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探究
2021-12-06王瑞霞
摘要: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界关注的最重要最基本问题之一,本文从教育史的角度,通过对我国各个社会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整理分析及其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梳理,试图从中找出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应该关注的积极因素,并揭示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社会变迁;教育制度
一、概念界定
教育,狭隘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社会变迁,指的是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连续重复变化的动态过程与结果。按照内容可分为自然环境与人口、经济、社会制度和组织、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科技与文化等变迁。
论述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我们同时需要界定的概念还有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亦称“教育作用”,指教育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涵盖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1]。
二、教育与社会变迁
(一)社会的发展与学校的产生
学校的诞生标志着其历史条件的成熟。即:(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使物质生产足以供养一批脫离生产劳动的人。(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与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需求。(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国家的建立,意味着阶级对立比原始社会末期更为深化,统治阶级无论从“建国君民”还是“化民成俗”的角度都需要培养本阶级的继承人和强化思想统治。
(二)璀璨的封建文明与“尊师重教”的教育传统
夏、商、西周建立和发展了奴隶制国家,政治上实行了氏族宗法制度,经济上实行了土地国有制,文化教育上实行了“官守学业”、“学在官府”的制度。商代崇尚武力、迷信鬼神,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作用[2]。而西周则汲取了前代的教训,采取“敬天保民”的方针。如周公制礼作乐,兴学设教,实行德政,重视教化。后来孔子尊崇周礼的思想,实质上也是对西周政教合一、重视教化的推祟。显而易见,教育在奴隶制社会中还不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教育设施的独占、目的的单一、内容的贫乏、手段的落后,使得教育在该阶段成为且仅仅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附庸。不仅教育自身发展受到限制,而且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极其有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变动时期,是奴隶制生产关系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建立的时期。在此期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知识分子广设私学,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不仅推广了学校教育,繁荣了文化科技,并为以后私学的创办树立了良好的风范。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提出了宝贵的教育理论。当时“士”成为一种职业,学读书,学做士已成为时尚,这和诸侯、卿大夫养士的风气一脉相承[3]。换言之,在此动乱年代,官学衰微,私学风行,对社会复杂现象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影响了各自的学校特色。同时,据其学派创办的学校也从不同侧面对当时社会思潮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的作用已经凸现,其后的封建社会各代王朝文教政策的制定多渊源于此。
秦朝统治者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建国后的中心任务是巩固其统一,文化教育政策也是为巩固统一服务。规定“书同文”,“行同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这对巩固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态和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对文化教育的作用重视不够,禁私学又不设官学,用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和消极的烧、杀、禁来解决思想和学术上的分歧,导致了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秦朝的速亡和它在文教政策上的严重失误有着密切的关系。
汉朝建立后,采取了“无为而治”和“与民休息”的政策,使社会政治趋向安定,经济得以复苏,文化教育也有所恢复和发展。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三项措施。即:(1)兴太学、置名师,重视学校教育,大力发展官学。(2)建立了举荐制度,广泛选拔人才,逐步把精通经书作为取仕标准,这既为学生指明了进仕的捷径,又促使了“教条至上”学风的形成。(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汉代文教政策的核心。学术既然定于一尊,经学就成为人们谋取利禄的捷径。学术上的正宗与政权的正统相互利用,相辅相成。自此教育演变成为政权的注脚,教育也就偏离了学术发展的正常轨道:对“经”的推崇压抑了自然科学的追求;“定为一尊”更阻滞了社会科学的创新与开拓。
三国、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间,诸侯割据,南北对峙,无法形成和推行统一的文教政策。政局屡变,社会动乱不安,学校教育兴废无常。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地区、民族、学派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了经学教育的衰微,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得以自由地发展。官学的时兴时废并未阻碍私学的发展,有时反而更为兴盛,官学也改变了单一的经学教育,使得儒学、玄学、史学、文学四教并列,促进了较高层教育的发展[4]。这说明统一的文教政策有利于文教事业的稳定和发展,但各地区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也有利于革旧创新。
隋唐建立了统一的封建帝国,认识到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长治久安的最佳指导思想,确立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唐代初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唐文化,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达到顶峰。在教育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新措施,出现了兴盛局面。例如建立完备的教育体制,中央设国子监,直接领导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还有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的弘文馆、崇文馆。还设有广文馆、崇玄学、医学、夭文、历数等学校。地方通常有州府学和县学两级[5]。公元738年,县以下开设乡学或城镇学。在教育内容上除了崇儒之外,还提倡佛教、道教及百家学说。推重经学的同时,注重了文学的发展,科考中对诗赋的重视与唐代的文学成为中国发展史上的高峰不无关联。在办学目标上除了培养各级官吏外,还注意培养少数科技管理人才。或许正是教育中的这种经世致用之学,弥补了封建统治者只注重人伦教化的不足;或许正是科举制度的实施,才使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更紧密联系起来。唐中叶以后,战乱四起,教育事业也就随着唐王朝的日益衰微而每况愈下了。
宋、元、明、清基本上沿用了上一朝代的各项政策,都是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服务。在文教方面重视文教政策的制定、重视科举制度、打破严格的门阀限制,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重视地方文教事业的发展,注意儒家经书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普及,这些措施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6]。另一方面,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八股取士的影响,文字狱的运用等使教育变为科举的附庸。此时的封建社会已经走上穷途末日,教育的空疏流弊也显现得更为彻底,专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强化是教育衰败的重要原因,而教育的空疏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颓废和衰败。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预示着封建教育制度的总崩溃。
(三)近代教育与社会发展
到近代社会,自明末清初出现的“西学东渐”文化浪潮,不仅加速了西方文化的东进步伐,而且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西学中学之争,中体西用之说、全盘西化之论等都直接促进了中国近代以来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价值乃至整个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1.晚清政府
