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妙设疑,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

2021-12-06王贤富

中小学老师培训 2021年4期
关键词:提升素养问题意识小学数学

王贤富

摘 要:“好奇心”是学生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的萌芽。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必须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能够巧妙设疑,制造悬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的有效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巧妙设疑;问题意识;提升素养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意思是:读书做学问就怕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疑”乃学问之始,创新之本。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求知,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同时也需要教师不断探索,转变教学观念,学会培养“问题”学生,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成为“问”与“学”的主人。

一、导课设疑,在充满悬念的情境中发现问题。

结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在导入新课环节设计新颖、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制造矛盾冲突,设置疑境,能使学生把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汉字变形、动物变形等诸多“变形”现象后,提出“分数能不能变形”这个问题。学生一下就来了劲儿,提出了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分数可不可以变形?分数会怎样变形?分数变形有什么用呢?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围绕这几个问题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课中设疑,引领学生质疑关键问题。

爱因期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在精心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悬念,造成学生思维冲突后,应引导学生积极在课堂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问题意识。

1.针对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引发质疑。

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必然会发现一些数学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将这些问题在课堂中提出来,成为课堂的探究素材。如在预习《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后,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为什么要用长宽高这三个数据相乘?”的问题。我将学生的问题抛给全班学生,让他们联系摆方块的过程,思考长、宽和高的含义,思考长与每行摆的块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宽和高又代表什么?通过这样的质疑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体积公式的本质,解决了预习中遇到的关键问题,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2.在知识的关键处设疑,引发学生有效思考。

對于每节课的知识的关键处与难点问题,教师要剖析它的本质,究竟重点与难点在哪,学生为什么不好理解,找到要害处,对症下药,设置关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问题迎刃而解。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画圆并展示作品。发现有的学生画得很圆,而有的学生没有画成圆。教师按预先设计的方案向学生提出质疑:

师:观察这几位同学画的圆,你有什么问题想提?

生:“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画的很圆,而有的学生画的不圆甚至没有成功?”

师:是啊,问得真好,那么谁会回答这个的问题呢?

生1:他的针尖动了。

生2:他的两脚尖距离变了,没有固定住。

师:回答得真好,说明画圆时应该注意什么?

生:圆规的针尖要固定住,两脚间的长度也要固定住。

师:那么为什么有的同学画的圆大些,而有的同学画的圆会小些?

生:是因为圆规两脚间的长度不一样。

……

像这样,学生在教师预设的疑问中积极思考,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从而丰富了对“定点”——圆心及“定长”——半径的表象,对“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这一难点知识的理解就相当到位。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设疑,引发学生在比较中提出问题。

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自主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方法,展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思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找出内在联系,在比较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注意鼓励学生不盲目迷信权威,要敢于质疑与评价他人的方法。多让学生谈一谈“你同意他的方法吗?”、“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这种解法有没有问题?”等等,克服随大流的现象。

三、课后留疑,让课堂成为问题的新起点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教材各章节间都有必然的联系,一节课的知识既可以看成上一节课知识的延续,也可以是下一节课知识的序幕。因此教师可巧妙结合教材的新旧连接点,产生新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激发学生对后继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课尾,我让学生回顾汉字“京”的变形,想想“京”字为什么要变形?变形的目的是什么?

生:“京”字变形是为了能够体现北京奥运的文化韵味。

师:很好,小刺猬的变形又是为了什么?

生:小刺猬的变形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师:那么,今天我们学了一节课的“分数的变形”,它又是为了什么呢?

生:(大胆展开想象)

1.可能是为了产生更多的分数;

2.可能是为了比较;

3.还可能是为了计算方便;

……

师:你们的想象真是太丰富了,下一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吧。

这样结尾既总结了教学内容,又为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埋下伏笔,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思维得到进一步的飞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通过精心“设疑”去助燃学生思维之火,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积极投入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中去,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高娜.小学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名师在线,2021(06):75-77.

[2]顾成媛.“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培养[J].教师,2021(03):36-38.

猜你喜欢

提升素养问题意识小学数学
浅议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教育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