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公共艺术的文化特征
2021-12-06文兰
摘要:文章阐述了城市公共艺术物态形式的文化性,并且用实实在在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来论证这种具有公众影响和参与的艺术文化性。说明了城市公共艺术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性、审美文化性、公益文化性、地域特色文化性,城市公共艺术蕴涵着丰厚的待人发掘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文化性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作品和存在方式,这种方式就决定了公共艺术在整体上又是一种蕴涵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当美成为城市的物态现实,当城市成为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艺术品,如公共艺术一般的艺术形式,在中国这一正处于城市化起步阶段的国家,城市的现实发展,开启了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繁荣和多元化。城市公共艺术既可以在与环境的对峙中自我凸显,也可以在与环境的融合中求得和谐。那么,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交叠的当代,城市公共艺术如何通过建筑、雕塑、公园、广场、街道等公共艺术的具体形式来表现城市独特的文化和个性呢?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又有哪些可能的选择呢?归根究底,需要明白城市公共艺术的文化性之所在。
一、历史文化性
城市公共艺术放弃艺术的纯理想化,而用艺术化的现实物态表现艺术魅力。一般先锋性艺术用挑战传统审美来强化自身的震惊效果,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取向是让艺术回复到过去,甚至回复到无艺术的自然原生状态。现代城市崇尚速度和效率,往往一种艺术传统尚未消失,另一种艺术已经进入传统。在这种时间的无限促迫中,过去的不仅仅意味着精神的回归和休憩,而且也代表着某种恒久价值的积淀。正是这样,一个具有自身历史的城市,它曾有的建筑及器具,原本只不过是往昔时代的生活资料和日常用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自然就成为了城市的公共艺术品。像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弄堂,甚至老爷车、蒸汽机车、有轨电车、废弃的旧工厂等,都因其实用价值的弱化或消失而成为公共艺术的审美对象,成为挑动审美记忆的艺术品。这种器物随时间的流逝而向美自行滑动的现象,使历史成为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表现领域,它通过对时间过去一极的复现与常态化的现实形成了张力。当然,就充分人工化的现代城市形成历史张力而言,最极端的方式还是自然的原生态复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中任何一片不经修饰的荒地均可以被视为艺术品,任何一座废弃的工厂或衰朽的建筑都可以因其对文明的“否定”而具有审美价值。
公共艺术设计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能够为今天的我们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文化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播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有助于人们民族精神的凝聚;公共艺术设计存在于公共空间中对环境的美化,有利于公众了解各个不同城市的特色历史文化。
二、审美文化性
城市公共艺术有反常规审美艺术和挑战模式化美的形式的审美新性。从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审美取向看,普遍遵循的法则还是传统艺术的形式原则,比如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对称等等。这些法则的一贯施行造就了现代城市的整体几何构成,但当这种反自然的规则成为生活的常态时,它必然会因其模式化而显得呆板、沉闷、单调。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公共艺术采取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与传统形式原则的对峙,即是用反传统形式来挑战人类固有的审美经验模式,并因此使公众的审美经验和视野感观得到了拓展,既或是这种视觉印象在开始之初引人争议。
本雅明认为:现代艺术已经从创造美的命题转变为引人震惊的形式,现代艺术设计中将大量“非美”的元素运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中,就是要以挑战传统的方式保持艺术的超越品质。当美的形式已经成为传统时,城市公共艺术就只有走反方向路线来保证艺术应该具备的先锋性。像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从任何一个角度看,它都是反形式的,但也正是它的反形式,使其在一个几乎被既定形式彻底禁锢的城市显得引人注目,尽管这种关注在开始的时候可能是不受人待见或者是否定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审美文化性上的魅力之所在,可以用一种开创性的审美文化理念为公众创新审美形式。
三、公益文化性
城市公共艺术通过与现实的和解实现公共艺术对环境的参与,同时,成为一个联系公众和环境自身的媒介。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就给出了艺术和美的范畴,指出艺术不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而是与现实脱离并因此形成反向观照的批判性力量。但必须指出的是,美从来不仅仅是在与现实的争执中体现价值,美的重要价值同样体现在对现实的有效参与中。现代美学所提倡的参与式审美及艺术与现实双向融入的观念,也或是生活和艺术正走向一体的观念,都正是要在两者和解的基础上共造一种生活的美学。根据这一概念,在现代城市环境普遍审美化的背景下,艺术以其震惊感和历史感固然可以凸显自己的存在,但融入本已审美化的环境也同样有助于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就目前国内城市公共艺术的存在形态看,这类与环境同质的城市公共艺术品,最易作为城市休闲空间的点缀,也最普遍。相对来说,虽然较少引人注目,但也从来不会让人产生厌恶感和多余感。像成都市政府以净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就有相当大的公众参与性及公益文化性。成都市龙江路小學生给市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讲述城内府南河污染严重,需要治理,请求政府美化市民生活环境。然后在府南河整治工程中,美国环保艺术家贝特西·达蒙女士提出了“活水”公园创意,并邀请成都本地专家和艺术家共同参与设计,活水公园的理念前卫、环保,并且出于环境的迫切需要。整个具体景观节点风貌融入了许多市民可参与的设施和景观,如一些亲水设施等,同时也美化了河道两岸环境,最终市民受益。此项工程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充分支持,并最终获得成功。整治府南河是形势所迫,也是公众的愿望。皆是公益文化的表现。
四、地域特色文化性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660个分布在东南西北的“市”。这些市各自有着不同的地形地貌、民族种属、文化习俗、历史沿革等因素,在这些因素作用下自然而然就形成和发展出地域特色文化。地域性内涵丰富,主要包含地域独特的历史地理、物种及由此衍生的地域独特文化。就地域性来说,从时间上看,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上有持续性;从空间上看,有其独立性及主导性。
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这两个概念,一个是对现代工业文明反思后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和概念,另一个是与人类几千年积累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学科和概念。这两个看似没有直接联系的概念在当代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在四川自贡市的恐龙化石博物馆大门处有一件以青石为材料设计制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我们不说它的作品内涵,单单从作品对公众的影响和外观看,就是一件典型的地域特色文化作品。作品的外在构成形式让孩子们在上面攀爬嬉闹,大人们争相留影,获得了公众的喜爱。这件作品以青石为材料,这种青石在这座城市的郊区盛产,石材特有的质地、色泽已经渗入到当地人们的内心,融入到当地地域特色之中,这使得人们看到这种材质就觉得很熟悉、亲切。像这类能表现地方地域特色文化的公共艺术作品,自然而然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和接受。
尽管由于网络的出现,地球的空间场域和距离已经缩小。但是千百年的历史,使不同地域或空间场所的公众有了不同的审美和精神的需求,“公众”是具有地域性差异的。所以,公共艺术就具有地域文化性。
参考文献:
【1】鲍诗度 著.城市公共艺术景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王枫 著.雕塑·环境·艺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文兰(1980.05-),女,汉族,四川都江堰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空间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