤条件不好,如干旱地区或沙地上建植紫花苜蓿,播种量应增加到45.0 kg/hm2。

4.4.1.4 播种深度。紫花苜蓿种子细小,宜浅播;对于疏松土壤稍深,紧实土壤稍浅;干燥土壤稍深,湿润土壤稍浅;气候寒暑剧变处宜深。一般播深1~2 cm,沙质土壤宜深,黏土宜浅。

4.4.2 追肥 每年返青和收割1 次后,根据土壤肥力和底肥量追肥1 次,以保证下一茬的生长需要和产量要求[2]。

4.4.3 杂草防除

4.4.3.1 播前除草。播前通常采用化学药剂处理土壤,播前杂草未萌发,可选用48%氟乐灵乳油兑水喷洒,喷后立即覆土3~5 cm,镇压效果更好。若播种前杂草已萌发,可喷洒草甘膦进行灭杀。需要注意:喷洒草甘膦后需至少经过20~30 d 待药效发挥作用后再进行播种。

4.4.3.2 播后苗前。在紫花苜蓿播种后出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能够有效减少苗期杂草的危害,有助于苜蓿的正常生长。使用的药剂主要是苜草净。

4.4.4 及时刈割 若在生长期苜蓿田杂草危害较重,应尽早提前刈割,可减少对下茬苜蓿产量的影响。在杂草开花结实前适时刈割,对阔叶杂草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对生长速度快的禾本科杂草,刈割后在杂草2~3 叶片时,用禾本科除草剂喷洒,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4.4.5 灌水 一是在苜蓿全部返青之前需浇1 次返青水,利于春季植株快速生长。二是每次刈割之后需足额灌溉,最好结合施肥同时进行,盐碱地和干旱地区种植紫花苜蓿,刈割后灌溉尤为重要。三是在寒冷地区进行冬灌是保证苜蓿安全越冬和返青的重要措施,尤其对倒春寒有很好的抵抗作用。

4.4.6 病虫害防治 一是选择抗病品种。生产中应针对当地发生的主要病害类型,选择抗病抗虫的新品种。二是杀菌剂拌种防治种传和土传病害。三是对于紫花苜蓿发生的主要病害如褐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等,应提早刈割或放牧。四是适时早播、提早刈割可减轻害虫的危害。五是用15%~20%的盐水浸种,可减少苗期虫害的发生。若病虫害发生较严重,以上措施无法防治,可以使用药剂防治。苜蓿褐斑病、霜霉病防治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锈病、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蚜虫可选用0.5%藜芦碱、1%苦参碱、5%吡虫啉乳油喷洒防治。注意喷药后半月内不可放牧或刈割晒制干草。

5 收获利用

紫花苜蓿可青饲、青贮、调制干草或加工成草粉或草颗粒,还可放牧利用,生产中以调制干草利用为主,若收获季节雨水多,可作青贮利用。

紫花苜蓿再生性强,生长旺盛期每年可刈割3~4次,青贮、青饲或调制干草的最佳刈割期为现蕾末期至初花期,此时鲜草蛋白质含量最高,品质最好。

大规模连片种植苜蓿草,需做好机械设备的配套工作,以免耽误农时。

猜你喜欢

民乐县保苗沙地
新丝路
能钻过柔软沙地的蛇形机器人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农业农村部部署冬小麦抗旱保苗工作
沙地迷宫
扇贝保苗池水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上)
甘肃省民乐县第八届“思温杯”师生书画大赛优秀作品选登
扶贫结出教育“幸福果”——民乐县教育脱贫攻坚纪实
凌海市创建玉米高产示范区技术措施
风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