洋务运动期间,新式学堂的创办和留学教育的开始,是洋务派“师彼长技”以图自强而采取的加强科技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1872年始由容闳等人具體操作实施派遣留学生事宜,留学生主要是到美国、欧洲进行学习。留学生们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学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并把这些新知识带回祖国,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派的留学教育的确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使中国在机械、造船、铁路、邮电、医学、采矿等专业有了中国自己的第一批人才。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包括教育方面的改革,主要有:1.建立新式学校体系。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确立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校系统,将学校分为三段七级。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章程规定的各段各级学校课程中,自然科学内容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学生年龄提高,进入更高一阶段的学校,科学教育的内容增加了,程度也加深了。2.废除科举制。一直阻碍科学教育发展的科举制终于1905年8月被废除了。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在新教育制度下,学校得到了发展,科学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得到迅速发展。
2.革命派思想主张
“时文不废,则时学不兴,西学不重,则奇才不出,必以重时文,而移于重西学。”“西学”的内容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1.高等教育的开始。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2.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为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事的变化,改试时事策略,并开设经济特科,议设法律、财政、物理等各专门科。早期改良主义者所提出的将“西学”列入考试内容,以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的主张在这时得以实现。“西学”被列入考试内容,改变了衡量人才的标准,大大地促进了科学教育的传播和发展[7]。
3.中华民国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政策为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禁止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教育界的斗争。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袁世凯上台后,废除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规定“各学校均应遵奉古圣贤,以为师法”“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蔡元培在北大所进行的改革,遵循的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他认为要使科学真正繁荣,必须提倡学术思想自由,吸纳各种学术流派,相互争鸣,共同发展。蔡元培一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于科学的巨大社会功能深有体会,他积极主张吸收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提出大学的教学内容要对“世界的科学取最新的学说”。蔡元培在北大所进行的改革促进了科学教育在北大的发展,并随着北京大学影响的日益扩大而发展。
(四)现当代教育政策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60年代教育定位变迁既在一定意义上吻合了教育定位变迁的一般轨迹和历史坐标,也受制于中国国情,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规定性。这集中体现在教育定位从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国家利益的“国计”,转向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宗旨的“民生”,确立教育在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8]。我们的目的和方针更是从要用无产阶级的科学的革命的世界观来武装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扫除一切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注阶级性转向更加关注面向全社会的一种基础性的教育,属于民生事业,引导人民大众更合理的看待教育。
三、教育与社会变迁关系的观点述评
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可以说是双向的。一方面,教育对社会变迁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社会变迁对教育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人的社会化功能
教育的功能具体的分为: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社会化功能,并且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根本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育人功能的延伸和转化。教育本质上是“育人”的活动,是基于人的发展可塑性,将“生物人”培养成“社会人”的活动。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并不直接指向社会其他领域。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具有矛盾性,又具有一致性。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人的社会化,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教育对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影响是“社会化了”的人,步入社会之后,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作用[9]。
(二)教育对社会变迁功能的发挥的有限性
1.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动因说”。社会变迁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历史进程,是通过社会成员的活动来实现的。没有社会成员的参与,没有必要的基础条件,社会变迁也无从发生。教育在使社会组成分子吸收传统社会价值体系的精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协助社会组成分子适应新社会需要的价值体系,以促成社会进步[10]。只有通过教育活动将新的信仰、道德标准、人生态度、意识形态等灌输给社会成员,从而引起社会变迁。
2.教育与社会变迁的“共变说”。教育与社会始终处于共变之中,这是一个自然的历程。但是,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中,教育与社会的共变状态却存在差异。由此,就构成了教育与社会的共变格局。教育的源起与独立、任何新的教育事项的出现、任何教育的变革都反映着社会变迁。教育的兴废与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权、受教育权、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思想的形成、教育方法的改进等。总体而言,社会变迁与教育之间的协变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的渐变与教育的改良,社会的转型与教育的争鸣,社会的剧变与教育的改革。即使当社会处于稳定时期,教育处于兴盛时期时,二者也并非绝对不变,其中也存在微小的调整。
3.教育与社会变迁的“条件说”。教育具有“双重性”,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搞得好,是积极的;搞不好,也可能是消极的。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办教育就能促进经济腾飞,推动社会进步,而对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认识不足。[11]同时,教育是社会变迁的条件还意味着,教育在引起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功能有限性",教育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有其他相应的条件和环境。
四、总结
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教育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是有限的、有条件的、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同时教育对社会变迁的作用是基于“教育对人的社会化”这一本体功能来实现的。因此,在正确看待教育功能时,我们应该更关注“人”,在进行教育活动时,我们更应该积极关注教育的本质“育人”。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1994.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5]曲铁华:新编中国教育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6]庞守兴:我国古代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史考察[J].青岛化工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阮成武:新中国60年教育定位变迁及价值转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9]蔡中宏:论教育与社会发展[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8.
[10]卫道治,沐煌峰:《教育与社会变迁》[J].武汉大学学报1988(4).
[11]一丁:从理论上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1990(10).
作者简介:王瑞霞,女,硕士,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