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英语翻译教学中语法的时态和语态翻译教学策略及实施

2021-12-06周洁万银忠刘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语态时态教学策略

周洁 万银忠 刘蓓

摘要:在英语的翻译中,对于语法的理解至关重要,通常会影响对整个句子或通篇文章的理解。本文用篇章以依托,以语法为承载,结合例句,讲述在英语的翻译中,语法教学策略的意义,并选取在英语翻译教学策略中难度较大的语法中的时态和语态的教学策略为依据点,进行深入浅出的研究,阐述和讨论其理论及实践方法,以对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的语法中时态和语态教学策略有一定的认知。

关键词:语法翻译;教学策略;时态;语态;

一、语法翻译教学策略的意义

在语言中,语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体现了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通常认为,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律,一般可分为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英语和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语法规律、用词短语、句子成分组成、篇章段落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不同之处,语法翻译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有助于学生深入浅出地了解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为克服语言之间的差异打下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攻克英语语法中的难点知识并掌握重点知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和良好习惯。

二、时态翻译教学策略的意义及实施

英语语法当中,时态和语态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部分。不同的語言具有不同的时态,在英语中,综合时间的四个主要部分(即现在、过去、将来和过去将来),以及动作方面的四个主要部分(即一般、完成、进行和完成进行),当完成组合之后,可构成十六种时态,其区分较为细微,同时具有一定的习惯性。但是对比汉语而言,其基本是借助词汇来表示不同时间和动作,有些情况下英语的时态无法完全用汉语的字面意思表示,也给翻译增添了一定的难度。一般情况下,英语较多的是通过一些固定的语法手段准确和精细地将动作的进行过程与状况描绘出来,有些情况下侧重表达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和与当前情况的差异之处,这一点在翻译中需要多加重视。

从下方例句中可窥见一斑:

例句1:It’s a long time since I lived here.

此句中的动词lived用的是过去式,lived here在句中表示已经结束,也从侧面反映说话人说话时已经不住在这里,而句中想表达的关键点也是因时间差异产生的不同情况和说话人的感情色彩。因此该句可参考译为:我不住在这里已经很久了。

例句2:It has been ten years since I was a teacher.

和上一句相同,was a teacher表示当教师的状态已经结束,现在已不再是教师,因此此句翻译时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可参考译为:我不当教师已十年有余。

从上述例句,不难看出,根据句中的动词,英语中时态的翻译是灵活多变的,有时往往不能仅仅从字面意思简单做直译处理,中文文化博大精深,虽然有些情况下没有完全对等的词汇,但是可以对比相似的含义,用成语或词组替代,另有一番灵动意境。

三、语态翻译教学策略的意义及实施

(一)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翻译差异

语态是动词的一种表达形式,表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英语和汉语都存在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一个句子中的主动语态的主要结构是:主语+谓语动词+宾语,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这种格式在两种语言中是一致的。例如:

Yesterday the worker parked his truck outside the factory.

昨天那位工人把他的卡车停在工厂外。

主语the worker是动作parked的执行者,表示主动语态。

同理推之,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还以此句为例:

Yesterday the truck was parked by the worker outside the factory.

昨天这辆卡车被工人停在工厂外。

主语the truck是动词parked的承受者,而动作的执行者用by引出放在其后,表达了被动的状态,该结构被称为被动语态。

从上述两个例句中可看出,在被动语态中,英语和汉语的结构略有不同。英语的被动语态常由助动词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在汉语被动语态的构成中,一般情况下动词的形式不会发生太大变化,有时可运用一些标致性的词语表示句子的被动结构,如常见的“被”、“受、“遭”、“挨”、“叫”、“让”、“由”等。

(二)英语被动句译为汉语主动句

对比两种语言中两种语态的使用可窥见,虽然英语里常用主动语态,但其被动语态的使用场合也不少,似乎比汉语用的稍广泛一些。根据语境,英语被动句有时可选择性地用汉语的主动句译出。这是翻译中的客观现象,由英汉两种语言的习惯表达特点所决定,同时也便于对原文的理解和研究。例如:

In spring, all the houses are painted white by the islanders.

如果将该句直译为:在春天,所有的房子都被岛民涂成白色,在汉语中显得缺了些“入乡随俗”的味道,如果按照汉语的习惯和格式,将其用主动句的形式译为:春天的时候,所有岛民都将他们的房子涂成了白色,就会更加“汉语化”一些。

再例如:

The teacher was asked to explain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again (by the students).

如果译成:教师被(学生)要求再解释一下这些难句,相比较译成:学生们要求教师再解释一下这些难句,在不强调执行者的语境下,较前一种译法而言,后者也显得稍流畅一些。

(三)不同语境和侧重点下的翻译比较

但是在一些不同语境中,或如果原句对于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有特殊强调,则可对比不同翻译形式,选择忠于原文的语态结构。

1. 当原句中没有体现动作的执行者时,例如:Printing was introduced into Europe from China. 可参考译成:印刷术是由中国传入欧洲的。

2. 当没有必要提出或避免提出动作的执行者时,例如:Such things are not done twice. 可参考译成:这种事不可再做!

3. 当原句更强调或侧重动作的承受者时,例如:A good time was had by all. 可参考译成:大家都玩得很尽兴。

(四)英语的主动句译为汉语被动句。

某些情况下,根据语境,为便于理解原文,也可将英语主动句转译为汉语被动句,例如:American values receive a warm welcome in the home. 即可译成美国人的价值观在家庭中受到热烈欢迎。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不同语言有不同的时态和语态,其结构和组成往往也有诸多不同之处,有些情况下无法找到完全对等的以字面为基准的翻译形式,或者无法充分体现原句的感情色彩和具体语境,这也是对不同语言进行翻译时存在的难点。诚然,在翻译中,通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翻译的方法多种多样,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译文形式,没有绝对正确的翻译结果,但是在翻译中,尤其是时态和语态的翻译策略中,若对于时间、结构、情感、语气、语言习惯等多个方面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揣摩,结合汉语博大精深的优美词汇、成语和典故,可使译文更加灵活生动,在尊重原文原意的基础上,于意境上更上一层楼,得到进一步升华。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

2.薄冰、何政安,《薄冰英语语法》,开明出版社,2018年12月

猜你喜欢

语态时态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题这样得高分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动词的时态、语态
现在进行时
易混时态辨析
时态与语态专项练习
过去进行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