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美术欣赏课对中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1-12-06刘安璞
刘安璞
【摘要】美术课是当前中小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而美术欣赏课则是美术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审美能力的改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很好的作用。指出美术教育的重点应该在于美术欣赏,以审美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并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美术教学 欣赏课 审美能力 途径方法
前言
美术课是当前中小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而美术欣赏课则是美术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对于中小学生的教学要求应该是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对于艺术的爱好与热情,这对于他们品质的养成以及健康审美观的塑造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现代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小学生对美的感知特点,以及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欣赏课
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学科,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术教育的功能与目的认识也日益深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已打破了传统的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框架,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美术作品有绘画,有雕塑,还有各式各样的建筑等。美术作品就是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诠释人们对美的理解,对美的向往。它对于提高的人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以往传统的美术欣赏课中,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艺术情趣。因此,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听、多想、多看、多做,促进在成长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
二、中小学生对美的感知特点
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变化,小学生一般已能辨认各种事物的形状,能够比较各种物体的长短、大小、形状,以及他们在空间的位置,随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能够比较概括、灵活的掌握一般的空间概念。到了中学阶段,由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知觉得精准性和概括性也随之得到发展。他们不仅能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和本质特征,在知觉过程中还能把个别事物同一般原理规则联系起来,能够逐渐感知美。
三、欣赏课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1)注重教学直观性。
在美术课堂上,几乎每一件艺术品都是教师培养学生感受能力的好范例,“例如在学习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时,由于儿童的年龄偏小,对这种蕴含着劳动人民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不理解,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难免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教室的窗上贴着窗花,门上贴着随风飘动的门楣挂签,讲台桌的边上也贴满挂签,教室的四周张贴着各种剪纸作品,然后播放一曲抒情优美的中国民乐。”[6]使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较快的提升。中小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的直观感受决定了他们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美术欣赏课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审美感知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加深对于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
(2)不拘一格,启发学生想象力。
在具有较深刻的感受力的同时,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是进行审美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并不喜欢“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并有意识的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幼稚天真,天性好奇,想象力之丰富,往往出乎人所料。在假期美术培训班中,我带领所教小朋友把画好的大树剪下来拼贴在墙上,给人一种清新的美。可是,另一个男孩把自己画的树剪下来卷成了一个桶形,戴在头上变成了树形的帽子,让人感到创意独特新奇。我不仅没有责怪他,而且当场给予肯定和表扬,他异常高兴,这种情绪感染了其他孩子,也启发了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树的创意越来越多,越来越新奇了。在后来的实习中,我时常让学生由一样事物而引发各种各样的创想,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常常使他们的画面异彩纷呈,别具一格。
(3)从理解作品情感入手,提高欣赏层次。
通过对于美术作品内在情感的体会,丰富自身的情感表达。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对于美术作品感情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合格的欣赏者应该能够体会美术作品中所表达的感情,美术作品中的一些表达感情的物象也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美术家通过作品的线条、颜色、布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欣赏者也应该有着同样丰富的内心情感来与读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比如法国艺术大师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城市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形象。不仅肖像画得生动逼真,而且在人物面部的神情上,突出了内心愉悦的一丝微笑。这与当时在基督教禁欲主义控制下把人看成是罪恶化身,画妇女不得表现哭或笑的呆板形象完全相反,充分肯定了人生和它的美的意义,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成为一首赞美自然人生的赞歌。情感是艺术形象能激动人心的重要因素,绘画的寓情性可以在情感上打动人心,激起审美主体感情上共鸣,引起对绘画形象由感性到理性的思考,获得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受到审美教育。
上述三方面的協调和合作,自然渗透于各种能力的使用中,从而形成人的整个审美过程。除此之外,在学校范围内,还可以利用特定或专门的美术教育途径来培养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除此之外,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中学美术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将学生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让学生应用所学剪、拼、撕、贴等制作方式,运用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和对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努力的感受美、创造美。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要对美术作品进行由表及里的鉴赏与分析,不仅对美术作品的表观展现进行了解,对美术作品的艺术内涵进行分析,还要对美术作品的年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等进行了解和分析。通过这些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从而培养起中小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