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农田种草养畜的思考
2021-12-07曲木木沙
曲木木沙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畜牧与草业技术推广中心,四川 西昌 615000)
1 提高认识,完善措施
农田种草养畜工作涉及多个学科,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对这一工作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以统一思想,将发展农田种草养畜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1]。一方面,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发展计划,确保农田种草养畜有计划、分步骤发展。在具体规划中需注意:(1) 应选择畜牧养殖数量较多同时缺乏饲草、群众具备较强科技意识的地区作为农田种草养畜的重点发展地区。(2) 需要对农田种草以及相关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3) 需对草畜配套关系不断完善,以确保草畜实现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需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引导相关部门深入研究牧草品种筛选、种植技术、草畜配套等各项工作,通过技术进步推进种草养畜的深层次发展。此外,还需制定并不断完善种草、养畜相关扶持政策,以充分激发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为农田种草养畜的推广奠定基础。
2 树立典型
在农田种草养畜推广中,需充分发挥示范典型的作用,以提升推广成效。相关主管部门可通过广泛宣传、示范典型的方式,有效结合相关领导、科研人员以及种植户,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技术、资金以及物资等有效结合,筛选出文化水平较高、对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强、养殖规模较大的种植户作为示范户,对其培训牧草种植管理、畜禽品种改良及管理等相关知识,并加强示范,从而培育出农田种草养畜的典范,为周边种植户展示其增收情况[2]。与此同时,还需定期组织现场会,对宣传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以加大农田种草养畜的宣传力度,不断扩大其影响面,帮助领导以及群众充分认识到农田种养畜的意义,进而带动农田种草养畜的推广工作。
3 加强引导以及服务
若仅仅领导干部对农田种草养畜工作较为积极,而广大群众缺乏配合,依靠少数人很难获取良好成效;若仅仅群众具备积极性,但是缺乏一个能力较强的领导干部,群众积极性将很快消失。为大力推进农田种草养畜工作,相关部门需强化宣传、培训,以帮助种植户掌握牧草品种选择、栽植地块选择、田间管理等农田种草相关技术要点,同时以实际情况作为基础,有效结合财力以及条件,针对性地开展农田种草养畜。具体而言,需在以下几方面做好服务以及引导工作,以充分调动种植户积极性。
3.1 筛选牧草品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选育并引进了几十个品种的木材。要想提高牧草的产量,就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种草方式以及常见畜禽品种等,在此基础之上为种植户筛选出可获取最大化营养物质的品种。
3.2 科学栽培
在优质牧草种植中,只有采取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才能有效提高产量以及质量。在具体种植中,种植户需建立“草当粮种”这一基本思想,严格把控播种量、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采取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方式,若存在出苗不齐问题需及时补播,合理施肥,及时除草。
3.3 适时刈割
适时刈割可促进牧草分蘖,以提升其产量。若牧草为多次性刈割品种,待其植株高度超过30 cm后,需要以其品种特性为基础对其适时刈割。若牧草为一次性收割品种,一般在抽穗期至开花期刈割禾本科牧草,在始花期至盛花期刈割豆科牧草。为对牧草季节性短缺问题有效调整,因夏季以及秋季牧草生长较为旺盛,存在剩余牧草,此时可采取青贮、晒干以及加工等方式处理牧草,为其冬季以及早春供应奠定基础。
3.4 草畜配套
只有有效结合种草以及养畜,才能确保转化增值、商品化的科学性,进而充分发挥牧草的种植效益。因而,需确保所种植牧草品种能够满足所饲养畜禽的需求,同时结合市场畜禽市场需求状况以及养殖能力等明确畜禽养殖品种、养殖数量、牧草种植品种以及种植数量等,确保草畜平衡。
3.5 科学饲养
待农田牧草刈割后,除直接饲喂青草外,还可通过加工草粉、青贮等方式实现科学喂养。牧草品种不同,其所适宜的饲养方式以及饲养量存在较大差异,需结合牧场以及畜禽品种明确饲喂方式以及饲养量。另外,在具体喂养过程中,还需对饲草的消化率、蛋白质转化率、适口性以及加工处理方式等加强重视。
4 大力推进种草产业化
当前,大市场、大流通与分散经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要想对上述矛盾有效解决,就需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方式,以推进生产实现商品化、专业化以及现代化。基于此,对于农田种草养畜工作,要想充分保护群众的积极性,推进草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对种草户积极扶持使其开展适度规模养殖方式,确保草畜处于平衡状态;另一方面还需对养殖企业以及养殖大户做好引导以及扶持工作,使其与种植户签订相关种草养畜合同,帮助养殖企业以及养殖大户解决相关草料不足问题,同时帮助农民解决种草养畜的销售问题。通过种草产业化经营的大力推进,促进农田种草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5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推广种草养畜技术,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认识、完善措施,树立典型,加强引导以及服务,大力推进种草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种草养畜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