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内涵
2021-12-06王卓
王卓
摘要: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科技领域的“发明创造”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的“四个面向”,“创新”一词一次又一次地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本文从精神内涵和历史内涵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和历史文化轨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意义。
关键词: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果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显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显著,部分城市创新动能强劲、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以深圳、广州、杭州等为代表的78个创新型城市以占全国10%的国土面积、33%的人口,汇聚了全国77.2%的研发经费投入和70.4%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培育和产出了全国80%的高新技术企业。准确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精神内涵和历史内涵对各地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神内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对创新地位的表述非比寻常。“‘核心地位’说明对创新的强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必由之路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警示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拥有自主可控的关键核心技术,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改革开放初期,正值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我国采取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发展方式,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推动了工业快速发展,但一些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关键原材料对国外的依赖对我国产业升级和产业安全形成较大的制约。例如我国的电子芯片产业、航空发动机产业等曾经长期受制于人。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中国处于国际分工的外围和产业链的下游。美国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兰德公司曾经断言:“市场换技术”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一个国家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政治上的独立。”
由此可见,自主创新之路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第一动力
虽然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依然存在短板,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但是十八大以来,在创新战略推动下,重要学科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仍然取得了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实现重大突破,《公报》在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时也深刻指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并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列在首位,并且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擘画了二〇三五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远景目标。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综上所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我国这些年发展成果所积累的第一动力,所以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二、历史内涵:用“最鲜明的民族禀赋”破解“李约瑟之问”
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认为,创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极大地扩展了创新所涉及的领域。
然而,在一个保守思想曾极度盛行的古老国度搞创新谈何容易!
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1900-1995)曾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1942-1946年历任英国驻华大使馆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出于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关怀,曾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近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未起源于中国?被称作“李约瑟难题”。李约瑟的尝试性回答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儒家文化对国人创新能力的影响较大。例如《论语》中有个樊迟学稼的故事,孔子告诉樊迟:“礼义与信足以成德,何用学稼以教民乎?”在儒家看来,道德的养成比技能的学习重要得多。科技创新在儒家思想统治的时代得不到重视。
2、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经验阶段。例如“四大发明”虽然最早出自中国,但是其技术改进却是在近代由西方科学家完成的。
3、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
自1954年李约瑟先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出版以来,李约瑟难题困扰了无数爱国学者,也更激发了他们解决难题的热情,尝试从不同角度回答、解读、发挥“李约瑟之问”。例如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中国没有科学的根源在于没有科学的方法。中国著名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同是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关怀。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当如何破解“李约瑟之问”?
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首先,中国的古圣先賢(包括儒家文化)很早就注意到了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发展和变化的基本规律之一,在经典中并不鲜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天地之德不易、天地之化日新”(王夫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其次,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在明代以前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汉文化和郑和七下西洋和文官制度为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是在近代,华人科学家如钱学森、詹天佑、冯如等在世界科技史上有一席之地。第三,我们深刻认识到,创新也是维系政权生命的必要途径——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确立无疑是中国政治的两次伟大创新,是对“旧邦新命”的最好实践。
由此可见,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不纯是保守和消极的,更是创新和积极的,但是这种基因不会天然地传承和发扬,必须由时代先锋们不断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和自我扬弃才能取得实效。
结语
作为一次十分重要的全会,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现实和历史两个层面赋予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的历史使命,期待依靠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破除“卡脖子”的困境。这种期待既有自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成果积累,又深度挖掘了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创新基因,不愧为党在新时期的又一次伟大理论创新。