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2021-12-06尹璐
尹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要发源地,担负着教书育人重要责任,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更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职业观,综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助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融入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
1.推动新时代职业院校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相较于普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具有专业化、职业化特点,旨在为社会输入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青年,工匠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通过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实践中,推动职业教育适应新时代不断向前发展。
2.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经之路。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技术性、技能性人才,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新鲜血液,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是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两者相辅相成,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不断提高输出人才的综合职业素养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职业院校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小条件也相对优越,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和工作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且大部分学生潜意识的认为来学校的目的就是学习专业技能知识,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工作,导致学生对思政课重视程度不够,使得教学成果收效甚微。
2.教学手段创新不足。从目前的思政教学研究分析情况看,绝大部分职业院校对思政教育课程仍然沿用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基本以书本为主,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很难能够使学生将思政教育与技能化教育有机融合,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同时职业院校思政课相比专业课课时量明显不足。
3.考核方式相对简单。目前对于思政课的考核与其他传统科目一样,还是以学生的笔试成绩作为重要指标,存在“一考了事”的情况,因此学生为了可以应付考试,采取死记硬背、临时突击等方式,考完就抛之脑后,很难形成长久记忆和运用,与设置思政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对策措施
1.切實提高思想认识,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形势下,工匠精神对各行各业都是不可或缺的,是新时代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的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从自身做起,真正领悟好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从根源上认识到将高职思政教育教学与“工匠精神”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当好工匠精神的传承者。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整体教学能力。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需要富有激情、敢于创新探索的一批优秀教师,但目前高龄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较为传统,与时俱进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提升职业院校思政教师团队年轻化势在必行,定期组织开展岗位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同时可以尝试打破专业限制,将一些政治素养较高的专业课讲师吸收到思政课队伍当中,以他们的专业优势更好的讲述工匠精神,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3.优化学习考核机制,持续推动教学成果转化。高职院校能够源源不断培养出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实践实训”课程,提高了学生对于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好自身优势,将传统应试考试与实训实践考核相结合,并与教师的日常考察评价组成的“试卷+实训+评价”考核机制,注重对学生的理论、实践、思想三个方面跟踪了解考评,加强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切实将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将教学成果持续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上。
四、结语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想要长远发展,工匠型人才必不可少。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在保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需要加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培养力度,并通过强化思想认识、配优教师团队、优化考评机制等系列措施,配合好工匠精神的融入学校的思政教学。将工匠精神与抽象的理论知识、实践实训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工匠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使得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助推高职院校与时俱进、源源不断输出综合素质能力过硬的“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